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
拖沓和完美主义的思考
48 Replies
本文原文来自 Procrastination and Perfectionism ,由 Ankeran 翻译。
很多拖沓成性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是完美主义者,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事情做的很完美,或者试图做的完美。别人没有告诉他们所做之事是完美的,他们自己也从没这么觉得。于是,他们误入歧途了,要做完美主义者的想法时不时的暗示他们要把事情做的很漂亮。但是,这种想法根本就不是完美主义的真正的动力。
完美主义是一种幻想,而无关现实。下面看完美主义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我的。我先决定要做一些工作,比如,为出版商审定稿件。我接受这个工作,可能是因为出版者会送我一些免费的书作为回报,这些书我可能会读一读。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把,我接受了这个工作。
然后忽然之间,我幻想的生活开始了。我想象自己写着最漂亮的审定报告。我想象自己读透了稿子,写出了一篇报告。作者通过它,很好的修正了原稿。我想象出版商拿到了报告,然后说:“哇噻,我从没读过这么好的报告。”我想象我的报告十分准确,恰到好处,给了作者和出版商很大帮助。
为什么我这么爱幻想?鬼知道。或者这是因为我的不自信。可能是因为在我还是孩子时,父亲没有给我足够的赞美。或者我偶然实实在在的做了一件漂亮事,父亲就拼命的赞美我。很可能这就是完美主义的真正原因。但这只是我发明的实践三部曲,并不被真正的心理学所认同(关于第一步请阅读《结构型拖延》。这篇提到的是第二步,第三步是什么,我还没想出来),所以就先别管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的幻想了。关键是如果你是个拖沓成性的人,一般情况下,这样想法很可能浮现在你的脑袋里。
这是完美主义的相关意义所在。它其实无关事情做的完美不完美,而只是利用手头的工作来满足你尽善尽美的癖好。
这样的幻想会带给拖沓主义者什么?拖沓主义者会认识到,要把事情做的完美,并不容易。至少我这么认为。可能有一天,我会达到这个境界,那时候就能实实在在的确定。但是我假定这样的完美根本就做不到。第一,需要时间。还需要恰当的安排。对于审稿这件事来说,最清楚不过,我需要认真的阅读原稿,这就需要时间。我肯定不能只看原作本身,我还得看作者在书中引述的那些材料,以此来确认作者的引述是否恰当准确。读很多我敬佩的哲学家的评论,因为很明显他们也做了这些工作。这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不能光坐在图书馆做调查研究。现在这个时代,人们不需要呆着图书馆里。如果知道怎么使用网络,就可以在上面找到很有用的东西。我不会使用网络,但是我知道网上有一个叫 J-Store 的东西,可以提供很多哲学期刊。如果你在斯坦福,你可以在图书馆里使用它。但在家里使用它得费点周折。写报告时,我可能工作到很晚。为了在家里能使用J-Store,就需要设置一个叫代理服务器的东西。所以我要花时间搞明白这个代理服务器的东西。
好了,七八个钟头之后我设置好了代理服务器,至少我是认为是我搞定了。但更可能的结局是我放弃了,因为每次我觉得搞定了的时候,它并不工作或者干脆死机了。不管弄好了还是没弄好吧,我评论的工作都没有开始呢。我本来要花些时间审阅稿子,然后形成个大概的想法,但我根本就没有做这件事,甚至根本就没有着手。我感觉傻透了,我真的傻透了。
然后怎么样呢?我接着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比如大概是些,这稿件慢慢的出现在待办事项中,邮件中,吃半拉的三明治,一堆文件中,还有其他什么东西中。我虽然把它写在待办事项中,但我压根就没有再检查过什么待办事项。接着,六个星期之后,出版商给我一封电子邮件,问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完成稿件审阅,她等着拜读大作呢。可能这出版商以前和我打过交道,知道我的德行,这封电子邮件在我许诺的期限之前到来了。也可能她不第一次和我打交道,那么,在最后期限之后,这封电子邮件才到。
