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学记
13年
4月
本学期除了教点《百家姓》《千家诗》(都是遇着教,比如遇到姓莫的教莫姓,遇到清明教杜牧《清明》),几乎感觉没什么可教了。于是想到了甲骨文,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特点,又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9日 发现“甲骨文慧画”。当时爸爸想的是边自学边教晋,欲网购一部《甲骨文字典》,基本选定徐中舒版后,想起百度下“多大可学甲骨文”,边输入还边笑自己多此一举,这年头有几个孩子会学甲骨文?结果发现了“甲骨文慧画”,人家都已将甲骨文商品化做成教育产品了。2008被誉为中国绘本元年,10年又出了个甲骨文慧画,晋真是生逢其时。
11日 从“甲骨文慧画”淘宝店购得《甲骨文儿童识字与绘画》三册,及《甲骨文识字卡片》一盒,并免费获赠甲骨文慧画卡片一沓。一口气就翻了第一本。兴味盎然。对卞庄子刺虎印象尤深。
当天教第一个字“月”,掌握还算快。
接下来又掌握了日、星。
到“人”这里卡住了,曲笔较难。于是注意力下降。妈妈提议让晋先描,爸爸就用签字笔写一个晋描一个,兴趣大增。
20日 提笔就会写“雨”,雪的撇不会写。
21日 一出手就把雪的第一撇写出来了,可惜第二撇写成了横线。然后一晚上都没写好一撇。
22日 不愿写“雪”,随她。又写“天”。一竖很长,两臂很短,但两腿弯得很好,头顶那方框则随意画个圈。
23日 又不愿写“木”。一个劲画小蝌蚪,涂个圈再拖条尾巴,活灵活现。爸爸于是换张“水”,耐心说让小蝌蚪在里面游,仍不愿。再找了个“子”,让在蝌蚪尾巴腰上长双手,就变成了个求抱的小孩子。来兴致了,变了8个小孩子。但并不愿好好画弯的双手,只是一笔斜斜带过。
24日 会写“口”,一次画成,就是歪斜了点。接着写“齿”,最后一笔总爱画成弧形,方牙齿变成了圆圈。
28日 生病了几天没写字。今天重写“木”,一次画成,枝条根须因为歪扭,反显得很有动感。又在“木”的身上加“日”变“东”,一次画成,就是太阳袖珍了点。再画“木”上之“日”即“杲”,不愿画了。
29日 木和日这样的部首字掌握了,即具备了指挥多个汉字的能力。今天想起来查周、晋、宋的甲骨文,很巧正好分别是学过的口、日、木部。爸爸特意选了三字各种写法中最简明的一种。经爸妈的怂恿和鼓励,尽管中间注意力有所转移,还是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自己的姓名写法。
30日 今天嚷着“我来写个‘周’”,一上手就写成了,兴致很高。因为掌握了“晋”,又顺势教了“晋”上半部分,即“草”,及两“草”之间一“日”即“暮”。却又不肯好好写。
5月
1日 早上拿着个田字格塑料盒说:这是“周”嘛。
读了小熊乌夫《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后,爸爸怂恿晋学习“花”字,然后在爸送妈的生日礼物(《平凡的世界》、《雍正王朝》、《大染坊》)每本扉页上献上了一朵花,妈妈很开心。
2日 掌握了“生”。但总想让爸写好后描,积极性不够。
3日 今天爸爸收拾衣柜,妈妈教的,掌握了“心”字,就是画得扁了点。爸爸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窝子,让晋知道心的形状。后来想起妈妈有块心形贺兰石,翻出来让晋具象地认识了心。
4日 下午爸爸开会,妈妈看书,晋坐在妈妈身边自己写开了字。复习了“心”,又学了新字“牛”,还想写“男”,写了“田”后终于写不下去。已经很不错了,爸爸的评价是,这就叫熏陶式教育。
5日 晚上爸爸洗碗时,妈妈又教晋复习了“牛”,又学“水”,有难度。最后把曲折水纹都画成了圆圈,后来干脆就自由画圈去了。爸妈也就由她。今天妈妈发明一个创意,是让晋将一张纸反复对折出8个小方框,字就在每个框中写。晋掌握得不错,锻炼了手工。
