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TNF50:找一个机会把梦做完
对我来说,TNF50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比赛:我人生的第一次长距离比赛。当时我还是一个一周跑个三四次,每次五公里的菜鸟,混在跑友堆里贫嘴吹牛。第一次去比赛,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以至于带去吃的早餐是一根让非洲犀牛都惭愧的粗大火腿肠。当然后果也是惨痛的,因为脱水脱盐造成浑身肌肉抽筋,过度摄入咖啡因造成心动过速,打车回来下车用了两分钟才从车里站起来,直接在床上躺了三天,近乎不能自理。对于一贯胆小惜命的我,这次濒死体验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后来被窝写成了一篇日记 15 miles per foot, Infinite road per life。
也因为如此,尽管如今我已经可以毫不困难的完成一个全程马拉松,但是对TNF越野50K的比赛还是充满畏惧。后来生活脱轨震荡之余,这个比赛便成了念念不忘的回响。这次报名,仅装备列表如下:跑鞋、两双袜子、手表、压缩衣、水壶腰包、无顶帽、头灯、臂包、buff头巾、mp3、耳机、登山杖、电解质丸、乳酸丸、能量胶、能量棒、面包、甜甜圈、黄瓜、圣女果。(后来自己吐槽自己,跑量不够食量来凑。)心情焦虑之余,开始蔓延到周边环节,跟西屋纠结怎么住,怎么搭他们的顺风车到住地,诸如此类,一度担心自己是不是会无法及时到场或者无处落脚。这种忐忑的心情一直持续到和两个老男人会合才有所缓释,可见老男人确实有让人放松的功效;尤其是发现张唐虽然是挟腹肌而来,却没有预备头灯,在小镇上买了一个小手电声称要粘在帽子上混过检录。到了早上这种放松感达到了高潮:他买的一块25块钱的电子表第一次戴表带就断了,所以出发之后我们跟他自己都没有再见过那块表。
说到张唐,就不能不说我为什么会认识这个人:还在我憧憬跑马拉松的时候,常常翻友邻的马拉松日记聊以过瘾,结果有一天就看到一个人说跑马拉松的时候突然很饿就抢了路人的肯德基吃... 饥饿的马拉松看到这么摇滚的日记当时内心就沸腾了,再看他其他的日记竟然是一枚资深的吃货;于是就向认识的资深跑友表示了结交的向往,再后来一切就顺利成章的发生了...
因为有他在,我们先纪录一下吃:我们中午吃了城隍庙小吃的青团、大排面、素面、炒冬瓜炒花菜和凉拌木耳;晚上在西屋指点下在农家院吃了家常豆腐、香椿鸡蛋;出来买了一堆黄瓜、圣女果,张唐看到我在BLT买的抹茶面包和甜甜圈大喜过望,说明天早餐预定两个面包。转过身,我把两个甜甜圈藏进存在中点的存衣包里,你应该能想到他们跟黄瓜一样被我们分着吃了。跑完我们吃了打卤面和肉丝炒饼;补充淀粉和纤维回避肉类是比赛需要,于是张唐到达了吃货的最低潮,回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去吃了一家非常香的菌类火锅,巨大的棒骨在锅里咕嘟着,依偎着无数香嫩的蘑菇。这么说吧,这家店的发面蘑菇酱肉包子如此好吃,我厚着脸皮打包走一半,后来想他大概原打算打包慰籍一路南下路上的胃的,实在惭愧。
即使是在一个连带30个村才不到两万人的小镇上,比赛自有浓烈独有的气息铺面而来。先是三五成群到达的参赛者,之后是逐渐辨认出的一些熟悉的面孔,以及彼此的寒暄和交流。这一切都能很快给我营造出我也是其中一员的错觉。我深深知道我还远远不是。他们如同奔跑在大地上的另一种动物,被一个又一个的比赛召唤而集合起来,在比赛结束之后也只是耐心的就位在这个社会的某个位置上,等着下一次比赛报名的消息。相比之下,我好比一只试图走路的猫头鹰,端坐在老虎之间沉默不语罢了。
一阵浓烟过后,农家院有了热水,我们早早洗漱休息。饭总演示了他三节棍一样结棍的黑钻登山杖,张唐又发现自己的快收鞋带无法捆绑芯片,西屋一幅气定神闲的样子去睡觉啦。夜里我梦见了很多扫帚哗啦啦的从山林间飞过。
我带了平时跑步用的随身听,但是只听了几首歌就放下了,最后和头灯一起留在了32k的存衣处。记得的也是最喜欢的两段歌词:
This is ten percent luck, twenty percent skill
Fifteen percent concentrated power of will
Five percent pleasure, fifty percent pain
And a hundred percent reason to remember the name
以及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Stand a little taller
