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终逝去 风格尚永存——(六)意流文具
那些遥远的过往依旧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
欣赏——这就是为着一件事务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Leonardo da Vinci
意大利文具给人感觉是冶艳妖异 如果用花来形容 我认为是罂粟 蛊惑人心
Leonardo da Vinci是我的偶像
意大利的历史简直是历史上浓墨重彩无法复制的虎头蛇尾式故事结构 一个经典的黑色幽默 我相信意大利人应该对罗马史津津乐道 沉浸在往日无上的荣光中不肯醒来 因为意大利近现代史之糟糕滑稽令人不忍提起 前后对比相差之大与中国可以平分秋色
意大利已经不能以列举艺术家的方式来介绍 应该以艺术、设计、 工匠世家来介绍
在本国政治军事经济世界地位全面下降的时候 意大利艺术永远是世界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如此溢美之词于意大利完全不过分 如果说法国艺术是“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的话 意大利艺术是“我的成功不可复制 你们好好欣赏吧”
那种溶于血液的审美优势和艺术直觉绝非是像“日本研究英美法流行时尚五六十年然后自己全盘西化的艺术就可以拿得出手获得认可”的情形
意大利的艺术品一般人很难承受 她通常过于突出 无论是意大利设计出产的服装 鞋包 珠宝 就连文具 经常会盖住主人的特质 肆意招摇过市 让你无法忍受 随之放弃
她绝对不是日常生活的好选择 一般情况是你买得起她养不起她 再就是你会发现与你自身气质迥异 总是有种微妙的违和感
反常即妖 我迷恋这种先天的妖异 因为几乎是你没有天赋和血统 你很难掌控在她之上 最多与她相衬于她之旁
让我们数数意大利的文具品牌:顶级的Aurora DUNHILL Maimeri 新兴的Picasso Art Collection fabriano 中端的OMAS CIAK Moleskine
etc。。。太多了。。。而且很多奢侈大牌会出笔记本和钢笔的周边副线 性价比一般但是设计很不错 选择多得眼花缭乱
另外除了这些已经成型的 在国外有一些知名度的意大利品牌 意大利还有为数不少传统的工匠文具作坊 从1500年开始 这些具有家族传承 各有绝技的工匠师(其实在意大利 工匠师比设计师地位更甚 因为有历史传承)默默地为各大家族服务 打造出层出不穷的传世之作 宛如沧海遗珠 在现代被人遗忘 或者说 他们一直走低调的华丽路线 很多人一辈子只有两三件作品 这些作坊出品的私人定制文具没有品牌 只有工匠签名和出产年份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 如果该工匠师在家族里名声不鲜 那么只能冠上作坊名 只有获得家族承认的工匠师在作品上能冠上他自己的名字和家族姓氏
例如Medici家族族长签文件的专用鹅毛醮水笔 Davinci偏爱一个工匠(该工匠的名字没有了 这个家族全家因违反城邦法被判绞刑)制作的手稿本——现在发展成手帐和traveller's notebook
意大利作坊一般只出产笔记本(多为皮面) 信纸信封 烫金请帖 钢笔 黑铅 羽毛笔等传统文具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 很多中端工匠作坊价格被迫发展到不怎么昂贵的价位 但是要求很苛刻 挑剔顾客的品味 制作工期较长
之所以名声不鲜是他们并不指望出名到“庸俗的大众”都来买 绝大多数工坊都没有官网 必须自己去寻寻觅觅 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我准备过段时间跟一个我欣赏的流派的工匠定制一本笔记本 到时候拿到手了给大家图解意大利手帐的特色
由于真正从设计到生产的原汁原味意大利文具我国消费群体很难接触到 所以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些偏见:
1 Moleskine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意大利m家质量年年下降 从2006就开始made in China 这本子就是牌子历史比较长 厂子比较大 走经典设计路线 我没觉得特别出众 另外这个本子特别贵
以下介绍出自官网
