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老师访谈摘抄
http://yn.wenweipo.com/newszt/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62
文:您如何看待城市化的问题呢?
杨:我喜欢自然,我来之前已经在我家那边种了很多树。但我对城市化没有办法,凡是存在就有它的道理,这就是一种生态。但是我可以对这个社会做点事情,我们跳舞,让看的人的灵魂得到愉悦,这也是一种布施。少数民族的舞蹈基本上是没有痛苦的,是感激,是面对,希望自己灵魂得到安宁。有很多现代的舞蹈是表达社会的弊端,但我在民族舞里找不到一个痛苦的东西。你看藏族人的朝拜,一个老太太花了3年才走到西藏,其实她什么都有,这是她的信仰。我们还是有可能对城市化做一点改善的。
http://www.marieclairechina.com/life/opinion/20120924-30270-pn-5.shtml
M.C.:小时候奶奶在您手心里画了一只眼睛,告诉您跳舞就是和神对话,她的含义是什么?
杨丽萍:就是告诉你眼睛有很多种,心灵的眼睛、灵魂的眼睛都可以用,要去看别人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比如一个渔夫在划船,一只燕子掠过金色的水面,他没有另外的心情和另外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那他会很辛苦,只能去讨生活;如果这个渔夫划着船,看到阳光落在水波上金光闪闪,觉得今天太美好了;看到一只燕子掠过,翅膀的扇动那么漂亮这就是看到了。眼睛不是要看到多深的思想,今天的云怎么这么美,希望明天也这样——这已经很深邃了。感叹落日,感叹余晖,这就是另外的眼睛。
M.C.:那在您的潜意识里,就没有丑没有恶吗?
杨丽萍:有,但是我极力克服、极力纠正自己人性里面本身存在的那些弱点和劣质的东西。你看,我的舞蹈基本都是表现人应该像月光一样圣洁、纯净,人要像孔雀一样美丽、自信以及孔雀如何跟自然和谐,人如何跟自己和谐,有很多道理在里面。我的舞蹈不表现烦恼,最多表现承受,就像那首《太阳歇歇么》,很多人误解了,它不是抱怨,而是承受,是告诉你太阳可以歇,月亮可以歇,但女人是歇不下来的。我不会去表现扭曲的、病态的、疑惑的东西,所谓“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甚至不太发问,因为根本已经想清楚了。你看《云南映象》里的歌词,“跟我去哪里,哪里来就去哪里;哪里好吃去哪里,哪里好玩在哪里”,已经有答案了,这是一种超脱的认定的态度,而非不知所终,充满疑惑。
我的舞蹈也是这种态度,告诉你生命体验的过程。像正在排练的《孔雀》,表现的是生死轮回,生命经过了一个春夏秋冬,还要继续春夏秋冬,时间是不可停止的,自然是永在更替的,叶子掉了又长出叶子。人也是这样,长到衰老了又要重新生长。这就是生命的体验。我跟皮娜·鲍什的角度不一样,她是在极度文明的城市里面感到极度恐慌、痛苦、疑惑,而我们少数民族就像熊猫一样,也不管什么规则,生个小熊猫就养着,养大了就跟它没关系了,我们的舞蹈里没有所谓烦恼,显得比较快乐。
M.C.:您刚才谈到少数民族的生死观,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的,还是从小耳濡目染?
杨丽萍:民间的老人们早就跟你讲透了,只是我们好多人漠视,而后开始恐惧,恐惧死亡恐惧衰老恐惧所有会发生的事,其实是绕了圈圈。人活着无非是讨生活,有吃有喝已经够好,再有快乐,就更好了。好多人有吃有喝还觉得不够,连快乐都不要了,非要去很辛苦很劳累很烦恼。其实快乐一秒钟就能找到,就像看见这只小鸟,看到一朵花开,看见月亮今天很圆……已经快乐了、幸福了、终极了,还要再求什么呢?其他都是附属了。像我,该有的都有了,荣誉也挺多的,因为不觉得它是我追求的,所以它来了,我不觉得累,不会不知所措,也不会欣喜若狂。看到圆月的快乐就在那里,别人夺不走的。
M.C.:那您到世上来,除了快乐,还求过别的什么吗?
