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果汁》, 最甜腻的任性换最锥心的伤害(练习本)
一杯《果汁》, 最甜腻的任性换最锥心的伤害
“爱很甜蜜,诚如果汁,看似没有伤害。孩子们总是这样,喝下甘甜的果汁就会觉得毫无问题所在,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任何事物都是有由两面构成,当一个东西太过甜腻的时候,它自然也会带来未知伤害。”来自马来西亚的导演颜永祺,向我们娓娓道来取名《果汁》的初衷。
《果汁》,改编自日本知名作家凑佳苗的《告白》,这次将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颜永祺操刀改编,首次将经典小说搬上南锣鼓巷戏剧节舞台。导演说:“南锣鼓巷戏剧节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更希望促成一种讨论,找人来分享我关注的问题。而观众是否愿意跟我一同思考,还要取决于话题的本身了。”
甜腻的背后
《果汁》讲述的是,行为怪异的初中优异生,因为一个小发明引发了一连串骇人惊悚的连环悲剧:班主任痛失爱女、班长离奇失踪、母亲为爱举刀、同学被囚禁精神病院……叫人惊讶的是,这名优异生竟然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报以极度冷静的态度。在暑假到来的前一天,班主任向班里的同学供出了优异生叫人发指的行为,真相从这天开始逐步浮出水面……《果汁》以四个主人公的视角个别讲述自己对爱的立场,对爱的渴望,和对爱的付出行为。四个人的爱最后幻化成锋利的武器,自己成为了牺牲品。是放任的溺爱,换最锥心的痛,四个人,四台戏,是爱扭曲了人性,还是人们扭曲了爱。《果汁》以灰暗的基调平缓道出爱的悲歌。
看过原著小说的人,都会被凑佳苗严谨悬疑的写作风格所折服,混乱而又清晰的角色告白同故事情节紧紧融合到一起。导演颜永祺对于改编这样一部作品也有自己的一番苦衷,“改编小说最困难的,恐怕是需要把《果汁》所表达的旨意植入到中国本土的一个故事上,从人物到事件。此外,剧中所包括的日本文化,都得一股脑转换成中国文化,这个是需要我考虑的一点。”
导演抬头看了看演员的排练,继续说“这部戏,我不准备弄成现实主义的剧本,相反,我想让它形成四个视角,从四个角度出发,一起来看待一个事务。所以,在改写剧本的时候,我要很准确的处理到:这四个人,不可以做同样的信息。也就是说,一个观众必须结合四个人的内容,才能清晰的看到此次事件的全貌。在这个方面,我就要做很多的限定,比如:谁只能说到这个信息的百分之多少,谁只能说到百分之多少的那个信息。然后再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最终展现出一部剧的完整型态。这些都是需要很花心思跟脑力的。”
一切只因‘我爱他’
“物质的繁荣,精神的荒芜”。在这个时代下,对外界的需求多过了对内在的要求,也就导致我们不断去索取爱,而不懂得如何很好正确的付出爱。当被问及《果汁》这个戏需要向观众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怀时,作为编剧和导演的颜永祺是这样说的,他说:“我觉得搞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而一名戏剧导演,我无法解决问题。所以《果汁》会通过四个人的视角,强调我所要强调的东西。”
“四个人很有意思,他们做了很多事情,而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爱。包括剧中的老师,她对她女儿的爱最终转换成了一种复仇,可是,她所做的一切,她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就是因为爱我女儿。女班长用各种方法保护杀人犯,也是因为她对他的爱。以及她最后会举报自己的老师,也是因为她对作为初恋情人B的一种保护。这些所有的行为都是源自于他们口中所谓的爱,我因为爱,所以我就要这么做。第三个角色,母亲,明明她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可是她极力爱着自己的孩子,甚至想要改变所有的事实。她私自的认为,我的孩子不可能是这样子的,他应该是那样子的。最后一个更令人悚然,杀人犯。他所做的一切,纯粹是为了得到他出走母亲对自己的注意,个人的自私冲淡了原有的人性。然而,这些人并不觉得自己存在问题,他们仅会说:因为我爱他。”
那么,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人物,我们应该原谅他吗?这也就引申出了《果汁》这部戏主题,很多人以爱的名义犯错并渴望被原谅,此时,我们该原谅他吗?
