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
5月19日奶奶八十阴寿。早上六点半就被茶花叫起,概是今天爸爸要回来的缘故,这么忙的天,茶花还特地做了平日里怎么都吃不到的早餐。茶花煮了芝麻馅的汤圆,倒了碗二姨送的他们家自己在山上采的松花粉,做香喷喷黄灿灿的干吃汤圆。七点多钟,亲戚们渐次到齐,一起上山去庙里。奶奶生前是居士,仪式都照庙里和尚们说的来,寿宴也是全素的。
进了庙就到厨房帮忙打杂,择菜、削皮、洗碗,茶花昨天交代过,早点上去干活,不要像个小姐一样。干完活又跟着和尚拜菩萨。因为睡得少的缘故,这天后来一直昏昏的。期间有生一些小心思,要记下来。
1.盘腿坐在矮凳上,听和尚们一遍又一遍地吟念“南无阿弥陀佛”,昏昏然,又心思浮乱,各种杂念在心里飘荡浮沉,想让自己静定下来,便在和尚一遍一遍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自己一遍一遍默念“阿娘”。渐渐地,望着对面空着的跪拜用的矮皮凳时,脑中就忽然浮现了曾经奶奶在家里的观世音像前跪拜的模样,又想起了矮皮凳上因日日跪拜而凹陷的腿印,又想起了奶奶在世时穿着黑色袈裟跟那些和尚、老太一起念经的模样,继而更多更多的曾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画面浮现了出来。抬头看如来,慈眉善目,在和尚们吟唱佛经里各个菩萨的名字,跟着他们一次一次五体投地行拜时,不禁有涌出眼泪的冲动。仪式是表面的,这样的灵光大概才是记念的本质。
2.在仪式的过程中,有那么一段,是子孙们面对面分立两侧,和尚们嘀卜嘀卜念念有词。大家都低着头,会佛经的跟着和尚们一起念,不会的便沉默着,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不知是否是因为太昏昏然而神志不清,我在静立着的每个亲戚、朋友的脸上,恍惚看到了另一些样子。先是看着一些大人,能一下想到他们小时的模样,在田埂上跑着玩的爸爸,放学后挎个篮子去刁草的茶花,谈恋爱的小姑。。。继而是看到平辈的表姐妹们,从她们与各自父母相似的长相部位,轻易地便想到了她们老后的样子。就是这样,一张张脸的特征,忽然变得格外清晰。
3.看着烧给奶奶的银锭燃起来的时候,忽而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些画面,奶奶刚去世办丧事时亲戚们一起披麻戴孝跪在门口等奶奶回家的那一刻时一起絮絮聊着天的样子、在殡仪馆里时人人都止不住落泪的样子、奶奶做去世一周年、三周年纪念时大家聚在一起的样子。。。这些画面栩栩如生恍如昨日,而当下的此刻却迷惘不知所至。后我又想到,待到以后回忆此刻,此刻或许又会比那时的当下更为清晰了。人总是这样,回头看时,才总是更清晰。
4.这天阿玉背了个相机上去拍。过了两天我整理相片时,看到了阿玉拍的一些人,一本正经面对镜头的老辈们,抓拍的叔伯和平辈们。镜头里的这些人,都笑得如此安定、简单,好像面对镜头时,他们都在面对另一个自己,变得坦诚了。忽而想到,这些人,还会留在你我的生命中多久呢,坐在一起闲淡地聊聊天也好,且行且珍惜。
5.茶花跟我讲说,早上她跟丽娜姐一起买完佛徒步上山时,她一路上跟丽娜姐聊,跟她讲要每年去看他生父的坟,要多去看望看望生父那边的爷爷奶奶。丽娜姐说每年过年她都去看望那边的爷爷奶奶的,每年都给那边的奶奶一些钱,生父的坟她不认识,妈妈也一直没有让她去。茶花说,他是你生父,你一定要去的,你现在大了,要有自己的主见,你可以跟那边的姑妈说好明年清明带你一起去,去过一次就知道路了。茶花问我这样教育好不好,我嘻嘻笑笑。
6.亲戚们坐在一起聊天,小姑说到阿玉六岁时,胖得很,屁股圆滚滚的老大了,那时候她刚生了虹虹姐,阿玉没跟爸妈讲,自己一个人乃乃乃乃地扶着河沿,走到小姑家去了。说小姑姑家有个妹妹生了,揣了块葱花饼送去给妹妹吃。小姑说她那时候眼泪水一下就下来了,赶忙叫小姑夫联系哥嫂。“我那时看着这葱花饼,就想我们虹虹这一生一定都会幸福的。”小姑夫跟阿玉打趣:“你小时候还我脖子上骑骑尿撒撒,你都忘记了吧~”
7.我们家里一群表姐妹,全都还没解决对象问题,目前还没嫁出去的最大的表姐是30岁,往下各个岁数的都有,大人们已经开始用“再不结婚,晚一年红包少一千”这样的玩笑来威逼。表姐妹们要茶花讲初恋,听多了茶花八卦自己的陈年旧事的我说,茶花的初恋就是爸爸啦。茶花说那时候她也被很多人追的,有次她在教书的学校里骑自行车,一个男的径直走到她跟前,径直跟她说:“我想跟你找对象!”“我又吃惊又难为情,只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哪里有这么直接的啊”,“后来有一年过年,在礼陀山那边的庙里我们碰到了,我很大方地跟他打招呼的,我说这个是我女儿,他那时候也有个儿子了,他还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那时候阿玉还小,阿兰你都还没有”。茶花对我们几个表姐妹说,要找一个爱你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你爱的人。挺触动,听到茶花讲这样一句话。