MOLESKINE( 发音为 mol-a-skeen’-a) ,源於法文鼹鼠皮(moleskin)的意思, MOLESKINE在二十世纪已经成为欧洲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手中的传奇笔记本。由梵高(VanGogh)到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甚至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很多草稿、笔记、计划、构思甚至激动的情感都在变成名画及惊世之作之前,被一一记录及收藏在这本可靠及信赖的袖珍旅游伴侣之上。梵高先后用过7本Moleskine,内里全部记载着的手绘草图甚至完成作品,当中更包括其著名作品《Vase with Sixteen Sunflowers》《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内作展览。除梵高外,美国小说家海明威(Emest Hemingway)及法国画家马蒂斯(Henri Matisse)亦同样是Moleskine的fans.能够深得多位艺术家的欢心,证明 Moleskine的确魅力非凡。这个存在已久的传统被旅行作家Bruce Chatwin传播下去,他在Rue de L’ Ancienne Comedie一间巴黎文具店购买他的Moleskine笔记本,数年之后,渐渐变成了他的老习惯。在他未选用Moleskine之前,他需要自己在簿内记下每页的数字,更为怕有一天遗失了他的笔记本,他在内页写下他的名字和最少两个不同国家的地址,更写下留言承诺假若谁拾到并交还此笔记本必定收到报酬。他更把此方法建议给他的好友Luis Sepulveda,当Chatwin第一次送Moleskine产品给他作旅游前的礼物,他们二人便计划开始合力于Patagonia承办 Moleskine。那时候,根本不用怀疑Moleskine有多珍贵,因为连最后一个Moleskine厂商,一家家庭形式运作的小公司都已在1986年停产。“Moleskine已经停产”这一句简单短小的句子就是Chatwin去澳洲之前购买一百本Moleskine的解释。并不夸张,他找到的Moleskine对他来说根本还未足够。现在,Moleskine正式回来了!这个谨慎朴素,包含非凡传统的保管者曾被遗失多年。近年才由意大利的Modo&Modo继续生产,被法国回购了。
另外摘抄另一同好的评语:
关于质量:M本自从中国装订后(2006年),一直有些关于质量的反映。不过目前只有美国市场的会注明这一点,其它地区都没标(可以判断你的卖家从欧洲还是美国进的,哈)。另外美国市场标注的方式也根据本子的制作时期有所不同。原先是design in italy,bound in China或"Designed and Packaged in Italy."Bound and Printed In China"这类的,现在据说直接有标made in china的;c的话标注的应该是handmade in italy,但其网页上并没有进一步说明手工制作的具体含义及包含的内容,所以也搞不清楚其真正含义。
我个人有入手过一本 实话实说:封面不耐操 绑带质量绝对不过关 书脊设计有缺陷
纸质这方面 我入手的是100页厚纯白(个人不喜欢方格)钢笔书写流畅度实在一般 听另外一位同时入手的同好说 他入手的薄款 用的parker墨水竟然出现沁水渍刺。。。
2 个人推荐入手CIAK代替Moleskine
20世纪 6、70年代的意大利,经济正在突飞猛劲的发展,Romiti家族的造纸业生意开始占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国内外的市场好评如潮。随后,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主要出口国家的经济一撅不振,加上国内大部分同类生产企业的不断诞生,低成本竞争几乎给了Romiti的家族生意致命的打击。安东尼家族自古以来在造纸的品质和工艺上的力求完美是出了名的,所以如此环境下,Romiti的父亲仍不愿意减低产品质量去迎合市场,他们减少了大部分工人,只为了保持原有的品质。
年轻的Francesco是个有梦想和激情的意大利绘画青年,当他得知家族的情况后,立即停止了他忠爱的绘画,着手写着一封又一封的恳请信给以往的大主顾们,写完后,他又亲手用一个个被他染了生动颜色的皮质封面和一根牛皮筋包裹着他们,生怕他带在身边的旅途中会遭遇意想不到的以外而把他们弄脏。当他携带着CIAK,携带着他的梦想去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拜访主顾的时候,主顾们不但很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也同时很惊喜CIAK的出现,在他们询问了CIAK的出处后,他们几乎同时向Francesco订了大批进货,从那时起, CIAK诞生了,Francesco的梦想实现了
外壳上皮面的会比M的耐一些 皮筋很结实 关键纸质厚度适中 书写起来不会感觉很紧 流畅度和顿笔转换感觉很好(写花体字的同学应该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尤其适合钢笔书写
