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二
执念
<那些年>我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沈佳宜说的一句话:人生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徒劳无功的。所以我不总是那么在意此刻的付出所换来的。
在时间的无垠荒崖里,我们常常被迷惑,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小时候,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质问:你所着眼的那渺小的局部在往后的人生里,当你回忆时,你确信那对你而言依旧是最宝贵的吗? 所以慢慢地,我看淡了很多事:不再纠结于一个微小的失误,不再苛刻自己。
但你还是不明白。其实,自己爱的人远比一个丢失的素材重要。没有过失和失败的人生才应该是遗憾的。对完美的执念只会把你引入无休止痛苦的深渊。因为哪怕端到你手里的水不是热的,你都会感到失望、愤怒。哪怕飘落一片你不喜欢的叶子,你都会觉得它阻碍了晴空。这样的人生何其可怜,也许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完美"和成功,但你伤遍了周围所有的人。你对他人的抱怨和失望,反而使幸福感到无望。
我行走不止为那山光水色,还有看不见的灵魂的风景。每一个笑脸、每一次招手,我们是在与灵魂对话。我坐在时光的车里,所经过的心灵飞逝而过的时候,我会欣赏,会铭记,会感知。这是我行走的意义。
美好的意义不在于你过的有多好,而是你的存在,你的言语让别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庆幸,让别人对自己更满意。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张爱玲在<余烬录>结尾处的这段话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我现在看着你闹脾气,对生活苛刻,也就像看风景一样。通过岁月的橱窗,我知道以前的我也是这样伤人地对他人失望。我也知道以后你也会被改变。没错,我们都是孤独的,默默观察着这风景的我是孤独地接纳着,在疯狂纠结痛苦失望的你也是孤独地愤怒着。生活是公平的,你曾经如何伤害爱你至深的人,有一天,你也会如何被你的至爱伤害。
我一直以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难以名状的。就像那些短暂相交的人,留在脑海里的片断,有时候越是风轻云淡的相处反而越是隽永的回忆。
在老挝南部的四千美岛,我遇见过一个女人。她谈不上不漂亮,瘦瘦小小,皮肤很黑。讲话的时候,语气总是懒洋洋的,有气无力。我很难理解,带着孩子的她如何吸引了那个高大帅气的德国男人(他说他来此地11年,而女儿却12、3岁,原谅我这么想吧〜),愿为她抛开发达国家的优良生活,和她隐居在这水电都不通的落后岛屿。虽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教女,经营着可有可无的惨淡小旅馆,貌似也是一种非比寻常的浪漫。每次看到他对她柔情地撒娇,我总是很好奇,为什么会是她?但爱情的事,很多时候都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我们住在他们家的小旅馆。第一次他带我们进客厅饭厅合二为一的吊脚楼的时候,看见她躺在地板上午休,手臂遮住眼睛挡住刺眼的光线。醒来后有气无力地和我们打了个招呼,我都不是听得太清她具体说了些什么。第二天晚饭的时候,一起吃饭,有一些表面的对话,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最深刻的是我们走的那天,她丈夫出门了,她负责开船送我们去主岛那边坐离开的巴士。我们收拾好行李在客厅等她,她跑去房间换了件裙子,穿了件毛衣外套,涂了层口红。然后开船送我们到主岛,还一直带着我们走到巴士站点。和负责票据的人交接完,就和我们告别。她握住我的手,说明年来的时候带着你们的宝宝。就是她握着我手说这话的场景和她换好衣服化好妆出来的场景,我始终无法忘记。
<那些年>我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沈佳宜说的一句话:人生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徒劳无功的。所以我不总是那么在意此刻的付出所换来的。
在时间的无垠荒崖里,我们常常被迷惑,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小时候,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质问:你所着眼的那渺小的局部在往后的人生里,当你回忆时,你确信那对你而言依旧是最宝贵的吗? 所以慢慢地,我看淡了很多事:不再纠结于一个微小的失误,不再苛刻自己。
但你还是不明白。其实,自己爱的人远比一个丢失的素材重要。没有过失和失败的人生才应该是遗憾的。对完美的执念只会把你引入无休止痛苦的深渊。因为哪怕端到你手里的水不是热的,你都会感到失望、愤怒。哪怕飘落一片你不喜欢的叶子,你都会觉得它阻碍了晴空。这样的人生何其可怜,也许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完美"和成功,但你伤遍了周围所有的人。你对他人的抱怨和失望,反而使幸福感到无望。
我行走不止为那山光水色,还有看不见的灵魂的风景。每一个笑脸、每一次招手,我们是在与灵魂对话。我坐在时光的车里,所经过的心灵飞逝而过的时候,我会欣赏,会铭记,会感知。这是我行走的意义。
美好的意义不在于你过的有多好,而是你的存在,你的言语让别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庆幸,让别人对自己更满意。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张爱玲在<余烬录>结尾处的这段话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我现在看着你闹脾气,对生活苛刻,也就像看风景一样。通过岁月的橱窗,我知道以前的我也是这样伤人地对他人失望。我也知道以后你也会被改变。没错,我们都是孤独的,默默观察着这风景的我是孤独地接纳着,在疯狂纠结痛苦失望的你也是孤独地愤怒着。生活是公平的,你曾经如何伤害爱你至深的人,有一天,你也会如何被你的至爱伤害。
我一直以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难以名状的。就像那些短暂相交的人,留在脑海里的片断,有时候越是风轻云淡的相处反而越是隽永的回忆。
在老挝南部的四千美岛,我遇见过一个女人。她谈不上不漂亮,瘦瘦小小,皮肤很黑。讲话的时候,语气总是懒洋洋的,有气无力。我很难理解,带着孩子的她如何吸引了那个高大帅气的德国男人(他说他来此地11年,而女儿却12、3岁,原谅我这么想吧〜),愿为她抛开发达国家的优良生活,和她隐居在这水电都不通的落后岛屿。虽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教女,经营着可有可无的惨淡小旅馆,貌似也是一种非比寻常的浪漫。每次看到他对她柔情地撒娇,我总是很好奇,为什么会是她?但爱情的事,很多时候都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我们住在他们家的小旅馆。第一次他带我们进客厅饭厅合二为一的吊脚楼的时候,看见她躺在地板上午休,手臂遮住眼睛挡住刺眼的光线。醒来后有气无力地和我们打了个招呼,我都不是听得太清她具体说了些什么。第二天晚饭的时候,一起吃饭,有一些表面的对话,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最深刻的是我们走的那天,她丈夫出门了,她负责开船送我们去主岛那边坐离开的巴士。我们收拾好行李在客厅等她,她跑去房间换了件裙子,穿了件毛衣外套,涂了层口红。然后开船送我们到主岛,还一直带着我们走到巴士站点。和负责票据的人交接完,就和我们告别。她握住我的手,说明年来的时候带着你们的宝宝。就是她握着我手说这话的场景和她换好衣服化好妆出来的场景,我始终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