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8 李笑来关于比特币、思考的讲座
昨天非常开心去了车库咖啡听李笑来关于比特币的讲座,当然正如李笑来的微博所言"以比特币为话题。可实际上,我会聊学习、聊思考,聊规则、聊制度,聊创客、聊行为模式……思考如何改变行为,行动如何影响未来"。昨天的分享会也的确如此,错过分享会的前半部分的我感受到了比特币之外的精彩,以下是我的一些记忆和思考。
1。洗脑 brain washing
如果单提"洗脑"这个词,大家想到的恐怕是传销、五毛党,觉得洗脑这件事离我太远了,我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上这种当。可是当李笑来老师举出例子时,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
李笑来举得一个例子是关于牙膏,第一,牙膏只有清新口气的作用,根本没有坚固牙齿的作用。但是广告营销已经使我们形成了坚固的洗脑认识。而关于牙膏口扩大5mm的营销案例大家也熟知,第三则是国家牙防组织,这个组织给了许多牙膏认证,我们也常在广告词听到,牙膏的包装上也有,而它不过是北大两个学生在一个宿舍成立的民间组织,可信度可想而知,但我们觉得有这个认证很牛呀。
我想洗脑还在其他方面,比方爸妈老师从小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上学、找工作挣钱,其实他们不是故意这样给我们洗脑,而是他们就是这样被洗的,所以顺理成章的教给我们。生活道路不该是这样一条线画死,赚钱也不是就这一条稳妥的道路。但是我们常常就按部就班,直到过上了和父母一样的一生。
2。思考
反抗洗脑就是努力思考,而且努力地独立思考。
李笑来老师分享了他开始独立思考的源头,源自他26岁听别人说话,上午听A讲觉得很有道理很厉害,下午听B讲也觉得很有道理很厉害,晚上躺床上突然想起来,不对啊,A和B说的完全是相反的啊!
这个经历就像我的当下,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拿不出自己的主意,遇到问题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去思考,我不时地问周围人的意见,可是他们的建议是相反的。我发现,向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有经验者求助是个迅速学习的机会,可很多时候,你接触不到专家或有经验者,这个时候,你周围的人的建议更像给你思路,但是思考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己,你去分析概念,去search、search and research,你去理清楚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的结论。
其实还有一点,是opinion和fact的区别,尤其是在我们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你的论据究竟是基于事实呢,还是基于你的观点呢?
3。概念
观点和事实分辨不清可以归类于李笑来给的建议"概念清晰,是一个人思考的根本。"
我们很容易混淆一些东西,尤其是一些长得很像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只能不断挖掘概念,不断进行比较,不断找它们的不同处。就像下午我陪老妈挖野菜,她指着我看起来一样的野菜对我说,"这个是蒲公英,这个是荠菜,这个是燕子倚。"我说,"看起来一样啊都是锯齿形叶子。"我妈说,"不一样的,你看蒲公英和燕子倚的的锯齿比较明显,但是蒲公英的叶子比较厚实,颜色也深一些。芥菜虽然也有锯齿,但是它的顶端是片大叶子。"我不时地分辨着,我知道了颜色深浅不一样这一特点,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仍会犯错。这不免让我想起来了混淆这件事,我们找出不同之后还需要不断练习,当练习到足够次数时,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差别并且辨别清楚。
在学习概念中,还有另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学习中我们常调用人类"类比"的思维,只是有时候我们把类比的"约等于"变成了"等于"。这会导致另一种的概念不清。
4。逻辑让你活在未来
怎样才能活在未来?我觉得李笑来老师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逻辑判断能力做出一个东西或者一个决定,通过一天或者几天或者半年它实现了,成真了,得到了验证。这样的感觉一定很棒。
其实,这次还有其他的感触,当你眼界局限于自己周围而不去打破拓展时,你的成长就会很缓慢,当你走出去,你会发现大千的世界、各式的人和思想,就像海绵遇到水,迅速成长。
以此继续激励自己。
1。洗脑 brain washing
如果单提"洗脑"这个词,大家想到的恐怕是传销、五毛党,觉得洗脑这件事离我太远了,我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上这种当。可是当李笑来老师举出例子时,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
李笑来举得一个例子是关于牙膏,第一,牙膏只有清新口气的作用,根本没有坚固牙齿的作用。但是广告营销已经使我们形成了坚固的洗脑认识。而关于牙膏口扩大5mm的营销案例大家也熟知,第三则是国家牙防组织,这个组织给了许多牙膏认证,我们也常在广告词听到,牙膏的包装上也有,而它不过是北大两个学生在一个宿舍成立的民间组织,可信度可想而知,但我们觉得有这个认证很牛呀。
我想洗脑还在其他方面,比方爸妈老师从小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上学、找工作挣钱,其实他们不是故意这样给我们洗脑,而是他们就是这样被洗的,所以顺理成章的教给我们。生活道路不该是这样一条线画死,赚钱也不是就这一条稳妥的道路。但是我们常常就按部就班,直到过上了和父母一样的一生。
2。思考
反抗洗脑就是努力思考,而且努力地独立思考。
李笑来老师分享了他开始独立思考的源头,源自他26岁听别人说话,上午听A讲觉得很有道理很厉害,下午听B讲也觉得很有道理很厉害,晚上躺床上突然想起来,不对啊,A和B说的完全是相反的啊!
这个经历就像我的当下,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拿不出自己的主意,遇到问题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去思考,我不时地问周围人的意见,可是他们的建议是相反的。我发现,向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有经验者求助是个迅速学习的机会,可很多时候,你接触不到专家或有经验者,这个时候,你周围的人的建议更像给你思路,但是思考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己,你去分析概念,去search、search and research,你去理清楚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的结论。
其实还有一点,是opinion和fact的区别,尤其是在我们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你的论据究竟是基于事实呢,还是基于你的观点呢?
3。概念
观点和事实分辨不清可以归类于李笑来给的建议"概念清晰,是一个人思考的根本。"
我们很容易混淆一些东西,尤其是一些长得很像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只能不断挖掘概念,不断进行比较,不断找它们的不同处。就像下午我陪老妈挖野菜,她指着我看起来一样的野菜对我说,"这个是蒲公英,这个是荠菜,这个是燕子倚。"我说,"看起来一样啊都是锯齿形叶子。"我妈说,"不一样的,你看蒲公英和燕子倚的的锯齿比较明显,但是蒲公英的叶子比较厚实,颜色也深一些。芥菜虽然也有锯齿,但是它的顶端是片大叶子。"我不时地分辨着,我知道了颜色深浅不一样这一特点,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仍会犯错。这不免让我想起来了混淆这件事,我们找出不同之后还需要不断练习,当练习到足够次数时,我们就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差别并且辨别清楚。
在学习概念中,还有另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学习中我们常调用人类"类比"的思维,只是有时候我们把类比的"约等于"变成了"等于"。这会导致另一种的概念不清。
4。逻辑让你活在未来
怎样才能活在未来?我觉得李笑来老师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逻辑判断能力做出一个东西或者一个决定,通过一天或者几天或者半年它实现了,成真了,得到了验证。这样的感觉一定很棒。
其实,这次还有其他的感触,当你眼界局限于自己周围而不去打破拓展时,你的成长就会很缓慢,当你走出去,你会发现大千的世界、各式的人和思想,就像海绵遇到水,迅速成长。
以此继续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