不过m家有个好处就是可以180度摊平 c家不行 要用力抚一下
综合日常书写 c家比m家质量要高 体现在表面耐磨损 封桢设计和内页技术
介绍完纸品 我们来看看拥有世界第一称号的顶级笔具品牌:Aurora
Aurora
意大利首席笔类制造商,成立于1919年一战结束后的都灵。公司取名Aurora意在表达对美好光明未来的憧憬,这也成为了意大利书写史上新的开始(Aurora在意大利语为黎明之意)。
Aurora公司家族继承人Cesare Verona 在90多年的商业运营中,Aurora笔在书写史中写下了极为浓重的几页,而他制造的书写笔杰作也反映了Aurora所要表达的价值观:Aurora深知思想,美景与文化对人的巨大影响并为此不惜时间精力,这一切,都将展现在2006年即将在都灵落成的“符号与笔的博物馆中”。首次访问中国的奥罗拉总裁Cesare Verona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Aurora的产品之所以出众是因为他的质量,热情与承诺。Aurora家族的继承人Cesare Verona来中国之际,也正是其父亲75岁生日之际,他说,这是自已出生以来第一次没有和父亲一起过生日。
Aurora笔被作为一种真正的手工珠宝来生产。直到今天,他仍由技艺精湛的工匠手工制作,同时辅以高科技以及最精良的材料。而通过公司与国际知名设计师的持续合作,又使Aurora笔总能处于时尚潮流的尖端。
Aurora集团是全世界著名的意大利书写工具制造商,也是意大利十大家族企业之一。Aurora笔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在书写史上有着传奇意义的名字。近百年以来,Aurora在国际笔业中享有尊贵的口碑,无论是在纸张上、历史上或是其他任何方面,都清晰地留下印记。美国最富盛名的《ROBB REPORT》奢侈品杂志曾授予Aurora“王中之王”的大奖。
奥罗拉的尊贵之笔都是出自手艺高超的工匠之手,著名建筑师Marco Zanuso为纪念上个世纪70年代的到来,特别为Aurora曙光女神设计了一款Hastil,后来这支笔成为第一支在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书写工具。Aurora笔获奖无数,因此各国收藏家们不惜重金购得,竞相收藏。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摩洛哥国王,查尔斯王子,丹麦王室……都以使用Aurora名笔为荣。
我认识的有个高帅富毕生愿望之一就是定制一支Aurora。。。
欣赏——这就是为着一件事务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Leonardo da Vinci
意大利文具给人感觉是冶艳妖异 如果用花来形容 我认为是罂粟 蛊惑人心
Leonardo da Vinci是我的偶像
意大利的历史简直是历史上浓墨重彩无法复制的虎头蛇尾式故事结构 一个经典的黑色幽默 我相信意大利人应该对罗马史津津乐道 沉浸在往日无上的荣光中不肯醒来 因为意大利近现代史之糟糕滑稽令人不忍提起 前后对比相差之大与中国可以平分秋色
意大利已经不能以列举艺术家的方式来介绍 应该以艺术、设计、 工匠世家来介绍
在本国政治军事经济世界地位全面下降的时候 意大利艺术永远是世界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如此溢美之词于意大利完全不过分 如果说法国艺术是“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的话 意大利艺术是“我的成功不可复制 你们好好欣赏吧”
那种溶于血液的审美优势和艺术直觉绝非是像“日本研究英美法流行时尚五六十年然后自己全盘西化的艺术就可以拿得出手获得认可”的情形
意大利的艺术品一般人很难承受 她通常过于突出 无论是意大利设计出产的服装 鞋包 珠宝 就连文具 经常会盖住主人的特质 肆意招摇过市 让你无法忍受 随之放弃
她绝对不是日常生活的好选择 一般情况是你买得起她养不起她 再就是你会发现与你自身气质迥异 总是有种微妙的违和感
反常即妖 我迷恋这种先天的妖异 因为几乎是你没有天赋和血统 你很难掌控在她之上 最多与她相衬于她之旁
让我们数数意大利的文具品牌:顶级的Aurora DUNHILL Maimeri 新兴的Picasso Art Collection fabriano 中端的OMAS CIAK Moleskine
etc。。。太多了。。。而且很多奢侈大牌会出笔记本和钢笔的周边副线 性价比一般但是设计很不错 选择多得眼花缭乱
