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手艺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喜欢沉浸在做简单的、不用动脑子的手工活中的感觉。以前在杂志社工作的时候,每月包一次杂志,一名同事将杂志装进塑料袋中,另一名同事贴上印有地址的贴纸,交给下一个人将塑料袋口用热压机压好封口。每月装杂志的这天,所有在电脑前码字的编辑们统统变作手艺人,装袋的装袋,粘地址的粘地址,最后一个压封口的人仿佛疯狂老鼠一样,一刻不停地压机器。女工们一边装杂志一边聊八卦,男工们干力气活,不停地运送杂志,那场面堪称热火朝天。
那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做可以称得上“手艺”的工作,后来由于材料更新,这个程序变得越来越简单,地址是印在塑料袋上的,袋口已经粘好了双面胶,只要撕掉膜就可以粘上,一个人就可以迅速装好一本杂志,全民包杂志的场面一去不回,人员越来越精简,只剩三个人一上午就可以包好所有的杂志。
这大概是一切手工艺的命运——工业化的生产提高了手工劳动的效率,共性代替了个性,古老的手艺变成博物馆里的陈设,以前手艺是吃饭的家伙,而现在,人们不再为生存去学手艺,因为靠手艺已经很难混出一口饭吃。到今天,仍然在坚持做手艺的人,大部分是理想国人,因为坚持手艺,就等于坚持一种于现代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节奏。
手艺之所以迷人,不仅仅是因为手工打造出的产品比机器制品拥有更多的灵魂,对手艺人来说,日复一日地从事一种重复的工作,绝不仅是期待手中的活计终有一天羽化成蝶,成为一件稀世珍品,他们迷恋的是这工作本身。很多手艺活都算不上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天天做,时时做,经验是成为大师的唯一途径。手艺人也谈不上风雅,不比弹琴画画的,大部分手艺人都木讷少言,面貌朴素,也谈不上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因为学手艺靠的不是语言,而是观察和练习。一个太活泼的人很难成为好手艺人,或许就是因为他太难静下心来,将自己束缚在一个重复的劳动中。
一旦沉浸在某一门手艺中,便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这种宁静、祥和态让人们得以遁世,时间变得很难察觉。熟练了以后,手在不停地工作,而思想天马行空,心得以放松。
那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做可以称得上“手艺”的工作,后来由于材料更新,这个程序变得越来越简单,地址是印在塑料袋上的,袋口已经粘好了双面胶,只要撕掉膜就可以粘上,一个人就可以迅速装好一本杂志,全民包杂志的场面一去不回,人员越来越精简,只剩三个人一上午就可以包好所有的杂志。
这大概是一切手工艺的命运——工业化的生产提高了手工劳动的效率,共性代替了个性,古老的手艺变成博物馆里的陈设,以前手艺是吃饭的家伙,而现在,人们不再为生存去学手艺,因为靠手艺已经很难混出一口饭吃。到今天,仍然在坚持做手艺的人,大部分是理想国人,因为坚持手艺,就等于坚持一种于现代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节奏。
手艺之所以迷人,不仅仅是因为手工打造出的产品比机器制品拥有更多的灵魂,对手艺人来说,日复一日地从事一种重复的工作,绝不仅是期待手中的活计终有一天羽化成蝶,成为一件稀世珍品,他们迷恋的是这工作本身。很多手艺活都算不上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天天做,时时做,经验是成为大师的唯一途径。手艺人也谈不上风雅,不比弹琴画画的,大部分手艺人都木讷少言,面貌朴素,也谈不上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因为学手艺靠的不是语言,而是观察和练习。一个太活泼的人很难成为好手艺人,或许就是因为他太难静下心来,将自己束缚在一个重复的劳动中。
一旦沉浸在某一门手艺中,便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这种宁静、祥和态让人们得以遁世,时间变得很难察觉。熟练了以后,手在不停地工作,而思想天马行空,心得以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