这时候,我才终于抖擞精神,行动起来。我的尽善尽美的幻想改变了。我不再老想着写出世界上最好的评论报告。我只希望别让座落在纽约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办公室中的女人失望。我想象着她要去教育会议去做关于那份稿件的报告,却两手空空地对老板说:“对不起,我还指望着斯坦福的那家伙呢,谁知他不中用。”然后老板说“那你就卷铺盖滚蛋吧。”“但是我有三个孩子要养,我老公还躺在医院里。房贷已经延期了”,她说,“对不起。”“好了,好了”,老板回答:“生意就是生意。”我想象着面对这个女人,她幽怨的看我一眼,然后说,“你搞砸了我的饭碗。”
然后是书的作者。可能她的终身教授职位就指着这本书的出版呢。这本书可能很了不起,一本惊世之作就躺在我的桌子上,我竟然还没有去审定;而同时,终身教授职位却已经列在作者的收支平衡表里了。很可能有一天,世界上哲学圈里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本该大放异彩之人没有得到终身教授职位,就因为我耽误了她的稿件。就像物理杂志的编辑们砍掉了爱因斯坦的早期论文(这到底是不是事实,我也不确定)。
这时刻,我在文件堆,三明治,未阅读的信息中找那份稿子,然后战战兢兢地胡思乱想(稿子是不是丢了?我得和出版商再要一份?或是不是该撒谎,说我已经把原稿连同写完的审稿都寄出去了,再或者说被一个小混混把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最后,我找到了稿件,我花了几小时,阅读它,写了一份还算可以的报告,然后把它寄出去了。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下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请注意,我是一个结构型拖延者,所以我把对审稿的拖延来做其他事情的。比如,用来设置代理服务器。后来同事某时向我抱怨说,“我想在家里使用J-Store,但我不会设置代理服务器。”“啊哈”,我得意的说,“好几周前我就弄好了,Works great。”“你怎么还能挤出时间?”他敬佩的问。我微微一笑,没有回答他。
然后,第二点,事情最终还是被搞定了。我完成报告了,时候也不算晚。出版商不会丢饭碗,那书或许可以出版,那作者或许可以得到终身教授职位。当然,那报告不完美,但那样应该就可以交差了。所以结构型拖沓者表现好像还可以。但是,难道我们就不能做的更好点?难道我们就不能避免完美主义幻想所导致的情感混乱,把每个人的时间浪费掉?
我想我们可以避免这样的浪费,但需要一点自律。只要一点点,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完美主义幻想控制一下,这就是我所说的任务质量分类(Task Quality Triage)。
拖沓给自己借口可以把事情做的不够完美。当最后期限还早着的时候,在理论上,我有时间去图书馆,或者坐在家里熬夜,然后很彻底的,高水平的,完美的审定完稿件。但是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我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把工作做的很漂亮。我不得不坐下来,把工作做的差不多,应付差事而已。完美啊什么的那些幻想被彻底的失败这样的幻想代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草草完成了工作。如果我坐下来,花四五个钟头在稿子上,无论对我,出版商还是作者,这工作的意义就变简单了。这只需我在最开始就允许自己把工作只要做的差不多就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你已经形成了习惯,凡事都强迫自己去分析,一旦接受了一项工作,就去考虑如果做个差不多,会有多少成本,会有多少好处。你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把它做的完美,会多有用?会比做个差不多更有用吗?那和半拉子的工作比呢?你还要再问自己:我到底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工作做的尽量完美?你还要再问:把工作做的完美或是不完美,对自己有什么差别?
