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忧虑
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如潮水般渐渐退去,我们在经过短短一周的适应期后,逐渐开始适应有学生新老师的转变。一个可爱的事实就是,老师们对我们这些新兴分指都怀着极大的好奇和期待,也许在这个过于安逸宁静的小县城呆久了,人的本性使然,必会对一切外来的人和事抱着半是前进半是后退的试探,以此来满足按捺不住的好奇。
按照工作量的规定,每周至少六次听课是硬性完成的指标任务,但对于同样好奇的我来说,任务完成甚是轻松。但无论是早晚自习代班还是课上听讲,我都会不由的产生一种忧郁,因为与我的积极愉悦形成鲜明差异的是学生满眼的疲惫和无奈的沉默。作为学生,按照学校作息时间的安排,周一至周日早上5:30起床,6:10开始早读,7:00早餐,7:55上第一节课直到中午12:05用午餐……中午没有午休,只有午习,不准回寝室,下午1:40又上课直到5:35用晚餐……晚自习6:15到9:05,结束回寝室,洗漱,睡觉……辛不辛苦我想有体会的人冷暖自知,孩子们眼底没有光,也许最初的挣扎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焦急的无奈无语中识相地退却,机械地完成任务,不让自己失去更多对生活的信心才是每天支撑自己应对繁重学业的精神支撑。
小县城的封闭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使得正值青壮年的他们可以将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但是,事情的反面就是,过于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没有闲暇的时间真正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怎样才叫真正地学习?什么是生活?怎样才算好好生活?……恐怕像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尚未在他们的单纯稚嫩的大脑中进行过,也许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剩余精力去悉心呵护和培养那个植根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沉睡的巨人,等待这个巨人苏醒,有一天释放巨大的能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禁反思,我们为的究竟是什么?为的是一个看着貌合神离实则不起作用的僵化模式能够还有凑活的用武之地?为的是维持这个糊口的产业链不断开,即使他的零件与齿轮早已因年久失修而事倍功半的运转?……
教育,终究是件无奈的事。
失望和忧虑也许是青年人的,因为我们相信未来还有梦,我们相信我们付出可以make a difference,即使一次又一次把我们否定的一无是处的人正是我们自己。
当你在谷底时,无论你朝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在向上向前,朝前走,而且只有朝前走,才是唯一打破走向幻灭的颓废的利器。我相信他们,也相信我自己。
Rise up, and change the world.
按照工作量的规定,每周至少六次听课是硬性完成的指标任务,但对于同样好奇的我来说,任务完成甚是轻松。但无论是早晚自习代班还是课上听讲,我都会不由的产生一种忧郁,因为与我的积极愉悦形成鲜明差异的是学生满眼的疲惫和无奈的沉默。作为学生,按照学校作息时间的安排,周一至周日早上5:30起床,6:10开始早读,7:00早餐,7:55上第一节课直到中午12:05用午餐……中午没有午休,只有午习,不准回寝室,下午1:40又上课直到5:35用晚餐……晚自习6:15到9:05,结束回寝室,洗漱,睡觉……辛不辛苦我想有体会的人冷暖自知,孩子们眼底没有光,也许最初的挣扎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焦急的无奈无语中识相地退却,机械地完成任务,不让自己失去更多对生活的信心才是每天支撑自己应对繁重学业的精神支撑。
小县城的封闭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使得正值青壮年的他们可以将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但是,事情的反面就是,过于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没有闲暇的时间真正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怎样才叫真正地学习?什么是生活?怎样才算好好生活?……恐怕像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尚未在他们的单纯稚嫩的大脑中进行过,也许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剩余精力去悉心呵护和培养那个植根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沉睡的巨人,等待这个巨人苏醒,有一天释放巨大的能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不禁反思,我们为的究竟是什么?为的是一个看着貌合神离实则不起作用的僵化模式能够还有凑活的用武之地?为的是维持这个糊口的产业链不断开,即使他的零件与齿轮早已因年久失修而事倍功半的运转?……
教育,终究是件无奈的事。
失望和忧虑也许是青年人的,因为我们相信未来还有梦,我们相信我们付出可以make a difference,即使一次又一次把我们否定的一无是处的人正是我们自己。
当你在谷底时,无论你朝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在向上向前,朝前走,而且只有朝前走,才是唯一打破走向幻灭的颓废的利器。我相信他们,也相信我自己。
Rise up, and chang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