另外除了这些已经成型的 在国外有一些知名度的意大利品牌 意大利还有为数不少传统的工匠文具作坊 从1500年开始 这些具有家族传承 各有绝技的工匠师(其实在意大利 工匠师比设计师地位更甚 因为有历史传承)默默地为各大家族服务 打造出层出不穷的传世之作 宛如沧海遗珠 在现代被人遗忘 或者说 他们一直走低调的华丽路线 很多人一辈子只有两三件作品 这些作坊出品的私人定制文具没有品牌 只有工匠签名和出产年份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 如果该工匠师在家族里名声不鲜 那么只能冠上作坊名 只有获得家族承认的工匠师在作品上能冠上他自己的名字和家族姓氏
例如Medici家族族长签文件的专用鹅毛醮水笔 Davinci偏爱一个工匠(该工匠的名字没有了 这个家族全家因违反城邦法被判绞刑)制作的手稿本——现在发展成手帐和traveller's notebook
意大利作坊一般只出产笔记本(多为皮面) 信纸信封 烫金请帖 钢笔 黑铅 羽毛笔等传统文具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 很多中端工匠作坊价格被迫发展到不怎么昂贵的价位 但是要求很苛刻 挑剔顾客的品味 制作工期较长
之所以名声不鲜是他们并不指望出名到“庸俗的大众”都来买 绝大多数工坊都没有官网 必须自己去寻寻觅觅 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我准备过段时间跟一个我欣赏的流派的工匠定制一本笔记本 到时候拿到手了给大家图解意大利手帐的特色
由于真正从设计到生产的原汁原味意大利文具我国消费群体很难接触到 所以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些偏见:
1 Moleskine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意大利m家质量年年下降 从2006就开始made in China 这本子就是牌子历史比较长 厂子比较大 走经典设计路线 我没觉得特别出众 另外这个本子特别贵
以下介绍出自官网
MOLESKINE( 发音为 mol-a-skeen’-a) ,源於法文鼹鼠皮(moleskin)的意思, MOLESKINE在二十世纪已经成为欧洲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手中的传奇笔记本。由梵高(VanGogh)到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甚至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很多草稿、笔记、计划、构思甚至激动的情感都在变成名画及惊世之作之前,被一一记录及收藏在这本可靠及信赖的袖珍旅游伴侣之上。梵高先后用过7本Moleskine,内里全部记载着的手绘草图甚至完成作品,当中更包括其著名作品《Vase with Sixteen Sunflowers》《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内作展览。除梵高外,美国小说家海明威(Emest Hemingway)及法国画家马蒂斯(Henri Matisse)亦同样是Moleskine的fans.能够深得多位艺术家的欢心,证明 Moleskine的确魅力非凡。这个存在已久的传统被旅行作家Bruce Chatwin传播下去,他在Rue de L’ Ancienne Comedie一间巴黎文具店购买他的Moleskine笔记本,数年之后,渐渐变成了他的老习惯。在他未选用Moleskine之前,他需要自己在簿内记下每页的数字,更为怕有一天遗失了他的笔记本,他在内页写下他的名字和最少两个不同国家的地址,更写下留言承诺假若谁拾到并交还此笔记本必定收到报酬。他更把此方法建议给他的好友Luis Sepulveda,当Chatwin第一次送Moleskine产品给他作旅游前的礼物,他们二人便计划开始合力于Patagonia承办 Moleskine。那时候,根本不用怀疑Moleskine有多珍贵,因为连最后一个Moleskine厂商,一家家庭形式运作的小公司都已在1986年停产。“Moleskine已经停产”这一句简单短小的句子就是Chatwin去澳洲之前购买一百本Moleskine的解释。并不夸张,他找到的Moleskine对他来说根本还未足够。现在,Moleskine正式回来了!这个谨慎朴素,包含非凡传统的保管者曾被遗失多年。近年才由意大利的Modo&Modo继续生产,被法国回购了。
另外摘抄另一同好的评语:
关于质量:M本自从中国装订后(2006年),一直有些关于质量的反映。不过目前只有美国市场的会注明这一点,其它地区都没标(可以判断你的卖家从欧洲还是美国进的,哈)。另外美国市场标注的方式也根据本子的制作时期有所不同。原先是design in italy,bound in China或"Designed and Packaged in Italy."Bound and Printed In China"这类的,现在据说直接有标made in china的;c的话标注的应该是handmade in italy,但其网页上并没有进一步说明手工制作的具体含义及包含的内容,所以也搞不清楚其真正含义。