Doesn't mean I'm lonely when I'm alone
剩下来的路程,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计算时间,辨认路面和方向,其他跑友的音响或聊天,忍耐疲劳向拍照者招手并摆好比较不狼狈的姿势,忍耐痛苦喝水吃东西,忍耐痛苦和路人村民打招呼,以及稍微再多忍一会儿。
然后,比赛就结束了。
TNF后传之一:关于观看和被观看的艺术
TNF后传之二:魔幻民族的魔幻艺术
也因为如此,尽管如今我已经可以毫不困难的完成一个全程马拉松,但是对TNF越野50K的比赛还是充满畏惧。后来生活脱轨震荡之余,这个比赛便成了念念不忘的回响。这次报名,仅装备列表如下:跑鞋、两双袜子、手表、压缩衣、水壶腰包、无顶帽、头灯、臂包、buff头巾、mp3、耳机、登山杖、电解质丸、乳酸丸、能量胶、能量棒、面包、甜甜圈、黄瓜、圣女果。(后来自己吐槽自己,跑量不够食量来凑。)心情焦虑之余,开始蔓延到周边环节,跟西屋纠结怎么住,怎么搭他们的顺风车到住地,诸如此类,一度担心自己是不是会无法及时到场或者无处落脚。这种忐忑的心情一直持续到和两个老男人会合才有所缓释,可见老男人确实有让人放松的功效;尤其是发现张唐虽然是挟腹肌而来,却没有预备头灯,在小镇上买了一个小手电声称要粘在帽子上混过检录。到了早上这种放松感达到了高潮:他买的一块25块钱的电子表第一次戴表带就断了,所以出发之后我们跟他自己都没有再见过那块表。
说到张唐,就不能不说我为什么会认识这个人:还在我憧憬跑马拉松的时候,常常翻友邻的马拉松日记聊以过瘾,结果有一天就看到一个人说跑马拉松的时候突然很饿就抢了路人的肯德基吃... 饥饿的马拉松看到这么摇滚的日记当时内心就沸腾了,再看他其他的日记竟然是一枚资深的吃货;于是就向认识的资深跑友表示了结交的向往,再后来一切就顺利成章的发生了...
因为有他在,我们先纪录一下吃:我们中午吃了城隍庙小吃的青团、大排面、素面、炒冬瓜炒花菜和凉拌木耳;晚上在西屋指点下在农家院吃了家常豆腐、香椿鸡蛋;出来买了一堆黄瓜、圣女果,张唐看到我在BLT买的抹茶面包和甜甜圈大喜过望,说明天早餐预定两个面包。转过身,我把两个甜甜圈藏进存在中点的存衣包里,你应该能想到他们跟黄瓜一样被我们分着吃了。跑完我们吃了打卤面和肉丝炒饼;补充淀粉和纤维回避肉类是比赛需要,于是张唐到达了吃货的最低潮,回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去吃了一家非常香的菌类火锅,巨大的棒骨在锅里咕嘟着,依偎着无数香嫩的蘑菇。这么说吧,这家店的发面蘑菇酱肉包子如此好吃,我厚着脸皮打包走一半,后来想他大概原打算打包慰籍一路南下路上的胃的,实在惭愧。
即使是在一个连带30个村才不到两万人的小镇上,比赛自有浓烈独有的气息铺面而来。先是三五成群到达的参赛者,之后是逐渐辨认出的一些熟悉的面孔,以及彼此的寒暄和交流。这一切都能很快给我营造出我也是其中一员的错觉。我深深知道我还远远不是。他们如同奔跑在大地上的另一种动物,被一个又一个的比赛召唤而集合起来,在比赛结束之后也只是耐心的就位在这个社会的某个位置上,等着下一次比赛报名的消息。相比之下,我好比一只试图走路的猫头鹰,端坐在老虎之间沉默不语罢了。
一阵浓烟过后,农家院有了热水,我们早早洗漱休息。饭总演示了他三节棍一样结棍的黑钻登山杖,张唐又发现自己的快收鞋带无法捆绑芯片,西屋一幅气定神闲的样子去睡觉啦。夜里我梦见了很多扫帚哗啦啦的从山林间飞过。
我带了平时跑步用的随身听,但是只听了几首歌就放下了,最后和头灯一起留在了32k的存衣处。记得的也是最喜欢的两段歌词:
This is ten percent luck, twenty percent skill
Fifteen percent concentrated power of will
Five percent pleasure, fifty percent pain
And a hundred percent reason to remember the name
以及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Stand a little taller
Doesn't mean I'm lonely when I'm alone
剩下来的路程,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计算时间,辨认路面和方向,其他跑友的音响或聊天,忍耐疲劳向拍照者招手并摆好比较不狼狈的姿势,忍耐痛苦喝水吃东西,忍耐痛苦和路人村民打招呼,以及稍微再多忍一会儿。
然后,比赛就结束了。
TNF后传之一:关于观看和被观看的艺术
TNF后传之二:魔幻民族的魔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