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 夏丏尊 叶圣陶 著
![]() |
《阅读与写作》 |
《阅读与写作》是一本好书,读了会有所收获。不仅有好的学习方法介绍,而且较有系统地整理出来了。
我们阅读的书目中,大多数分三种:(一)与自己职业有关的 (二)参考书 (三)关于趣味和修养的。阅读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方法。
阅读与自己职业有关的书籍,例如:医学书、教科书等等,都需要弄懂书中的每一个知识,切忌不求甚解,因为书中的知识是经过无数的实验、推敲而得出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获。如果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会导致对知识的误解,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至于理科书中的语言,大多是没有必要仔细去斟酌的,因为书中的语言只求简洁准确而不追求优美、华丽,对于这种书籍只需透彻的理解书中阐述的知识即可。
阅读参考书籍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不管阅读什么书,都有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在这时查阅参考书就变得十分必要,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以有效的避免以后用词不当而闹笑话的情况出现。而参考书也不能面面俱到,读者需要自己多阅读,以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因为词语的感情色彩需要读者自己去体味,自己去培养语感,字典是没有办法阐述感情色彩的,而词语的感情色彩也能在生活中感觉到、学习到。例如:“现代”和“摩登”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感情色彩是断断不同的。所以对于词语的理解,诸位读者需要结合字典内的注释和生活经验、阅读体验来理解。现代的老师、家长对于参考书的重要性并没有过多的强调,以至于学生也得过且过、囫囵吞枣的阅读,读者要注意对参考书的利用。阅读参考书籍一定要注意(一)勿使题目抛荒,也就是不能忘记了自己查阅参考书的目的,适可而止。(二)把那本书的序文目录留心一下,了解一下书的大概内容有助于以后在遇到不同方面问题时对参考书的查阅。
阅读趣味和修养方面的书,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事,而不是装饰品。阅读这类书籍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和识别力。阅读此类书籍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类是略读,一类是精读。略读在于汲取书中的知识,了解自己所需要了解的东西。而精读在精不在多,精读时需要结合各种材料、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加深对书的主旨的理解,我认为我们可以上网找书评,而且要看不同的书评,博采众长,以加深自己的理解。精读时还要注意文字的准确性、句子的结构、用词的恰当、写作的风格、表现的手法等等。把这些研究透彻了,书也就读懂了,读者也就有收获了。而且,当阅读修养方面的书籍时,目的在于接受书中所述,自己在生活中躬行实践;在阅读文学类书籍时,目的在于跟着作者的目光,去观察社会、体味人生。
至于写作,这本书中提到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方法。(一)锻炼语言习惯(二)突出中心,详略得当。锻炼语言习惯的方法,应该是以前的书中都不大多提到的。作文其实就是语言的延伸,由于作文无法表达出手势、表情,因此作为沟通的工具,流畅、准确的语言也就变得十分重要。所以平时要锻炼语言习惯,尽量把话说流畅,不多用一个助词、不少用一个助词,且要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当连续说五分钟话都没有太大的纰漏的时候,我们的作文也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了。其次,要有效地突出中心。所以写作的时候,只该把有关中心的话写进去,而且要配列的非常周妥,使中心完全显露出来,切忌谈天说地,最后关头才扯回中心。详略得当的文章,可以使读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更有效地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并且对文章有较深的体味。有一点是这样的:不能使文章故作艰深,否则就难以让人理解,也可能用词不恰当,也就不是好的作文。
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鉴赏方法。例如:一部《史记》,如果读者是以其作为学校历史课的参考,那么这本书充其量是参考书;如果读者是为了学习书中人物的为人处世,那么这本书也就是关于修养的书;如果读者是为了欣赏其文笔的雄健、描写的生动,那么这本书也就属于欣赏类的书籍了。所以我认为,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固然要根据需要去阅读,更需要的是从多角度去看待,从多方面去思考,这也就更能凸显出书本身的魅力。
当读书的时候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要集中心思,专门放在书上;第二要每读了一段停一停,回想一下那一段,这样会收获更多。
在文艺方面的鉴赏,我们要处于主动的地位,对文艺加以研究和考察。(一)要认真阅读——看书、看电影都不能只看到表象,只为电影、书籍的情节而感动,而要分出心思,观察书的作者、电影的导演的表现手法。要弄明白阐述一件事物的必要性和作用在哪里,弄明白作者和导演的表现手法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好是好在哪里……这样,从好的文艺方面得到的感动,自然更见深切;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也能发现,不至于“照单全收”。这样,将会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是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二)要驱遣想象的翅膀——要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描绘的情境之中,体味风景的壮丽;要想象自己是作者描绘的角色,思考该角色行事的目的和他的心理;要想象自己是与作者同时代的人,根据该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色彩……(三)训练语感——要通过字典、阅读、生活经验来理解作品中语言、文字本身所有的意义和情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旨趣,阅读时的理解也会越深入。(四)不妨听听别人的话——看看书评,这样有助于自己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我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实用的,但是要注意,看书评的时候切忌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多看书评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分析,然后得出最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
该书阐述的方法远远不止上述这些,阅读这本书,将会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收获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