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这件大事之影响爱情的几个变量
![]() |
朋友们闲暇聊天时常谈到,如何才能搞定一个女生以及让怎样才能让男人们永远跟在屁股后面追的诀窍等等。有的朋友则不以为然,爱情无非就是两个人全身心投入,哪里有什么技巧可言。爱情也许没什么技巧,但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到底哪些因素成为影响我们爱情的变量。我们可以后天习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用更加成熟的方式应对我们的感情。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性。
我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中做过一个大概20人左右的简易调查。我问大家一个同样的问题:你认为你更容易和一个跟你相似的人还是一个跟你互补的人产生爱情?结果大家的回答不出我的意料,20人全部都选择了爱上一个互补的人。大家都认为这样就可以优缺点互补,可以更加协调地生活在一起。
一个是浮夸的富二代,谈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汽车和名牌,一个是装逼的文艺青年,言则博尔赫斯,斯宾诺莎。一个极其鄙视同性恋,觉得他们恶心,肮脏,一个则认为同性恋完全应获得跟其他群体同等的尊重。一个只穿阿玛尼和爱马仕,一个则只喜欢去夜市淘货。他们完全是两种人,你会认为他们会很容易的长久的在一起么?
事实上诸如身高,财富,都喜欢足球以及对待死亡,同性恋,金钱的观点相同,更容易让两个人相爱并长久的在一起。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是有大量生活经验证明的。无论你多么礼貌的对待其他人,你多么的尊重一个人。从某一个维度去看,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人和人骨子里都是相互瞧不上的,比如你会尊重别人自杀的权利和想法,但是你也许并不会欣赏和认同他的想法。
价值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其他因素差异过大,在摆脱最初的相敬如宾,相互包容的甜蜜期后,都会容易让我们彼此产生蔑视感,很难长久相处。而相似性则不容易让我们彼此产生蔑视感。所以我们更应选择一个跟我们相似性很高的爱人。
有的朋友也许会说,没有啊,我跟我的爱人差异非常大,但我们现在仍然相处得很好啊。那我只能说:Good luck!
2.能力——经典出丑效应。
体育场上当博尔特以打破记录的速度冲过终点时,你会跟着他欢呼,你会赞不绝口,这才是真男人。当梁朝伟出现在戛纳的颁奖礼上,莫言出现在斯德哥尔摩时,你都会觉得这样的男人太有魅力了。
毫无疑问,有能力的人,显然比平庸的人更有魅力。但能力强的人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威胁,自惭形秽,跟我们产生距离感。所以有时,我们甚至会主动远离那些有能力的人,而亲近那些平庸的人,他们让我们更加的舒服。但总统扮鬼脸逗小孩的时候,一个明星被仍鸡蛋的时候,超模不小心摔倒的时候,名人出糗自嘲的时候,都会增加我们对他们的好印象。可见偶尔会犯错的有能力的人,会更受到我们的喜欢。偶尔犯的小错,会让我们觉得,你看他们跟我们一样,他们也会出糗,也会尴尬,从而消除了距离感。但相反,那些平庸的人,出错的时候,你并不会认为他们多么可爱,而是糟糕透了。
经典出丑效应告诉我们,平庸的人犯错的时,只会让我们更加讨厌他们。而有能力的人偶尔犯个小错,则会让我们觉得他们好可爱,对他们的喜欢有增无减。
3,身体的吸引——假卷发效应。
如果做个调查,什么因素对你爱上一个人影响更大。他们会说 热情,智慧,修养…很重要,外貌其实不太不重要。
在商场里,高档男装店的售货员大多都是美女,五星级饭店的高级销售员大多也是美女。通常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的助理或秘书必定也不会是个丑女人。事实上男同胞们都明白当你在服装店遇到店员推销新款时,你更难拒绝一个大美女的推荐。很多人说,美女又不是我的,我也亲不到,摸不到,我有女朋友了,我结婚了。可大多数的男人还是更难拒绝美女。
