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的反面
在先锋书店站在就看掉了大半的《送你一颗子弹》,还是决定买回来。虽然坐到家里看的感觉已经完全没在书店看时的投入和享受,但是依然觉得值得拿来偶尔玩味下。也是在这本书里,听刘瑜介绍了《seinfeld》这部美剧,准确讲是情景喜剧。她拿这部剧跟老友记比,然后说胜过老友记太多。而作为一个资深老友记迷,我甚至是第一次听说Seinfeld这个名字。这样的一部剧能好到哪里去?!
但是鉴于对她文字的认可,对她对美剧的审美趣味也瞬间产生了好奇心。于是迫不及待网上找去看看。
的确是我好的那口。跟老友记相比,怎么说呢,一个是解构和反讽;一个是温柔的鸡汤。不是一个类型的。如果硬要上升到形而上的某些层面上,我得承认,seinfeld的编剧更值得被贴上伟大的标签,而老友记只能算迷人。
我只短短看了4、5小集,翻译成中文后这部剧有个咋听很雷人的名字《宋飞正传》。你以为是男主角可歌可泣曲折浪漫的生活写照?No,哪里有什么正传,连外传、内专都谈不上,几乎全部是琐碎的谈话、短暂的片段、妙趣横生的某一刻。没前情交代,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任何时候你打开任何一集看起,都会觉得像是在某个无聊的下午翻找电话簿正好找到一个也闲的发慌的朋友,两个闲人碰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聊起来却火花四溅,或者说悲喜交加,但是,关键是但是,聊完就聊完啦,各自的烦恼痛苦困扰被暂时搁置了那么一会儿,谁也没安慰到谁,谁也没想安慰谁,日子照样前进,你只是消磨掉了一个不至于干更负能量事的下午,甚至整个生活也不过如此。
剧里乔治某天突发奇想,提议杰瑞搞一部主题为nothing的剧,他说的兴致勃勃,他为自己打破陈规而激动不已,他为nothing的象征意义倾倒陶醉,但是面对当时世俗判断者的诘问,他落荒而逃。
鉴于这部剧上世纪90年代初拍摄的,当时的权威还被刻画成一种完全不能理解这种荒诞感的形象。相较下,我觉得现在进步多了。去年报道上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众网友纷纷羡慕嫉妒恨:“这TM才叫生活!”,看,这就是知道欣赏do nothing了。
这部剧在当下的天朝,竟然没有火起来,我觉得很奇怪,所以推一发。
但是鉴于对她文字的认可,对她对美剧的审美趣味也瞬间产生了好奇心。于是迫不及待网上找去看看。
的确是我好的那口。跟老友记相比,怎么说呢,一个是解构和反讽;一个是温柔的鸡汤。不是一个类型的。如果硬要上升到形而上的某些层面上,我得承认,seinfeld的编剧更值得被贴上伟大的标签,而老友记只能算迷人。
我只短短看了4、5小集,翻译成中文后这部剧有个咋听很雷人的名字《宋飞正传》。你以为是男主角可歌可泣曲折浪漫的生活写照?No,哪里有什么正传,连外传、内专都谈不上,几乎全部是琐碎的谈话、短暂的片段、妙趣横生的某一刻。没前情交代,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任何时候你打开任何一集看起,都会觉得像是在某个无聊的下午翻找电话簿正好找到一个也闲的发慌的朋友,两个闲人碰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聊起来却火花四溅,或者说悲喜交加,但是,关键是但是,聊完就聊完啦,各自的烦恼痛苦困扰被暂时搁置了那么一会儿,谁也没安慰到谁,谁也没想安慰谁,日子照样前进,你只是消磨掉了一个不至于干更负能量事的下午,甚至整个生活也不过如此。
剧里乔治某天突发奇想,提议杰瑞搞一部主题为nothing的剧,他说的兴致勃勃,他为自己打破陈规而激动不已,他为nothing的象征意义倾倒陶醉,但是面对当时世俗判断者的诘问,他落荒而逃。
鉴于这部剧上世纪90年代初拍摄的,当时的权威还被刻画成一种完全不能理解这种荒诞感的形象。相较下,我觉得现在进步多了。去年报道上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众网友纷纷羡慕嫉妒恨:“这TM才叫生活!”,看,这就是知道欣赏do nothing了。
这部剧在当下的天朝,竟然没有火起来,我觉得很奇怪,所以推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