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垃圾
放眼世界,中华名族可以说是最勤劳的民族,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却也可以说是一个懒惰的民族。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地直接排放于山川河流、大海,垃圾从不分类一概混搅等各种现象。环境的逐步恶化令我们是小有不安,但却仍不够重视,今日我自告奋勇提些建议,已尽我作为公民的一份职责。
国家的形成是因为有其人民,每个人民又有着各自的家庭,那么我现在以一个家庭所能产生的垃圾来进行垃圾分类吧。
1.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要活着必须要吃饭,但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一般都将每餐的剩菜剩饭倒入垃圾桶,跟其他的生活垃圾混搅在一起,给垃圾清洁的工人造成了很大不便,那么我们能否体恤一下他人的工作,稍加绵薄之力以方便他人。我们在餐桌上吃剩的东西都是食物,那每家每户都可以准备一个小桶用来盛放这些剩下的食物,同酒店的做法一样把这些吃剩的食物集中起来让他人回收去用作其他用途,例如喂猪,例如将这些厨余垃圾搬运至沼气厂,可以得到能源的在再生利用。当然在回收的时候可以向回收的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2.瓶瓶罐罐的玻璃类制品、碟碗勺子类的陶瓷制品及易拉罐铁箱子刀具等铝铁类制品,这些生活的垃圾可以归为一类,这类垃圾的处理是需要政府机构参与其中的,需要政府去引导相关的玻璃企业、陶瓷企业、钢铁铝材公司等相关产业来共同处理此类垃圾,这样可以很好的做到物品的二次回收再利用。不过在回收这类垃圾的时候也需要向民众支付一定的费用。
3.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人从婴儿到死去在这一生中会穿过多少件衣服。当我们在出生之时,我们穿婴儿服,但随着身体的逐渐长大,我们会不断更换衣服的尺寸以及样式,而之前的衣物则会逐步被我们所淘汰。这些淘汰掉的衣服,有些被我们堆放在箱底下而永不得天日,有些则被我们随手丢进了自家的满是剩菜剩饭的垃圾桶,我们毫无异议,我们也毫不在意。在这里,我想说,如今中国的经济已是突飞猛进,但在全国各地仍有许许多多的贫困地区,有些地方的人们依旧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何不把我们那些压在箱底、丢进垃圾桶的衣物都拿出来去捐给他们呢?我想到的肯定很多人都想到了,爱心我们都有,我们所缺少的是捐献自己爱心的途径。对于中国红十字会的认知我一直认为是医院开出一辆车,停靠在了路边,拉出大大的横幅让行人主动去献血,其他别无用处,跟我一样认知的人,我想不在少数。殊不知中国红十字会主要从事的工作有:
(l、备灾与救灾。每当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中国红十字会即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为灾区筹集赈济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派出医疗队到灾区服务。中国红十字会建有区域性的和省级的备灾救灾中心,储备救灾物资,培训救灾人员。
(2.卫生救护。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培训初级卫生救护人员,以减轻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害。
(3.社区服务。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广大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对散居在社会上的孤老病残,进行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参与国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于社会上最易受损害的群体。
(4.宣传和传播。利用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传播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任务。
(5.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动员群众无偿献血,协助政府表彰奖励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个人。批准负责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
(6.红十字青少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红十字组织,发展会员,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及青少年的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开展国际红十青少年的友好交往。
(7.台湾事务。为海峡两岸同胞服务,处理查人转信、探亲衍生等问题,两岸红十字组织积极开展卫生救护交流、赈灾及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8.对外交往。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友好合作关系,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所以在这里我想给红十字会提个建议,你们的作用不只是去拉人放血,你们其实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去各个小区做宣传,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红十字会的作用,让人们捐出自己已经不再穿的衣物,通过你们把这一份份暖暖的爱心传向贫困的山区,传遍祖国的大地。
