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男
我赶到大理,正是早晨,对我来说,这很幸运,一来,清晨的大理是空旷的,空旷的街道,街道旁的商铺也都没开,游客沉睡在旅馆里,等太阳升起才会起床,慵懒地走上街上,那时,大理不再宁静了,到处都是游客,站着的、坐在咖啡屋聊天的。到了晚上,大理更加喧嚣,街道边酒吧林立,游客坐在椅子上,悠哉悠哉,喝着啤酒。
大理尽管商业化了,但并不严重。
一从公交车下来,我便感觉到大理的不同,和阳朔相比,它的空间位置都极其讲究,穿过街道的是不湍不急的流水,早晨,一些妇人在这狭促的水面上洗衣舂米,街道两边杨柳依依,感觉很不错。我一下车,被一个大婶给叫住,她问我是不是在找住宿,我不回答,当时我没现钱了,急切地在找银行,大婶是当地人,她一定知道银行在哪,便问她,果不其然,她带我去了,我在银行取钱,她站在马路上,我取完钱,就和她一起去她说的那家旅馆了,她还有其他事,没有和我一起进去,便走了。这是家家庭旅馆,我走进去,一个中年男子带我去看房,双人间,也不错,但一个人住不惯双人间,就出去了,重新找。
下公交车时,我胡乱走着,穿过一条高速,来到了大理人民路,这条路久负盛名,在来之前,我就知道它的存在,对活跃在路上的年轻人都比较熟悉。人民路几百米长,两边商铺林立,傍晚,青年便在街道边摆起地摊来,他们不急不躁地坐在地摊后面,每隔几米是一个地摊,卖明信片居多,成本不大,是很多摆摊主的首选,除去明信片,还有饰品,手链,玩偶,其他一些东西,很古怪,见都没见过,有创意的地摊最受欢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我很喜欢。
我在大理转了一圈,在复兴路找到一家客栈住下。在来大理之前,我和小陈打过招呼,她住在人民路上。刚下火车,实在很困,我准备先睡觉,再和小陈聚合。住的还是上下铺,好在是白天,房间就我一个人,很快,我便沉沉睡去。
来到大理,对我来说,算了却了一桩不大不小的梦想,沈从文曾在昆明教过书,写过一篇文章,叫《云南看云》,半个多世纪过去,云南的云还是那么美,儿时印象里,好看的云,在家乡也见过,只在夏天,而且很短暂,过后阴天了,便看不见了。大理的晴天一连很久,雨季不长。在大理,抬头看一看天空,真是赏心悦目,白色的云彩摆成各式各样的模样,这样感动的一幕是我醒来时看见的。客栈浴室在楼顶,我睡醒后,从包里拿出洗发水肥皂毛巾,爬到顶楼去时,正是傍晚,站在楼顶,大理古城在我脚下了,环顾四周,苍山在古城的背后,一些云彩像一团团棉花聚集在苍山之上,白色的后边是蓝色。
在顶楼欣赏了云后,按照和小陈联系好的,我们在洋人街上碰面,洋人街上人太多,我不喜欢,之后,回到人民路,这时,人民路上的地摊控都出现了,很多是驴友,四处旅游后,来到大理,摆个地摊,筹集一些费用,再继续上路,明信片都是自己拍的,大都是风景,西藏、尼泊尔、印度等等这些地方,问津的很少,偶尔一个人因为好奇,停下看看,但真买的人不多,有时,一天卖不了几张。一些常年在大理摆摊的,他们是大理的常客,因为喜欢这,就呆了下来,这些人装扮异类,女孩头上结很多辫子,还有鼻环,如果在其他城市,她们定会遭到路人围观,但在大理,这很平常。
我们在人民路溜达着,小陈在一家叫七彩土豆的小吃铺停下,她说这家土豆很好吃,有些辛辣,但等我们要买时,小铺正在打烊,无奈,我们沿着人民路回去,越往前走,地摊越少,最后,街道彻底空旷下来,只剩下一些行人。
走进小陈所在的客栈,发现一个男孩正在大厅上网,他和小陈住在一个房间,小陈叫他“明信片男”,具体叫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他一个人背着个大包,旅行好几个月了,一直徒步,爬过很多山,在山上扎过营,野地里睡帐篷,从那黝黑的脸看出他吃了很多苦,一路上,他拍了很多照片,还不错,他准备把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在人民路上摆摊卖,此刻,他正在电脑上看,把看上去不错的照片挑出来,见我们过来了,便问我们意见,小陈很中肯地提出了她的见解,我从构图上画面整洁上说了一些意见。我很佩服“明信片男”,换成我肯定是吃不了苦的,他说了些路上发生的事,谈到结识的一个旅伴,是个女孩,在广西遇到,然后一起徒步扎营了。桂林山很多,他们爬到山上,带的给养没了,摘树上的果子吃。
“我和她只在一起呆了两天,大概是因为观念不同吧!”他说。
“在山上时,她只吃果子里的汁液,皮和肉都给扔掉了,我告诉她你这样做是不行的,光吃汁液,不能维持体力,不能从山里走出去,可她还这样做,并且对我的话不屑一顾,后来,因为不合,我们分开了。”他说。
我无法揣测当时的情况,他是能适应环境的,一个女孩没想会遇到那么复杂的情况。