答案往往是:差不多就行了,而不是,不管怎样我都要做的完美。所以我允许自己做个差不多,而不是一直等,直到过了期限。我现在就是这么做的。
解决拖延和摆脱萎靡的十个良方
11 Replies
不要让短暂的萎靡毁了你的一天。重新振作起来!不仅是体力上,精力和感情上也都振作起来。下面是10个使你解决拖延、摆脱萎靡,开始去完成工作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明确你的目标:花几秒钟的时间来审视你想要达到的目标。看看你现在所做的与之相关工作能不能帮你达到更大的目的。在你的脑中衡量一下实现该目标会给你带来什么利益。你的任务能否能给你带来前进的动力。如果不能的话,你该思考一下既然不能给你带来前进的动力,那么为什么还将其做为你的首要任务来为之奋斗呢?
明确结束时间:你还要继续工作30分钟?一个小时?还是3个小时?如果你不知道结束工作需要的具体时间的话,就不能够使你全力以赴的工作。你要知道自己还要坚持多久,这样才可以更加集中精神工作,并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消除分散注意力的影响:切断网络,关上门,挂上“请勿打扰”的标语,排除一切可能干扰你工作的外在因素,直到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工作。关掉一切在接下来一到两个小时内你电脑可能会发出的任何提示。
不要有多线工作的想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不要一次做两件或者是二十件的事情。你集中注意力一个小时做的工作远远比你分心注意力工作二十个小时要多的多了。
头脑风暴/十分钟规则:通过头脑风暴训练消除你的障碍。小小的头脑有氧操就会使你产生新的想法,锻炼你的思维。或者采用十分钟规则来扫除你遇到的思想障碍和一时干扰的有效方法。在这件事情上再集中对待十分钟,时间一过,你再决定是否要继续完成这个工作。
停止!要么继续集中精力工作,要么就完全停止你的工作,不要一边工作一边休息。放下你手头的工作几秒钟,闭上眼睛,呼吸。即使是一分钟也能帮你重新集中注意力,继续工作。
放些音乐:我个人喜欢在工作时放简单的音乐,但是当我觉得太嘈的时候我就会关掉它。音乐是能够帮你再次集中注意力工作的很好的工具。但是要确保你喜欢的歌都在你的播放列表里,这样你就不必不断的转换音轨。
吃点水果,休息一下:在长时间的工作后,继续工作只会使你疲惫。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一下。吃个苹果可以提高你身体的血糖,帮你提神,使你更有体力继续工作。
事后镐劳一下自己:找出一些你喜欢的东西,并告诉自己只要再完成那一部分工作就可以得到那个东西。不要提前奖赏你自己或者不给自己奖励。每个奖赏都会帮助你实现目标。忽视了奖赏就意味着你无法给自己足够的动力。
发掘你的下一步行动:不要把你自己限制在一个无限的计划列表中。在你的计划表中写下下一个你要完成的行动。尝试从刚才的逻辑工作转到创造性工作;或者从社会性工作转为个人性工作。因为通过不断的变换,做不同的工作可以刺激你不同的大脑区,使你更有效率的工作。
当然,还有一个你需要明白的是,改变你对现在工作的看法。你若是认为自己面对的总是一堆枯燥无味的工作任务时,你将永远都打不起精神来。所以改变你对现有工作的看法,去控制住你的情绪。
通过结构型拖延完成任务
18 Replies
本文原文来自 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 ,由 Ankeran 翻译。
原文作者John Perry,斯坦福哲学教授通过其对“拖延”的理论获得了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注:搞笑诺贝尔奖的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每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这些事不是他现在打算做的。 – Rober Benchley, 1949
我几个月前就想写这篇小文了。为什么我现在才做?因为现在才抽出时间来?错。我要阅卷,安排教程,审阅NSF计划书,阅读论文的稿子。我现在在写这短文,只是因为这些事情我统统都不想做。这种情况就是我所说的结构型拖延。我发现的这个策略能把拖沓成性的人变成高效人士,他们会因为充分利用时间和所获得的成就而受人敬佩和尊敬。这策略的关键思想就是拖延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做。拖沓的人其实很少真的没有做事;他们还是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的,像搞搞园艺阿,削削铅笔阿,做个整理文件夹的图表阿,为什么拖拖沓沓的人会做这些事情?因为这是逃避做更重要事情的办法。如果真的只剩下削铅笔这一件事情可做,那么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着手的。为了避免做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这些拖沓的人甚至可以被逼着去做更困难,更紧张,更重要的任务。
