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高中二三事
我的高中过得和开水一样。没什么剧情,很平淡。有时候,我看着那些小说电视剧里的情节都怀疑是不是没读过高中。
ONE蓝色校服
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听说要去读的Z中有学生会和游泳池,心里升腾出火焰。哇,Z中好高端啊。于是从来老老实实的我居然对Z中的校服产生了巨大的期望,这回,这回该是偶像剧里的那种衬衣背心格子裙了吧。
高中应该要像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穿着校服,有一种翩翩的少年感。
当结果揭晓的时候,我难过了。
校服是蓝色的运动服的那种。宽大不合身,在美观方面勉强算得上大方。好吧,这么说也太顾全校服的面子了。事实上,蓝色的校服很像劳改少年穿的衣服,上面印的条形码状图案更像是劳改犯编号。校服背后了ZJJY四个字母,明明是学校所在的县市的缩写,偏偏被人一眼念出是“Z城监狱”。
一巴掌把我的期望打入了冷宫。我认命地在我妈的催促下剪掉了长头发,收收心进去“监狱”两耳不闻窗外事好好学习。
周一升旗仪是一定要穿校服,铁打的规矩。偶尔忘了穿的同学会默默躲在教室写作业不去操场,怕给班级丢脸。于是每回周五或者周日晚上补课放学前班长会在讲台上吼一句“明天周一不要忘穿校服啊。”
除了应付周一升旗仪式,校服还有其他用途。夏天教室里开空调,温度控制众口难调。有时候难免开冷了,我们就抓起校服穿上,蓝色宽大的校服就像空调衫一样罩在身体上,然后心满意足地提起0.38的黑水笔在空调冷气里刷刷刷飞快地写作业。校服的这个功能被发现后,大家都觉得它是个保暖的好东西。虽然难看了点,但是关键时候还能防寒,于是校服基本上就被保留在课桌里了。也基本上不会有同学周一忘记穿校服。班长不再提醒,铃一响,大伙儿从课桌里拿出校服挂上就哗啦啦排队跑出去了。
大扫除的时候,校服经常被当成防灰罩,罩在课桌上;教室要被用作考场的时候,所有的书都要搬走,那时候我们书多就把一堆书放在一个大大的塑料筐里,我们把校服系在储物筐上,扯着校服拖着储物筐走,也不怕校服弄破弄脏,因为校服嘛,心疼啥。尤其是我,猛地用力还在校服上扯出一个口子,像老鼠啃过的洞一样。没有关系,周一时继续穿,大扫除时还是继续用。
其实校服还有很多作用,经过多方总结归纳之后,以下是较完整版
1、 夏天穿,遮太阳
2、 夏天开空调穿,防寒
3、冬天盖在腿上,保暖
4、天冷时垫在凳子上
5、大扫除时充当防灰罩抹布和拉书箱的绳索
6、去小店时带上校服,零食过多时可隐藏在校服中。
Z中校服就像一株野草,生命力特别顽强,春风吹又生。用来防寒,防灰,搬东西,周一升旗反倒成为了一种点缀作用。功能又强大,放在现在也令众多淘宝卖家心生畏惧。校服渐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多功能小天使。以至于现在校服改良成衬衫背心格子裙后,有往届校友感慨道,还是喜欢以前的多功能劳改犯校服啊。
高三的时候很多人平日里也穿着校服上学,包括我,做卷子都来不及,想明天穿什么衣服成为最烦人的事,套上校服最省事,也不怕脏。
后来我妈把它当做了抹布,说吸水还不错。我难过了一下。怎么说也是陪伴三年不离不弃的革命战友。
虽然读大学了可以不用穿校服,穿任何觉得好看的衣服,但穿不回校服的感觉了。那时我穿着校服还年轻。每天忙于卷子和作业,有一颗鲜活勇敢的心,像耐克一样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Z中的校服,虽然不好看。但它以朴素多功能的姿态参与了我的高中生涯。虽然我希望普通的校服能长出英伦格子的裙角,飘在我的十七八岁,就像希望我平凡枯燥的高中能发生点小说里的剧情。但是并没有,校服和我的青春像开水一样平淡。
TWO 奶茶
我高中的时候,奶茶正兴盛。兴盛的意思是,不像现在那么泛滥。
Z中门口有一家奶茶店,叫茶风暴。店面小小的,外面贴着精致详细的奶茶名,有十多个品种。生意极好。价格略贵,最便宜的也要5块钱。(日子真快,现在的5块钱和那时不是一个概念了。)
晚自习上课前,门口排长长的队,里面飘出一股奶茶香气。
有不少男生排着队的买奶茶给喜欢的女生,当她晚自习前的甜品。
奶茶对学生来说也是价钱不菲的饮品。我同桌彤小胖第一次收到奶茶的时候,不好意思喝,又不好意思还,。也是,总不能还给他说,诺,你自己喝。于是我欣然帮她解决。
送奶茶的男生很高,坐在最后一排。我们坐在第一排。等到彤小胖第二次收到奶茶,偷偷往最后一排看一眼,犹豫不决,自己喝还是送给同桌喝,自己喝还是送给同桌喝……
他们俩的事,从高中一直延续到了后来。
大二某一天,彤小胖说,那个高一送奶茶的男生现在是她的男朋友。
那一年寒假我回家,送小胖奶茶的男生成了我姐夫(彤小胖比我大,自称是我姐)。他借彤小胖生日的由头请我们吃饭。 饭桌上了,他们俩甜甜蜜蜜,羡煞旁人。
吃着吃着,话匣子打开。姐夫和另外一个男生讲起了高中时候的事,他说那会儿的男生零用钱不多,为了给喜欢的女孩买点奶茶和零食,他们每天每天中饭和晚饭不吃食堂,去学校外面买二块钱的炒饭。
“后来那炒饭也涨价了”。
“对啊,涨到了三块钱哈哈。”
他们回忆着,曾经为了给女孩买卫生巾晚自习翻墙去外面的超市。
“哪里可以翻墙出去啊?”
