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青春不散场
这一路上嬉笑怒骂总是情,天涯海角总也留个念想,散场说来就来,来不及细想就回到淄博,只不过这次不是以往过寒暑假,而是毕业。北京是除了家乡以外最爱的一个城市,虽然沙尘暴 虽然交通堵 虽然做什么都要排队,可是就是爱到不行。
见过四季的南锣、后海、前海、什刹海,也走过深夜的三里屯儿看过了灯红酒绿,感叹北京的小夜晚美的有多么不可思议,还有大一国庆节傻逼的跑到Tian'an门等天亮看升旗,记不清当时几个人,印象中最深的是那晚我们一直在走,从学校出来因为没有赶上地铁末班车,所以一路走到鸟巢,坐深夜班车去了前门儿,然后溜达到王府井在一个小卖部外吃了泡面,最后一群人顺着Chang'an街从凌晨一点走到四点,而且广场上也全是人只能坐在最外面,开始聊自己也聊别人。
冬天去中戏小剧场看了很多场戏,每次去都会吃我最喜欢的细园,老板人很好,而且食材也都新鲜,经常自己做些新菜让食客尝,中戏很多毕业很久甚至已经成名成腕儿的也都还会去光顾,顺着棉花胡同再往里走是地铁奶茶,其实味道论及正宗也只能算中等,但里面装修的腔调却是十分港式,点一杯东西就能赖在那儿一下午。出了胡同口就是永远人多永远文艺的南锣鼓巷,这几年,南锣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假文艺真挣钱,一水儿的店儿全都跟文艺 80记忆沾边,看多了也没劲,倒是经久不衰的文宇奶酪很值得尝试,永远排队甩出去30米。
五道口,因为某地儿房价被称20W一平,所以被誉为宇宙中心,棒妹黑人洋妞儿养眼老外聚集地,纵横交错的学院路和成府路,被若干著名学府包围还有学生居多的清吧。那时有特别好打发的大把时间,一杯咖啡一个朋友边改论文边聊天,看着来来往往匆匆赶路的人,聊天的内容也大都是围绕着姑娘和头疼的作业、GRE还有后来实习时来自各方的压力好像比着看誰更惨一点哭的次数更多一些。离五道口不远的是新中关和欧美汇,附近大学的学生跟人大附那些心比天高的小崽子是这里的常客,巧的时候还能看见明星签售。
后来,我的心头爱就变成了北京人艺,看了很多话剧,人艺是一个云集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演员的成长的地方,每次看完火急火燎的赶在末班车和寝室关门之前回学校,手里的票根像是纪念一样每张都不舍得扔。
还有在光线传媒实习时认识的好朋友,从我们仨被分到同一组开始,到现在都是能一起聊梦想并且无比理解彼此想法的人,那时候每晚都加班,每天压力大的也没法说,很多人都觉得你得到了这么好的机会就别抱怨,只有同事之间能够理解,所以几乎每次加班之后都攒个局,金鼎轩吃完以后压马路,然后太晚了回不了学校就去公司睡,或者干脆通宵干活,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参加了《国剧盛典》,节目录了三天,基本没合过眼,通常都是忙到早上七点睡个觉然后十点起来接着开工,吃饭的时候往地上一坐就开动,那时候我们都自嘲的管自己叫电视民工。
在北京,爱的学校很多,北外的学习氛围北语的靠谱好吃的各国风情餐厅还有北大民大清华北航,可是30年以后记忆里的唯一只有我的学校---女院。朋友第一次来我们学校的评级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风棒学校安静,适合学习,美女如云,男女比例1比200. 新建的教图楼漂亮的没谁了,铺完红毯直接可以开发布会,咖啡厅的意面好吃到想去撞墙,食堂也性价比高,跟其他高校比起来算得上物美价廉,校训是崇德 至爱 博学 尚美,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是青春高潮的开始和结尾。装载了我全部的梦想,见证了我脆弱不堪和开心激动的每一刻,难说再见或者从没想过这么快就要再见。