结构型拖延的意思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把必须要做的任务做成一个列表。这个任务列表是按重要度来排列的。很紧急很重要的任务在最上面。不太要紧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排在下面一点,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来逃避最上面的更重要的任务。按这种恰当的结构来排列任务,拖沓之人就变成了个有用之人,并且真的可以像我一样获得个多产高效的名声。
我最完美的结构型延迟的案例,是在我的妻子在斯坦福大学做Resident Fellows的时候。那时,我们就住在大学的宿舍Soto House。每天傍晚,都要阅览试卷,准备课程,还有委员会的工作也要做。每当这时,我都离开住所,到处闲逛或者和那里的舍友玩乒乓球,或者在他们的房间里聊天,或者坐在他们房间里自己阅览试卷。别人都认为我是很棒的Resident Fellows,稀有的教授,竟然肯花时间和低年级学生交流,并了解他们。多好的创意:为了逃避其他重要的任务,去打乒乓球,竟然得了个好好教授的名声。
拖沓的人往往误入歧途。他们想要减少任务,觉得如果只有很少事情可做的话,他们会立即抖擞精神,把事情搞定。这其实和拖沓之人的本性相反,毁掉了他们更重要的做事的驱动力。列表上任务越少就越显得重要,只有一个方法可以逃避这些任务,那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样他们就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远非一个高效人士。
现在你可能会问:“那列表最上面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是就永远都不做了?”得承认,这是个问题。
该把什么样的事情列在任务列表的最上面,这里有个小技巧。理想的任务应该有两个特性,首先,它们好像有最后期限(但实际没有)。然后,它们好像特别重要(其实不是)。幸运的是,我们生活里这样的事情很多。在大学里大部分的课程任务都属于这个种类,我觉得,很多更大的任务也适用。拿我当下列表的最顶端任务为例:为哲学语言方面的专栏写一个短文。它十一个月前就该被搞定了。为了逃避它,我已经完成了其他重要的任务。几个月前,我挺愧疚,就给编辑写了一封信,说延迟了这么久,很不好意思,我一心都在工作上,实在没时间。当然,写这封信也是为了逃避那篇短文的任务。事实证明,我也并不比别人拖延更长时间。关键是这篇文章重要吗?不算重要,如果以后没有更重要的任务,我才会去搞定它。
另一个例子是书单。我六月份就写了。十月份我会教授认识论的一门课程。但单子在书店已经过期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而且有明确期限的任务很容易(如果你不拖沓成性,你会把期限设定在一个或两个星期之后)。学校部门的秘书每天都提醒我,学生们有时也问我他们该读什么书。没填完的单子就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就在我上周三吃的三明治的包装纸下面。这个任务差不多在我的列表的最顶端;它困扰着我,逼着我去做其他有用但重要度稍微低一点的事情。但实际上,书店现在正忙着处理那些不拖拉的人交上去的订单。我只需在夏季中旬时在交上单子,订那些大出版商出版的知名的书籍,就不会出差错了。而从现在一 直到,比如,八月一日之间,我很可能会有其他更重要的的新任务出现在表上,到时候,我就去会为了避免这些新重要任务而去搞定书单,那时,我的心里就会舒服了。
善于观察的读者现在可能会觉得,结构型拖延需要一点自我欺骗,因为这好像不断的对自己犯罪。确实是这样。要意识到,并坚持夸大任务的重要度,给任务设定不真实的期限,同时自己要真的觉得这些任务确实很重要很紧急。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事实上拖沓成性的人确实有这样杰出自欺能力。使用这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其他事情的坏处,这不是很棒的么?
