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验自由”
摘:
第三组二律背反,正题假设宇宙中有自由,即认为有超越于因果以外的自由因,其证明是:假如宇宙中只有因果变化,有果必有因,这样就可以推至于无穷,所以必须假设有自由因作为变化的起点。其反题认为宇宙中根本无自由,一切事情都按照自然的因果律而发生,其证明是假如自然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有自由,就有一个超越于因果性的自由因,那等于说这个自由因本身不是为其它原因所产生,但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因为自然中的一切不可能是没有原因的。或者说产生这个自由因这件事本身就是由因果决定的。
”一切在空间和时间中被直观到的东西,因而一切对我们可能的经验的对象,都无非是现象,即一些单纯的表象,它们正如它们被表象出来的那样,作为广延的存在物或变化的序列,在我们的思维之外没有任何以自身为根据的实存,这种学说的概念我称之为先验的观念论。“这段话意思是指一切时空中出现的经验对象只是现象,只是我们的思维统摄感觉的表象所建立起来的观念。
我们把那种在一个感官对象上本身不是现象的东西称之为理知的。
如果在感官世界中必须被看作现象的东西本身自在地也有某种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任何感性直观的对象,但它凭借这种能力却可以是诸现象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存在者的原因性,既按照其行动而把它看作理知的,即看作自在之物本身的原因性,又按照这行动的结果而把它看作感性的,即看作感官世界中的一个现象的原因性。
先验自由
二律背反
先验
什么是先验?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什么?
先验:
那些不是与对象有关,而是与我们关于对象之认识方式有关的认识,只要它们是先天可能的,都称作‘transzendental’。
Transzendental这一词……在我这里从来不是指我们的认识对物的关系说的,而仅仅是指我们的认识对认识能力的关系说的
对所有认识构成之最终源泉的进行回问,认识者对自己及其认识生活进行自身思义的动机”
康德试图在主体性中,或者说,在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关系中寻找对客体性意义的最终的、通过认识而被认识的规定。就此而论,我们与康德是一致的……
自由:
这种位于经验性序列之外的非感性的异质的五条件者——“自由”,它既不违背知性的经验知识,也满足了理性的要求。
------------------
思考:
观点求板砖:批判是指我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批判,而不是认识到的作为现象总和的”世界“的批判。先验的,指的是我们在用经验感知现象前,已经拥有的感知能力。这是不是关于思考的思考、关于认识的认识、把主体当成客体的认识、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而被认识的属于主体部分的客体?
那先验自由,就是指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不受因果的影响而独立存在的呢?那哲学是在干嘛呢?让先验变得不自由?
靠书读的太少了 。。。。
------------------
说点题外的,外国哲学思想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也受语言文字的影响。一个不准确的翻译往往带来了很多误解和歧义。
------------
老婆说,先验自由是最根本的原因,没有原因的根源,完全不受条件约束的理性。
梦算不算先验自由呢?
第三组二律背反,正题假设宇宙中有自由,即认为有超越于因果以外的自由因,其证明是:假如宇宙中只有因果变化,有果必有因,这样就可以推至于无穷,所以必须假设有自由因作为变化的起点。其反题认为宇宙中根本无自由,一切事情都按照自然的因果律而发生,其证明是假如自然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有自由,就有一个超越于因果性的自由因,那等于说这个自由因本身不是为其它原因所产生,但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因为自然中的一切不可能是没有原因的。或者说产生这个自由因这件事本身就是由因果决定的。
”一切在空间和时间中被直观到的东西,因而一切对我们可能的经验的对象,都无非是现象,即一些单纯的表象,它们正如它们被表象出来的那样,作为广延的存在物或变化的序列,在我们的思维之外没有任何以自身为根据的实存,这种学说的概念我称之为先验的观念论。“这段话意思是指一切时空中出现的经验对象只是现象,只是我们的思维统摄感觉的表象所建立起来的观念。
我们把那种在一个感官对象上本身不是现象的东西称之为理知的。
如果在感官世界中必须被看作现象的东西本身自在地也有某种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任何感性直观的对象,但它凭借这种能力却可以是诸现象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存在者的原因性,既按照其行动而把它看作理知的,即看作自在之物本身的原因性,又按照这行动的结果而把它看作感性的,即看作感官世界中的一个现象的原因性。
先验自由
二律背反
先验
什么是先验?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什么?
先验:
那些不是与对象有关,而是与我们关于对象之认识方式有关的认识,只要它们是先天可能的,都称作‘transzendental’。
Transzendental这一词……在我这里从来不是指我们的认识对物的关系说的,而仅仅是指我们的认识对认识能力的关系说的
对所有认识构成之最终源泉的进行回问,认识者对自己及其认识生活进行自身思义的动机”
康德试图在主体性中,或者说,在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关系中寻找对客体性意义的最终的、通过认识而被认识的规定。就此而论,我们与康德是一致的……
自由:
这种位于经验性序列之外的非感性的异质的五条件者——“自由”,它既不违背知性的经验知识,也满足了理性的要求。
------------------
思考:
观点求板砖:批判是指我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批判,而不是认识到的作为现象总和的”世界“的批判。先验的,指的是我们在用经验感知现象前,已经拥有的感知能力。这是不是关于思考的思考、关于认识的认识、把主体当成客体的认识、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而被认识的属于主体部分的客体?
那先验自由,就是指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不受因果的影响而独立存在的呢?那哲学是在干嘛呢?让先验变得不自由?
靠书读的太少了 。。。。
------------------
说点题外的,外国哲学思想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也受语言文字的影响。一个不准确的翻译往往带来了很多误解和歧义。
------------
老婆说,先验自由是最根本的原因,没有原因的根源,完全不受条件约束的理性。
梦算不算先验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