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千Fa
高考后的生活总是那般枯燥乏味,百无聊赖。其实我一直在等一个电话,等一个人终于肯开口说自己有空了,可以唱杨千嬅的那首《亲》给我听了。
至于为什么是“亲”而不是其他,其实重点不在于“亲”,而在于“杨千嬅”。
很多人都知道我很喜欢听“港乐”,从三四年级开始,一直听到现在。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爱的都是香港的男歌手,我不喜欢女歌手唱的歌。即便容祖 儿已由未知中隆重登场, 即便杨千嬅已从少女变成烈女,即便谢安琪由茶餐厅一直唱到喜帖街......但女歌手在我心中似乎总是缺少点东西。而对于杨千嬅的歌,我虽然听过不少,但了解却不深,总不能像古巨基和陈奕迅的歌那样,能清楚地知道那首歌收录在那一年的那一张专辑。直到上了高中,我才对这种看法有了大幅度的改变。
杨千嬅本是一个普通的歌手,她长得既没有江若琳那么漂亮,也么有卫兰那么有气质,但最后却成了一代天后。
少女的祈祷
与陈奕迅同样是出生于1974的杨千嬅,在出《少女的祈祷》 时大概已有26岁,也不算是少女了,但那份心境依然像十七,八岁般清净。
青春,锦瑟的华年,总是让人充满憧憬 ,正如出生的牛犊一样,总是那么朝气蓬勃。在这大好光景中,有的人会发展事业,也有的人会选择发展爱情。不管选择的是那样,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只可惜现实社会中的人儿却不如此。我无比的向往着大学的生活,心想在那里,我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但有人却告诉我,你的梦想太大了,其实大学中的人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勤奋。事实也便如此。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在世界上鹤立鸡群,但高等教育却不堪入目,大学一直停留在中学阶段,学生日夜为求合格而“冥思苦读”“不学无术”,社团活动与专业课程本末倒置,最终学到更多的是良好的交际能力而非优秀的专业知识。青春似乎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忘掉渴望,过得快乐,又那需忧伤“岁月长,衣裳薄”呢?
”不理闷烦事情,不见过路蜻蜓“庆幸的是,佳人锦瑟并非都是”怨华年“的,而这些人在生活中也不占少数,大学依然是是学习的地方,青春的岁月仍能燃烧。女孩子“没王子爱惜都要做人”,男孩子“望着是万马千军都直冲”。只要有心,青春一定不会被浪费的。
”谁会施舍我展翅的悸动,寻求美梦,觅到幸福的天虹“
烈女
烈女是不怕死的,而杨千嬅则“天不怕,但怕歌,未可唱到奈何”。
”大笑姑婆“,这可以说是人们对千Fa最普遍的称呼了,但这四个字又是何其的讽刺啊!其意并不在乎“笑”,而在乎“姑婆”。被别人称作“姑婆”真不是什么可喜可贺的事,而杨千嬅也曾说过,在她遇到丁生之前她都一直以为自己是嫁不出去的,说完又哈哈大笑。就这样,不管遇到什么难堪的事情,她都咿呀大笑 ,笑得那般没心没肺,笑爆了红馆,笑响了大江南北。
当然,杨千嬅也有哭的时候。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在颁奖典礼上说感谢词的人中,能够说到伤心处时会自然落泪的人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古巨基,另一个则是杨千嬅。古巨基的话,我听过很多了。杨千嬅的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记忆犹新。比如说,某一年的叱咤颁奖典礼上,林海峰说“今年的乐坛真是幸福,很多男女歌手拍拖的拍拖,结婚的结婚,生子生女,但不过数来数去都无距份,但有个金奖扎上手总好过拖错手,恭喜杨千嬅”。而杨千嬅则说:“我什么都没有,心口只有一个’勇‘字”。说完,笑声泪水俱下。
有时候她笑得像个“毫无办法管束的野孩子”,有时候她又“眼泪太多已汇聚成河”。哭着笑,笑着哭。这不是因为她是水瓶座,那是因为她是“烈女”,永远都“笑中有泪”。
火鸟
虽然很多人都说“四大天王”后的香港乐坛已经走到了陌路,但我还觉得 2006年是香港乐坛(也是华语乐坛)上最丰盛的一年。古巨基一张《Human》唱得街知巷闻,并第一次击败陈奕迅,获得“四台联颁传媒大奖”。而陈奕迅虽然没有上一年《U87》那样强势,但《What's going on ...?》也足够令乐迷听得如此如醉。而一些出度不久的歌手也在发光发亮,如侧田,卫兰,张敬轩,王菀之...尤其是侧田。周杰伦那时还没有开始拍电影,虽然一直被说曲调缺乏新鲜感,但《依然范特西》仍有高度的质量保证。还有陶喆的《太美丽》,蔡依林的《舞娘》......