48 Replies
本文原文来自 Procrastination and Perfectionism ,由 Ankeran 翻译。
很多拖沓成性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是完美主义者,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事情做的很完美,或者试图做的完美。别人没有告诉他们所做之事是完美的,他们自己也从没这么觉得。于是,他们误入歧途了,要做完美主义者的想法时不时的暗示他们要把事情做的很漂亮。但是,这种想法根本就不是完美主义的真正的动力。
完美主义是一种幻想,而无关现实。下面看完美主义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我的。我先决定要做一些工作,比如,为出版商审定稿件。我接受这个工作,可能是因为出版者会送我一些免费的书作为回报,这些书我可能会读一读。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把,我接受了这个工作。
然后忽然之间,我幻想的生活开始了。我想象自己写着最漂亮的审定报告。我想象自己读透了稿子,写出了一篇报告。作者通过它,很好的修正了原稿。我想象出版商拿到了报告,然后说:“哇噻,我从没读过这么好的报告。”我想象我的报告十分准确,恰到好处,给了作者和出版商很大帮助。
为什么我这么爱幻想?鬼知道。或者这是因为我的不自信。可能是因为在我还是孩子时,父亲没有给我足够的赞美。或者我偶然实实在在的做了一件漂亮事,父亲就拼命的赞美我。很可能这就是完美主义的真正原因。但这只是我发明的实践三部曲,并不被真正的心理学所认同(关于第一步请阅读《结构型拖延》。这篇提到的是第二步,第三步是什么,我还没想出来),所以就先别管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的幻想了。关键是如果你是个拖沓成性的人,一般情况下,这样想法很可能浮现在你的脑袋里。
这是完美主义的相关意义所在。它其实无关事情做的完美不完美,而只是利用手头的工作来满足你尽善尽美的癖好。
这样的幻想会带给拖沓主义者什么?拖沓主义者会认识到,要把事情做的完美,并不容易。至少我这么认为。可能有一天,我会达到这个境界,那时候就能实实在在的确定。但是我假定这样的完美根本就做不到。第一,需要时间。还需要恰当的安排。对于审稿这件事来说,最清楚不过,我需要认真的阅读原稿,这就需要时间。我肯定不能只看原作本身,我还得看作者在书中引述的那些材料,以此来确认作者的引述是否恰当准确。读很多我敬佩的哲学家的评论,因为很明显他们也做了这些工作。这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不能光坐在图书馆做调查研究。现在这个时代,人们不需要呆着图书馆里。如果知道怎么使用网络,就可以在上面找到很有用的东西。我不会使用网络,但是我知道网上有一个叫 J-Store 的东西,可以提供很多哲学期刊。如果你在斯坦福,你可以在图书馆里使用它。但在家里使用它得费点周折。写报告时,我可能工作到很晚。为了在家里能使用J-Store,就需要设置一个叫代理服务器的东西。所以我要花时间搞明白这个代理服务器的东西。
好了,七八个钟头之后我设置好了代理服务器,至少我是认为是我搞定了。但更可能的结局是我放弃了,因为每次我觉得搞定了的时候,它并不工作或者干脆死机了。不管弄好了还是没弄好吧,我评论的工作都没有开始呢。我本来要花些时间审阅稿子,然后形成个大概的想法,但我根本就没有做这件事,甚至根本就没有着手。我感觉傻透了,我真的傻透了。
然后怎么样呢?我接着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比如大概是些,这稿件慢慢的出现在待办事项中,邮件中,吃半拉的三明治,一堆文件中,还有其他什么东西中。我虽然把它写在待办事项中,但我压根就没有再检查过什么待办事项。接着,六个星期之后,出版商给我一封电子邮件,问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完成稿件审阅,她等着拜读大作呢。可能这出版商以前和我打过交道,知道我的德行,这封电子邮件在我许诺的期限之前到来了。也可能她不第一次和我打交道,那么,在最后期限之后,这封电子邮件才到。