“老的排球场,那边墙比较矮。”
一桌的三条光棍听了都感动得眼角有泪。
我以为彤小胖自高一分班后就姐夫断了联系。但后来听小胖只言片语说起,姐夫并没有离开,一直一直等到小胖读大学有了第一个男朋友。
我感慨的不是他们的结局,而是他们的青春里有那一杯杯男生吃炒饭省下为女孩去买的奶茶。很荣幸我作为旁观者也分享过那杯奶茶的味道。
这样,我白开水一样的高中也多了一份好味道。
THREE 后山小树林
好像每个高中都有那么一个小树林,小小的土坡长着茂盛的树木,是学校的恐怖悬疑传说的重要地点。
传说后山的老樟树地下有一条巨大的蛇怪,半夜会跑出来。还传说当Z中还是师范的时候,后山有学生为情上吊过,之后阴魂不散。
虽然后山鬼说不但,但由于它良好的地理优势——和高中三个年段的教学楼相连,晚自习下课后,大家喜欢去后山闲逛。
教务处的老师也常去后山,他们开着明晃晃的手电筒在那里巡逻。
我们看见一对情侣走过,便会好意提醒。小情侣便会迅速放开手,一前一后错开走。
那时候的班主任还比较开明,发现早恋不至于极力反对,但是语重心长地劝导一番还是要的。
以上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不信鬼说,也不曾做过小情侣。特别衬题吧,开水一样的高中。
可是记忆中唯有一事和后山有关。
那是高三的周末,我收拾收拾书包准备回家了。
我的同桌阿毛踌躇地叫出了我,说,我有点事想跟你说一下,我们去后山。
阿毛的绰号是我给她取的,没有来由,可能是一个班总有一个人要叫阿毛吧。她和我从高二同桌 到高三,小恩小怨不断,相处融洽。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标准的好基友了。
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阿毛去了后山,她忽然“哗”地一声哭起来。
她说“我说下面的话,你可能要怪我要骂我,但是我一定要说,我憋不住了。听我先说了再骂我好了。”
我就慌了。开始急速回忆我对阿毛有没有做什么令人憎恶的事。脑子里翻了好几遍还是没有。
阿毛在后山对我具体说了什么已经忘了,大概是二年来对我某些微小不满的累积。二年来,累积着累积着就越发觉得委屈,想找个出口发泄。
她说完后,我说,“没了么。”
她一顿,说,“没了,现在你可以说我了。这样我们比较公平。”
我想了想,“你说的挺对的,那些我可以改。我没想到你有什么不好的。”
阿毛慌了,没反应到我是这么一个态度,说“求你了,说说我吧。”
我说“真没什么,你人挺好的,我暂时还没想到。要是有什么不好,我也会把你叫到后山说给你听的。”
在后山说完了之后,阿毛擦干眼泪和我一起回教室,收拾完书包开开心心地回家度周末去了。自此,我们的感情更好了。
我多么欣慰,那天阿毛在后山把委屈对我说了出来,她没抱着对我的积怨去高考、去上大学。在 她心里,我是会犯错误但是乐于接受和改正的;在我心里,她是善良率真的。
“我有点事想跟你说一下,我们去后山。”现在想来,这多像是男主角对女主角说的话。可是我的 高中太平淡了,以至于说这一段的是我的同桌阿毛,她叫我去后山只是把自己对我的不满说出来而已。
但是从高中毕业以后,我再也没有遇到一个可以当面把对我的积怨说出来的朋友。阿毛是第一个也许是最后一个。
ONE蓝色校服
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听说要去读的Z中有学生会和游泳池,心里升腾出火焰。哇,Z中好高端啊。于是从来老老实实的我居然对Z中的校服产生了巨大的期望,这回,这回该是偶像剧里的那种衬衣背心格子裙了吧。
高中应该要像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穿着校服,有一种翩翩的少年感。
当结果揭晓的时候,我难过了。
校服是蓝色的运动服的那种。宽大不合身,在美观方面勉强算得上大方。好吧,这么说也太顾全校服的面子了。事实上,蓝色的校服很像劳改少年穿的衣服,上面印的条形码状图案更像是劳改犯编号。校服背后了ZJJY四个字母,明明是学校所在的县市的缩写,偏偏被人一眼念出是“Z城监狱”。
