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篇旧文
2011
2011年,我24岁,正处在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虽然并没有“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但我确实曾有过不少的奢望,比如,想爱。而现实的光景是,日子一天天过,奢望一天天地消失。
2011年,我本命年,据说本命年的路都会不太顺利。果然,我前半年里一直都失魂落魄、心浮气躁,做什么都磕磕碰碰不得要领。为了麻痹自己,我不停地到处跑,有时甚至只为了待在车里,有些许孤独的时光,就买张车票从汕头跑到了深圳,住几天,又从深圳返回汕头。坐在大客车上,手支着窗栏,看着玻璃外的风景不停地变换,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静静地、无意识地漫游。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变换的只有窗外的风景。可有时想着想着,眼泪却分明流了下来。
我开始喜欢寺庙,喜欢庙宇里的孤独和安静。让浮躁的心安宁下来,寺庙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那是初夏的深圳,莺飞草长的,弘法寺也游人如织,深圳的喧嚣,连弘法寺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没有了我要的安宁,我不太喜欢。后来陆陆续续又去过了几个寺庙,感觉都不很好。有一天,我要去色达、林芝走走,那些纯净得没有一丝烦恼的地方。
24岁以前,我一直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你对人好人也会对你好,相信因果循环。而现实并不都是这样的,我24岁才明白这个道理。后来回到成都,在昭觉寺,大门口有八个很大的字,“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忽地就明白了,如若大道不昌,要人们相信善恶有报不可行,就只能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来安慰,所谓的“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等等,也不过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开始喜欢唱歌,希望能“把我唱给你听”。虽然唱的很烂,但喜欢k厅里面光怪陆离的感觉。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怎么唱袁惟仁的歌,甚至都很少听,虽然2011的前半年,都是他们陪着我。也不怎么听苏打绿,虽然有很多回忆,但听着心里会丝丝地痛。后来发现,真如容祖儿唱的,相爱很难。
那时我喜欢拍照,甚至一大早天不亮就跑到荷花池乱拍一气。那时我喜欢多多的书,喜欢《当你途经我的盛放》。我甚至开始写诗。仿着宋诗的格律做了几首,现在翻来看看,水平当然差得紧,却也是那时记忆的明证。
最闲的是五六月。工作定了,论文写完了,也已无牵无挂,闲的只剩下时间。经常是这样,晚上在宿舍,实在无聊了,就到2.5饭炒两个菜、提几瓶啤酒,一个人静静跑到水库发呆。隔了一会儿,那条屎忽仔回到宿舍见我不在,一个电话过来,问了我在哪里,就顺便拿了吉他过来,一起唱我们的“舍歌”《星空》。想起那些一起高唱《星空》、《再见理想》的日子,那些一起高呼rock n roll的日子,还有《雏菊发卡》,还有《风中的蒲公英》......那么远,这么近,却不可触及。
后来,又回过学校几次,每次我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在校园里走走,在水库坐坐。静静的,就好。有一次,徐霄对我说,小红,嘻游记里的人都要好好的,一定。我说,嗯,一定。
2011年,我24岁,正处在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虽然并没有“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但我确实曾有过不少的奢望,比如,想爱。而现实的光景是,日子一天天过,奢望一天天地消失。
2011年,我本命年,据说本命年的路都会不太顺利。果然,我前半年里一直都失魂落魄、心浮气躁,做什么都磕磕碰碰不得要领。为了麻痹自己,我不停地到处跑,有时甚至只为了待在车里,有些许孤独的时光,就买张车票从汕头跑到了深圳,住几天,又从深圳返回汕头。坐在大客车上,手支着窗栏,看着玻璃外的风景不停地变换,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静静地、无意识地漫游。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变换的只有窗外的风景。可有时想着想着,眼泪却分明流了下来。
我开始喜欢寺庙,喜欢庙宇里的孤独和安静。让浮躁的心安宁下来,寺庙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那是初夏的深圳,莺飞草长的,弘法寺也游人如织,深圳的喧嚣,连弘法寺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没有了我要的安宁,我不太喜欢。后来陆陆续续又去过了几个寺庙,感觉都不很好。有一天,我要去色达、林芝走走,那些纯净得没有一丝烦恼的地方。
24岁以前,我一直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你对人好人也会对你好,相信因果循环。而现实并不都是这样的,我24岁才明白这个道理。后来回到成都,在昭觉寺,大门口有八个很大的字,“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忽地就明白了,如若大道不昌,要人们相信善恶有报不可行,就只能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来安慰,所谓的“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等等,也不过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开始喜欢唱歌,希望能“把我唱给你听”。虽然唱的很烂,但喜欢k厅里面光怪陆离的感觉。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怎么唱袁惟仁的歌,甚至都很少听,虽然2011的前半年,都是他们陪着我。也不怎么听苏打绿,虽然有很多回忆,但听着心里会丝丝地痛。后来发现,真如容祖儿唱的,相爱很难。
那时我喜欢拍照,甚至一大早天不亮就跑到荷花池乱拍一气。那时我喜欢多多的书,喜欢《当你途经我的盛放》。我甚至开始写诗。仿着宋诗的格律做了几首,现在翻来看看,水平当然差得紧,却也是那时记忆的明证。
最闲的是五六月。工作定了,论文写完了,也已无牵无挂,闲的只剩下时间。经常是这样,晚上在宿舍,实在无聊了,就到2.5饭炒两个菜、提几瓶啤酒,一个人静静跑到水库发呆。隔了一会儿,那条屎忽仔回到宿舍见我不在,一个电话过来,问了我在哪里,就顺便拿了吉他过来,一起唱我们的“舍歌”《星空》。想起那些一起高唱《星空》、《再见理想》的日子,那些一起高呼rock n roll的日子,还有《雏菊发卡》,还有《风中的蒲公英》......那么远,这么近,却不可触及。
后来,又回过学校几次,每次我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在校园里走走,在水库坐坐。静静的,就好。有一次,徐霄对我说,小红,嘻游记里的人都要好好的,一定。我说,嗯,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