然而,2006年对于杨千嬅来说是很不顺心的一年。那是她与金牌的最后一年。一年之后,她就要告别Paco,告别古巨基,告别侧田,告别金牌的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了。在年尾,公司为她发行了压轴大碟《Unlimited》。虽然杨千嬅放了很多心思上去,但反应却很一般。我也一直期待这煞尾之作,但得到的却是满腹子的失望,专辑中除了主打歌《大傻》,“夕阳”作品《我的生存之道》和侧田作曲的《亦舒说》外,我对其他歌竟然没任何感觉。而在年尾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杨千嬅苦等几小时后竟吃白果。
最后,杨千嬅与Paco相邀喝酒。一向千杯不醉的她,这次一杯即醉了。只可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酒醒后的她便要归家,但会到的已不是金牌大风了,而是A music。 06年乐坛的”百花齐放“让陈奕迅首尝最受欢迎男歌手的滋味,古巨基也终于成为大赢家,就连当时很不显眼的郑融也有盛响一时的《红绿灯》。因此这一年也足以让人忘记杨千嬅。但很快她又用自己的态度与努力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深信忠诚迟早会获胜,那份固执终于都会被尊敬”。如此一来,我便愈是觉得,金牌被大风吹到其实不是从古巨基转投英皇开始的,也不是由Paco被调职开始的,而是从杨千嬅加入A music开始的。
“全靠风给我张翅的悸动,望见心中,尚会划得出彩虹”杨千嬅就像是一只火鸟,在烘炉外飞舞,在欲火中盘旋后方能重生。
亲
2009年的杨千嬅终于荣升为丁太,3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完成了一个女人最大的心愿——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她也终于如她歌曲所言,有福“做贤妻,专心打理园艺”了。
而今的杨千嬅有39岁了。犹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其主旨大概是这样的:二十岁的女人羞涩而清纯,三十岁的女人成熟又风韵,四十岁的女人优雅并大度,所以四十岁的女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因为她懂得如何去过好人生,如何去经营一个家庭。而从杨千嬅的身上也不难发现这一点。生理年龄真的远不如心理年龄重要。林夕为杨千嬅写的这首《亲》并不只是让她亲自己,亲自己的先生,儿子,更是让她去亲这个世界。事实上她做到了,因为在她的花花宇宙中永远留着童真。(花与爱丽丝)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好像像杨千嬅的人在这世上已经很稀少了,但其实不是的。环顾周边的世界,像杨千嬅的人还多着咧!
