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挪威的森林》
1、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中学,问表姐或是表哥借的。现在想来,这两人都相当文艺,一个看书很多坚持写日记,一个画画、写诗、喝酒都很在行,可是很遗憾,关于他们的记忆很少,直到现在我也是一两年才会见到他们一次。我小的时候母亲管束很严,也没有什么玩伴,一直是自己呆在家看书看电视,导致我到现在还是不太懂怎么跟人相处,喜欢自己一个人干很多事,可能别人看来我是不好相处甚至戒备心很重的吧。这种孤独的状态跟书中的人物很像,但是主人公总是很有魅力,他们自己待着的时候学会了很多知识、本事、谋生的技能,而我到现在还是喜欢看书、看电视、喝奶茶而已。
2、重读之前整个故事里我对绿子的印象是最深的,那句著名的“像迎着春光来到这个世界的小鹿”只看过一次就深深记住。为什么印象深刻?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渴望变成这样乐观开朗又神经大条的人。我有一个朋友,中学时代她的QQ一直叫渡边绿子,但她不是神经大条,是对爱情本身非常执着的人。跟绿子相同的是,即使在人群中她也很容易引人注意,那种故作老练、熟稔或者夸张的语调,阴晴不定翻脸比翻书快的性格,我见过的人中只有她一人可以如此游刃有余又不那么惹周围人的讨厌。
3、这次重读反而是对玲子和初美的印象加深了。玲子的故事太过怨念,但最后的结局不坏,而初美是像女神一般美好的存在,最后却也免不了割腕。渡边陪初美喝酒的那一幕,说起十二三年后明白初美为何吸引他的那段反复看了很多遍,字里行间处处是对旧日美好时光的留恋。如果可以,我现在更想变成初美这样的人。
4、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是我一直牢牢记住的:我现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这样伤感,又这样强烈的感情。曾经丝毫不在意对任何事实说出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内心;若干年后,遇到一件事,听到一些消息,却只能平静的笑着,就这样吧,若你碰到他。
ps、以前印象很深的一段,是主人公高中的时候每个周末都和女友的表姐大干特干,恣意挥霍青春,可是中学毕业他们就再也没有见面;若干年后,主人公在街上看到了她,坐在车里望向车外,脸色雪白,眼神空洞,像死了的尸体一样没有表情。然而翻完全书也没有看到这段,大概是记错了。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焦虑,害怕自己变成毫无乐趣又一无所长的中年妇人。
2、重读之前整个故事里我对绿子的印象是最深的,那句著名的“像迎着春光来到这个世界的小鹿”只看过一次就深深记住。为什么印象深刻?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渴望变成这样乐观开朗又神经大条的人。我有一个朋友,中学时代她的QQ一直叫渡边绿子,但她不是神经大条,是对爱情本身非常执着的人。跟绿子相同的是,即使在人群中她也很容易引人注意,那种故作老练、熟稔或者夸张的语调,阴晴不定翻脸比翻书快的性格,我见过的人中只有她一人可以如此游刃有余又不那么惹周围人的讨厌。
3、这次重读反而是对玲子和初美的印象加深了。玲子的故事太过怨念,但最后的结局不坏,而初美是像女神一般美好的存在,最后却也免不了割腕。渡边陪初美喝酒的那一幕,说起十二三年后明白初美为何吸引他的那段反复看了很多遍,字里行间处处是对旧日美好时光的留恋。如果可以,我现在更想变成初美这样的人。
4、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是我一直牢牢记住的:我现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这样伤感,又这样强烈的感情。曾经丝毫不在意对任何事实说出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内心;若干年后,遇到一件事,听到一些消息,却只能平静的笑着,就这样吧,若你碰到他。
ps、以前印象很深的一段,是主人公高中的时候每个周末都和女友的表姐大干特干,恣意挥霍青春,可是中学毕业他们就再也没有见面;若干年后,主人公在街上看到了她,坐在车里望向车外,脸色雪白,眼神空洞,像死了的尸体一样没有表情。然而翻完全书也没有看到这段,大概是记错了。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焦虑,害怕自己变成毫无乐趣又一无所长的中年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