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吻上毕业季
谨以此文献给我四年前的高考和今年的毕业季。
一、“一考定终生”:美丽泡沫,一触即破
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相信都会对其有着深深的感悟:高考在全社会的眼中,是一件重要且不允许被儿戏对待的大事。
这三天,全城戒备。媒体报道,警卫出动,全家送行。六月烈日当头,校园里的大榕树第一次在众多考生父母的栖息避阳之下显得渺小不足。考试钟声响起,有多少孩子顶着一脸灿笑与父母相拥,又有多少孩子挂着两行清泪奔出考场。放榜之日,几家欢喜几家愁,俊朗的少年盯着屏幕上的分数,坚定地说一句:“爸、妈,我还想再考一次。”
“一考定终生”,我们都是这样被教育过来的。它是我们的赌注,要么全胜,要么皆输。
可是,一考真的可以定终生吗?不,一考根本定不了终生。
生命的绵长性和机遇的多样性,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会让你越来越淡化当年高考的严酷性和重要性。反过来讲,若人的一生真的由这“一考”所定,那这辈子过得,未免过得有点太过单调与无聊。因为,colorful life,multiple life,才是人生该有的真谛本质。
所以说,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一锤子的买卖,所谓的“一锤定音”,不过是幸运二字的胞兄胎弟罢了。
高考,清的也不过是你过去十八年欠下的帐。它不是一张支票,兑现不了你未来的百八十年。它只是一个平台,告诉你,十八年后的今天,你的起点在这里。从今以后,你想迈多远,踏多高,就看你有多大的恒心和努力,去戳破那个虚美的泡沫,改变自己,证明自己。
二、Try to do something,find your goal:重拾充实的幸福感
还记得那一本本密密麻麻地记满笔记的课本吗?
还记得那一张张认真做完又用红笔细细订正的各种习题卷吗?
还记得那一天天“寝室—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奔波日子吗?
还记得那一次次被模拟考虐得体无完肤但依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的勇气吗?
还记得那一声声来自爸妈、老师、同学们的鼓励和打气吗?
那时的我们,心里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高考——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是这股强大的力量,支撑我们渡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备考岁月,所以即便劳累,也充实幸福。然而上大学后,我们的目标飞哪儿去了呢?
象牙塔,是自由的天堂,也是迷茫的地狱。我们好像有很多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又好像有很多时间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就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来安抚内心的不安全感:比如继续做题,比如继续考试。
1787年,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为新生美国制宪,他们很清楚美国“不应该是世袭君主制”,却对美国“应该是怎么样的”,众说纷纭。放至今日,我们就像当年的那55个制宪者一样,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是对自己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搞不清楚。
面对这种窘境,最好的解决方法,我想是一个单词两个字:try,尝试。
试着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试着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试着加入不同性质的社团。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渐渐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一点点地勾勒出自己的目标,the suitable goal for yourself。
就像我四年的辩论生涯,从初涉贵圈,到走火入魔。从此以后,熬夜写稿查资料,不吃饭打练习赛,复盘做到两肾虚,都是一种充实的幸福感。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随随便便应付完每一场比赛,而是尽己所能打出每一场问心无愧的比赛。
所谓的sexy,苍老师也不一定见得就比得过健身房的妹子。
所谓的充实幸福,当然也不一定只根植于做题考试中了。
三、化遗憾为动力,让梦想没有遗憾
要说我大学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有系统地学习一门舞蹈。
我是喜欢舞蹈这个玩意儿的,愉悦身心,健康身体。尤其是在听到快节奏的歌曲时候,体内的细胞就开始不安分了,迫不及待地就在内环境下跳动起来。只可惜,四年下来,我浪费了太多时间,找了太多借口,这样一来,曾经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在的遗憾。
常听别人这样鼓励我们:化压力为动力。这么老掉牙的励志语,是时候该换换了。
其实,遗憾也配成为动力的源泉。
遗憾的只是过去,不是现在,更不是未来。只要你还心水着这个东西,你就绝对有动力去扑捉它。跳舞需要什么?一张健身卡,一个MP3,一套宽松的衣服,一双轻盈的舞鞋,还有一颗欲望的心。
所有还有机会完成哪怕现在还没实现的梦想,都不能果断定义为“遗憾”。我们只能认那些我们无力掌控的东西,而不能认那些我们有力实现的梦想。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不是“认”,是“怂”。
四、不说再见,因为我们不会再也不见
最近在听周华健的《朋友》,这是一首很应景的歌曲。
煽情总是毕业季的主旋律,离别,车站,拥抱,眼泪。四年前的我,写了一篇毕业感想——《写给高中——结束的开始》。我在里面写道:“该结束的,终究不会再被给予停留的时光。前方的路,让我们提起自信的脚,走下去。”
四年后的今天,我依旧想用这句话来倾述我的心情。
所谓朋友,就是一生一起走。哪怕此时我再牵不到你的手,看不到你的脸,听不到你的声音,可是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共同去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
所谓朋友,就是不曾孤单过。只要此刻我一个QQ窗口抖过去,一条短信发过去,一通电话打过去,我都能收到你的回应,然后发现这种熟悉的情谊,一直都在,从未消失。
再见不是难过,再也不见才是悲伤。我们不说再见,因为,我们一定还会再见。