6日 晚上自己选择了房形部首,复习了“宋”,又新学了大盖的“宋”,和“宫”。爸爸说这宫看上去就像两层楼的房子,国王和公主住的。刚好晋今天被褚老师夸了像小公主,可感兴趣了。
爸爸介绍说,学字先从部首开始,部首好比是你们的班主任,找到班主任就能找到一群小朋友。晋就兴奋地指着部首下的各个字,说这是某某这是某某,全是她的同学名字。
7日 妈妈教了新字“目”,眼眶画不像。
8日 爸爸教会了“目”。
10日 幼儿园搞母亲节活动,将妈妈照片贴在一颗红心上,特意要求妈妈接放学。妈妈一到,晋就送上红心,说“妈妈,谢谢你”。回家后,爸爸特意教会了“羊”,即妈妈的生肖,授意画在这颗心上。制成了一张精美卡片,贴在餐厅的墙上,两张奖状的下面。
11日 复习“目”,又在上面加了两根睫毛,就成了“眉”。
12日 妈妈指导复习已学过的字,“周”、“生”、“日”已写得很逼真。
7月
25日 爸爸计划8月初让晋给小表姐用甲骨文写生日贺卡,就写“生日开心(甲骨文无”快乐“二字)”,再落款题上自己名字。别的都已会,就开字笔画偏繁。先学内部结构,左右手开一门闩,晋故意不好好写。爸爸软硬兼施,且难免呵斥,都不奏效。晚上晋想请爸帮折纸船,爸顺势要求写,一下午写不好的半个字,一秒钟就写好了,正所谓因势利导。
8月
3日 写就生日贺卡:“祝 生日开心”加落款共8字,爸再题上日期,再在空处画上一颗大大的心字,里面画上笑脸。每一个都颜色不同,这是晋最终创作时的创意,说要五颜六色的。6日与爸一同去邮局寄向安吉。晋连说:“太好玩了。”
8日 接下来准备学“中秋”二字,准备制作中秋贺卡。
17日 晋学字渐快,一个字慢的两三天,快则一天就会了。中、秋已画得挺好,今天又开始准备制作教师节贺卡。先学老师的老,一长发老人拄拐杖状,当天就画得挺像了。
9月
10日 教师节写了7张甲骨文贺卡,班里3位老师加两位师院来的雷、卓两位实习老师,还有园长、书记各一张。每张写“祝某老师节日开心”加落款和信封共14字,两天写就98字,不容易。
11日 又准备给少年宫舞蹈班赵老师送张教师节贺卡,开始现学“赵”字。右边的“小”,晋自己直接写了出来,爸诧异地问谁教的,晋说我自己认识的呀,原来她就把脑袋里已认识的“小”字直接写出来了。
10月
1日 游莲花庄,爸爸问碑廊中赵孟頫的字好不好,晋骄傲地说没我好,他不会甲骨文。
11月
24日 少年宫舞蹈班赵老师结婚,为她以及之前结婚的朱老师写了“新婚开心”贺卡,新、婚二字新学。
14年
2月3日 爸爸决定有计划地持续教字,是日复习了“牛”。
4日 学了“牧”。
5日学了“羊”、“草”、“雨”、“雪”,后三字在计划外,因为简单一学就会。
6日鼓励晋将近日所学几个字组合成一幅画,在爸提示下,晋画了牛羊吃草牧民放牧天上有雨的情景。
13日老爸得一灵感式年度计划:掌握说文体系主要部首(象形程度高易理解的)及个别例字甲骨文,教材:马如森《甲骨文书法大字典》、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甲骨文慧画 的《甲骨文儿童识字与绘画》。
15日 开始学第一个部首“示”,一次掌握。再复习早已会写的“祝”,并学新的例字“神”,金文右边扭曲状的闪电,晋画多次都是折线。爸反复讲解,晋突然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一下就画出来游龙般的闪电,还真挺神。
16日 学第二个部首“玉”,简单,一次掌握。又学例字“玩”,最后一笔和昨天一样,也总画成折线,最后勉强写得像样了。晚上高兴地给下夜班回来的妈妈讲解“玩”的意思。
10月
27日 下午和老爸一起为大班3个班小朋友上了一堂《有趣的甲骨文》课,爸讲晋写,配合得不错。上完后老爸和全班小朋友一起为晋庆祝生日。
15年
10月
13日 下午和老爸一起为大班3个班小朋友(包括自己所在的大一班)上了一堂《仓颉造字》课,老爸在去年基础上变了点花样,但感觉讲得没去年好,加上天热讲得满头大汗。反倒晋在台上很开心,轻松自如。
