我宁愿失恋 也不要三缺一
这只是一句台词啦
上个礼拜NBA总决赛,两支我不喜欢的球队,谁赢谁输于我都一样,可我又忍不住想看,要看就得有个预设的立场,于是我选择热火,不是因为我更讨厌马刺,而是因为,以我多年看球的经验,我支持谁,谁就必定让我失望。我支持热火,因为我希望麦蒂能得到一枚总冠军戒指。
昨天凌晨,联合会杯意大利对巴西。我钟爱的男模队虽然日薄西山,比赛结果也只是输几个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观看比赛,我想要了解的是,曾经的钢筋混凝土,如今啥摸样。
是的,无论什么事我总喜欢有个预设的立场。
在这个全民碎节操的时代,三观就如同数码产品一样,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如果你的签名还是君子坦荡荡,那旁人必认定你是小人常激鸡。如果你还在歌颂爱情圣洁,期待缘分美轮美奂,那旁人必祝福你屌丝活该一辈子撸管。
就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一部名叫《蒋公的面子》的话剧,从某所大学的礼堂,走进全国各地的剧场。故事很简单,蒋介石初任中央大学校长,除夕夜宴请该校三名教授,此三人就去与不去,颇费思量。彼时蒋介石治下的民国,内乱不息外战不断,经济疲软物价飞涨,不免得民怨鼎沸,似乎人人都想吼几嗓子发泄心中对蒋该死的不满。而彼时的大学教授,还是有清风傲骨的,或沉溺于学术研究,不屑于政治;或政见不和,老死不相往来;或者干脆本能地认为,做学术就该鄙夷一切权贵。
想想现在,哎。。。校长都变成贬义词了啊,我去。
三位有着清风傲骨的教授,有没有赴宴?会不会给蒋公面子?在强权的鸭梨和名望的诱惑下,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跟立场?我能不能从此剧中找寻到在前文描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自身三观,捧节操以避羞的答案?
我怀着这样的疑问与立场,走进了剧场。
结果可想而知。
蛇有七寸,且常示与人,则不足为惧!哎。。。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古人对爱情绝望,可以削发为僧为尼,皈依佛门,渡不了众生,也能渡了自己。现在?你试试!你归隐山林去,山寨机强大的扩音功能,即使你从未完整的听过整首,也能顺着旋律,哼出“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你采菊去,还没整明白菊花为何不再是菊花,就被别人大骂变态流氓送进拘留所了。你皈依佛门去,悟出的却是绳命是入刺的灰晃。能不灰晃吗,大师们手拿水果五,腰搂齐逼裙,半夜躲被子里还能对摇出来的师太说,妹子,我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啊。
你想逃?你想洁身自保?你去死吧。你跳楼,发现死你边上的,是一对浑身赤裸的偷情男女。你吃药,发现自己早已百毒不侵。你卧轨,发现列车未到,已被雷电劈倒。后来你想出个绝招:找城管单挑。终于脑袋被踩扁,我艹,墓地还买不到。
扯远了,跑题是我为数不多的强项,噢耶。
看剧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只能看热闹。左边坐一年轻妈妈,儿子坐她左边约莫刚上小学的样子。每一次全场爆笑,小家伙必然会问怎么了,年轻妈妈没办法跟他解释笑在何点,就只能重复一遍台词,自始至终语气那个温柔。前面坐俩萌妹子,笑必掩手。后面坐俩女汉子,笑像在吼。
其实我的注意力不是在妹子身上,而是坐我前四排的两位满头银丝的老爷爷身上。一位手握茶壶,一位手摇蒲扇。自始至终,不言笑不交谈,似乎连坐姿也不曾换。我们在看话剧,不知道他俩在看什么。我其实很想在话剧结束后追上去攀谈,但又不忍惊扰了那份静谧安详。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的时候我在想,也许,我要找的答案,不在舞台上。
豆瓣首页天天不厌其烦的推荐,几乎所有知名媒体都交口称赞,编剧温方伊作为封面人物上了白岩松的《新闻周刊》。我保守估算,这样得舆论者得市场的时代,该剧怎么也能巡演个100场。结果导演华丽丽的告诉我,武汉这场是全国巡演的第70场,而且,第二轮巡演10月份又会回到武汉。所以,我写这么多,也没怎么剧透,就是希望有兴趣的人,到时候可以去剧场看一看,这一出黑色幽默,能让你爆笑之后摇头微叹,是你去再多次电影院也找不着的真实感。
哎,失恋无恙,三缺一,最伤!