高一时有人问我,“喂,在莞中看中哪个女孩子啊?”我说:“没有喔”“没有?!我不信,那你觉得哪个女孩最好?”我想了想,说:“嗯...生物老师最好,哈哈” 毕业典礼上,我妈问我:刚才和你一起照相的是你的老师吗?怎么那么年轻!我说:“是啊。其实她的女儿也有也有两岁了。”
生物老师就是这么开朗,活泼。每次问她问题,她都笑着口回答的,时不时还说句白话。笑口常开,似乎没有人比她更会做到。其实喜欢她的学生不管是男还是女都有许多。这也难怪在毕业典礼上,很多老师都只收到一位学生的献花,而生物老师收到的则是一群学生的献花。生物老师不是天生的美女,但爱她的人却很多。这是因为她像杨千嬅一样,保持一颗明净的心灵,去亲这个世界,这便是她们的生存之道吧。
至于为什么是“亲”而不是其他,其实重点不在于“亲”,而在于“杨千嬅”。
很多人都知道我很喜欢听“港乐”,从三四年级开始,一直听到现在。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爱的都是香港的男歌手,我不喜欢女歌手唱的歌。即便容祖 儿已由未知中隆重登场, 即便杨千嬅已从少女变成烈女,即便谢安琪由茶餐厅一直唱到喜帖街......但女歌手在我心中似乎总是缺少点东西。而对于杨千嬅的歌,我虽然听过不少,但了解却不深,总不能像古巨基和陈奕迅的歌那样,能清楚地知道那首歌收录在那一年的那一张专辑。直到上了高中,我才对这种看法有了大幅度的改变。
杨千嬅本是一个普通的歌手,她长得既没有江若琳那么漂亮,也么有卫兰那么有气质,但最后却成了一代天后。
少女的祈祷
与陈奕迅同样是出生于1974的杨千嬅,在出《少女的祈祷》 时大概已有26岁,也不算是少女了,但那份心境依然像十七,八岁般清净。
青春,锦瑟的华年,总是让人充满憧憬 ,正如出生的牛犊一样,总是那么朝气蓬勃。在这大好光景中,有的人会发展事业,也有的人会选择发展爱情。不管选择的是那样,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只可惜现实社会中的人儿却不如此。我无比的向往着大学的生活,心想在那里,我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但有人却告诉我,你的梦想太大了,其实大学中的人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勤奋。事实也便如此。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在世界上鹤立鸡群,但高等教育却不堪入目,大学一直停留在中学阶段,学生日夜为求合格而“冥思苦读”“不学无术”,社团活动与专业课程本末倒置,最终学到更多的是良好的交际能力而非优秀的专业知识。青春似乎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忘掉渴望,过得快乐,又那需忧伤“岁月长,衣裳薄”呢?
”不理闷烦事情,不见过路蜻蜓“庆幸的是,佳人锦瑟并非都是”怨华年“的,而这些人在生活中也不占少数,大学依然是是学习的地方,青春的岁月仍能燃烧。女孩子“没王子爱惜都要做人”,男孩子“望着是万马千军都直冲”。只要有心,青春一定不会被浪费的。
”谁会施舍我展翅的悸动,寻求美梦,觅到幸福的天虹“
烈女
烈女是不怕死的,而杨千嬅则“天不怕,但怕歌,未可唱到奈何”。
”大笑姑婆“,这可以说是人们对千Fa最普遍的称呼了,但这四个字又是何其的讽刺啊!其意并不在乎“笑”,而在乎“姑婆”。被别人称作“姑婆”真不是什么可喜可贺的事,而杨千嬅也曾说过,在她遇到丁生之前她都一直以为自己是嫁不出去的,说完又哈哈大笑。就这样,不管遇到什么难堪的事情,她都咿呀大笑 ,笑得那般没心没肺,笑爆了红馆,笑响了大江南北。
当然,杨千嬅也有哭的时候。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在颁奖典礼上说感谢词的人中,能够说到伤心处时会自然落泪的人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古巨基,另一个则是杨千嬅。古巨基的话,我听过很多了。杨千嬅的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记忆犹新。比如说,某一年的叱咤颁奖典礼上,林海峰说“今年的乐坛真是幸福,很多男女歌手拍拖的拍拖,结婚的结婚,生子生女,但不过数来数去都无距份,但有个金奖扎上手总好过拖错手,恭喜杨千嬅”。而杨千嬅则说:“我什么都没有,心口只有一个’勇‘字”。说完,笑声泪水俱下。
有时候她笑得像个“毫无办法管束的野孩子”,有时候她又“眼泪太多已汇聚成河”。哭着笑,笑着哭。这不是因为她是水瓶座,那是因为她是“烈女”,永远都“笑中有泪”。
火鸟
虽然很多人都说“四大天王”后的香港乐坛已经走到了陌路,但我还觉得 2006年是香港乐坛(也是华语乐坛)上最丰盛的一年。古巨基一张《Human》唱得街知巷闻,并第一次击败陈奕迅,获得“四台联颁传媒大奖”。而陈奕迅虽然没有上一年《U87》那样强势,但《What's going on ...?》也足够令乐迷听得如此如醉。而一些出度不久的歌手也在发光发亮,如侧田,卫兰,张敬轩,王菀之...尤其是侧田。周杰伦那时还没有开始拍电影,虽然一直被说曲调缺乏新鲜感,但《依然范特西》仍有高度的质量保证。还有陶喆的《太美丽》,蔡依林的《舞娘》......