4月
本学期除了教点《百家姓》《千家诗》(都是遇着教,比如遇到姓莫的教莫姓,遇到清明教杜牧《清明》),几乎感觉没什么可教了。于是想到了甲骨文,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特点,又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9日 发现“甲骨文慧画”。当时爸爸想的是边自学边教晋,欲网购一部《甲骨文字典》,基本选定徐中舒版后,想起百度下“多大可学甲骨文”,边输入还边笑自己多此一举,这年头有几个孩子会学甲骨文?结果发现了“甲骨文慧画”,人家都已将甲骨文商品化做成教育产品了。2008被誉为中国绘本元年,10年又出了个甲骨文慧画,晋真是生逢其时。
11日 从“甲骨文慧画”淘宝店购得《甲骨文儿童识字与绘画》三册,及《甲骨文识字卡片》一盒,并免费获赠甲骨文慧画卡片一沓。一口气就翻了第一本。兴味盎然。对卞庄子刺虎印象尤深。
![]() |
当天教第一个字“月”,掌握还算快。
接下来又掌握了日、星。
到“人”这里卡住了,曲笔较难。于是注意力下降。妈妈提议让晋先描,爸爸就用签字笔写一个晋描一个,兴趣大增。
20日 提笔就会写“雨”,雪的撇不会写。
21日 一出手就把雪的第一撇写出来了,可惜第二撇写成了横线。然后一晚上都没写好一撇。
22日 不愿写“雪”,随她。又写“天”。一竖很长,两臂很短,但两腿弯得很好,头顶那方框则随意画个圈。
23日 又不愿写“木”。一个劲画小蝌蚪,涂个圈再拖条尾巴,活灵活现。爸爸于是换张“水”,耐心说让小蝌蚪在里面游,仍不愿。再找了个“子”,让在蝌蚪尾巴腰上长双手,就变成了个求抱的小孩子。来兴致了,变了8个小孩子。但并不愿好好画弯的双手,只是一笔斜斜带过。
24日 会写“口”,一次画成,就是歪斜了点。接着写“齿”,最后一笔总爱画成弧形,方牙齿变成了圆圈。
28日 生病了几天没写字。今天重写“木”,一次画成,枝条根须因为歪扭,反显得很有动感。又在“木”的身上加“日”变“东”,一次画成,就是太阳袖珍了点。再画“木”上之“日”即“杲”,不愿画了。
29日 木和日这样的部首字掌握了,即具备了指挥多个汉字的能力。今天想起来查周、晋、宋的甲骨文,很巧正好分别是学过的口、日、木部。爸爸特意选了三字各种写法中最简明的一种。经爸妈的怂恿和鼓励,尽管中间注意力有所转移,还是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自己的姓名写法。
30日 今天嚷着“我来写个‘周’”,一上手就写成了,兴致很高。因为掌握了“晋”,又顺势教了“晋”上半部分,即“草”,及两“草”之间一“日”即“暮”。却又不肯好好写。
5月
1日 早上拿着个田字格塑料盒说:这是“周”嘛。
读了小熊乌夫《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后,爸爸怂恿晋学习“花”字,然后在爸送妈的生日礼物(《平凡的世界》、《雍正王朝》、《大染坊》)每本扉页上献上了一朵花,妈妈很开心。
2日 掌握了“生”。但总想让爸写好后描,积极性不够。
3日 今天爸爸收拾衣柜,妈妈教的,掌握了“心”字,就是画得扁了点。爸爸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窝子,让晋知道心的形状。后来想起妈妈有块心形贺兰石,翻出来让晋具象地认识了心。
4日 下午爸爸开会,妈妈看书,晋坐在妈妈身边自己写开了字。复习了“心”,又学了新字“牛”,还想写“男”,写了“田”后终于写不下去。已经很不错了,爸爸的评价是,这就叫熏陶式教育。
5日 晚上爸爸洗碗时,妈妈又教晋复习了“牛”,又学“水”,有难度。最后把曲折水纹都画成了圆圈,后来干脆就自由画圈去了。爸妈也就由她。今天妈妈发明一个创意,是让晋将一张纸反复对折出8个小方框,字就在每个框中写。晋掌握得不错,锻炼了手工。