上个礼拜NBA总决赛,两支我不喜欢的球队,谁赢谁输于我都一样,可我又忍不住想看,要看就得有个预设的立场,于是我选择热火,不是因为我更讨厌马刺,而是因为,以我多年看球的经验,我支持谁,谁就必定让我失望。我支持热火,因为我希望麦蒂能得到一枚总冠军戒指。
昨天凌晨,联合会杯意大利对巴西。我钟爱的男模队虽然日薄西山,比赛结果也只是输几个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观看比赛,我想要了解的是,曾经的钢筋混凝土,如今啥摸样。
是的,无论什么事我总喜欢有个预设的立场。
在这个全民碎节操的时代,三观就如同数码产品一样,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如果你的签名还是君子坦荡荡,那旁人必认定你是小人常激鸡。如果你还在歌颂爱情圣洁,期待缘分美轮美奂,那旁人必祝福你屌丝活该一辈子撸管。
就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一部名叫《蒋公的面子》的话剧,从某所大学的礼堂,走进全国各地的剧场。故事很简单,蒋介石初任中央大学校长,除夕夜宴请该校三名教授,此三人就去与不去,颇费思量。彼时蒋介石治下的民国,内乱不息外战不断,经济疲软物价飞涨,不免得民怨鼎沸,似乎人人都想吼几嗓子发泄心中对蒋该死的不满。而彼时的大学教授,还是有清风傲骨的,或沉溺于学术研究,不屑于政治;或政见不和,老死不相往来;或者干脆本能地认为,做学术就该鄙夷一切权贵。
想想现在,哎。。。校长都变成贬义词了啊,我去。
三位有着清风傲骨的教授,有没有赴宴?会不会给蒋公面子?在强权的鸭梨和名望的诱惑下,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跟立场?我能不能从此剧中找寻到在前文描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自身三观,捧节操以避羞的答案?
我怀着这样的疑问与立场,走进了剧场。
结果可想而知。
蛇有七寸,且常示与人,则不足为惧!哎。。。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古人对爱情绝望,可以削发为僧为尼,皈依佛门,渡不了众生,也能渡了自己。现在?你试试!你归隐山林去,山寨机强大的扩音功能,即使你从未完整的听过整首,也能顺着旋律,哼出“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你采菊去,还没整明白菊花为何不再是菊花,就被别人大骂变态流氓送进拘留所了。你皈依佛门去,悟出的却是绳命是入刺的灰晃。能不灰晃吗,大师们手拿水果五,腰搂齐逼裙,半夜躲被子里还能对摇出来的师太说,妹子,我掐指一算,你命中缺我啊。
你想逃?你想洁身自保?你去死吧。你跳楼,发现死你边上的,是一对浑身赤裸的偷情男女。你吃药,发现自己早已百毒不侵。你卧轨,发现列车未到,已被雷电劈倒。后来你想出个绝招:找城管单挑。终于脑袋被踩扁,我艹,墓地还买不到。
扯远了,跑题是我为数不多的强项,噢耶。
看剧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只能看热闹。左边坐一年轻妈妈,儿子坐她左边约莫刚上小学的样子。每一次全场爆笑,小家伙必然会问怎么了,年轻妈妈没办法跟他解释笑在何点,就只能重复一遍台词,自始至终语气那个温柔。前面坐俩萌妹子,笑必掩手。后面坐俩女汉子,笑像在吼。
其实我的注意力不是在妹子身上,而是坐我前四排的两位满头银丝的老爷爷身上。一位手握茶壶,一位手摇蒲扇。自始至终,不言笑不交谈,似乎连坐姿也不曾换。我们在看话剧,不知道他俩在看什么。我其实很想在话剧结束后追上去攀谈,但又不忍惊扰了那份静谧安详。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的时候我在想,也许,我要找的答案,不在舞台上。
豆瓣首页天天不厌其烦的推荐,几乎所有知名媒体都交口称赞,编剧温方伊作为封面人物上了白岩松的《新闻周刊》。我保守估算,这样得舆论者得市场的时代,该剧怎么也能巡演个100场。结果导演华丽丽的告诉我,武汉这场是全国巡演的第70场,而且,第二轮巡演10月份又会回到武汉。所以,我写这么多,也没怎么剧透,就是希望有兴趣的人,到时候可以去剧场看一看,这一出黑色幽默,能让你爆笑之后摇头微叹,是你去再多次电影院也找不着的真实感。
哎,失恋无恙,三缺一,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