“你说旅行是什么?”他认真地问我,我说不上来,但我不喜欢那种时尚的旅行,旅行不是无聊,而是让自己充实起来,他点点头。我们说了很久,直到夜彻底黑下来。
大理尽管商业化了,但并不严重。
一从公交车下来,我便感觉到大理的不同,和阳朔相比,它的空间位置都极其讲究,穿过街道的是不湍不急的流水,早晨,一些妇人在这狭促的水面上洗衣舂米,街道两边杨柳依依,感觉很不错。我一下车,被一个大婶给叫住,她问我是不是在找住宿,我不回答,当时我没现钱了,急切地在找银行,大婶是当地人,她一定知道银行在哪,便问她,果不其然,她带我去了,我在银行取钱,她站在马路上,我取完钱,就和她一起去她说的那家旅馆了,她还有其他事,没有和我一起进去,便走了。这是家家庭旅馆,我走进去,一个中年男子带我去看房,双人间,也不错,但一个人住不惯双人间,就出去了,重新找。
下公交车时,我胡乱走着,穿过一条高速,来到了大理人民路,这条路久负盛名,在来之前,我就知道它的存在,对活跃在路上的年轻人都比较熟悉。人民路几百米长,两边商铺林立,傍晚,青年便在街道边摆起地摊来,他们不急不躁地坐在地摊后面,每隔几米是一个地摊,卖明信片居多,成本不大,是很多摆摊主的首选,除去明信片,还有饰品,手链,玩偶,其他一些东西,很古怪,见都没见过,有创意的地摊最受欢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我很喜欢。
我在大理转了一圈,在复兴路找到一家客栈住下。在来大理之前,我和小陈打过招呼,她住在人民路上。刚下火车,实在很困,我准备先睡觉,再和小陈聚合。住的还是上下铺,好在是白天,房间就我一个人,很快,我便沉沉睡去。
来到大理,对我来说,算了却了一桩不大不小的梦想,沈从文曾在昆明教过书,写过一篇文章,叫《云南看云》,半个多世纪过去,云南的云还是那么美,儿时印象里,好看的云,在家乡也见过,只在夏天,而且很短暂,过后阴天了,便看不见了。大理的晴天一连很久,雨季不长。在大理,抬头看一看天空,真是赏心悦目,白色的云彩摆成各式各样的模样,这样感动的一幕是我醒来时看见的。客栈浴室在楼顶,我睡醒后,从包里拿出洗发水肥皂毛巾,爬到顶楼去时,正是傍晚,站在楼顶,大理古城在我脚下了,环顾四周,苍山在古城的背后,一些云彩像一团团棉花聚集在苍山之上,白色的后边是蓝色。
在顶楼欣赏了云后,按照和小陈联系好的,我们在洋人街上碰面,洋人街上人太多,我不喜欢,之后,回到人民路,这时,人民路上的地摊控都出现了,很多是驴友,四处旅游后,来到大理,摆个地摊,筹集一些费用,再继续上路,明信片都是自己拍的,大都是风景,西藏、尼泊尔、印度等等这些地方,问津的很少,偶尔一个人因为好奇,停下看看,但真买的人不多,有时,一天卖不了几张。一些常年在大理摆摊的,他们是大理的常客,因为喜欢这,就呆了下来,这些人装扮异类,女孩头上结很多辫子,还有鼻环,如果在其他城市,她们定会遭到路人围观,但在大理,这很平常。
我们在人民路溜达着,小陈在一家叫七彩土豆的小吃铺停下,她说这家土豆很好吃,有些辛辣,但等我们要买时,小铺正在打烊,无奈,我们沿着人民路回去,越往前走,地摊越少,最后,街道彻底空旷下来,只剩下一些行人。
走进小陈所在的客栈,发现一个男孩正在大厅上网,他和小陈住在一个房间,小陈叫他“明信片男”,具体叫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他一个人背着个大包,旅行好几个月了,一直徒步,爬过很多山,在山上扎过营,野地里睡帐篷,从那黝黑的脸看出他吃了很多苦,一路上,他拍了很多照片,还不错,他准备把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在人民路上摆摊卖,此刻,他正在电脑上看,把看上去不错的照片挑出来,见我们过来了,便问我们意见,小陈很中肯地提出了她的见解,我从构图上画面整洁上说了一些意见。我很佩服“明信片男”,换成我肯定是吃不了苦的,他说了些路上发生的事,谈到结识的一个旅伴,是个女孩,在广西遇到,然后一起徒步扎营了。桂林山很多,他们爬到山上,带的给养没了,摘树上的果子吃。
“我和她只在一起呆了两天,大概是因为观念不同吧!”他说。
“在山上时,她只吃果子里的汁液,皮和肉都给扔掉了,我告诉她你这样做是不行的,光吃汁液,不能维持体力,不能从山里走出去,可她还这样做,并且对我的话不屑一顾,后来,因为不合,我们分开了。”他说。
我无法揣测当时的情况,他是能适应环境的,一个女孩没想会遇到那么复杂的情况。
“你说旅行是什么?”他认真地问我,我说不上来,但我不喜欢那种时尚的旅行,旅行不是无聊,而是让自己充实起来,他点点头。我们说了很久,直到夜彻底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