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的包装材质由早起的纸张演变成现今的塑料盒、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塑料制品,这一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类,但是对地球环境而言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在焚烧这些废塑料时不仅会产生浓烟和恶臭,还会产生强烈刺激性的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垃圾中的油漆残渣在燃烧时会产生镉、铬、铅、汞、砷等有毒重金属化合物和砷化合物;废弃橡胶和树枝树叶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苯并芘、致癌物二恶英等一系列的多环芳香烃,周围的居民若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那么人们的身体状况必然会收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塑料盒、塑料袋、塑料薄膜等一般的塑料制品,相关的塑料产业可以进行回收,且希望政府的有关部门能做好监督工作。
针对塑料袋这一白色污染问题,在此仅以我个人身份做些许建议。早在1949年,美国人诺曼•伍德兰和伯尼•西尔法(Berny Silver)就申请了用于食品自动识别领域的环形条形码。而全球第一次扫描条形码的操作发生在1974年6月26日的俄亥俄州Troy。当时,一名收银员为购物者克莱德•道森(Clyde Dawson)扫描了10包箭牌口香糖,价格为67美分。这也标志着条形码技术的真正诞生。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想这项技术也可以用作塑料袋的身份证,在超市或者商店里,顾客需要用到塑料袋时,则应该向超市或者商店支付一定的押金,押金可按塑料袋的大小分为2、5、10元不等,超市或者商店在给顾客塑料袋时,应对塑料袋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来作为记录。顾客们可以归还塑料袋,取回押金,不过这需要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进行,固定场所的设立就需要政府设立相关单位来进行协作。政府设立一个固定的塑料袋回收站点,前来还送塑料袋的人在工作人员对塑料袋上的条形码扫描确认后,方可将之前的押金交付于还塑料袋之人。回收的塑料袋假若没有破损脏污,则可继续再次使用,有破损及脏污的话,便可让相关塑料袋厂家来处理。(塑料袋的处理方法仅为个人之想法,具体方案且等大众人士认可后,方可续写。)
5.香蕉、苹果、梨、橘子皮等水果类的果核、果皮,这一类均为有机物,可以作为草食动物或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人类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肉类食品的充裕,每年都会利用大量粮食制成饲料去喂养动物。假若能够运用好这类水果的残骸,则可大大减少有机食物的浪费,同事也可为商家、动物园等畜牧业类公司省下大笔资金。这些水果类的残骸也可埋于土壤之中,作为肥料来进行利用。不过我的建议还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督促方能有效实施。
6.我们无法想像,一张薄薄的餐巾纸,却会肩负着社会的巨大重任。人们吃完饭擦嘴要用餐巾纸;流鼻涕时要用餐巾纸去擦;洗手之后也用餐巾纸把手擦拭干净;身上脏了或者湿了我们的第一反应也都是拿起餐巾纸来擦。我没有去统计过中国人一年要用去几吨餐巾纸,我也不知道我们国家是怎样去处理用过的餐巾纸,但是看见垃圾焚烧厂一些只烧了半张的餐巾纸,我想,你我都应该明了政府部门是怎么去处理的了吧。
餐巾纸的问世,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也完全替代了手帕的功用,餐巾纸的用后处理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样的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我有个想法,政府须规定每家每户专门准备一个垃圾桶用来盛放餐巾纸、厕纸以及卫生棉条,然后规定在一个小区内设立几个专门用来盛放这些餐巾纸、厕纸以及卫生棉条的垃圾桶,小区市民便可将餐巾纸、厕纸以及卫生棉条类的垃圾倒入这个专门设立的垃圾桶,最后由城市清洁部门定期将这些垃圾收走运入火力发电站或者专门地点进行焚烧(例如在北方,焚烧这些垃圾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就可以通过连接着城市四通八达的供暖管道为城市居民供暖。)。
7.报纸、旧书本、硬纸板等废弃纸张,他们完全不同于餐巾纸,这些废旧纸张可以经过厂家的特殊加工,制成再生纸张,可以被人们二次利用,有效地做到了能源的二次利用。现在虽然已有废旧纸张的回收,但是广大市民的参与力度仍不够,政府若想改变这一现状,我建议可以适当提高废旧纸张的回收价位。毕竟,这个时代是经济主导的时代,废旧纸张回收价位的提升必然会引起市民对于废旧纸张的关注度以及参与度的提高。
8.烟,生活中的一大消费品,身边充斥着不少烟民,有时觉得整个世界都被烟民所包围着。在中国,烟民抽剩的烟头都被扔进了垃圾桶,同各种垃圾混淆在一起,然后送往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对烟头的焚烧处理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同其他垃圾混淆在一起却有些不妥,假如没有熄灭的烟头被扔进了垃圾桶,极易发生起火事故。为此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规定烟民对烟头的统一安置,不可同生活中的其他垃圾混搅,一面发生起火事故。
