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桥与十八梯
嘉陵桥西村,这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哪儿,其实这个地方几乎每个重庆人都路过过,而且很多人还经常路过。只是你可能和我一样,路过多次而无一次进入过。
其实它就是上清寺嘉陵江大桥以西的那个片区(说方向可能重庆人没感觉,我说上清寺邮局后面那个山包大家可能就清楚了吧)
今天心情好去嘉陵桥西村转了转,发现这里很有看头,觉得有必要推荐给大家。
这是一个老社区,位于上清寺——牛角沱之间嘉陵江畔高耸的山包上,处在几条的交通要道之间,像一个孤岛,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空间,从解放前到八十年代的建筑一应俱全,是一个典型的老社区。社区地势四周低,中间高,几乎无平地,有典型的山城特色。这一片和对面的嘉陵桥东村本是连着的一整片,60年代修嘉陵江大桥把这里炸了个口子,于是隔着马路形成了两个山包,那边山包上就是“民主之家”特园。
其实西村这边也有值得说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抗战时期在川渝地区家喻户晓的傻儿师长樊哈儿的公馆。范哈儿,原型为原川军名将范绍增,达州大竹清河乡人,本为袍哥首领,后参加护国战争,后受杨森收编称为川军,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川军出川作战……有关其生平八卦可以参见百度,在此不多作累赘。有兴趣的TX可以回头再看看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傻儿司令三部曲,经典的四川方言喜剧~~
在此再多废话一句,其实樊哈儿是家乡——大竹县清河古镇值得推荐,它是樊哈儿这位家乡名人出资修建的,是西南地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中西合壁的古建筑群体。
回到正题哈,今天去参观了嘉陵桥西村,感觉非常好,这里地形是典型的山城地形,各种小巷和台阶遍布连接整个社区,房子都是经过整修的,修旧如旧,修得很精致,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做的,不是随便糊弄的。随处都透出一种浓浓的历史味文化味,由于这里比较封闭,外来人口少,所以闹中取静,特别安静,也特别干净。没有闲杂人等,很适合散步散心。
相反的例子就是十八梯。我一直毫不掩盖自己对于十八梯的厌恶。这里名气很大,几乎每个重庆人都知道。而且它就位于重庆繁华的解放碑的旁边,但是我觉得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一颗毒瘤,这里是脏乱差的典型,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有垃圾癖,会反对十八梯拆迁改造?在他们心目中,这里是老重庆的代表,但其实重庆像十八梯的地方太多太多,十八梯好的建筑有,但是更多的是解放前的棚户区,还是竹木结构的(在较场口城市阳台就可以看的,没错,墙体是竹编的!)抗战棚!这些建筑大多是危房,安全隐患尤其是火患非常大(这里发生过无数起火灾了)。我觉得文艺青年为了矫情的挽留自己内心那点所谓的怀旧精神而反对十八梯拆迁是十分自私的。你们只是想留住这份破败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偷窥欲、好奇心,有没有想过住在这里的人的感受?十八梯人都急切盼望着早点拆迁离开这个地方,即使没拆迁也只是价钱没谈拢而已。十八梯人都抛弃了十八梯,你们还矫情个屁,你喜欢,你去住好了。
但是我想嘉陵桥西村的居民是很爱他们的社区的,这种社区是真正的和谐,让人发自内心的爱。
十八梯是必须要拆迁改造了,当然我反对盲目开发改造十八梯,但是我赞成十八梯像嘉陵桥西村、中山四路、大井巷那样细致的改造开发,是糊弄还是真正用心大家眼睛都是明亮的。
吼吼吼,废话了这么多,其实今天我出去手机没电了也就没拍,所以你们自个儿去看吧~~哈哈,我好坏。这里有别人拍的,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e30e901014sks.html
感谢原作者,但是我觉得社区的宁静和美不是照片能反映的,你得亲自去体会。
其实它就是上清寺嘉陵江大桥以西的那个片区(说方向可能重庆人没感觉,我说上清寺邮局后面那个山包大家可能就清楚了吧)
![]() |
嘉陵桥西村 |
今天心情好去嘉陵桥西村转了转,发现这里很有看头,觉得有必要推荐给大家。
这是一个老社区,位于上清寺——牛角沱之间嘉陵江畔高耸的山包上,处在几条的交通要道之间,像一个孤岛,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空间,从解放前到八十年代的建筑一应俱全,是一个典型的老社区。社区地势四周低,中间高,几乎无平地,有典型的山城特色。这一片和对面的嘉陵桥东村本是连着的一整片,60年代修嘉陵江大桥把这里炸了个口子,于是隔着马路形成了两个山包,那边山包上就是“民主之家”特园。
其实西村这边也有值得说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抗战时期在川渝地区家喻户晓的傻儿师长樊哈儿的公馆。范哈儿,原型为原川军名将范绍增,达州大竹清河乡人,本为袍哥首领,后参加护国战争,后受杨森收编称为川军,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川军出川作战……有关其生平八卦可以参见百度,在此不多作累赘。有兴趣的TX可以回头再看看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傻儿司令三部曲,经典的四川方言喜剧~~
在此再多废话一句,其实樊哈儿是家乡——大竹县清河古镇值得推荐,它是樊哈儿这位家乡名人出资修建的,是西南地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中西合壁的古建筑群体。
![]() |
达州大竹县清河古镇 |
回到正题哈,今天去参观了嘉陵桥西村,感觉非常好,这里地形是典型的山城地形,各种小巷和台阶遍布连接整个社区,房子都是经过整修的,修旧如旧,修得很精致,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做的,不是随便糊弄的。随处都透出一种浓浓的历史味文化味,由于这里比较封闭,外来人口少,所以闹中取静,特别安静,也特别干净。没有闲杂人等,很适合散步散心。
相反的例子就是十八梯。我一直毫不掩盖自己对于十八梯的厌恶。这里名气很大,几乎每个重庆人都知道。而且它就位于重庆繁华的解放碑的旁边,但是我觉得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一颗毒瘤,这里是脏乱差的典型,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有垃圾癖,会反对十八梯拆迁改造?在他们心目中,这里是老重庆的代表,但其实重庆像十八梯的地方太多太多,十八梯好的建筑有,但是更多的是解放前的棚户区,还是竹木结构的(在较场口城市阳台就可以看的,没错,墙体是竹编的!)抗战棚!这些建筑大多是危房,安全隐患尤其是火患非常大(这里发生过无数起火灾了)。我觉得文艺青年为了矫情的挽留自己内心那点所谓的怀旧精神而反对十八梯拆迁是十分自私的。你们只是想留住这份破败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偷窥欲、好奇心,有没有想过住在这里的人的感受?十八梯人都急切盼望着早点拆迁离开这个地方,即使没拆迁也只是价钱没谈拢而已。十八梯人都抛弃了十八梯,你们还矫情个屁,你喜欢,你去住好了。
但是我想嘉陵桥西村的居民是很爱他们的社区的,这种社区是真正的和谐,让人发自内心的爱。
十八梯是必须要拆迁改造了,当然我反对盲目开发改造十八梯,但是我赞成十八梯像嘉陵桥西村、中山四路、大井巷那样细致的改造开发,是糊弄还是真正用心大家眼睛都是明亮的。
吼吼吼,废话了这么多,其实今天我出去手机没电了也就没拍,所以你们自个儿去看吧~~哈哈,我好坏。这里有别人拍的,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e30e901014sks.html
感谢原作者,但是我觉得社区的宁静和美不是照片能反映的,你得亲自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