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告诉我们,豆瓣其实是一个母系社会
马丽加·金帕塔丝《活着的女神》读后
尽管我是这本书的译者之一,尽管本书的作者据说是女神崇拜研究的大家,尽管这本书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关于女神崇拜的考古和民俗资料,读过全书之后,还是觉得这本书算不上成功之作。
作者对于考古和民俗资料的阐释都很武断,其基本的结论也缺乏有力的支持:她认为古欧洲是一个以母系制度和女神崇拜为中心的社会,这个母系社会被外来印欧人的父系社会和尚武文化所取代,但古欧洲的女神崇拜仍在某些地区以民俗和民间信仰的形式流传下来。这一“残存的女性中心主义老欧洲”的假说,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初类似观点的老调重弹。
其实,要说明现代民间依然盛行的女神崇拜,根本不需要假设这种现象是远古社会的遗迹,民间从来就喜欢女神胜过男神,不仅是因为女神会送子,还因为女神本身就具有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因为,民间信仰的主体就是女性。因此,天主教对圣母的崇拜胜过对耶和华和耶稣的崇拜,中国的佛教徒对观音娘娘的崇拜胜过对佛祖的崇拜,道教徒对王母娘娘的崇拜胜过对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的崇拜,更不用说民间宗教中那些数不胜数的女神了,如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妈祖娘娘、无生老母之流。至于皇权、贵族社会,则因为以父权制和男性继承制度为中心,因此,制度化宗教和国家宗教中,最高的崇拜对象的往往是男神。
Ps.:作者根据长达数万年的欧洲各地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出土的一些丰乳肥臀的女性雕像,就断定古欧洲是母系社会,也不太靠谱。按照这一逻辑,我完全可以断定豆瓣是一个母系社会:豆瓣上充斥着丰乳肥臀、前凸后翘的美女照片,这些照片的转播率和点击率都极高,说明她们深受崇拜,而且,这些美女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ID,但长相都差不多,摆出的姿势也大同小异,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女神,所以,豆瓣才是一个《活着的女神(社会)》。
![]() |
尽管我是这本书的译者之一,尽管本书的作者据说是女神崇拜研究的大家,尽管这本书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关于女神崇拜的考古和民俗资料,读过全书之后,还是觉得这本书算不上成功之作。
作者对于考古和民俗资料的阐释都很武断,其基本的结论也缺乏有力的支持:她认为古欧洲是一个以母系制度和女神崇拜为中心的社会,这个母系社会被外来印欧人的父系社会和尚武文化所取代,但古欧洲的女神崇拜仍在某些地区以民俗和民间信仰的形式流传下来。这一“残存的女性中心主义老欧洲”的假说,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初类似观点的老调重弹。
其实,要说明现代民间依然盛行的女神崇拜,根本不需要假设这种现象是远古社会的遗迹,民间从来就喜欢女神胜过男神,不仅是因为女神会送子,还因为女神本身就具有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因为,民间信仰的主体就是女性。因此,天主教对圣母的崇拜胜过对耶和华和耶稣的崇拜,中国的佛教徒对观音娘娘的崇拜胜过对佛祖的崇拜,道教徒对王母娘娘的崇拜胜过对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的崇拜,更不用说民间宗教中那些数不胜数的女神了,如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妈祖娘娘、无生老母之流。至于皇权、贵族社会,则因为以父权制和男性继承制度为中心,因此,制度化宗教和国家宗教中,最高的崇拜对象的往往是男神。
Ps.:作者根据长达数万年的欧洲各地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出土的一些丰乳肥臀的女性雕像,就断定古欧洲是母系社会,也不太靠谱。按照这一逻辑,我完全可以断定豆瓣是一个母系社会:豆瓣上充斥着丰乳肥臀、前凸后翘的美女照片,这些照片的转播率和点击率都极高,说明她们深受崇拜,而且,这些美女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ID,但长相都差不多,摆出的姿势也大同小异,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女神,所以,豆瓣才是一个《活着的女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