杨丽萍:从来没有,我特别明白的就是活在此时此刻。人无完人,做不到面面俱到,但今天要尽量真实,像自己的舞蹈那样,是干净的、真诚地去跳,而不是为了演出费去跳;或者像现在这样坐在这里跟你谈话,我很光明地聊,尊重任何一个生命。
原来我比较自私,性格内向,就会躲起来,或者对外界比较冷淡,现在我知道这是一种互相依存的生态。我常提起丹增书记,因为他《云南映象》很快通过了审查。有天我在广州演出,他给我打电话,让我出席第二天茶博会云南茶的开幕式。我想着今天晚上演出,明天又要早上七点起觉得够呛,再说茶叶跟我的舞蹈也没什么关系,就想推辞,可是丹增书记说,你牺牲了一点点睡觉的时间,茶就能卖出去了,采茶姑娘的工资就有着落了,这就是个连锁的食物链。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这之后我明白,看起来没什么关系的事往往是会有连锁反应的,从此之后我把小我放低,但这不是说我没有个性,这不是迁就也不是妥协。有些人会觉得我的艺术商业化是不是妥协了,这是两件事,这么想的人是没有明白生态是怎么回事。
M.C.:那您怎么去判断一个人?什么样的人你会跟他做朋友?
杨丽萍:多讲几句话就知道了。对朋友我是若即若离,亦是亦非,不喜欢穿一条裤子。
M.C.:你有特别私密的朋友吗?
杨丽萍:没有,我不需要。那是太孤独太不自信的产物,你不要去求别人,别人也不要来求你,这最简单。
M.C.:这些年您做了这么多事,可能自己不觉得累,但中间一定有些时候,别人,尤其是一些男人,想要帮你。有人说您身边很多男性会帮您,但如果您觉得不合心意,会非常冷漠地处理掉。这是真的吗?
杨丽萍:我不觉得交朋友就非得让人家帮你,也不觉得非得交什么朋友,若即若离是最好的。不可能有多么铁的哥们儿,朋友只在没有利益的时候。我身边各种人都有,男人女人都有,阴阳协调是我们这种人起码的认知。现在女人一天到晚要求女权,男人则说女人太厉害了,就是因为不协调了,那就追求协调嘛。
M.C.:那可以说,这么长时间,您从来没有依靠过男人吗?
杨丽萍:最可怕的就是矫情。这个世界是由尘埃组成的,每一粒尘埃都是有价值的、不可缺的,没有尘埃怎么有土地?没有土地怎么发芽?没有发芽怎么有花,没有花怎么有蜜蜂,没有蜜蜂怎么结果?都很重要。帮助我的人多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管男人女人,都在互相依存。
http://ent.sina.com.cn/s/h/2002-04-01/78103.html
主:你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在一个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艺术熏陶的氛围里,能成就这样一番事业,为什么?
杨:你错了!我生活的环境里绝对有艺术氛围。所有的东西都是跟艺术有关系,只是你不在意它而已。而恰恰这些东西给予我最好的启示。
主:你排练时很苦,可你不觉得苦,你觉得这跟你的性格和生活背景有关吗?
杨:还是跟我自己的感受有关系。我的这种状态是自己形成的,我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所有的事物。包括生活的态度,人人都说杨丽萍很勤奋,很苦,可我从来没有这个感觉,因为舞蹈是我的一部分,是我的天然的兴趣,并不是觉得我多辛苦,付出才有收获。就像我去拍戏也是,虽然是很苦,但是我没有觉得它苦,我只是觉得,有责任去承受这种东西,因为生活的过程,生命的过程就是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难。
我比较喜欢对事情处之泰然,并包容所有的事物包括欢乐和痛苦,这是我母亲教我的。
主:介不介意谈谈你的情感世界?
杨:不介意。
主:在你的舞蹈中有《两棵树》,有《女儿国》,这似乎都是你内心情感的宣泄和表述,尤其是像《两棵树》,你向往的爱情真的像那样缠绵吗?
杨:我向往的爱情是觉醒过的爱。
主:为什么这么说?
杨:因为没有觉醒的爱,你会太激情,太狂妄。
主:爱情不需要激情吗?
杨:这种爱是会伤害人的。
主:太热、太狂热的时候可能会烫着对方,你这么理解吗?
杨:对。爱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是一种觉醒的爱,而不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或者是一种很慌乱的激情,这种东西是会让对方受到伤害的,是自私的。
主:可是你有没有觉得太理性了、太觉醒的爱,其实就不能称之为爱。
杨:不是,那是你个人认为。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和这种醒悟、觉醒,要不糊里糊涂的,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喝酒,喝酒就高兴,就激动,也是真情流露,但这种真情流露有什么用呢?