进了庙就到厨房帮忙打杂,择菜、削皮、洗碗,茶花昨天交代过,早点上去干活,不要像个小姐一样。干完活又跟着和尚拜菩萨。因为睡得少的缘故,这天后来一直昏昏的。期间有生一些小心思,要记下来。
1.盘腿坐在矮凳上,听和尚们一遍又一遍地吟念“南无阿弥陀佛”,昏昏然,又心思浮乱,各种杂念在心里飘荡浮沉,想让自己静定下来,便在和尚一遍一遍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自己一遍一遍默念“阿娘”。渐渐地,望着对面空着的跪拜用的矮皮凳时,脑中就忽然浮现了曾经奶奶在家里的观世音像前跪拜的模样,又想起了矮皮凳上因日日跪拜而凹陷的腿印,又想起了奶奶在世时穿着黑色袈裟跟那些和尚、老太一起念经的模样,继而更多更多的曾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画面浮现了出来。抬头看如来,慈眉善目,在和尚们吟唱佛经里各个菩萨的名字,跟着他们一次一次五体投地行拜时,不禁有涌出眼泪的冲动。仪式是表面的,这样的灵光大概才是记念的本质。
2.在仪式的过程中,有那么一段,是子孙们面对面分立两侧,和尚们嘀卜嘀卜念念有词。大家都低着头,会佛经的跟着和尚们一起念,不会的便沉默着,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不知是否是因为太昏昏然而神志不清,我在静立着的每个亲戚、朋友的脸上,恍惚看到了另一些样子。先是看着一些大人,能一下想到他们小时的模样,在田埂上跑着玩的爸爸,放学后挎个篮子去刁草的茶花,谈恋爱的小姑。。。继而是看到平辈的表姐妹们,从她们与各自父母相似的长相部位,轻易地便想到了她们老后的样子。就是这样,一张张脸的特征,忽然变得格外清晰。
3.看着烧给奶奶的银锭燃起来的时候,忽而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些画面,奶奶刚去世办丧事时亲戚们一起披麻戴孝跪在门口等奶奶回家的那一刻时一起絮絮聊着天的样子、在殡仪馆里时人人都止不住落泪的样子、奶奶做去世一周年、三周年纪念时大家聚在一起的样子。。。这些画面栩栩如生恍如昨日,而当下的此刻却迷惘不知所至。后我又想到,待到以后回忆此刻,此刻或许又会比那时的当下更为清晰了。人总是这样,回头看时,才总是更清晰。
4.这天阿玉背了个相机上去拍。过了两天我整理相片时,看到了阿玉拍的一些人,一本正经面对镜头的老辈们,抓拍的叔伯和平辈们。镜头里的这些人,都笑得如此安定、简单,好像面对镜头时,他们都在面对另一个自己,变得坦诚了。忽而想到,这些人,还会留在你我的生命中多久呢,坐在一起闲淡地聊聊天也好,且行且珍惜。
5.茶花跟我讲说,早上她跟丽娜姐一起买完佛徒步上山时,她一路上跟丽娜姐聊,跟她讲要每年去看他生父的坟,要多去看望看望生父那边的爷爷奶奶。丽娜姐说每年过年她都去看望那边的爷爷奶奶的,每年都给那边的奶奶一些钱,生父的坟她不认识,妈妈也一直没有让她去。茶花说,他是你生父,你一定要去的,你现在大了,要有自己的主见,你可以跟那边的姑妈说好明年清明带你一起去,去过一次就知道路了。茶花问我这样教育好不好,我嘻嘻笑笑。
6.亲戚们坐在一起聊天,小姑说到阿玉六岁时,胖得很,屁股圆滚滚的老大了,那时候她刚生了虹虹姐,阿玉没跟爸妈讲,自己一个人乃乃乃乃地扶着河沿,走到小姑家去了。说小姑姑家有个妹妹生了,揣了块葱花饼送去给妹妹吃。小姑说她那时候眼泪水一下就下来了,赶忙叫小姑夫联系哥嫂。“我那时看着这葱花饼,就想我们虹虹这一生一定都会幸福的。”小姑夫跟阿玉打趣:“你小时候还我脖子上骑骑尿撒撒,你都忘记了吧~”
7.我们家里一群表姐妹,全都还没解决对象问题,目前还没嫁出去的最大的表姐是30岁,往下各个岁数的都有,大人们已经开始用“再不结婚,晚一年红包少一千”这样的玩笑来威逼。表姐妹们要茶花讲初恋,听多了茶花八卦自己的陈年旧事的我说,茶花的初恋就是爸爸啦。茶花说那时候她也被很多人追的,有次她在教书的学校里骑自行车,一个男的径直走到她跟前,径直跟她说:“我想跟你找对象!”“我又吃惊又难为情,只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哪里有这么直接的啊”,“后来有一年过年,在礼陀山那边的庙里我们碰到了,我很大方地跟他打招呼的,我说这个是我女儿,他那时候也有个儿子了,他还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那时候阿玉还小,阿兰你都还没有”。茶花对我们几个表姐妹说,要找一个爱你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你爱的人。挺触动,听到茶花讲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