心理学上有个很有名的假卷发实验。一个长的很漂亮的心理学者去给随机分配的男性做评估调查。第二天,这位漂亮的心理学者,故意戴上了很丑的假卷发,化了很丑的妆。再次去为同等数量随机分配的男性做评估调查。结果差异出现了,第一天收到差评的男性都试图联系心理学者,做进一步的解释或要求重新评估。第二天,则无论收到好评或者差评的男性没有一位联系这位心理学者。实验发现,我们更在乎那些外貌比较好的人的反馈,而几乎不太在乎那些长的不好的人的反应。短时间内在没有更多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产生跟不外貌一般的产生人互动的兴趣。
长久相处,也许外貌并不是影响你们感情的主要因素或者唯一因素,但你不得不承认,不错的外貌是吸引你继续去了解她(他)的重要因素。
4,增益效应,损耗效应。
女生跟男生吵架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莫过于:你对我再也不像原来那么好了。男人们通常觉得女人不可理喻,别说爱情,即使是哥们儿之间,时间久了,新鲜度和热情度总是会下降的。可女人总希望男人们能一直像当初那样对她那么好,甚至越来越好。
大家生活中也许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平时跟你关系几乎为零,不怎么联系的人。你偶然间求他帮一个小忙,结果他很痛快的答应了,你顿时对他好感倍增,真没想到他这么仗义。然后你求你关系最铁的朋友帮一个比较大的忙,你觉得他完全可以做到,结果他只帮了你一半的忙,于是你觉得他没有尽心,真不仗义,感到人情冷暖,唏嘘不已。
伤害我们最深的人不是那些我们最讨厌的人。而是一直对我们很好的人,忽然对我们很冷漠。你希望你从你爱的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当事与愿违时,就会很打击人。我们通常最在乎的不是那些一直对我们很好的人,而是那些一开始对我们不好,后来对我们越来越好的人。
所以相对于那些一开始就一直对一个人好的人,那些开始冷淡后来慢慢热情起来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喜欢。即使后来热情度下降了,也会因为开始时冷淡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5,错误归因—维持一段错误的感情和婚姻。
电视剧《奋斗》中,米莱对于陆涛迟迟都放不下,她太爱男主角陆涛,她觉得陆涛太特别了。她忘不了第一次她们相遇的情景,陆涛在车子后座上抽烟,忽然就看见了她,陆涛觉得这个姑娘太可爱了,于是就很快对她着迷了,米莱觉得这一切发生的好浪漫,好特别。直到电视剧结尾的时候,华子和春晓发生了几乎同样的遭遇,米莱这才明白,原来这种狗血的场景,很容易发生。只是她之前没有经历过,才会认为这种事只会在陆涛身上发生,陆涛好特别。错误的归因很容易让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这也是绝大部分不理性的爱情的开始。
常看台湾综艺节目的朋友也许会看到艺人寇乃馨和黄国伦大谈特谈她们的歇斯底里的婚姻生活。每一次寇乃馨朝黄国伦发火的时候,黄国伦开始都会很生气,但是当寇乃馨歇斯底里的愤怒之后,黄国伦反而会温和下来。他总喜欢说,你看她是如此的在乎我,才会这么生气,我爱的就是她的这个样子。如果他不爱我,就不会对我大喊大叫。愤怒,尖叫,大骂都是她爱我的一种证明或者表达方式。
一个男生跟女生吵架,男生愤怒极了,女生此时坐在车里。而男生让她吓来,女生不下来,男生忽然挥起拳头朝车窗砸去,女主角此时觉得男主角太Man 了,瞬间爱上了他。这个就叫错误归因,事实上,她只是吓坏了而已。
特定的环境,气氛,时间,混乱的情绪,都有可能引起我们的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而不理智的我们,把这些周遭特定环境引发的类性唤起原因归咎到感情中的对方,从而爱上对方。事实上让你达到高潮的只是丝袜,不是她。让你爱到死去活来的只是暴力和控制,不是他。
世上没有应对爱情的万金油,而这里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大家提供几个影响我们爱情的小变量,避免进入感情的误区。
PS:日记中所用心理学观点非原创,而是在整理其他心理学家的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并结合周遭事例写出来的。只是作为一个大家深度阅读的缓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