主:其实你对舞蹈也是这样的,是你最原始的一种迸发?
杨:这种原始本身它已经觉醒。
主:原始怎么能觉醒呢?
杨:原始是生命的一种本质,我们指的是一种本质的东西,而不是乱的,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去爱,你为什么要去舞蹈,你为什么要去生孩。就像原始的部落里,人们为什么要生孩子,他觉得是一种传宗接代,他是生命的原本。它是觉醒。
主:你为什么要去爱?
杨:因为它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但是这种爱一定是一种真挚、生命本质的东西。
主:这种爱伤害过你吗?
杨:没有。
主:没有伤害过你?包括爱情、友情、亲情?
杨:对我来说,这不是永远用伤害这个字来说的,即便是,我也能接受和包容它。
主:你对世界的这种感官能力从哪来的?怎么形成的?
杨:还是我个人的一种感觉,因为我觉得人不要去抱怨,或者觉得,哎呀怎么会这样,都不好。所有的人都应该去承受和包容所有的东西,去感受所有的东西,你就不会觉得郁闷,或者忧愁,或者痛苦,都不会。
主:那不是阿Q精神吗?
杨:不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他已经觉醒了,然后他看所有的东西都是正常的,哪怕是一些丑陋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一定会有丑陋存在。就像我为什么要去跳舞,实际上我发现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是舞蹈,我就把我的舞蹈发扬、创作出来。
主:如果把金钱、美貌和爱情三者让你选择其一的话,你首先会选择什么?
杨: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无所谓。
主:爱情、美貌、金钱都不要?
杨:不是不要。因为一个人在事业上太多地追求贪欲,或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不好,这些东西其实一般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whyl/20081129564.htm
起对梅超风这个人物的理解,杨丽萍稍微思索了一下,说:“我对梅超风的爱情观很不赞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无可忍。她在爱情上太偏执,而我觉得爱情应该和谐快乐,要讲求‘自然’和‘原生态’。我们族里有一首歌——‘河里的水总是会流走的,石头总会留下来’。爱一个人就是要让他快乐,如果不快乐就要学会调节自己。”
文:您如何看待城市化的问题呢?
杨:我喜欢自然,我来之前已经在我家那边种了很多树。但我对城市化没有办法,凡是存在就有它的道理,这就是一种生态。但是我可以对这个社会做点事情,我们跳舞,让看的人的灵魂得到愉悦,这也是一种布施。少数民族的舞蹈基本上是没有痛苦的,是感激,是面对,希望自己灵魂得到安宁。有很多现代的舞蹈是表达社会的弊端,但我在民族舞里找不到一个痛苦的东西。你看藏族人的朝拜,一个老太太花了3年才走到西藏,其实她什么都有,这是她的信仰。我们还是有可能对城市化做一点改善的。
http://www.marieclairechina.com/life/opinion/20120924-30270-pn-5.shtml
M.C.:小时候奶奶在您手心里画了一只眼睛,告诉您跳舞就是和神对话,她的含义是什么?
杨丽萍:就是告诉你眼睛有很多种,心灵的眼睛、灵魂的眼睛都可以用,要去看别人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比如一个渔夫在划船,一只燕子掠过金色的水面,他没有另外的心情和另外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那他会很辛苦,只能去讨生活;如果这个渔夫划着船,看到阳光落在水波上金光闪闪,觉得今天太美好了;看到一只燕子掠过,翅膀的扇动那么漂亮这就是看到了。眼睛不是要看到多深的思想,今天的云怎么这么美,希望明天也这样——这已经很深邃了。感叹落日,感叹余晖,这就是另外的眼睛。
M.C.:那在您的潜意识里,就没有丑没有恶吗?
