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
在我看来,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是一件彻彻底底自由的事情。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完全是另一回事,它没有理由绑架你的审美。有多少人总是在强迫自己去试图理解那些高价(或者受到极大褒奖)的艺术作品呢? 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欣赏作品,得出感受,这是审美的本质。结合起创作者经历、意图什么的来审美固然也很好,更有甚者会从艺术创作原理上来分析作品,但是需要扪心自问的是,你们的感受是通过这些理性过程总结出来的吗?难道你对作品的喜好不是像「吃到辣的便感觉兴奋,吃到苦的便会感觉难过」这么简单的条件反射吗? 审美和评价是两回事。评价需要标准,审美不需要。你完全可以给一部让你反感至极的电影一个绝高的褒奖,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某个谈论电影影史地位的标准。这些标准有可能是在衡量它的稀有度,有可能是在衡量它的社会贡献,但你真的有必要因为它所得到的这些评价而试图改变你自己的固有情绪吗?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被教育纯四度是和谐空旷的,粗线条是狂野的,特写是有压迫感的诸如此类的创作理论,但又有多少艺术爱好者拿到这些理论的时候会把它视之为天然在那里的定律,而并非大众审美的经验之谈呢? 我并不是在支持那些暗藏着各种立场的大放厥词,但最没有必要掩饰的就是自己的审美。审美不是能力,没有高低。说一句「不好听」「不好看」「不喜欢」很简单,也许以后你的感受会改变,也许有一天苦瓜也能吃出甜味,但又有什么必要为难现在自己的五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