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7-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属于哪类人。在与别人交流沟通时,我是那种能够听进去别人的话,并好好吸收的,还是那种别人说一句,随时都能“回敬”几句。从心里,我更希望自己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但似乎很显然的是,我那种较真的情绪,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中,似乎都要一争高下。即使所谓的坚持己见连自己看来都十分荒谬,但是就是不愿低头说句,你是对的。
一直都对类似“自我主义”的字眼持有厌恶的情绪,更别提自私自利之类的。一度也以为自己离这些字眼很远。实不然。我对生活有太多的“零容忍”。我不能忍受林某某高亢的嗓门配之来势凶猛的方言;我不能忍受梁某某喋喋不休地说这题那题,再附之以长篇大论;我不能忍受一个明明比你厉害很多的人“始终如一”地说一些任谁听了都会飘飘然、忘了现实的蜜饯之语。好几次,都很想说一句“SHTU UP!”,但是转念一想,或许这就是每个人的方式,有人习惯恶语相向,有人习惯甜言蜜语,有人习惯沉默寡言,有人习惯一吐为快。我有哪种习惯,有肢体语言解决一切,或许也是那种最让人讨厌的,什么都不说,拼命藏着掖着让别人使劲儿地猜。
梁莫某依旧还在围绕京考。估计也只有等京考的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才能拾得耳朵的清静。她不时地丢出一些问题,说没有解题思路,当别人说出一些想法时,面临的又是她的各种否定,似乎永远都不可能得到她的认可。她过于自信,过于强势,即使我也不是很懂他们源自哪里,或许正如她所说,我们都是正规的科班人。
其实,我应该也是这个样子的吧,从来都没有摆正好真正的交流态度。总是急于否定别人的意见,似乎这样子才能为自己的一筹莫展赚回一些面子,似乎这样子自己仍然还是那个更厉害的。虽然我也不知道我哪来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自信,或许被现实打击得还不够,或许是脸皮厚到连自知之明都不敢随意造访了。
就像个局外人,听着他们说,听着她辩她不言。但是,想想,自己何尝又不是那个她,在很多时候。听不进去他人言的我,总想反驳他人言的我。总是以自己的事情来衡量周遭的那个我。总是想把别人的生活变成自己的附属品的那个我。似乎才是那个真的我。
一直都对类似“自我主义”的字眼持有厌恶的情绪,更别提自私自利之类的。一度也以为自己离这些字眼很远。实不然。我对生活有太多的“零容忍”。我不能忍受林某某高亢的嗓门配之来势凶猛的方言;我不能忍受梁某某喋喋不休地说这题那题,再附之以长篇大论;我不能忍受一个明明比你厉害很多的人“始终如一”地说一些任谁听了都会飘飘然、忘了现实的蜜饯之语。好几次,都很想说一句“SHTU UP!”,但是转念一想,或许这就是每个人的方式,有人习惯恶语相向,有人习惯甜言蜜语,有人习惯沉默寡言,有人习惯一吐为快。我有哪种习惯,有肢体语言解决一切,或许也是那种最让人讨厌的,什么都不说,拼命藏着掖着让别人使劲儿地猜。
梁莫某依旧还在围绕京考。估计也只有等京考的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才能拾得耳朵的清静。她不时地丢出一些问题,说没有解题思路,当别人说出一些想法时,面临的又是她的各种否定,似乎永远都不可能得到她的认可。她过于自信,过于强势,即使我也不是很懂他们源自哪里,或许正如她所说,我们都是正规的科班人。
其实,我应该也是这个样子的吧,从来都没有摆正好真正的交流态度。总是急于否定别人的意见,似乎这样子才能为自己的一筹莫展赚回一些面子,似乎这样子自己仍然还是那个更厉害的。虽然我也不知道我哪来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自信,或许被现实打击得还不够,或许是脸皮厚到连自知之明都不敢随意造访了。
就像个局外人,听着他们说,听着她辩她不言。但是,想想,自己何尝又不是那个她,在很多时候。听不进去他人言的我,总想反驳他人言的我。总是以自己的事情来衡量周遭的那个我。总是想把别人的生活变成自己的附属品的那个我。似乎才是那个真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