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言-孝 2013.6.17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今年的父亲节似乎比往年隆重,三件衣服,一个手包,算是大手笔。恰逢老爸重出江湖,偶遇品牌打折,正当父亲节临近,便爽快的刷爆了自己的卡。
当日,家宴待客,提及过节一事,老爸才淡淡一句:“是吗,我还不知道。”妈妈在旁帮腔:“难怪儿子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在客人面前,我长脸,更是父母长脸。
觥筹交错,话题从老男人们屡试不爽的政治大局延展到生活。我曾经的主持老师司马老师深沉数语,牵念着家中84岁的老父。
父亲,是老爸心中始终无法言语的一份情绪。那个特殊时代,那个偏远山村,那些偏激而固执的思想、做派,那个年代才明了的那种爱恨难言的亲情。
他说了很多,告诫了很多 。
在昨天的大话题中,有对不同时代人群特点与价值观的争锋,最终,叔叔们对80后的分析落到向我这个80后的征询验证上。
我说的简单:不同时代造就完全不同的几代人,何种价值观都无可厚非,是时代思想环境、物质条件、政治体制的现实投影。前一辈甚至前几辈掌控权力、持有资源的现状也是自然规律。老一辈认可自我经历造就的理念与习惯,并希望依托权力、资源的平台继承或者强加继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并无甚错误,也难言不公平。而我,既不愿为权、利削尖脑袋把自己压铸成一个60年的80后,但也理解、尊重,不抵触、不对抗老一辈的精神与规则。寻求一个平衡,成为一个继承过往,立足现今,跟随世界变化、时代演进而思考前行的现代青年。毕竟,游戏规则掌握者不是我们,如果规则不愿意向我们倾斜,不轻易随时代演进,那就在这个游戏规则下,知道自己想玩什么角色,玩到什么程度,然后,玩爆它。
大意上,这也正是我对于孝道的理念。
现今的时代,我所处的城市,已与过去的家庭和孝道环境大不相同。父母所认同的孝道,是那个时代的孝道,对现在的奋斗在路上我们却可能徒增压力,父母的思想理念、生活习惯也常常给我们造成困扰。那么,理解、尊重他们,保持、均衡我们。
孝,首在于心,后在于行。不在于是否天天同个屋檐朝夕相处,不在于是否大包小包打点礼物。尽孝,各有其道。有心,为之,即为孝。
只是,孝在当下,每分每秒。
SOLO 201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