最后还要提及的就是花生、瓜子类的果壳以及干果类的果核,这些干果类的食品都是经过食品加工厂的加工处理的,其果壳、果核在大自然的土壤中不易腐烂,而且对于土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以我个人之愚见,果壳、果核可以同烟头一起运往火力发电站或者专门地点进行焚烧(例如在北方,焚烧这些垃圾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就可以通过连接着城市四通八达的供暖管道为城市居民供暖。)。
以上所说的就是我对家庭生活中所产生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有些垃圾只是垃圾,需要进行焚烧处理;有些垃圾却可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如果有心之人看到我所写的建议,有什么想法的话,那就请尽情点评吧。)。
国家的形成是因为有其人民,每个人民又有着各自的家庭,那么我现在以一个家庭所能产生的垃圾来进行垃圾分类吧。
1.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要活着必须要吃饭,但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一般都将每餐的剩菜剩饭倒入垃圾桶,跟其他的生活垃圾混搅在一起,给垃圾清洁的工人造成了很大不便,那么我们能否体恤一下他人的工作,稍加绵薄之力以方便他人。我们在餐桌上吃剩的东西都是食物,那每家每户都可以准备一个小桶用来盛放这些剩下的食物,同酒店的做法一样把这些吃剩的食物集中起来让他人回收去用作其他用途,例如喂猪,例如将这些厨余垃圾搬运至沼气厂,可以得到能源的在再生利用。当然在回收的时候可以向回收的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2.瓶瓶罐罐的玻璃类制品、碟碗勺子类的陶瓷制品及易拉罐铁箱子刀具等铝铁类制品,这些生活的垃圾可以归为一类,这类垃圾的处理是需要政府机构参与其中的,需要政府去引导相关的玻璃企业、陶瓷企业、钢铁铝材公司等相关产业来共同处理此类垃圾,这样可以很好的做到物品的二次回收再利用。不过在回收这类垃圾的时候也需要向民众支付一定的费用。
3.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人从婴儿到死去在这一生中会穿过多少件衣服。当我们在出生之时,我们穿婴儿服,但随着身体的逐渐长大,我们会不断更换衣服的尺寸以及样式,而之前的衣物则会逐步被我们所淘汰。这些淘汰掉的衣服,有些被我们堆放在箱底下而永不得天日,有些则被我们随手丢进了自家的满是剩菜剩饭的垃圾桶,我们毫无异议,我们也毫不在意。在这里,我想说,如今中国的经济已是突飞猛进,但在全国各地仍有许许多多的贫困地区,有些地方的人们依旧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何不把我们那些压在箱底、丢进垃圾桶的衣物都拿出来去捐给他们呢?我想到的肯定很多人都想到了,爱心我们都有,我们所缺少的是捐献自己爱心的途径。对于中国红十字会的认知我一直认为是医院开出一辆车,停靠在了路边,拉出大大的横幅让行人主动去献血,其他别无用处,跟我一样认知的人,我想不在少数。殊不知中国红十字会主要从事的工作有:
(l、备灾与救灾。每当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中国红十字会即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为灾区筹集赈济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派出医疗队到灾区服务。中国红十字会建有区域性的和省级的备灾救灾中心,储备救灾物资,培训救灾人员。
(2.卫生救护。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培训初级卫生救护人员,以减轻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害。
(3.社区服务。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广大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对散居在社会上的孤老病残,进行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参与国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于社会上最易受损害的群体。
(4.宣传和传播。利用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传播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任务。
(5.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动员群众无偿献血,协助政府表彰奖励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个人。批准负责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
(6.红十字青少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红十字组织,发展会员,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及青少年的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开展国际红十青少年的友好交往。