小学教师经历
小学老师的经历让年轻导演颜永祺对青少年问题有了更深层的揣摩,在谈话之余,他向我们详述了两个他教书时的小故事。“很有意思,我当时带了好几班的学生,有五年级的也有三年级的。有一次我在教课,班里有一个孩子的桌上放了一块钱硬币,当我转到他身边时,我不小心碰到那枚硬币。结果,那个孩子竟然就在上课的时候跟我说:‘拿去吧,反正你们老师最喜欢钱了,我的钱就给你吧。’我当时就傻了,原来老师在孩子的心中是这样的印象。我碰他钱,他以为我要拿他的钱。”导演边说边嗤嗤的笑着。
“还又一次,我带一个六年级的团出去旅行,有一个孩子坚持要去游泳,但为了安全,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我就跟他说:‘你不可以过去。’在我说话的时候,这个学生竟然说:‘请你放手,不然我跟我父亲说,你骚扰我。’一个女生,她竟然知道了法律有这样保护她的方式,现在的孩子都非常早熟。我就觉得,她们是了解法律的,即便她们知道了还是去钻这个空去犯错,或者是就用法律来作为保护盾。想想就觉得相当可怕。”
女演员的内心告白
儿艺演员余又熙并非是第一次与导演合作了,然而《果汁》这部戏的演艺,让她在戏剧表演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费周折的研读剧本,细心感悟角色内心情感,她告诉我们,演这部戏特别困难,首先就是庞大的台词量,一个演员大约八页纸的台词,还是一个人在场上,没有任何演员同你做交流,等于说,要靠你一个人的气场去拉拢全场观众的感觉。另外,戏剧中人物的内心太过复杂,那种心理,特别难揣摩。
把《果汁》的演出当做是对自己的一种突破,余又熙这样诠释着自己的表演。“从自身来讲,突破来自自信度、气场的一种控制与掌握。不到明天演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你站在舞台上,一个人说了八页纸的台词,现场观众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只有到明天,你才能知道自己够不够格演好这个角色。如果我能够通过三场演出比较好的完成这件事的话,我觉得这就是对我自己最大的突破。作为儿艺的演员,参与到这部戏当中,也是一种自我突破了。我真的很想让自己挑战这层困难,因为它够大,大到我不确定我能不能完成,但是我想努力去尝试。”我们从这个奋斗的女演员眼神中,看到了她积极的坚定信念。
《果汁》不属于恐怖片,也不算虐心,只能说很痛,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很痛,演员演得很痛,所有人都病了,渴望用爱来治愈,爱永远是美好的,但是爱却被无限量的人扭曲,并常常以爱的名义犯错,乞求原谅,爱,于是成了犯罪者炙手可热的保护盾。
“爱很甜蜜,诚如果汁,看似没有伤害。孩子们总是这样,喝下甘甜的果汁就会觉得毫无问题所在,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任何事物都是有由两面构成,当一个东西太过甜腻的时候,它自然也会带来未知伤害。”来自马来西亚的导演颜永祺,向我们娓娓道来取名《果汁》的初衷。
《果汁》,改编自日本知名作家凑佳苗的《告白》,这次将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颜永祺操刀改编,首次将经典小说搬上南锣鼓巷戏剧节舞台。导演说:“南锣鼓巷戏剧节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更希望促成一种讨论,找人来分享我关注的问题。而观众是否愿意跟我一同思考,还要取决于话题的本身了。”
甜腻的背后
《果汁》讲述的是,行为怪异的初中优异生,因为一个小发明引发了一连串骇人惊悚的连环悲剧:班主任痛失爱女、班长离奇失踪、母亲为爱举刀、同学被囚禁精神病院……叫人惊讶的是,这名优异生竟然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报以极度冷静的态度。在暑假到来的前一天,班主任向班里的同学供出了优异生叫人发指的行为,真相从这天开始逐步浮出水面……《果汁》以四个主人公的视角个别讲述自己对爱的立场,对爱的渴望,和对爱的付出行为。四个人的爱最后幻化成锋利的武器,自己成为了牺牲品。是放任的溺爱,换最锥心的痛,四个人,四台戏,是爱扭曲了人性,还是人们扭曲了爱。《果汁》以灰暗的基调平缓道出爱的悲歌。
看过原著小说的人,都会被凑佳苗严谨悬疑的写作风格所折服,混乱而又清晰的角色告白同故事情节紧紧融合到一起。导演颜永祺对于改编这样一部作品也有自己的一番苦衷,“改编小说最困难的,恐怕是需要把《果汁》所表达的旨意植入到中国本土的一个故事上,从人物到事件。此外,剧中所包括的日本文化,都得一股脑转换成中国文化,这个是需要我考虑的一点。”
导演抬头看了看演员的排练,继续说“这部戏,我不准备弄成现实主义的剧本,相反,我想让它形成四个视角,从四个角度出发,一起来看待一个事务。所以,在改写剧本的时候,我要很准确的处理到:这四个人,不可以做同样的信息。也就是说,一个观众必须结合四个人的内容,才能清晰的看到此次事件的全貌。在这个方面,我就要做很多的限定,比如:谁只能说到这个信息的百分之多少,谁只能说到百分之多少的那个信息。然后再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最终展现出一部剧的完整型态。这些都是需要很花心思跟脑力的。”