这时候,我才终于抖擞精神,行动起来。我的尽善尽美的幻想改变了。我不再老想着写出世界上最好的评论报告。我只希望别让座落在纽约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办公室中的女人失望。我想象着她要去教育会议去做关于那份稿件的报告,却两手空空地对老板说:“对不起,我还指望着斯坦福的那家伙呢,谁知他不中用。”然后老板说“那你就卷铺盖滚蛋吧。”“但是我有三个孩子要养,我老公还躺在医院里。房贷已经延期了”,她说,“对不起。”“好了,好了”,老板回答:“生意就是生意。”我想象着面对这个女人,她幽怨的看我一眼,然后说,“你搞砸了我的饭碗。”
然后是书的作者。可能她的终身教授职位就指着这本书的出版呢。这本书可能很了不起,一本惊世之作就躺在我的桌子上,我竟然还没有去审定;而同时,终身教授职位却已经列在作者的收支平衡表里了。很可能有一天,世界上哲学圈里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本该大放异彩之人没有得到终身教授职位,就因为我耽误了她的稿件。就像物理杂志的编辑们砍掉了爱因斯坦的早期论文(这到底是不是事实,我也不确定)。
这时刻,我在文件堆,三明治,未阅读的信息中找那份稿子,然后战战兢兢地胡思乱想(稿子是不是丢了?我得和出版商再要一份?或是不是该撒谎,说我已经把原稿连同写完的审稿都寄出去了,再或者说被一个小混混把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最后,我找到了稿件,我花了几小时,阅读它,写了一份还算可以的报告,然后把它寄出去了。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下到底发生了什么。首先,请注意,我是一个结构型拖延者,所以我把对审稿的拖延来做其他事情的。比如,用来设置代理服务器。后来同事某时向我抱怨说,“我想在家里使用J-Store,但我不会设置代理服务器。”“啊哈”,我得意的说,“好几周前我就弄好了,Works great。”“你怎么还能挤出时间?”他敬佩的问。我微微一笑,没有回答他。
然后,第二点,事情最终还是被搞定了。我完成报告了,时候也不算晚。出版商不会丢饭碗,那书或许可以出版,那作者或许可以得到终身教授职位。当然,那报告不完美,但那样应该就可以交差了。所以结构型拖沓者表现好像还可以。但是,难道我们就不能做的更好点?难道我们就不能避免完美主义幻想所导致的情感混乱,把每个人的时间浪费掉?
我想我们可以避免这样的浪费,但需要一点自律。只要一点点,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完美主义幻想控制一下,这就是我所说的任务质量分类(Task Quality Triage)。
拖沓给自己借口可以把事情做的不够完美。当最后期限还早着的时候,在理论上,我有时间去图书馆,或者坐在家里熬夜,然后很彻底的,高水平的,完美的审定完稿件。但是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我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把工作做的很漂亮。我不得不坐下来,把工作做的差不多,应付差事而已。完美啊什么的那些幻想被彻底的失败这样的幻想代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草草完成了工作。如果我坐下来,花四五个钟头在稿子上,无论对我,出版商还是作者,这工作的意义就变简单了。这只需我在最开始就允许自己把工作只要做的差不多就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你已经形成了习惯,凡事都强迫自己去分析,一旦接受了一项工作,就去考虑如果做个差不多,会有多少成本,会有多少好处。你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把它做的完美,会多有用?会比做个差不多更有用吗?那和半拉子的工作比呢?你还要再问自己:我到底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工作做的尽量完美?你还要再问:把工作做的完美或是不完美,对自己有什么差别?