一巴掌把我的期望打入了冷宫。我认命地在我妈的催促下剪掉了长头发,收收心进去“监狱”两耳不闻窗外事好好学习。
周一升旗仪是一定要穿校服,铁打的规矩。偶尔忘了穿的同学会默默躲在教室写作业不去操场,怕给班级丢脸。于是每回周五或者周日晚上补课放学前班长会在讲台上吼一句“明天周一不要忘穿校服啊。”
除了应付周一升旗仪式,校服还有其他用途。夏天教室里开空调,温度控制众口难调。有时候难免开冷了,我们就抓起校服穿上,蓝色宽大的校服就像空调衫一样罩在身体上,然后心满意足地提起0.38的黑水笔在空调冷气里刷刷刷飞快地写作业。校服的这个功能被发现后,大家都觉得它是个保暖的好东西。虽然难看了点,但是关键时候还能防寒,于是校服基本上就被保留在课桌里了。也基本上不会有同学周一忘记穿校服。班长不再提醒,铃一响,大伙儿从课桌里拿出校服挂上就哗啦啦排队跑出去了。
大扫除的时候,校服经常被当成防灰罩,罩在课桌上;教室要被用作考场的时候,所有的书都要搬走,那时候我们书多就把一堆书放在一个大大的塑料筐里,我们把校服系在储物筐上,扯着校服拖着储物筐走,也不怕校服弄破弄脏,因为校服嘛,心疼啥。尤其是我,猛地用力还在校服上扯出一个口子,像老鼠啃过的洞一样。没有关系,周一时继续穿,大扫除时还是继续用。
其实校服还有很多作用,经过多方总结归纳之后,以下是较完整版
1、 夏天穿,遮太阳
2、 夏天开空调穿,防寒
3、冬天盖在腿上,保暖
4、天冷时垫在凳子上
5、大扫除时充当防灰罩抹布和拉书箱的绳索
6、去小店时带上校服,零食过多时可隐藏在校服中。
Z中校服就像一株野草,生命力特别顽强,春风吹又生。用来防寒,防灰,搬东西,周一升旗反倒成为了一种点缀作用。功能又强大,放在现在也令众多淘宝卖家心生畏惧。校服渐渐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多功能小天使。以至于现在校服改良成衬衫背心格子裙后,有往届校友感慨道,还是喜欢以前的多功能劳改犯校服啊。
高三的时候很多人平日里也穿着校服上学,包括我,做卷子都来不及,想明天穿什么衣服成为最烦人的事,套上校服最省事,也不怕脏。
后来我妈把它当做了抹布,说吸水还不错。我难过了一下。怎么说也是陪伴三年不离不弃的革命战友。
虽然读大学了可以不用穿校服,穿任何觉得好看的衣服,但穿不回校服的感觉了。那时我穿着校服还年轻。每天忙于卷子和作业,有一颗鲜活勇敢的心,像耐克一样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Z中的校服,虽然不好看。但它以朴素多功能的姿态参与了我的高中生涯。虽然我希望普通的校服能长出英伦格子的裙角,飘在我的十七八岁,就像希望我平凡枯燥的高中能发生点小说里的剧情。但是并没有,校服和我的青春像开水一样平淡。
TWO 奶茶
我高中的时候,奶茶正兴盛。兴盛的意思是,不像现在那么泛滥。
Z中门口有一家奶茶店,叫茶风暴。店面小小的,外面贴着精致详细的奶茶名,有十多个品种。生意极好。价格略贵,最便宜的也要5块钱。(日子真快,现在的5块钱和那时不是一个概念了。)
晚自习上课前,门口排长长的队,里面飘出一股奶茶香气。
有不少男生排着队的买奶茶给喜欢的女生,当她晚自习前的甜品。
奶茶对学生来说也是价钱不菲的饮品。我同桌彤小胖第一次收到奶茶的时候,不好意思喝,又不好意思还,。也是,总不能还给他说,诺,你自己喝。于是我欣然帮她解决。
送奶茶的男生很高,坐在最后一排。我们坐在第一排。等到彤小胖第二次收到奶茶,偷偷往最后一排看一眼,犹豫不决,自己喝还是送给同桌喝,自己喝还是送给同桌喝……
他们俩的事,从高中一直延续到了后来。
大二某一天,彤小胖说,那个高一送奶茶的男生现在是她的男朋友。
那一年寒假我回家,送小胖奶茶的男生成了我姐夫(彤小胖比我大,自称是我姐)。他借彤小胖生日的由头请我们吃饭。 饭桌上了,他们俩甜甜蜜蜜,羡煞旁人。
吃着吃着,话匣子打开。姐夫和另外一个男生讲起了高中时候的事,他说那会儿的男生零用钱不多,为了给喜欢的女孩买点奶茶和零食,他们每天每天中饭和晚饭不吃食堂,去学校外面买二块钱的炒饭。
“后来那炒饭也涨价了”。
“对啊,涨到了三块钱哈哈。”
他们回忆着,曾经为了给女孩买卫生巾晚自习翻墙去外面的超市。
“哪里可以翻墙出去啊?”