一切只因‘我爱他’
“物质的繁荣,精神的荒芜”。在这个时代下,对外界的需求多过了对内在的要求,也就导致我们不断去索取爱,而不懂得如何很好正确的付出爱。当被问及《果汁》这个戏需要向观众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怀时,作为编剧和导演的颜永祺是这样说的,他说:“我觉得搞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而一名戏剧导演,我无法解决问题。所以《果汁》会通过四个人的视角,强调我所要强调的东西。”
“四个人很有意思,他们做了很多事情,而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爱。包括剧中的老师,她对她女儿的爱最终转换成了一种复仇,可是,她所做的一切,她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就是因为爱我女儿。女班长用各种方法保护杀人犯,也是因为她对他的爱。以及她最后会举报自己的老师,也是因为她对作为初恋情人B的一种保护。这些所有的行为都是源自于他们口中所谓的爱,我因为爱,所以我就要这么做。第三个角色,母亲,明明她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可是她极力爱着自己的孩子,甚至想要改变所有的事实。她私自的认为,我的孩子不可能是这样子的,他应该是那样子的。最后一个更令人悚然,杀人犯。他所做的一切,纯粹是为了得到他出走母亲对自己的注意,个人的自私冲淡了原有的人性。然而,这些人并不觉得自己存在问题,他们仅会说:因为我爱他。”
那么,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人物,我们应该原谅他吗?这也就引申出了《果汁》这部戏主题,很多人以爱的名义犯错并渴望被原谅,此时,我们该原谅他吗?
小学教师经历
小学老师的经历让年轻导演颜永祺对青少年问题有了更深层的揣摩,在谈话之余,他向我们详述了两个他教书时的小故事。“很有意思,我当时带了好几班的学生,有五年级的也有三年级的。有一次我在教课,班里有一个孩子的桌上放了一块钱硬币,当我转到他身边时,我不小心碰到那枚硬币。结果,那个孩子竟然就在上课的时候跟我说:‘拿去吧,反正你们老师最喜欢钱了,我的钱就给你吧。’我当时就傻了,原来老师在孩子的心中是这样的印象。我碰他钱,他以为我要拿他的钱。”导演边说边嗤嗤的笑着。
“还又一次,我带一个六年级的团出去旅行,有一个孩子坚持要去游泳,但为了安全,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我就跟他说:‘你不可以过去。’在我说话的时候,这个学生竟然说:‘请你放手,不然我跟我父亲说,你骚扰我。’一个女生,她竟然知道了法律有这样保护她的方式,现在的孩子都非常早熟。我就觉得,她们是了解法律的,即便她们知道了还是去钻这个空去犯错,或者是就用法律来作为保护盾。想想就觉得相当可怕。”
女演员的内心告白
儿艺演员余又熙并非是第一次与导演合作了,然而《果汁》这部戏的演艺,让她在戏剧表演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费周折的研读剧本,细心感悟角色内心情感,她告诉我们,演这部戏特别困难,首先就是庞大的台词量,一个演员大约八页纸的台词,还是一个人在场上,没有任何演员同你做交流,等于说,要靠你一个人的气场去拉拢全场观众的感觉。另外,戏剧中人物的内心太过复杂,那种心理,特别难揣摩。
把《果汁》的演出当做是对自己的一种突破,余又熙这样诠释着自己的表演。“从自身来讲,突破来自自信度、气场的一种控制与掌握。不到明天演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你站在舞台上,一个人说了八页纸的台词,现场观众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只有到明天,你才能知道自己够不够格演好这个角色。如果我能够通过三场演出比较好的完成这件事的话,我觉得这就是对我自己最大的突破。作为儿艺的演员,参与到这部戏当中,也是一种自我突破了。我真的很想让自己挑战这层困难,因为它够大,大到我不确定我能不能完成,但是我想努力去尝试。”我们从这个奋斗的女演员眼神中,看到了她积极的坚定信念。
《果汁》不属于恐怖片,也不算虐心,只能说很痛,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很痛,演员演得很痛,所有人都病了,渴望用爱来治愈,爱永远是美好的,但是爱却被无限量的人扭曲,并常常以爱的名义犯错,乞求原谅,爱,于是成了犯罪者炙手可热的保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