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摘二
古人说,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壮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的、现实的;西方酒神是狂欢,所谓酒神精神,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不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p319
我们欣赏古典作品,要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代身份,一是古代人身份,如此欣赏,则进进退退,看到后来,一只眼是现代眼,一只眼是古代眼。P321
(阿拉伯文学——开氏的《莎甘泰莱》)和中国的共同点,是大团圆。东方没有悲剧,东方人比较弱。西方人强,斗争,牺牲。东方人以和为贵,妥协是上策。P325
耶稣的权是上帝给的。穆罕默德的权是真主给的。统治者的权,宣称是天下给的。马列的权,说是人民给的。艺术家的权,是思想给的。P329
中国剧作家的创作观念是伦理的,寓教于戏的,起感化教育作用,在古代有益于名教、风化、民情。有了这种观念,容易写成红脸白脸、好人坏人,不在人性上深挖深究。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不再牺牲。作家没有多大的宇宙观、世界观,不过是忠孝仁义,在人伦关系上转圈圈。这些,都是和莎士比亚精神背道而驰的。
莎士比亚的作品,无为。剧中也有好人坏人,但他关心怎么个好法,怎么个坏法,所以他伟大。人性,近看是看不清的,远看才能看清。人间百态,莎士比亚退得很开。退得最远最开的,是上帝。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人。P351(评中西戏剧太透彻、中肯)
可是,中国又是全世界独一无二开口就叫“天下”的国家。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呀,常常是从海南岛到长白山,从台湾到西藏。P353
(日本文学)抱着原谅的心情去看这些诗,很轻,很薄,半透明,纸的木的竹的。
在日本人的居所里待着,思想会停顿的,太恬淡、娴雅。酒、茶、饭,有情趣——这种环境,没有思想,有,也深不下去。
日本如浮萍,没根没底的。也非常狡猾,头头是道,没有下文。
日本旗很有象征性,很倔强。有魔性,有恶意。很刻苦,也很享乐。日本人很会做自己的奴隶。P371
不见哪儿有力度、深度,或有智慧出现。你要写却写不出来。真像他们的芥末、木拖鞋、纸灯笼。P372
(蒙田引)哦,上帝,你要救我就救我,你要毁灭我就毁灭我,但我时时刻刻把持住我的舵。
世上最大的事,是一个人知道什么才是他自己的。P387
(塞万提斯)写到后来,他自己的血液流到主角身上,成为骑士的意念,觉得骑士的善良被浪费了。惟其浪费,才是真的善良。P388
我以为每个世俗的人都喜欢骂世俗的书,以此以为自己不俗。P389
爱与死是最接近的,最幸福与最不幸的爱,都与死接近。(Othello)P393
人世真没意思,因为真没意思,艺术才有意思。(King Lear)P394
一个思想过度的人,行动非常软弱。(Hamlet)P395
人是一支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生命,不过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
那无限空间的永久沉默,使我恐惧。——帕斯卡 P404、5
智极成圣,情极成佛。——汤显祖 P415
风格是一种宿命。P419
历史使人通达,哲学使人明智。P424
简言之,世界荒谬、卑污、庸俗。天才必然是叛逆者,是异端,一生注定孤独强昂。尼采说,天才的一生,是无数次死亡与无数次复活,以死亡告终的,不如最后复活的伟大天才。P433
大的叛逆,要找大的主题。攻击上帝的,是尼采。攻击宇宙的,是老子。他们从来不肯指具体的人、事。P445
尼采起来后,反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从那时起——我起初也认为知识、道德能拯救人类,后来信服尼采。P465
人生来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P467
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的,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
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有所依据,知道自己的来历。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了,要细翻家谱,一再研究,一再接触。P475
(歌德)一个人能这么冷贤,第一,是能旁观自己,第二,是能知道自己,做自己的良师益友。P476
中国文学的两在致命伤:一是无法翻译,一是地方性太强。翻译是对原著的杀害。P491
曹雪芹的伟大,分两极。一是细节伟大,玲珑剔透:一痰、一咳、一物,都是水盈盈的,这才是可把握的真颓废,比法国人精细得多了。波德莱尔不过是刘姥姥的海外亲戚。