答案往往是:差不多就行了,而不是,不管怎样我都要做的完美。所以我允许自己做个差不多,而不是一直等,直到过了期限。我现在就是这么做的。
解决拖延和摆脱萎靡的十个良方
11 Replies
不要让短暂的萎靡毁了你的一天。重新振作起来!不仅是体力上,精力和感情上也都振作起来。下面是10个使你解决拖延、摆脱萎靡,开始去完成工作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明确你的目标:花几秒钟的时间来审视你想要达到的目标。看看你现在所做的与之相关工作能不能帮你达到更大的目的。在你的脑中衡量一下实现该目标会给你带来什么利益。你的任务能否能给你带来前进的动力。如果不能的话,你该思考一下既然不能给你带来前进的动力,那么为什么还将其做为你的首要任务来为之奋斗呢?
明确结束时间:你还要继续工作30分钟?一个小时?还是3个小时?如果你不知道结束工作需要的具体时间的话,就不能够使你全力以赴的工作。你要知道自己还要坚持多久,这样才可以更加集中精神工作,并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消除分散注意力的影响:切断网络,关上门,挂上“请勿打扰”的标语,排除一切可能干扰你工作的外在因素,直到你可以集中注意力工作。关掉一切在接下来一到两个小时内你电脑可能会发出的任何提示。
不要有多线工作的想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不要一次做两件或者是二十件的事情。你集中注意力一个小时做的工作远远比你分心注意力工作二十个小时要多的多了。
头脑风暴/十分钟规则:通过头脑风暴训练消除你的障碍。小小的头脑有氧操就会使你产生新的想法,锻炼你的思维。或者采用十分钟规则来扫除你遇到的思想障碍和一时干扰的有效方法。在这件事情上再集中对待十分钟,时间一过,你再决定是否要继续完成这个工作。
停止!要么继续集中精力工作,要么就完全停止你的工作,不要一边工作一边休息。放下你手头的工作几秒钟,闭上眼睛,呼吸。即使是一分钟也能帮你重新集中注意力,继续工作。
放些音乐:我个人喜欢在工作时放简单的音乐,但是当我觉得太嘈的时候我就会关掉它。音乐是能够帮你再次集中注意力工作的很好的工具。但是要确保你喜欢的歌都在你的播放列表里,这样你就不必不断的转换音轨。
吃点水果,休息一下:在长时间的工作后,继续工作只会使你疲惫。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一下。吃个苹果可以提高你身体的血糖,帮你提神,使你更有体力继续工作。
事后镐劳一下自己:找出一些你喜欢的东西,并告诉自己只要再完成那一部分工作就可以得到那个东西。不要提前奖赏你自己或者不给自己奖励。每个奖赏都会帮助你实现目标。忽视了奖赏就意味着你无法给自己足够的动力。
发掘你的下一步行动:不要把你自己限制在一个无限的计划列表中。在你的计划表中写下下一个你要完成的行动。尝试从刚才的逻辑工作转到创造性工作;或者从社会性工作转为个人性工作。因为通过不断的变换,做不同的工作可以刺激你不同的大脑区,使你更有效率的工作。
当然,还有一个你需要明白的是,改变你对现在工作的看法。你若是认为自己面对的总是一堆枯燥无味的工作任务时,你将永远都打不起精神来。所以改变你对现有工作的看法,去控制住你的情绪。
通过结构型拖延完成任务
18 Replies
本文原文来自 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 ,由 Ankeran 翻译。
原文作者John Perry,斯坦福哲学教授通过其对“拖延”的理论获得了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注:搞笑诺贝尔奖的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每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这些事不是他现在打算做的。 – Rober Benchley, 1949
我几个月前就想写这篇小文了。为什么我现在才做?因为现在才抽出时间来?错。我要阅卷,安排教程,审阅NSF计划书,阅读论文的稿子。我现在在写这短文,只是因为这些事情我统统都不想做。这种情况就是我所说的结构型拖延。我发现的这个策略能把拖沓成性的人变成高效人士,他们会因为充分利用时间和所获得的成就而受人敬佩和尊敬。这策略的关键思想就是拖延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做。拖沓的人其实很少真的没有做事;他们还是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的,像搞搞园艺阿,削削铅笔阿,做个整理文件夹的图表阿,为什么拖拖沓沓的人会做这些事情?因为这是逃避做更重要事情的办法。如果真的只剩下削铅笔这一件事情可做,那么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着手的。为了避免做一些很重要的事情,这些拖沓的人甚至可以被逼着去做更困难,更紧张,更重要的任务。
