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一般的爱情
————如果你从来不曾恐惧爱情,那么你就从来不曾尝过它的滋味
情人节这一天终于如约将《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完。不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学技巧与思想性来欣赏这本书,单纯从情感共鸣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值得放慢速度,反复翻阅。
文中的主要围绕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费尔明娜·达萨的爱恋展开,副线也穿插了许多费尔明娜与医生胡维纳尔·乌尔比诺的婚姻生活琐事。以及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长达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的等待费尔明娜的时间里,与形形色色的女人发生的风流韵事。
起这样奇怪书名的原因,并非故弄玄虚。我相信理解爱情滋味的人,会在第一时间领会到作者的意图。
爱情在作者心目中恰如霍乱一般。
这种思想在本书中几处都时时闪现。
最初,年轻人弗洛伦蒂诺暗恋着姑娘费尔明娜的时候,因为爱情的煎熬,他在万分忐忑中寄给费尔明娜第一封信之后,在等待姑娘的第一封回信时,焦虑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他腹泻,吐绿水,晕头转向,还常常突然昏厥。这一次可把他的母亲吓坏了,她以为这状况不像是因为爱情而心神不宁,倒像是染上了当时流行的霍乱。她请了弗洛伦蒂诺的教父来查看病势,老人随后探询了隐情,先是向弗洛伦蒂诺,而后又向他的母亲,于是再一次证实了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同的症状。
在多年后,弗洛伦蒂诺沉溺于对于费尔明娜恋而不得,而用对其他女人的情欲排解对费尔明娜的相思之情的时期,作者再一次暗示了这个主题。弗洛伦蒂诺在探望母亲的墓园的时候——当时的名称是“霍乱墓地”,在她的坟前种下了一丛玫瑰。头几次去墓地,弗洛伦蒂诺发现他的情人之一,因为偷情败露而被丈夫砍断脖子而死的养鸽女就葬在很近的地方。最初他会在四下无人的时候,摘下一枝玫瑰放在她的墓前。后来他干脆从母亲的玫瑰丛中挖出一株,种到她的坟前。两丛玫瑰发了疯似的越长越多,弗洛伦蒂诺不得不带一把大剪子和其他园艺工具来修剪枝叶。但玫瑰的长势渐渐超越了他的能力范围:多年以后,两丛玫瑰已如杂草一般在一座座坟墓间蔓延开来。从此,这座著名的霍乱墓地改叫“玫瑰墓地”。
最后,也是最为明显的一段,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等待,两个人终于有了再次接近的机会。时任船运公司董事的弗洛伦蒂诺带着同样垂垂老矣的费尔明娜登上渡轮,沿着河流和港口航行。这是他专门为她精心准备的一次航行,尽管他们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人生即将结束,爱情却刚刚起航。他们在河际之间航行,他们终于互相坦然面对对方,带着羞涩,谨慎,恐惧,接受了迟来的爱情。归程中,弗洛伦蒂诺为了让费尔明娜免受打扰,下令船长谎称船上发生了霍乱——这样他们不需要搭载任何旅客,甚至可以取消了预定的货单。直接向出发地返航,船长服从了命令,在船身悬挂上了象征疫情的黄色旗帜。并在途中的一个港口靠岸,接上了自己的一个秘密情人。这艘轮船成了四个人的安静的,秘密的花园。当终于到达港口的时候,卫生局的汽油快艇盘查船上感染的是什么瘟疫,有多少旅客,又有多少病人,传染的可能性有多大。船长回答说,只有三名旅客,得的全是霍乱。而实际上,这艘船上只有四个感染了「爱情」的可怜人。
当他们处于无法靠岸的困境的时候,弗洛伦蒂诺不可战胜的决心和命令更加讲将这一主题明确,他坚决地下定船只返航,船长问他:
“见鬼,那您认为我们这样来来回回的究竟走到什么时候?”