一、“一考定终生”:美丽泡沫,一触即破
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相信都会对其有着深深的感悟:高考在全社会的眼中,是一件重要且不允许被儿戏对待的大事。
这三天,全城戒备。媒体报道,警卫出动,全家送行。六月烈日当头,校园里的大榕树第一次在众多考生父母的栖息避阳之下显得渺小不足。考试钟声响起,有多少孩子顶着一脸灿笑与父母相拥,又有多少孩子挂着两行清泪奔出考场。放榜之日,几家欢喜几家愁,俊朗的少年盯着屏幕上的分数,坚定地说一句:“爸、妈,我还想再考一次。”
“一考定终生”,我们都是这样被教育过来的。它是我们的赌注,要么全胜,要么皆输。
可是,一考真的可以定终生吗?不,一考根本定不了终生。
生命的绵长性和机遇的多样性,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会让你越来越淡化当年高考的严酷性和重要性。反过来讲,若人的一生真的由这“一考”所定,那这辈子过得,未免过得有点太过单调与无聊。因为,colorful life,multiple life,才是人生该有的真谛本质。
所以说,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一锤子的买卖,所谓的“一锤定音”,不过是幸运二字的胞兄胎弟罢了。
高考,清的也不过是你过去十八年欠下的帐。它不是一张支票,兑现不了你未来的百八十年。它只是一个平台,告诉你,十八年后的今天,你的起点在这里。从今以后,你想迈多远,踏多高,就看你有多大的恒心和努力,去戳破那个虚美的泡沫,改变自己,证明自己。
二、Try to do something,find your goal:重拾充实的幸福感
还记得那一本本密密麻麻地记满笔记的课本吗?
还记得那一张张认真做完又用红笔细细订正的各种习题卷吗?
还记得那一天天“寝室—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奔波日子吗?
还记得那一次次被模拟考虐得体无完肤但依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的勇气吗?
还记得那一声声来自爸妈、老师、同学们的鼓励和打气吗?
那时的我们,心里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高考——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是这股强大的力量,支撑我们渡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备考岁月,所以即便劳累,也充实幸福。然而上大学后,我们的目标飞哪儿去了呢?
象牙塔,是自由的天堂,也是迷茫的地狱。我们好像有很多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又好像有很多时间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就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来安抚内心的不安全感:比如继续做题,比如继续考试。
1787年,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为新生美国制宪,他们很清楚美国“不应该是世袭君主制”,却对美国“应该是怎么样的”,众说纷纭。放至今日,我们就像当年的那55个制宪者一样,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是对自己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搞不清楚。
面对这种窘境,最好的解决方法,我想是一个单词两个字:try,尝试。
试着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试着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试着加入不同性质的社团。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渐渐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一点点地勾勒出自己的目标,the suitable goal for yourself。
就像我四年的辩论生涯,从初涉贵圈,到走火入魔。从此以后,熬夜写稿查资料,不吃饭打练习赛,复盘做到两肾虚,都是一种充实的幸福感。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随随便便应付完每一场比赛,而是尽己所能打出每一场问心无愧的比赛。
所谓的sexy,苍老师也不一定见得就比得过健身房的妹子。
所谓的充实幸福,当然也不一定只根植于做题考试中了。
三、化遗憾为动力,让梦想没有遗憾
要说我大学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有系统地学习一门舞蹈。
我是喜欢舞蹈这个玩意儿的,愉悦身心,健康身体。尤其是在听到快节奏的歌曲时候,体内的细胞就开始不安分了,迫不及待地就在内环境下跳动起来。只可惜,四年下来,我浪费了太多时间,找了太多借口,这样一来,曾经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在的遗憾。
常听别人这样鼓励我们:化压力为动力。这么老掉牙的励志语,是时候该换换了。
其实,遗憾也配成为动力的源泉。
遗憾的只是过去,不是现在,更不是未来。只要你还心水着这个东西,你就绝对有动力去扑捉它。跳舞需要什么?一张健身卡,一个MP3,一套宽松的衣服,一双轻盈的舞鞋,还有一颗欲望的心。
所有还有机会完成哪怕现在还没实现的梦想,都不能果断定义为“遗憾”。我们只能认那些我们无力掌控的东西,而不能认那些我们有力实现的梦想。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不是“认”,是“怂”。
四、不说再见,因为我们不会再也不见
最近在听周华健的《朋友》,这是一首很应景的歌曲。
煽情总是毕业季的主旋律,离别,车站,拥抱,眼泪。四年前的我,写了一篇毕业感想——《写给高中——结束的开始》。我在里面写道:“该结束的,终究不会再被给予停留的时光。前方的路,让我们提起自信的脚,走下去。”
四年后的今天,我依旧想用这句话来倾述我的心情。
所谓朋友,就是一生一起走。哪怕此时我再牵不到你的手,看不到你的脸,听不到你的声音,可是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共同去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
所谓朋友,就是不曾孤单过。只要此刻我一个QQ窗口抖过去,一条短信发过去,一通电话打过去,我都能收到你的回应,然后发现这种熟悉的情谊,一直都在,从未消失。
再见不是难过,再也不见才是悲伤。我们不说再见,因为,我们一定还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