杨丽萍:有,但是我极力克服、极力纠正自己人性里面本身存在的那些弱点和劣质的东西。你看,我的舞蹈基本都是表现人应该像月光一样圣洁、纯净,人要像孔雀一样美丽、自信以及孔雀如何跟自然和谐,人如何跟自己和谐,有很多道理在里面。我的舞蹈不表现烦恼,最多表现承受,就像那首《太阳歇歇么》,很多人误解了,它不是抱怨,而是承受,是告诉你太阳可以歇,月亮可以歇,但女人是歇不下来的。我不会去表现扭曲的、病态的、疑惑的东西,所谓“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甚至不太发问,因为根本已经想清楚了。你看《云南映象》里的歌词,“跟我去哪里,哪里来就去哪里;哪里好吃去哪里,哪里好玩在哪里”,已经有答案了,这是一种超脱的认定的态度,而非不知所终,充满疑惑。
我的舞蹈也是这种态度,告诉你生命体验的过程。像正在排练的《孔雀》,表现的是生死轮回,生命经过了一个春夏秋冬,还要继续春夏秋冬,时间是不可停止的,自然是永在更替的,叶子掉了又长出叶子。人也是这样,长到衰老了又要重新生长。这就是生命的体验。我跟皮娜·鲍什的角度不一样,她是在极度文明的城市里面感到极度恐慌、痛苦、疑惑,而我们少数民族就像熊猫一样,也不管什么规则,生个小熊猫就养着,养大了就跟它没关系了,我们的舞蹈里没有所谓烦恼,显得比较快乐。
M.C.:您刚才谈到少数民族的生死观,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的,还是从小耳濡目染?
杨丽萍:民间的老人们早就跟你讲透了,只是我们好多人漠视,而后开始恐惧,恐惧死亡恐惧衰老恐惧所有会发生的事,其实是绕了圈圈。人活着无非是讨生活,有吃有喝已经够好,再有快乐,就更好了。好多人有吃有喝还觉得不够,连快乐都不要了,非要去很辛苦很劳累很烦恼。其实快乐一秒钟就能找到,就像看见这只小鸟,看到一朵花开,看见月亮今天很圆……已经快乐了、幸福了、终极了,还要再求什么呢?其他都是附属了。像我,该有的都有了,荣誉也挺多的,因为不觉得它是我追求的,所以它来了,我不觉得累,不会不知所措,也不会欣喜若狂。看到圆月的快乐就在那里,别人夺不走的。
M.C.:那您到世上来,除了快乐,还求过别的什么吗?
杨丽萍:从来没有,我特别明白的就是活在此时此刻。人无完人,做不到面面俱到,但今天要尽量真实,像自己的舞蹈那样,是干净的、真诚地去跳,而不是为了演出费去跳;或者像现在这样坐在这里跟你谈话,我很光明地聊,尊重任何一个生命。
原来我比较自私,性格内向,就会躲起来,或者对外界比较冷淡,现在我知道这是一种互相依存的生态。我常提起丹增书记,因为他《云南映象》很快通过了审查。有天我在广州演出,他给我打电话,让我出席第二天茶博会云南茶的开幕式。我想着今天晚上演出,明天又要早上七点起觉得够呛,再说茶叶跟我的舞蹈也没什么关系,就想推辞,可是丹增书记说,你牺牲了一点点睡觉的时间,茶就能卖出去了,采茶姑娘的工资就有着落了,这就是个连锁的食物链。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这之后我明白,看起来没什么关系的事往往是会有连锁反应的,从此之后我把小我放低,但这不是说我没有个性,这不是迁就也不是妥协。有些人会觉得我的艺术商业化是不是妥协了,这是两件事,这么想的人是没有明白生态是怎么回事。
M.C.:那您怎么去判断一个人?什么样的人你会跟他做朋友?
杨丽萍:多讲几句话就知道了。对朋友我是若即若离,亦是亦非,不喜欢穿一条裤子。
M.C.:你有特别私密的朋友吗?
杨丽萍:没有,我不需要。那是太孤独太不自信的产物,你不要去求别人,别人也不要来求你,这最简单。
M.C.:这些年您做了这么多事,可能自己不觉得累,但中间一定有些时候,别人,尤其是一些男人,想要帮你。有人说您身边很多男性会帮您,但如果您觉得不合心意,会非常冷漠地处理掉。这是真的吗?
杨丽萍:我不觉得交朋友就非得让人家帮你,也不觉得非得交什么朋友,若即若离是最好的。不可能有多么铁的哥们儿,朋友只在没有利益的时候。我身边各种人都有,男人女人都有,阴阳协调是我们这种人起码的认知。现在女人一天到晚要求女权,男人则说女人太厉害了,就是因为不协调了,那就追求协调嘛。
M.C.:那可以说,这么长时间,您从来没有依靠过男人吗?
