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青春的心可以永垂不朽
5月4日,早上看到一条状态:祝所有的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二逼青年……节日快乐。恍然悟得,今天五四青年节了。
周末,早上被娜拉着去看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现在想想,在青年节看“即将逝去的青春”,有些矫情,有些二逼。
我对这部电影并不怎么感兴趣。之前看影评,说是Just so so,不过娜嚷着好看,我无奈,只好陪同。
确实一般,至少不怎么合我的胃口。不过有的台词还是有些道理的,有些情节还是值得深思的。
说到梦想,电影里的阮莞说,我只想青春永垂不朽。郑微说,我也想,我才不想变成年老色衰的欧巴桑。
是的,青春多好啊。精力旺盛,粉面桃花。爱做梦,做得起;爱折腾,有力气;能犯错,因为还年轻。所以,谁都不愿意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淑女变成在菜市场斤斤计较的主妇。
但是,在世上奔走行走的人们,没有谁的青春是永垂不朽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不管电影中的情节如何曲折委婉,结局是喜是悲,都比不上生活戏剧化。生活才是最值得琢磨的戏剧。
生活是真实而不完满的。刻意去追求完美只是一种理想,趋近于病态。因为人生没有绝对。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没有绝对好的从没恶念没做过坏事的人,没有绝对十恶不赦没有一点好的人,没有绝对的圆,没有绝对的方。而且,我们都不完美。剧中的陈孝正苛求完美,不能有一厘米的偏差,让他最后后悔道,我的成功来自于我做人的失败。
实际上,无论我们怎么过青春,我们都会有遗憾。在大学里花前月下的,也许会后悔荒废了学业;在学校里埋头苦读的,也许会后悔没有轰轰烈烈过;年少太叛逆的,长大后可能会后悔当初的不听话而走了很多弯路;年少太乖的,成年后也许会后悔总是循规蹈矩,没有什么疯狂的事情可以回想。陈孝正面对的两个选择,一是放弃签证,和郑微继续走下去,二是放弃郑微,出国深造。陈在选择出国深造,功成名就后后悔错过了真爱。而如果选择郑微,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放弃光明的前途,和郑过平淡的日子,他同样会后悔。前者是戏剧,后者是人生。不管戏里戏外,大多时候生活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我们也不是超人,没有超级能力去平衡学业和爱情,家庭和事业等等。就像钱钟书关于婚姻的定义为“围城”一样,不光婚姻,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围城。无论你怎么选择,你总有不能得到的,总有不完美的,So,这就是生活。学会接受这种不完满以及各种各样的不公平,认清自己的能力,学着放弃,人在妥协的同时成长起来。
关于陈孝正,还有值得一提的地方。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以自己的优秀而孤立并不是真的优秀。虽然说优秀的人是孤单的,所谓“曲高和寡”,但不应该是孤僻的。冷酷,孤僻,带有一点点自卑,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是吃不开的。我不知道为什么郑微会喜欢这样一种男生,可能是剧情需要,不过换做我,我是不会喜欢这样的冷酷才子的。我喜欢的一个人,首先要心胸开阔,心理健康,才会让我觉得温暖可靠。
爱情永远是青春剧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剧中的人物,有各自不同的爱情经历,都曾努力地追求过,勇敢地付出过。结局有喜有悲。无须评判他们的爱情观是否正确,他们的做法是不是理智。因为那是青春,在我们心智尚未成熟的青春,很多事情都不能拿到科学理智的放大镜下去研究的。我只觉得郑微说的一句话很值得琢磨。在陈和郑分手后,郑的姐妹对郑说,都怪你不听话,吃亏了吧。郑说,我不吃亏,有没有人拿枪逼着我。爱情,不就是你情我愿吗。
这一句话,豁然开朗。我曾经比剧中的人物更傻更二逼,经历的事情更狗血。我付出了一切,最终还是被他如弃敝履般抛弃。有时候有人说我吃亏,我也会觉得吃亏。觉得自己付出了太多精力钱财心血眼泪,以及最重要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没有了被爱的资格。
不过现在想想,是啊,男女之间的恋情,无所谓谁吃亏,可能有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谁受伤较深之分,但是,要记得,你所后悔的所有失去,都是当初自己心甘情愿的。谁也没有拿枪逼着你去付出。他没有,任何人都没有。爱情啊,就像莫文蔚在《阴天》里唱的“感情不就是你情我愿,最好爱恨扯平两不相欠”……
我马上22岁了。比起那些十几岁就感叹失去青春的“小孩子”来说,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人在哪个阶段,就要喜欢当时的时光。年轻有年轻的好,经过时间沉淀的人也别有一番韵味。何况,最好的时光,才刚刚开始。
“有时候 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 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是的,没有什么永垂不朽,青春也是一样。