我个人有入手过一本 实话实说:封面不耐操 绑带质量绝对不过关 书脊设计有缺陷
纸质这方面 我入手的是100页厚纯白(个人不喜欢方格)钢笔书写流畅度实在一般 听另外一位同时入手的同好说 他入手的薄款 用的parker墨水竟然出现沁水渍刺。。。
2 个人推荐入手CIAK代替Moleskine
20世纪 6、70年代的意大利,经济正在突飞猛劲的发展,Romiti家族的造纸业生意开始占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国内外的市场好评如潮。随后,发生了亚洲金融风暴,主要出口国家的经济一撅不振,加上国内大部分同类生产企业的不断诞生,低成本竞争几乎给了Romiti的家族生意致命的打击。安东尼家族自古以来在造纸的品质和工艺上的力求完美是出了名的,所以如此环境下,Romiti的父亲仍不愿意减低产品质量去迎合市场,他们减少了大部分工人,只为了保持原有的品质。
年轻的Francesco是个有梦想和激情的意大利绘画青年,当他得知家族的情况后,立即停止了他忠爱的绘画,着手写着一封又一封的恳请信给以往的大主顾们,写完后,他又亲手用一个个被他染了生动颜色的皮质封面和一根牛皮筋包裹着他们,生怕他带在身边的旅途中会遭遇意想不到的以外而把他们弄脏。当他携带着CIAK,携带着他的梦想去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拜访主顾的时候,主顾们不但很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也同时很惊喜CIAK的出现,在他们询问了CIAK的出处后,他们几乎同时向Francesco订了大批进货,从那时起, CIAK诞生了,Francesco的梦想实现了
外壳上皮面的会比M的耐一些 皮筋很结实 关键纸质厚度适中 书写起来不会感觉很紧 流畅度和顿笔转换感觉很好(写花体字的同学应该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尤其适合钢笔书写
不过m家有个好处就是可以180度摊平 c家不行 要用力抚一下
综合日常书写 c家比m家质量要高 体现在表面耐磨损 封桢设计和内页技术
介绍完纸品 我们来看看拥有世界第一称号的顶级笔具品牌:Aurora
Aurora
意大利首席笔类制造商,成立于1919年一战结束后的都灵。公司取名Aurora意在表达对美好光明未来的憧憬,这也成为了意大利书写史上新的开始(Aurora在意大利语为黎明之意)。
Aurora公司家族继承人Cesare Verona 在90多年的商业运营中,Aurora笔在书写史中写下了极为浓重的几页,而他制造的书写笔杰作也反映了Aurora所要表达的价值观:Aurora深知思想,美景与文化对人的巨大影响并为此不惜时间精力,这一切,都将展现在2006年即将在都灵落成的“符号与笔的博物馆中”。首次访问中国的奥罗拉总裁Cesare Verona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Aurora的产品之所以出众是因为他的质量,热情与承诺。Aurora家族的继承人Cesare Verona来中国之际,也正是其父亲75岁生日之际,他说,这是自已出生以来第一次没有和父亲一起过生日。
Aurora笔被作为一种真正的手工珠宝来生产。直到今天,他仍由技艺精湛的工匠手工制作,同时辅以高科技以及最精良的材料。而通过公司与国际知名设计师的持续合作,又使Aurora笔总能处于时尚潮流的尖端。
Aurora集团是全世界著名的意大利书写工具制造商,也是意大利十大家族企业之一。Aurora笔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在书写史上有着传奇意义的名字。近百年以来,Aurora在国际笔业中享有尊贵的口碑,无论是在纸张上、历史上或是其他任何方面,都清晰地留下印记。美国最富盛名的《ROBB REPORT》奢侈品杂志曾授予Aurora“王中之王”的大奖。
奥罗拉的尊贵之笔都是出自手艺高超的工匠之手,著名建筑师Marco Zanuso为纪念上个世纪70年代的到来,特别为Aurora曙光女神设计了一款Hastil,后来这支笔成为第一支在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书写工具。Aurora笔获奖无数,因此各国收藏家们不惜重金购得,竞相收藏。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摩洛哥国王,查尔斯王子,丹麦王室……都以使用Aurora名笔为荣。
我认识的有个高帅富毕生愿望之一就是定制一支Aur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