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青城
雨中青城
献给同行的三位道友及我卑微的生命
这并非游记。
青城山一夜雨声泠泠,我仿佛听见山鬼哀伤的低吟。我想起张爱玲的那首小诗: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清明的心绪与这首诗无关。我只是在心里担忧着,也许此行已经夭折。
清晨七点。小雨。微冷。山头无斜照。鸟声啁啾。云环雾绕。翠叠景深。濡湿的空气里花香隐隐。我们撑着伞在磨光的石板路上踽踽而行。景区的环卫工才开始打扫满地的残花落叶。溪谷的青石上镌着醒目的“云根”二字,颇有诗意。青城山的幽寂像是飞入脖颈间晶亮的雨一样,沁过肌肤,直达内心。
我们在半山腰的天然图画吃八块钱一碗的酸辣粉,味道无甚特别。小店里有一只麻黄色的猫,温顺可爱,闪烁着瓷器光泽的眼睛里满是水一般的岑寂,既无失落也无期待。我把它揽入怀中轻抚,它仰起头舐着我的手指。顺着屋檐泻落的雨帘被风吹软,斜斜地飘入氤氲的雾气中,我满心欢喜。
我在山荫亭看山。我想起穆旦说:我们相隔如重山。忽然深有触动。雾气很浓,像是大块大块云母浮在空中,如同洁白的岛屿。我看不清对面的青山。我只好猜测。也许在面纱一般的雾气之后有银白色的急流顺着苍青色的悬崖跌入深潭。水潭中也许会有撷下纯白的珙桐花作发簪的宁芙。我不害怕宁芙,我不怕她用白皙的手臂环住我的脖子把我溺死在水中,因为我不是许拉斯那样的美少年。更何况,如穆旦所说,我们相隔如重山。
我在上清宫看见徐悲鸿画的《山鬼》。肤若凝脂的裸女骑乘在黑豹上,肩上是薜荔与藤萝。美是绝美。楚辞里说: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是屈原的山鬼,有期待有失落。可我从徐悲鸿的画里看不出什么,只记得她的眼里一无所有。其实啊,我多希望能在她的眼里看见哪怕是一丝纯粹的天真无邪。
我们坐索道从慈航阁到月沉湖。我心中满是敬畏。我在缆车上看见满山的植物像是波浪一样向山顶席卷,恣肆的绿色不可阻挡。我好像也是这波浪中的一滴水,我的存在微不足道。从月沉湖步行至正门,雨势渐小,游人如织。我觉得索然无味。鸟鸣已无,雨水滴落到岩石上的微响已无,道观里摄人心魄的檀香已无。人声鼎沸,喧声哗然而已。
在雨中的青城,或是在青城的雨中,我感觉好像回到了春天,那几分春寒料峭值得玩味。我想起海子在89年春天卧轨自杀。我也写过两次纪念海子的文章,拙劣不足道。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我有时候想海子为什么要自杀,我想是否是他明白了作为一个人的卑微。作为存在,人与动物植物都是一致的。我是一株开满白色馨香花朵的洋槐也是一只在地面爬行的小虫。顾城也常说他自己像一只小虫。绝无贬义。因为他拾起了作为一个人的卑微。我想起前些天读到安妮写的“日影飞去,字入水中”。而我却想到水边无数的蜉蝣,扑闪着翅膀明亮如水晶。朝生暮死,对它们而言,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有个诗人说:我愿为云,我愿永恒。我想这亦是一种卑微。因为万物如一,彼此其实无可歆羡。对云而言,永恒也不过一瞬。我时刻保留自己作为一个人活着的可能,而不是社会的产物,犹机器之于工厂。我总是试图保持像一个人那样去思考和生活,而不是作为一个学生或者其他身份。我想和海子、顾城一样,和舒尔茨一样,保留作为一个人的卑微,像麦秸,像小虫,也像乌鸦。
道家说,天道无为,道法自然。(请原谅我把这两句拼接到一起。)青城山的幽寂也是如此。从青城归来,我才懂得这话中的些许含义。我最应该避免的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做事。事实上,做很多事都不需要目的,而是为了感受。正如我去青城山,事实上我不是为了拜见道长也不是为了呼气一次干净的空气。我不关心一立方厘米空气里有多少负氧离子,也不关心青城山是否有风暖鸟鸣。我只是想来感受而已。同样的也比如我们去沙漠的原因并非是为了寻找绿洲,而是感受沙漠本身。就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的圣地亚哥那样,他穿越了撒哈拉,才明白他的目的地并非是埃及,而是他身后无垠的沙漠。我只记得青城的古道狭长,林荫逼仄,泉流水响,风细雾弥。我只想站在溪边清唱,待落花坠入眉心。
拙诗一首,拙词一阕。
留别青城
芳菲尽坠绿成蹊,清泉碧水沁凉席。
上人且备白石煮,他日论道在归期。
望江南
长川静,莽莽平芜青。单衫独访杏花影,东风欲暖又清明。昨夜雨声轻。
悲难尽,踪迹何处寻?拟将一蓑烟雨绿,谱成半阕少年行。寄与故人听。