其实青春没留什么遗憾,有时候自觉无德无能受此厚待只能哭了。晚上好,我唯一的深爱着的城市,再见,我许多的深爱着的你们。
见过四季的南锣、后海、前海、什刹海,也走过深夜的三里屯儿看过了灯红酒绿,感叹北京的小夜晚美的有多么不可思议,还有大一国庆节傻逼的跑到Tian'an门等天亮看升旗,记不清当时几个人,印象中最深的是那晚我们一直在走,从学校出来因为没有赶上地铁末班车,所以一路走到鸟巢,坐深夜班车去了前门儿,然后溜达到王府井在一个小卖部外吃了泡面,最后一群人顺着Chang'an街从凌晨一点走到四点,而且广场上也全是人只能坐在最外面,开始聊自己也聊别人。
冬天去中戏小剧场看了很多场戏,每次去都会吃我最喜欢的细园,老板人很好,而且食材也都新鲜,经常自己做些新菜让食客尝,中戏很多毕业很久甚至已经成名成腕儿的也都还会去光顾,顺着棉花胡同再往里走是地铁奶茶,其实味道论及正宗也只能算中等,但里面装修的腔调却是十分港式,点一杯东西就能赖在那儿一下午。出了胡同口就是永远人多永远文艺的南锣鼓巷,这几年,南锣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假文艺真挣钱,一水儿的店儿全都跟文艺 80记忆沾边,看多了也没劲,倒是经久不衰的文宇奶酪很值得尝试,永远排队甩出去30米。
五道口,因为某地儿房价被称20W一平,所以被誉为宇宙中心,棒妹黑人洋妞儿养眼老外聚集地,纵横交错的学院路和成府路,被若干著名学府包围还有学生居多的清吧。那时有特别好打发的大把时间,一杯咖啡一个朋友边改论文边聊天,看着来来往往匆匆赶路的人,聊天的内容也大都是围绕着姑娘和头疼的作业、GRE还有后来实习时来自各方的压力好像比着看誰更惨一点哭的次数更多一些。离五道口不远的是新中关和欧美汇,附近大学的学生跟人大附那些心比天高的小崽子是这里的常客,巧的时候还能看见明星签售。
后来,我的心头爱就变成了北京人艺,看了很多话剧,人艺是一个云集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演员的成长的地方,每次看完火急火燎的赶在末班车和寝室关门之前回学校,手里的票根像是纪念一样每张都不舍得扔。
还有在光线传媒实习时认识的好朋友,从我们仨被分到同一组开始,到现在都是能一起聊梦想并且无比理解彼此想法的人,那时候每晚都加班,每天压力大的也没法说,很多人都觉得你得到了这么好的机会就别抱怨,只有同事之间能够理解,所以几乎每次加班之后都攒个局,金鼎轩吃完以后压马路,然后太晚了回不了学校就去公司睡,或者干脆通宵干活,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参加了《国剧盛典》,节目录了三天,基本没合过眼,通常都是忙到早上七点睡个觉然后十点起来接着开工,吃饭的时候往地上一坐就开动,那时候我们都自嘲的管自己叫电视民工。
在北京,爱的学校很多,北外的学习氛围北语的靠谱好吃的各国风情餐厅还有北大民大清华北航,可是30年以后记忆里的唯一只有我的学校---女院。朋友第一次来我们学校的评级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风棒学校安静,适合学习,美女如云,男女比例1比200. 新建的教图楼漂亮的没谁了,铺完红毯直接可以开发布会,咖啡厅的意面好吃到想去撞墙,食堂也性价比高,跟其他高校比起来算得上物美价廉,校训是崇德 至爱 博学 尚美,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是青春高潮的开始和结尾。装载了我全部的梦想,见证了我脆弱不堪和开心激动的每一刻,难说再见或者从没想过这么快就要再见。
其实青春没留什么遗憾,有时候自觉无德无能受此厚待只能哭了。晚上好,我唯一的深爱着的城市,再见,我许多的深爱着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