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Right Back
<Black Mirror>
Season Ⅱ
Episode 1.
先剧透。
女主角叫Martha,不幸在故事开篇几分钟就世故死去的是她的男朋友Ash。
Sarah,一个“粗鲁”的行动派女生自作主张的为Martha申请了那个模拟去世了的人的"人工智能"。
虽说一开始Martha很反对,但很快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惶然无助以及脆弱让她实在需要一个人倾诉,顺理成章的,她回复了那个人工智能Ash的邮件。
一开始仅限于文字接触,很快Martha发现可以通过上传有声短片让人工智能模拟Ash说话的语气和声音,他们开始打电话。Martha很惊讶为什么人工智能可以模仿的那么像,包括那些贱贱的调侃,渐渐地她依赖上这个人工智能Ash。
Martha跟人工智能Ash通着电话,走在他们曾经一起走过的家乡小山上,用手机摄像头代替眼睛帮人工智能的Ash看往日的他不爱看的自然景观,他们用熟悉的亲昵语气彼此抬杠,聊着过去的事情,聊着那些Ash曾经在社交平台上提及过的事情——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模仿仅限于这些事情,以至于其他的哪怕其实很普通的俏皮话都需要Martha解释。
故事发展到有一次Martha不小心将手机摔倒地上,屏幕碎裂,她以为这样她会失去她的Ash,再一次失去他。敏感又紧张,忐忑的将手机重新接通,人工智能Ash就打过来了。大概Martha明知道Ash并不会因为手机坏掉而消失,但仍然因为将Ash(其实不过是手机)摔到地上而惊慌地道歉。就在这个关头,人工智能Ash说,“其实现在有更高级的服务..”
我也猜到,发展到后来自然是有成为实体的人工智能Ash。
反而是有了这个实体的Ash,让Martha更加confused了。这个有着Ash躯壳的人工智能(这个躯壳因为Martha和Ash上传到网络的图片比较好看而显得更年轻和帅气),在Martha身边陪她生活,甚至上床,但是实际上不需要吃饭不需要睡觉的躯壳却让Martha更加烦躁:他仿佛时刻在提醒着Martha,我只是个依靠过去的回忆存在的影子。
其实结局并不重要。
结果就是Martha企图让人工智能Ash消失,尽管尝试让人工智能Ash自己跳崖,但她没有坚持做到。故事的最后,Martha的孩子已经很大了,而Ash成了她们养在阁楼的一只人工智能宠物,可以脑补他们如何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本身是一个思考社交网络与真实存在的人之间关系的片子。大概思路就是,人们在网络上留下关于自己的痕迹,彷如在第四维之中创造了一个新的自己。
故事的叙述者构造了一个在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得到的未来,在这个未来里面,我们科技先进到即使某人已经去世,都可以通过那些遗留在互联网上的种种痕迹,来重新塑造出一个新的某人。
而这个依赖着“痕迹”存活的个体,就成了一个,一个很鸡肋的存在:
这就是仅存的全部的ta。
写了那么长的剧透,又为什么要专门剧透这一集,
当然是我又自顾自地走题和想偏。
我想起我之前玩那个养成游戏把女主角名字改成你的名字(笑)。
异地恋的人某种程度上就像是Martha和人工智能Ash,
有赖于科技的发达,仅仅依靠网络和通信技术保持联系。
而我们更像他们,也是依赖偶尔断断续续的电话,不见面。
或许也要等到实体的人工智能Ash来到。
这里面又有很多预示着更可悲的未来的情节;
即使就在身边,那种无助和苍白的触感,就好像把对方打印成一张真人大小的照片放在而已;
更可悲的是,即使能跟往常一样陪伴,还要若无其事一样面对那些回不来的变化。
又是这种噩梦一样的剧情。
但愿梦跟现实真的是相反的吧。
Season Ⅱ
Episode 1.
先剧透。
女主角叫Martha,不幸在故事开篇几分钟就世故死去的是她的男朋友Ash。
Sarah,一个“粗鲁”的行动派女生自作主张的为Martha申请了那个模拟去世了的人的"人工智能"。
虽说一开始Martha很反对,但很快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惶然无助以及脆弱让她实在需要一个人倾诉,顺理成章的,她回复了那个人工智能Ash的邮件。
一开始仅限于文字接触,很快Martha发现可以通过上传有声短片让人工智能模拟Ash说话的语气和声音,他们开始打电话。Martha很惊讶为什么人工智能可以模仿的那么像,包括那些贱贱的调侃,渐渐地她依赖上这个人工智能Ash。
Martha跟人工智能Ash通着电话,走在他们曾经一起走过的家乡小山上,用手机摄像头代替眼睛帮人工智能的Ash看往日的他不爱看的自然景观,他们用熟悉的亲昵语气彼此抬杠,聊着过去的事情,聊着那些Ash曾经在社交平台上提及过的事情——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模仿仅限于这些事情,以至于其他的哪怕其实很普通的俏皮话都需要Martha解释。
故事发展到有一次Martha不小心将手机摔倒地上,屏幕碎裂,她以为这样她会失去她的Ash,再一次失去他。敏感又紧张,忐忑的将手机重新接通,人工智能Ash就打过来了。大概Martha明知道Ash并不会因为手机坏掉而消失,但仍然因为将Ash(其实不过是手机)摔到地上而惊慌地道歉。就在这个关头,人工智能Ash说,“其实现在有更高级的服务..”
我也猜到,发展到后来自然是有成为实体的人工智能Ash。
反而是有了这个实体的Ash,让Martha更加confused了。这个有着Ash躯壳的人工智能(这个躯壳因为Martha和Ash上传到网络的图片比较好看而显得更年轻和帅气),在Martha身边陪她生活,甚至上床,但是实际上不需要吃饭不需要睡觉的躯壳却让Martha更加烦躁:他仿佛时刻在提醒着Martha,我只是个依靠过去的回忆存在的影子。
其实结局并不重要。
结果就是Martha企图让人工智能Ash消失,尽管尝试让人工智能Ash自己跳崖,但她没有坚持做到。故事的最后,Martha的孩子已经很大了,而Ash成了她们养在阁楼的一只人工智能宠物,可以脑补他们如何和谐的“生活”在一起。
本身是一个思考社交网络与真实存在的人之间关系的片子。大概思路就是,人们在网络上留下关于自己的痕迹,彷如在第四维之中创造了一个新的自己。
故事的叙述者构造了一个在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得到的未来,在这个未来里面,我们科技先进到即使某人已经去世,都可以通过那些遗留在互联网上的种种痕迹,来重新塑造出一个新的某人。
而这个依赖着“痕迹”存活的个体,就成了一个,一个很鸡肋的存在:
这就是仅存的全部的ta。
写了那么长的剧透,又为什么要专门剧透这一集,
当然是我又自顾自地走题和想偏。
我想起我之前玩那个养成游戏把女主角名字改成你的名字(笑)。
异地恋的人某种程度上就像是Martha和人工智能Ash,
有赖于科技的发达,仅仅依靠网络和通信技术保持联系。
而我们更像他们,也是依赖偶尔断断续续的电话,不见面。
或许也要等到实体的人工智能Ash来到。
这里面又有很多预示着更可悲的未来的情节;
即使就在身边,那种无助和苍白的触感,就好像把对方打印成一张真人大小的照片放在而已;
更可悲的是,即使能跟往常一样陪伴,还要若无其事一样面对那些回不来的变化。
又是这种噩梦一样的剧情。
但愿梦跟现实真的是相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