然而,2006年对于杨千嬅来说是很不顺心的一年。那是她与金牌的最后一年。一年之后,她就要告别Paco,告别古巨基,告别侧田,告别金牌的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了。在年尾,公司为她发行了压轴大碟《Unlimited》。虽然杨千嬅放了很多心思上去,但反应却很一般。我也一直期待这煞尾之作,但得到的却是满腹子的失望,专辑中除了主打歌《大傻》,“夕阳”作品《我的生存之道》和侧田作曲的《亦舒说》外,我对其他歌竟然没任何感觉。而在年尾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杨千嬅苦等几小时后竟吃白果。
最后,杨千嬅与Paco相邀喝酒。一向千杯不醉的她,这次一杯即醉了。只可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酒醒后的她便要归家,但会到的已不是金牌大风了,而是A music。 06年乐坛的”百花齐放“让陈奕迅首尝最受欢迎男歌手的滋味,古巨基也终于成为大赢家,就连当时很不显眼的郑融也有盛响一时的《红绿灯》。因此这一年也足以让人忘记杨千嬅。但很快她又用自己的态度与努力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深信忠诚迟早会获胜,那份固执终于都会被尊敬”。如此一来,我便愈是觉得,金牌被大风吹到其实不是从古巨基转投英皇开始的,也不是由Paco被调职开始的,而是从杨千嬅加入A music开始的。
“全靠风给我张翅的悸动,望见心中,尚会划得出彩虹”杨千嬅就像是一只火鸟,在烘炉外飞舞,在欲火中盘旋后方能重生。
亲
2009年的杨千嬅终于荣升为丁太,3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完成了一个女人最大的心愿——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她也终于如她歌曲所言,有福“做贤妻,专心打理园艺”了。
而今的杨千嬅有39岁了。犹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其主旨大概是这样的:二十岁的女人羞涩而清纯,三十岁的女人成熟又风韵,四十岁的女人优雅并大度,所以四十岁的女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因为她懂得如何去过好人生,如何去经营一个家庭。而从杨千嬅的身上也不难发现这一点。生理年龄真的远不如心理年龄重要。林夕为杨千嬅写的这首《亲》并不只是让她亲自己,亲自己的先生,儿子,更是让她去亲这个世界。事实上她做到了,因为在她的花花宇宙中永远留着童真。(花与爱丽丝)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好像像杨千嬅的人在这世上已经很稀少了,但其实不是的。环顾周边的世界,像杨千嬅的人还多着咧!
高一时有人问我,“喂,在莞中看中哪个女孩子啊?”我说:“没有喔”“没有?!我不信,那你觉得哪个女孩最好?”我想了想,说:“嗯...生物老师最好,哈哈” 毕业典礼上,我妈问我:刚才和你一起照相的是你的老师吗?怎么那么年轻!我说:“是啊。其实她的女儿也有也有两岁了。”
生物老师就是这么开朗,活泼。每次问她问题,她都笑着口回答的,时不时还说句白话。笑口常开,似乎没有人比她更会做到。其实喜欢她的学生不管是男还是女都有许多。这也难怪在毕业典礼上,很多老师都只收到一位学生的献花,而生物老师收到的则是一群学生的献花。生物老师不是天生的美女,但爱她的人却很多。这是因为她像杨千嬅一样,保持一颗明净的心灵,去亲这个世界,这便是她们的生存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