6日 晚上自己选择了房形部首,复习了“宋”,又新学了大盖的“宋”,和“宫”。爸爸说这宫看上去就像两层楼的房子,国王和公主住的。刚好晋今天被褚老师夸了像小公主,可感兴趣了。
爸爸介绍说,学字先从部首开始,部首好比是你们的班主任,找到班主任就能找到一群小朋友。晋就兴奋地指着部首下的各个字,说这是某某这是某某,全是她的同学名字。
7日 妈妈教了新字“目”,眼眶画不像。
8日 爸爸教会了“目”。
10日 幼儿园搞母亲节活动,将妈妈照片贴在一颗红心上,特意要求妈妈接放学。妈妈一到,晋就送上红心,说“妈妈,谢谢你”。回家后,爸爸特意教会了“羊”,即妈妈的生肖,授意画在这颗心上。制成了一张精美卡片,贴在餐厅的墙上,两张奖状的下面。
11日 复习“目”,又在上面加了两根睫毛,就成了“眉”。
12日 妈妈指导复习已学过的字,“周”、“生”、“日”已写得很逼真。
7月
25日 爸爸计划8月初让晋给小表姐用甲骨文写生日贺卡,就写“生日开心(甲骨文无”快乐“二字)”,再落款题上自己名字。别的都已会,就开字笔画偏繁。先学内部结构,左右手开一门闩,晋故意不好好写。爸爸软硬兼施,且难免呵斥,都不奏效。晚上晋想请爸帮折纸船,爸顺势要求写,一下午写不好的半个字,一秒钟就写好了,正所谓因势利导。
8月
3日 写就生日贺卡:“祝 生日开心”加落款共8字,爸再题上日期,再在空处画上一颗大大的心字,里面画上笑脸。每一个都颜色不同,这是晋最终创作时的创意,说要五颜六色的。6日与爸一同去邮局寄向安吉。晋连说:“太好玩了。”
8日 接下来准备学“中秋”二字,准备制作中秋贺卡。
17日 晋学字渐快,一个字慢的两三天,快则一天就会了。中、秋已画得挺好,今天又开始准备制作教师节贺卡。先学老师的老,一长发老人拄拐杖状,当天就画得挺像了。
9月
10日 教师节写了7张甲骨文贺卡,班里3位老师加两位师院来的雷、卓两位实习老师,还有园长、书记各一张。每张写“祝某老师节日开心”加落款和信封共14字,两天写就98字,不容易。
11日 又准备给少年宫舞蹈班赵老师送张教师节贺卡,开始现学“赵”字。右边的“小”,晋自己直接写了出来,爸诧异地问谁教的,晋说我自己认识的呀,原来她就把脑袋里已认识的“小”字直接写出来了。
10月
1日 游莲花庄,爸爸问碑廊中赵孟頫的字好不好,晋骄傲地说没我好,他不会甲骨文。
11月
24日 少年宫舞蹈班赵老师结婚,为她以及之前结婚的朱老师写了“新婚开心”贺卡,新、婚二字新学。
14年
2月3日 爸爸决定有计划地持续教字,是日复习了“牛”。
4日 学了“牧”。
5日学了“羊”、“草”、“雨”、“雪”,后三字在计划外,因为简单一学就会。
6日鼓励晋将近日所学几个字组合成一幅画,在爸提示下,晋画了牛羊吃草牧民放牧天上有雨的情景。
13日老爸得一灵感式年度计划:掌握说文体系主要部首(象形程度高易理解的)及个别例字甲骨文,教材:马如森《甲骨文书法大字典》、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甲骨文慧画 的《甲骨文儿童识字与绘画》。
15日 开始学第一个部首“示”,一次掌握。再复习早已会写的“祝”,并学新的例字“神”,金文右边扭曲状的闪电,晋画多次都是折线。爸反复讲解,晋突然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一下就画出来游龙般的闪电,还真挺神。
![]() |
16日 学第二个部首“玉”,简单,一次掌握。又学例字“玩”,最后一笔和昨天一样,也总画成折线,最后勉强写得像样了。晚上高兴地给下夜班回来的妈妈讲解“玩”的意思。
10月
27日 下午和老爸一起为大班3个班小朋友上了一堂《有趣的甲骨文》课,爸讲晋写,配合得不错。上完后老爸和全班小朋友一起为晋庆祝生日。
15年
10月
13日 下午和老爸一起为大班3个班小朋友(包括自己所在的大一班)上了一堂《仓颉造字》课,老爸在去年基础上变了点花样,但感觉讲得没去年好,加上天热讲得满头大汗。反倒晋在台上很开心,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