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是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直都准备好了答案。
“一生一世。”他说。
是的,他愿意在这艘挂着霍乱之旗的轮船上,永远地为「爱情」航行。
。。。。。。
为何作者对待爱情,如同对待瘟疫霍乱一般。我想,尝过爱情滋味的人,都不难理解。人们能接受狂乱的情欲,廉价的媾和。承受高贵门第,身家相当结合带来的互相忍受的婚姻,唯独不敢承认爱情的存在。恐惧爱情就如同恐惧霍乱一般无二。
越是理性清醒的人,越是抗拒爱情。爱情会让人失去控制。它会让你完全看不清自己的处境,让你遭受岁月的凌迟还甘之如饴。
它会让一个最矜持的女子折损她的骄傲,让一个坚强的男子丧失他的力量。
你一会儿觉得自己站在山巅,仿佛女王般凌驾着整个世界;一会儿又如幼童,只会躲在襁褓中软弱地哭泣。
所以我惧怕它。也了解怀着同样不安而惧怕它的人。
文中陷入爱情捕手的弗洛伦蒂诺,在别人看来正如同一个霍乱病人。他狂热地爱恋着费尔明娜,她却仿佛一直远在天边,只因缺少这一个女人,他不得不借由着与不少于六百多女人的狂乱情欲,来排解自己的恐惧和惊慌。这样疯狂的幽会却都遵循着一个原则——它们必须是极其秘密的,绝对不能让费尔明娜知道。即使她此时醉心于自己的婚姻生活与成功社交,已经对当年的影子毫不在意了。他坚信着自己一生都在为费尔明娜保守着童贞,永远如同他们在短暂的爱恋时期一样纯洁。他终身未婚,只为了费尔明娜是他心目中的唯一恋人。
尽管他为了匹配上费尔明娜已经渐渐爬升到相当的社会地位,但因为他的古怪与秘密生活,关于他的谣言却从来不曾缺少,人们看待他,正如看待一名失常的霍乱病人一般。他也正如霍乱患者一般,将自我的内心世界与这个世界隔离。
反观费尔明娜,这个没有感染爱情霍乱的正常人,以她高傲的性情,坚定的力量,贞洁的品质,稳稳地操纵着婚姻生活的舵,她能很好地驾驭妻子与社交场上第一夫人的角色。因为她那时还不曾为了爱情而丧失冷静。
爱情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它正像霍乱一样具有传染性。
文中感染「爱情」这种瘟疫的本来只有弗洛伦蒂诺一个人,他背负了半个世纪的孤独。但最终,他凭着自己老年以后对于爱情生活的解读,再一次打动了费尔明娜。年老丧夫,守寡在家的费尔明娜解放了自己,和弗洛伦蒂诺一起做了一次运河上的远航。旅程中,她终于卸下矜持,世俗的偏见和约束,和对于年老的羞怯,屈服于弗洛伦蒂诺的爱情之下,成了另一个感染爱情霍乱的病人。
这是我阅读《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感悟。翻开书页,它的一字一句正扣在我的心上,与我得心思不谋而合。也是我写下这篇书评的诱因。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下,马尔克斯对于青年时期,弗洛伦蒂诺与费尔明娜最初相遇,播下爱情的种子,霍乱的病因的那段唯美精彩的描写。我确信马尔克斯尝试过爱情的滋味,才会如同含着露水的夜莺,将爱情描绘得如此精妙。
「在他悄悄滴望着她而不让她发现的那些日子里,他看到的也只是午后两点的阳光下和纷纷扬扬的杏花中她隐约的轮廓,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那情景始终都停留在四月。」
。。。。。。
「一天晚上,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费尔明娜·达萨被一首小提琴独奏的小夜曲惊醒,曲中不断重复着一段华尔兹的旋律。她颤抖了,因为她听得分明,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感激之情,感激她送的花瓣,感激她占用算术课的时间给他写信,感激她因想他胜过了关心自然科学而造成对考试的恐惧。」
如果你从来不曾为了想念一个人而焦虑,从来不曾因为他的声音失眠,从来不曾为了拉起他的手而颤抖,从来不曾为了对他心跳而恐惧,那么——你从来不曾爱过他。
2013 02 14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