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陪我们一起成长的歌
今天闲暇时间在微博上闲逛,看见了一个演唱会视频,应该是李宗盛在07年还是08年的理性与感性演唱会。他背着一把吉他,边弹边唱,爱的代价。唱了几句之后,哽咽,然后停下来缓了缓,再继续。其实这个视频以前有看过,甚至曾经还顺藤摸瓜地去找了完整版的DVD视频全部看了一遍。如果要形容看过之后的感受,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很普通的一个词,却是最真实的反应。
华语流行音乐其实也不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有很多很多的人,创作者或者歌唱者,来了,走了。真正一辈子都做音乐,几十年间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用音乐陪着听歌的人一起成长,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很多人羡慕那个圈子的光环,其实每一首动人的歌背后都有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李宗盛的音乐应该是影响了很多人的感情观的吧。就像他在演唱会上说的,他好不容易用一场演唱会把喜欢他的老老小小的歌迷都聚到一起。其实不止歌迷,台上台下还有很多很多他的同行,他惺惺相惜的挚友,他的徒弟,他提携培养过的新生代音乐人。一个人,一辈子能有那么多好的作品,贯穿一整场演唱会,谈何容易,又何其有幸。
严格来说,其实李宗盛基本上不属于我的年代吧。按照通常的说法,80后似乎应该是听周杰伦的。仔细回想其实也是。我虽然不是很狂热很入迷的歌迷,但周董的确是红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整个青春期。其实,像李宗盛那一代人的作品,如果我们在某个时刻能认真地去听,也许和某一首歌也会有深刻的共鸣。听歌,除了消遣与抚慰心情之外,把时间拉长了看,它其实是在记录我们自己的生活。因为青春可贵,所以我们会对那段时间听到的歌记忆深刻。好的音乐每个年代都有。遇见好音乐,也是需要缘分的。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你听歌的对象,从周杰伦变成了陈奕迅,说明你正在衰老。这话其实有他的道理。人总是会成长的。当我们渐渐爱上老歌,慢慢能听懂那些歌里面所描写的深刻的爱恨情仇的时候,也许我们真的长大了,成熟了,人生已经迈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更为幸福的一种状态是,当我们年轻时的偶像也开始办若干年纪念演唱会时,说明我们和我们的偶像一起成长了,而最为幸福的大概是,我们年轻时的偶像不仅可以办纪念演唱会,而且一直都没有消失,一直都以不同的形式陪伴和记录我们的一路成长,这应该会是世界上最为难得的一种缘分,比之个人的爱情情缘还要难得。
突然想起有一天下班回家,走过一个路口,一个跟我妈妈年纪差不多的阿姨拿着个随身听一类的东西,用很大的声音在放着一首歌。我清晰地记得那首歌是我小时候常听到的。那时候家里有一台录音机,也有一堆的磁带,妈妈没事的时候喜欢用它放音乐。我大概地回忆了一句歌词,到家后凭着记忆和感觉上网搜索,结果是韩宝仪的《舞女》。再点击在线试听,对,没错,就是这首歌。后来查了点资料,原来是和邓丽君大概同时期的歌手。记得有一次跟爸爸聊天的时候提起过不同年代的偶像这个话题,爸爸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偶像应该是邓丽君。现在想来觉得很感慨。有时候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某些象征性的人物或作品过时,老套,而其实那些东西在当时也是一种流行,也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那个年代偶像,比现在的偶像普及程度还要高得多,几乎是全民偶像那种。我突然在想,自己曾经希望在将来自己老的需要拄拐杖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年轻时的偶像开一场演唱会,那该多么美好动人。而如果现在,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偶像有机会再开演唱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带他们去看?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华语流行音乐其实也不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有很多很多的人,创作者或者歌唱者,来了,走了。真正一辈子都做音乐,几十年间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用音乐陪着听歌的人一起成长,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很多人羡慕那个圈子的光环,其实每一首动人的歌背后都有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李宗盛的音乐应该是影响了很多人的感情观的吧。就像他在演唱会上说的,他好不容易用一场演唱会把喜欢他的老老小小的歌迷都聚到一起。其实不止歌迷,台上台下还有很多很多他的同行,他惺惺相惜的挚友,他的徒弟,他提携培养过的新生代音乐人。一个人,一辈子能有那么多好的作品,贯穿一整场演唱会,谈何容易,又何其有幸。
严格来说,其实李宗盛基本上不属于我的年代吧。按照通常的说法,80后似乎应该是听周杰伦的。仔细回想其实也是。我虽然不是很狂热很入迷的歌迷,但周董的确是红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整个青春期。其实,像李宗盛那一代人的作品,如果我们在某个时刻能认真地去听,也许和某一首歌也会有深刻的共鸣。听歌,除了消遣与抚慰心情之外,把时间拉长了看,它其实是在记录我们自己的生活。因为青春可贵,所以我们会对那段时间听到的歌记忆深刻。好的音乐每个年代都有。遇见好音乐,也是需要缘分的。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你听歌的对象,从周杰伦变成了陈奕迅,说明你正在衰老。这话其实有他的道理。人总是会成长的。当我们渐渐爱上老歌,慢慢能听懂那些歌里面所描写的深刻的爱恨情仇的时候,也许我们真的长大了,成熟了,人生已经迈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更为幸福的一种状态是,当我们年轻时的偶像也开始办若干年纪念演唱会时,说明我们和我们的偶像一起成长了,而最为幸福的大概是,我们年轻时的偶像不仅可以办纪念演唱会,而且一直都没有消失,一直都以不同的形式陪伴和记录我们的一路成长,这应该会是世界上最为难得的一种缘分,比之个人的爱情情缘还要难得。
突然想起有一天下班回家,走过一个路口,一个跟我妈妈年纪差不多的阿姨拿着个随身听一类的东西,用很大的声音在放着一首歌。我清晰地记得那首歌是我小时候常听到的。那时候家里有一台录音机,也有一堆的磁带,妈妈没事的时候喜欢用它放音乐。我大概地回忆了一句歌词,到家后凭着记忆和感觉上网搜索,结果是韩宝仪的《舞女》。再点击在线试听,对,没错,就是这首歌。后来查了点资料,原来是和邓丽君大概同时期的歌手。记得有一次跟爸爸聊天的时候提起过不同年代的偶像这个话题,爸爸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偶像应该是邓丽君。现在想来觉得很感慨。有时候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某些象征性的人物或作品过时,老套,而其实那些东西在当时也是一种流行,也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那个年代偶像,比现在的偶像普及程度还要高得多,几乎是全民偶像那种。我突然在想,自己曾经希望在将来自己老的需要拄拐杖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年轻时的偶像开一场演唱会,那该多么美好动人。而如果现在,爸爸妈妈那个年代的偶像有机会再开演唱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带他们去看?我想,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