不过我想说的,只有一颗青春的心,才可以永垂不朽。
周末,早上被娜拉着去看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现在想想,在青年节看“即将逝去的青春”,有些矫情,有些二逼。
我对这部电影并不怎么感兴趣。之前看影评,说是Just so so,不过娜嚷着好看,我无奈,只好陪同。
确实一般,至少不怎么合我的胃口。不过有的台词还是有些道理的,有些情节还是值得深思的。
说到梦想,电影里的阮莞说,我只想青春永垂不朽。郑微说,我也想,我才不想变成年老色衰的欧巴桑。
是的,青春多好啊。精力旺盛,粉面桃花。爱做梦,做得起;爱折腾,有力气;能犯错,因为还年轻。所以,谁都不愿意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淑女变成在菜市场斤斤计较的主妇。
但是,在世上奔走行走的人们,没有谁的青春是永垂不朽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不管电影中的情节如何曲折委婉,结局是喜是悲,都比不上生活戏剧化。生活才是最值得琢磨的戏剧。
生活是真实而不完满的。刻意去追求完美只是一种理想,趋近于病态。因为人生没有绝对。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没有绝对好的从没恶念没做过坏事的人,没有绝对十恶不赦没有一点好的人,没有绝对的圆,没有绝对的方。而且,我们都不完美。剧中的陈孝正苛求完美,不能有一厘米的偏差,让他最后后悔道,我的成功来自于我做人的失败。
实际上,无论我们怎么过青春,我们都会有遗憾。在大学里花前月下的,也许会后悔荒废了学业;在学校里埋头苦读的,也许会后悔没有轰轰烈烈过;年少太叛逆的,长大后可能会后悔当初的不听话而走了很多弯路;年少太乖的,成年后也许会后悔总是循规蹈矩,没有什么疯狂的事情可以回想。陈孝正面对的两个选择,一是放弃签证,和郑微继续走下去,二是放弃郑微,出国深造。陈在选择出国深造,功成名就后后悔错过了真爱。而如果选择郑微,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放弃光明的前途,和郑过平淡的日子,他同样会后悔。前者是戏剧,后者是人生。不管戏里戏外,大多时候生活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我们也不是超人,没有超级能力去平衡学业和爱情,家庭和事业等等。就像钱钟书关于婚姻的定义为“围城”一样,不光婚姻,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围城。无论你怎么选择,你总有不能得到的,总有不完美的,So,这就是生活。学会接受这种不完满以及各种各样的不公平,认清自己的能力,学着放弃,人在妥协的同时成长起来。
关于陈孝正,还有值得一提的地方。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以自己的优秀而孤立并不是真的优秀。虽然说优秀的人是孤单的,所谓“曲高和寡”,但不应该是孤僻的。冷酷,孤僻,带有一点点自卑,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是吃不开的。我不知道为什么郑微会喜欢这样一种男生,可能是剧情需要,不过换做我,我是不会喜欢这样的冷酷才子的。我喜欢的一个人,首先要心胸开阔,心理健康,才会让我觉得温暖可靠。
爱情永远是青春剧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剧中的人物,有各自不同的爱情经历,都曾努力地追求过,勇敢地付出过。结局有喜有悲。无须评判他们的爱情观是否正确,他们的做法是不是理智。因为那是青春,在我们心智尚未成熟的青春,很多事情都不能拿到科学理智的放大镜下去研究的。我只觉得郑微说的一句话很值得琢磨。在陈和郑分手后,郑的姐妹对郑说,都怪你不听话,吃亏了吧。郑说,我不吃亏,有没有人拿枪逼着我。爱情,不就是你情我愿吗。
这一句话,豁然开朗。我曾经比剧中的人物更傻更二逼,经历的事情更狗血。我付出了一切,最终还是被他如弃敝履般抛弃。有时候有人说我吃亏,我也会觉得吃亏。觉得自己付出了太多精力钱财心血眼泪,以及最重要的东西,甚至觉得自己没有了被爱的资格。
不过现在想想,是啊,男女之间的恋情,无所谓谁吃亏,可能有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谁受伤较深之分,但是,要记得,你所后悔的所有失去,都是当初自己心甘情愿的。谁也没有拿枪逼着你去付出。他没有,任何人都没有。爱情啊,就像莫文蔚在《阴天》里唱的“感情不就是你情我愿,最好爱恨扯平两不相欠”……
我马上22岁了。比起那些十几岁就感叹失去青春的“小孩子”来说,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人在哪个阶段,就要喜欢当时的时光。年轻有年轻的好,经过时间沉淀的人也别有一番韵味。何况,最好的时光,才刚刚开始。
“有时候 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 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是的,没有什么永垂不朽,青春也是一样。
不过我想说的,只有一颗青春的心,才可以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