结构型拖延的意思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把必须要做的任务做成一个列表。这个任务列表是按重要度来排列的。很紧急很重要的任务在最上面。不太要紧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排在下面一点,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来逃避最上面的更重要的任务。按这种恰当的结构来排列任务,拖沓之人就变成了个有用之人,并且真的可以像我一样获得个多产高效的名声。
我最完美的结构型延迟的案例,是在我的妻子在斯坦福大学做Resident Fellows的时候。那时,我们就住在大学的宿舍Soto House。每天傍晚,都要阅览试卷,准备课程,还有委员会的工作也要做。每当这时,我都离开住所,到处闲逛或者和那里的舍友玩乒乓球,或者在他们的房间里聊天,或者坐在他们房间里自己阅览试卷。别人都认为我是很棒的Resident Fellows,稀有的教授,竟然肯花时间和低年级学生交流,并了解他们。多好的创意:为了逃避其他重要的任务,去打乒乓球,竟然得了个好好教授的名声。
拖沓的人往往误入歧途。他们想要减少任务,觉得如果只有很少事情可做的话,他们会立即抖擞精神,把事情搞定。这其实和拖沓之人的本性相反,毁掉了他们更重要的做事的驱动力。列表上任务越少就越显得重要,只有一个方法可以逃避这些任务,那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样他们就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远非一个高效人士。
现在你可能会问:“那列表最上面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是就永远都不做了?”得承认,这是个问题。
该把什么样的事情列在任务列表的最上面,这里有个小技巧。理想的任务应该有两个特性,首先,它们好像有最后期限(但实际没有)。然后,它们好像特别重要(其实不是)。幸运的是,我们生活里这样的事情很多。在大学里大部分的课程任务都属于这个种类,我觉得,很多更大的任务也适用。拿我当下列表的最顶端任务为例:为哲学语言方面的专栏写一个短文。它十一个月前就该被搞定了。为了逃避它,我已经完成了其他重要的任务。几个月前,我挺愧疚,就给编辑写了一封信,说延迟了这么久,很不好意思,我一心都在工作上,实在没时间。当然,写这封信也是为了逃避那篇短文的任务。事实证明,我也并不比别人拖延更长时间。关键是这篇文章重要吗?不算重要,如果以后没有更重要的任务,我才会去搞定它。
另一个例子是书单。我六月份就写了。十月份我会教授认识论的一门课程。但单子在书店已经过期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而且有明确期限的任务很容易(如果你不拖沓成性,你会把期限设定在一个或两个星期之后)。学校部门的秘书每天都提醒我,学生们有时也问我他们该读什么书。没填完的单子就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就在我上周三吃的三明治的包装纸下面。这个任务差不多在我的列表的最顶端;它困扰着我,逼着我去做其他有用但重要度稍微低一点的事情。但实际上,书店现在正忙着处理那些不拖拉的人交上去的订单。我只需在夏季中旬时在交上单子,订那些大出版商出版的知名的书籍,就不会出差错了。而从现在一 直到,比如,八月一日之间,我很可能会有其他更重要的的新任务出现在表上,到时候,我就去会为了避免这些新重要任务而去搞定书单,那时,我的心里就会舒服了。
善于观察的读者现在可能会觉得,结构型拖延需要一点自我欺骗,因为这好像不断的对自己犯罪。确实是这样。要意识到,并坚持夸大任务的重要度,给任务设定不真实的期限,同时自己要真的觉得这些任务确实很重要很紧急。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事实上拖沓成性的人确实有这样杰出自欺能力。使用这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其他事情的坏处,这不是很棒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