献给同行的三位道友及我卑微的生命
这并非游记。
青城山一夜雨声泠泠,我仿佛听见山鬼哀伤的低吟。我想起张爱玲的那首小诗: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清明的心绪与这首诗无关。我只是在心里担忧着,也许此行已经夭折。
清晨七点。小雨。微冷。山头无斜照。鸟声啁啾。云环雾绕。翠叠景深。濡湿的空气里花香隐隐。我们撑着伞在磨光的石板路上踽踽而行。景区的环卫工才开始打扫满地的残花落叶。溪谷的青石上镌着醒目的“云根”二字,颇有诗意。青城山的幽寂像是飞入脖颈间晶亮的雨一样,沁过肌肤,直达内心。
我们在半山腰的天然图画吃八块钱一碗的酸辣粉,味道无甚特别。小店里有一只麻黄色的猫,温顺可爱,闪烁着瓷器光泽的眼睛里满是水一般的岑寂,既无失落也无期待。我把它揽入怀中轻抚,它仰起头舐着我的手指。顺着屋檐泻落的雨帘被风吹软,斜斜地飘入氤氲的雾气中,我满心欢喜。
我在山荫亭看山。我想起穆旦说:我们相隔如重山。忽然深有触动。雾气很浓,像是大块大块云母浮在空中,如同洁白的岛屿。我看不清对面的青山。我只好猜测。也许在面纱一般的雾气之后有银白色的急流顺着苍青色的悬崖跌入深潭。水潭中也许会有撷下纯白的珙桐花作发簪的宁芙。我不害怕宁芙,我不怕她用白皙的手臂环住我的脖子把我溺死在水中,因为我不是许拉斯那样的美少年。更何况,如穆旦所说,我们相隔如重山。
我在上清宫看见徐悲鸿画的《山鬼》。肤若凝脂的裸女骑乘在黑豹上,肩上是薜荔与藤萝。美是绝美。楚辞里说: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是屈原的山鬼,有期待有失落。可我从徐悲鸿的画里看不出什么,只记得她的眼里一无所有。其实啊,我多希望能在她的眼里看见哪怕是一丝纯粹的天真无邪。
我们坐索道从慈航阁到月沉湖。我心中满是敬畏。我在缆车上看见满山的植物像是波浪一样向山顶席卷,恣肆的绿色不可阻挡。我好像也是这波浪中的一滴水,我的存在微不足道。从月沉湖步行至正门,雨势渐小,游人如织。我觉得索然无味。鸟鸣已无,雨水滴落到岩石上的微响已无,道观里摄人心魄的檀香已无。人声鼎沸,喧声哗然而已。
在雨中的青城,或是在青城的雨中,我感觉好像回到了春天,那几分春寒料峭值得玩味。我想起海子在89年春天卧轨自杀。我也写过两次纪念海子的文章,拙劣不足道。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我有时候想海子为什么要自杀,我想是否是他明白了作为一个人的卑微。作为存在,人与动物植物都是一致的。我是一株开满白色馨香花朵的洋槐也是一只在地面爬行的小虫。顾城也常说他自己像一只小虫。绝无贬义。因为他拾起了作为一个人的卑微。我想起前些天读到安妮写的“日影飞去,字入水中”。而我却想到水边无数的蜉蝣,扑闪着翅膀明亮如水晶。朝生暮死,对它们而言,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有个诗人说:我愿为云,我愿永恒。我想这亦是一种卑微。因为万物如一,彼此其实无可歆羡。对云而言,永恒也不过一瞬。我时刻保留自己作为一个人活着的可能,而不是社会的产物,犹机器之于工厂。我总是试图保持像一个人那样去思考和生活,而不是作为一个学生或者其他身份。我想和海子、顾城一样,和舒尔茨一样,保留作为一个人的卑微,像麦秸,像小虫,也像乌鸦。
道家说,天道无为,道法自然。(请原谅我把这两句拼接到一起。)青城山的幽寂也是如此。从青城归来,我才懂得这话中的些许含义。我最应该避免的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做事。事实上,做很多事都不需要目的,而是为了感受。正如我去青城山,事实上我不是为了拜见道长也不是为了呼气一次干净的空气。我不关心一立方厘米空气里有多少负氧离子,也不关心青城山是否有风暖鸟鸣。我只是想来感受而已。同样的也比如我们去沙漠的原因并非是为了寻找绿洲,而是感受沙漠本身。就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的圣地亚哥那样,他穿越了撒哈拉,才明白他的目的地并非是埃及,而是他身后无垠的沙漠。我只记得青城的古道狭长,林荫逼仄,泉流水响,风细雾弥。我只想站在溪边清唱,待落花坠入眉心。
拙诗一首,拙词一阕。
留别青城
芳菲尽坠绿成蹊,清泉碧水沁凉席。
上人且备白石煮,他日论道在归期。
望江南
长川静,莽莽平芜青。单衫独访杏花影,东风欲暖又清明。昨夜雨声轻。
悲难尽,踪迹何处寻?拟将一蓑烟雨绿,谱成半阕少年行。寄与故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