再者是整体控制的伟大:绝对冷酷,不宠人物。当死者死,当病者病,当侮者侮。妙玉被奸,残忍。黛玉最后为贾母所厌,残忍。他一点不可怜书中人,始终坚持反功利,反世俗,以宝玉、黛玉来反。P503 (似乎至此才略懂红楼之伟大)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的、现实的;西方酒神是狂欢,所谓酒神精神,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不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p319
我们欣赏古典作品,要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代身份,一是古代人身份,如此欣赏,则进进退退,看到后来,一只眼是现代眼,一只眼是古代眼。P321
(阿拉伯文学——开氏的《莎甘泰莱》)和中国的共同点,是大团圆。东方没有悲剧,东方人比较弱。西方人强,斗争,牺牲。东方人以和为贵,妥协是上策。P325
耶稣的权是上帝给的。穆罕默德的权是真主给的。统治者的权,宣称是天下给的。马列的权,说是人民给的。艺术家的权,是思想给的。P329
中国剧作家的创作观念是伦理的,寓教于戏的,起感化教育作用,在古代有益于名教、风化、民情。有了这种观念,容易写成红脸白脸、好人坏人,不在人性上深挖深究。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不再牺牲。作家没有多大的宇宙观、世界观,不过是忠孝仁义,在人伦关系上转圈圈。这些,都是和莎士比亚精神背道而驰的。
莎士比亚的作品,无为。剧中也有好人坏人,但他关心怎么个好法,怎么个坏法,所以他伟大。人性,近看是看不清的,远看才能看清。人间百态,莎士比亚退得很开。退得最远最开的,是上帝。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人。P351(评中西戏剧太透彻、中肯)
可是,中国又是全世界独一无二开口就叫“天下”的国家。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呀,常常是从海南岛到长白山,从台湾到西藏。P353
(日本文学)抱着原谅的心情去看这些诗,很轻,很薄,半透明,纸的木的竹的。
在日本人的居所里待着,思想会停顿的,太恬淡、娴雅。酒、茶、饭,有情趣——这种环境,没有思想,有,也深不下去。
日本如浮萍,没根没底的。也非常狡猾,头头是道,没有下文。
日本旗很有象征性,很倔强。有魔性,有恶意。很刻苦,也很享乐。日本人很会做自己的奴隶。P371
不见哪儿有力度、深度,或有智慧出现。你要写却写不出来。真像他们的芥末、木拖鞋、纸灯笼。P372
(蒙田引)哦,上帝,你要救我就救我,你要毁灭我就毁灭我,但我时时刻刻把持住我的舵。
世上最大的事,是一个人知道什么才是他自己的。P387
(塞万提斯)写到后来,他自己的血液流到主角身上,成为骑士的意念,觉得骑士的善良被浪费了。惟其浪费,才是真的善良。P388
我以为每个世俗的人都喜欢骂世俗的书,以此以为自己不俗。P389
爱与死是最接近的,最幸福与最不幸的爱,都与死接近。(Othello)P393
人世真没意思,因为真没意思,艺术才有意思。(King Lear)P394
一个思想过度的人,行动非常软弱。(Hamlet)P395
人是一支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生命,不过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
那无限空间的永久沉默,使我恐惧。——帕斯卡 P404、5
智极成圣,情极成佛。——汤显祖 P415
风格是一种宿命。P419
历史使人通达,哲学使人明智。P424
简言之,世界荒谬、卑污、庸俗。天才必然是叛逆者,是异端,一生注定孤独强昂。尼采说,天才的一生,是无数次死亡与无数次复活,以死亡告终的,不如最后复活的伟大天才。P433
大的叛逆,要找大的主题。攻击上帝的,是尼采。攻击宇宙的,是老子。他们从来不肯指具体的人、事。P445
尼采起来后,反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从那时起——我起初也认为知识、道德能拯救人类,后来信服尼采。P465
人生来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P467
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的,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
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有所依据,知道自己的来历。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了,要细翻家谱,一再研究,一再接触。P475
(歌德)一个人能这么冷贤,第一,是能旁观自己,第二,是能知道自己,做自己的良师益友。P476
中国文学的两在致命伤:一是无法翻译,一是地方性太强。翻译是对原著的杀害。P491
曹雪芹的伟大,分两极。一是细节伟大,玲珑剔透:一痰、一咳、一物,都是水盈盈的,这才是可把握的真颓废,比法国人精细得多了。波德莱尔不过是刘姥姥的海外亲戚。
再者是整体控制的伟大:绝对冷酷,不宠人物。当死者死,当病者病,当侮者侮。妙玉被奸,残忍。黛玉最后为贾母所厌,残忍。他一点不可怜书中人,始终坚持反功利,反世俗,以宝玉、黛玉来反。P503 (似乎至此才略懂红楼之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