杨丽萍:最可怕的就是矫情。这个世界是由尘埃组成的,每一粒尘埃都是有价值的、不可缺的,没有尘埃怎么有土地?没有土地怎么发芽?没有发芽怎么有花,没有花怎么有蜜蜂,没有蜜蜂怎么结果?都很重要。帮助我的人多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管男人女人,都在互相依存。
http://ent.sina.com.cn/s/h/2002-04-01/78103.html
主:你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在一个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艺术熏陶的氛围里,能成就这样一番事业,为什么?
杨:你错了!我生活的环境里绝对有艺术氛围。所有的东西都是跟艺术有关系,只是你不在意它而已。而恰恰这些东西给予我最好的启示。
主:你排练时很苦,可你不觉得苦,你觉得这跟你的性格和生活背景有关吗?
杨:还是跟我自己的感受有关系。我的这种状态是自己形成的,我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所有的事物。包括生活的态度,人人都说杨丽萍很勤奋,很苦,可我从来没有这个感觉,因为舞蹈是我的一部分,是我的天然的兴趣,并不是觉得我多辛苦,付出才有收获。就像我去拍戏也是,虽然是很苦,但是我没有觉得它苦,我只是觉得,有责任去承受这种东西,因为生活的过程,生命的过程就是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难。
我比较喜欢对事情处之泰然,并包容所有的事物包括欢乐和痛苦,这是我母亲教我的。
主:介不介意谈谈你的情感世界?
杨:不介意。
主:在你的舞蹈中有《两棵树》,有《女儿国》,这似乎都是你内心情感的宣泄和表述,尤其是像《两棵树》,你向往的爱情真的像那样缠绵吗?
杨:我向往的爱情是觉醒过的爱。
主:为什么这么说?
杨:因为没有觉醒的爱,你会太激情,太狂妄。
主:爱情不需要激情吗?
杨:这种爱是会伤害人的。
主:太热、太狂热的时候可能会烫着对方,你这么理解吗?
杨:对。爱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是一种觉醒的爱,而不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或者是一种很慌乱的激情,这种东西是会让对方受到伤害的,是自私的。
主:可是你有没有觉得太理性了、太觉醒的爱,其实就不能称之为爱。
杨:不是,那是你个人认为。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和这种醒悟、觉醒,要不糊里糊涂的,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喝酒,喝酒就高兴,就激动,也是真情流露,但这种真情流露有什么用呢?
主:其实你对舞蹈也是这样的,是你最原始的一种迸发?
杨:这种原始本身它已经觉醒。
主:原始怎么能觉醒呢?
杨:原始是生命的一种本质,我们指的是一种本质的东西,而不是乱的,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去爱,你为什么要去舞蹈,你为什么要去生孩。就像原始的部落里,人们为什么要生孩子,他觉得是一种传宗接代,他是生命的原本。它是觉醒。
主:你为什么要去爱?
杨:因为它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但是这种爱一定是一种真挚、生命本质的东西。
主:这种爱伤害过你吗?
杨:没有。
主:没有伤害过你?包括爱情、友情、亲情?
杨:对我来说,这不是永远用伤害这个字来说的,即便是,我也能接受和包容它。
主:你对世界的这种感官能力从哪来的?怎么形成的?
杨:还是我个人的一种感觉,因为我觉得人不要去抱怨,或者觉得,哎呀怎么会这样,都不好。所有的人都应该去承受和包容所有的东西,去感受所有的东西,你就不会觉得郁闷,或者忧愁,或者痛苦,都不会。
主:那不是阿Q精神吗?
杨:不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他已经觉醒了,然后他看所有的东西都是正常的,哪怕是一些丑陋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一定会有丑陋存在。就像我为什么要去跳舞,实际上我发现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是舞蹈,我就把我的舞蹈发扬、创作出来。
主:如果把金钱、美貌和爱情三者让你选择其一的话,你首先会选择什么?
杨: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无所谓。
主:爱情、美貌、金钱都不要?
杨:不是不要。因为一个人在事业上太多地追求贪欲,或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不好,这些东西其实一般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whyl/20081129564.htm
起对梅超风这个人物的理解,杨丽萍稍微思索了一下,说:“我对梅超风的爱情观很不赞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无可忍。她在爱情上太偏执,而我觉得爱情应该和谐快乐,要讲求‘自然’和‘原生态’。我们族里有一首歌——‘河里的水总是会流走的,石头总会留下来’。爱一个人就是要让他快乐,如果不快乐就要学会调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