“老的排球场,那边墙比较矮。”
一桌的三条光棍听了都感动得眼角有泪。
我以为彤小胖自高一分班后就姐夫断了联系。但后来听小胖只言片语说起,姐夫并没有离开,一直一直等到小胖读大学有了第一个男朋友。
我感慨的不是他们的结局,而是他们的青春里有那一杯杯男生吃炒饭省下为女孩去买的奶茶。很荣幸我作为旁观者也分享过那杯奶茶的味道。
这样,我白开水一样的高中也多了一份好味道。
THREE 后山小树林
好像每个高中都有那么一个小树林,小小的土坡长着茂盛的树木,是学校的恐怖悬疑传说的重要地点。
传说后山的老樟树地下有一条巨大的蛇怪,半夜会跑出来。还传说当Z中还是师范的时候,后山有学生为情上吊过,之后阴魂不散。
虽然后山鬼说不但,但由于它良好的地理优势——和高中三个年段的教学楼相连,晚自习下课后,大家喜欢去后山闲逛。
教务处的老师也常去后山,他们开着明晃晃的手电筒在那里巡逻。
我们看见一对情侣走过,便会好意提醒。小情侣便会迅速放开手,一前一后错开走。
那时候的班主任还比较开明,发现早恋不至于极力反对,但是语重心长地劝导一番还是要的。
以上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我不信鬼说,也不曾做过小情侣。特别衬题吧,开水一样的高中。
可是记忆中唯有一事和后山有关。
那是高三的周末,我收拾收拾书包准备回家了。
我的同桌阿毛踌躇地叫出了我,说,我有点事想跟你说一下,我们去后山。
阿毛的绰号是我给她取的,没有来由,可能是一个班总有一个人要叫阿毛吧。她和我从高二同桌 到高三,小恩小怨不断,相处融洽。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标准的好基友了。
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阿毛去了后山,她忽然“哗”地一声哭起来。
她说“我说下面的话,你可能要怪我要骂我,但是我一定要说,我憋不住了。听我先说了再骂我好了。”
我就慌了。开始急速回忆我对阿毛有没有做什么令人憎恶的事。脑子里翻了好几遍还是没有。
阿毛在后山对我具体说了什么已经忘了,大概是二年来对我某些微小不满的累积。二年来,累积着累积着就越发觉得委屈,想找个出口发泄。
她说完后,我说,“没了么。”
她一顿,说,“没了,现在你可以说我了。这样我们比较公平。”
我想了想,“你说的挺对的,那些我可以改。我没想到你有什么不好的。”
阿毛慌了,没反应到我是这么一个态度,说“求你了,说说我吧。”
我说“真没什么,你人挺好的,我暂时还没想到。要是有什么不好,我也会把你叫到后山说给你听的。”
在后山说完了之后,阿毛擦干眼泪和我一起回教室,收拾完书包开开心心地回家度周末去了。自此,我们的感情更好了。
我多么欣慰,那天阿毛在后山把委屈对我说了出来,她没抱着对我的积怨去高考、去上大学。在 她心里,我是会犯错误但是乐于接受和改正的;在我心里,她是善良率真的。
“我有点事想跟你说一下,我们去后山。”现在想来,这多像是男主角对女主角说的话。可是我的 高中太平淡了,以至于说这一段的是我的同桌阿毛,她叫我去后山只是把自己对我的不满说出来而已。
但是从高中毕业以后,我再也没有遇到一个可以当面把对我的积怨说出来的朋友。阿毛是第一个也许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