(7.台湾事务。为海峡两岸同胞服务,处理查人转信、探亲衍生等问题,两岸红十字组织积极开展卫生救护交流、赈灾及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8.对外交往。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友好合作关系,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所以在这里我想给红十字会提个建议,你们的作用不只是去拉人放血,你们其实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去各个小区做宣传,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红十字会的作用,让人们捐出自己已经不再穿的衣物,通过你们把这一份份暖暖的爱心传向贫困的山区,传遍祖国的大地。
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的包装材质由早起的纸张演变成现今的塑料盒、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塑料制品,这一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类,但是对地球环境而言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在焚烧这些废塑料时不仅会产生浓烟和恶臭,还会产生强烈刺激性的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垃圾中的油漆残渣在燃烧时会产生镉、铬、铅、汞、砷等有毒重金属化合物和砷化合物;废弃橡胶和树枝树叶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苯并芘、致癌物二恶英等一系列的多环芳香烃,周围的居民若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那么人们的身体状况必然会收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塑料盒、塑料袋、塑料薄膜等一般的塑料制品,相关的塑料产业可以进行回收,且希望政府的有关部门能做好监督工作。
针对塑料袋这一白色污染问题,在此仅以我个人身份做些许建议。早在1949年,美国人诺曼•伍德兰和伯尼•西尔法(Berny Silver)就申请了用于食品自动识别领域的环形条形码。而全球第一次扫描条形码的操作发生在1974年6月26日的俄亥俄州Troy。当时,一名收银员为购物者克莱德•道森(Clyde Dawson)扫描了10包箭牌口香糖,价格为67美分。这也标志着条形码技术的真正诞生。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想这项技术也可以用作塑料袋的身份证,在超市或者商店里,顾客需要用到塑料袋时,则应该向超市或者商店支付一定的押金,押金可按塑料袋的大小分为2、5、10元不等,超市或者商店在给顾客塑料袋时,应对塑料袋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来作为记录。顾客们可以归还塑料袋,取回押金,不过这需要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进行,固定场所的设立就需要政府设立相关单位来进行协作。政府设立一个固定的塑料袋回收站点,前来还送塑料袋的人在工作人员对塑料袋上的条形码扫描确认后,方可将之前的押金交付于还塑料袋之人。回收的塑料袋假若没有破损脏污,则可继续再次使用,有破损及脏污的话,便可让相关塑料袋厂家来处理。(塑料袋的处理方法仅为个人之想法,具体方案且等大众人士认可后,方可续写。)
5.香蕉、苹果、梨、橘子皮等水果类的果核、果皮,这一类均为有机物,可以作为草食动物或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人类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肉类食品的充裕,每年都会利用大量粮食制成饲料去喂养动物。假若能够运用好这类水果的残骸,则可大大减少有机食物的浪费,同事也可为商家、动物园等畜牧业类公司省下大笔资金。这些水果类的残骸也可埋于土壤之中,作为肥料来进行利用。不过我的建议还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督促方能有效实施。
6.我们无法想像,一张薄薄的餐巾纸,却会肩负着社会的巨大重任。人们吃完饭擦嘴要用餐巾纸;流鼻涕时要用餐巾纸去擦;洗手之后也用餐巾纸把手擦拭干净;身上脏了或者湿了我们的第一反应也都是拿起餐巾纸来擦。我没有去统计过中国人一年要用去几吨餐巾纸,我也不知道我们国家是怎样去处理用过的餐巾纸,但是看见垃圾焚烧厂一些只烧了半张的餐巾纸,我想,你我都应该明了政府部门是怎么去处理的了吧。
餐巾纸的问世,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也完全替代了手帕的功用,餐巾纸的用后处理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样的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在此我有个想法,政府须规定每家每户专门准备一个垃圾桶用来盛放餐巾纸、厕纸以及卫生棉条,然后规定在一个小区内设立几个专门用来盛放这些餐巾纸、厕纸以及卫生棉条的垃圾桶,小区市民便可将餐巾纸、厕纸以及卫生棉条类的垃圾倒入这个专门设立的垃圾桶,最后由城市清洁部门定期将这些垃圾收走运入火力发电站或者专门地点进行焚烧(例如在北方,焚烧这些垃圾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就可以通过连接着城市四通八达的供暖管道为城市居民供暖。)。
7.报纸、旧书本、硬纸板等废弃纸张,他们完全不同于餐巾纸,这些废旧纸张可以经过厂家的特殊加工,制成再生纸张,可以被人们二次利用,有效地做到了能源的二次利用。现在虽然已有废旧纸张的回收,但是广大市民的参与力度仍不够,政府若想改变这一现状,我建议可以适当提高废旧纸张的回收价位。毕竟,这个时代是经济主导的时代,废旧纸张回收价位的提升必然会引起市民对于废旧纸张的关注度以及参与度的提高。
8.烟,生活中的一大消费品,身边充斥着不少烟民,有时觉得整个世界都被烟民所包围着。在中国,烟民抽剩的烟头都被扔进了垃圾桶,同各种垃圾混淆在一起,然后送往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对烟头的焚烧处理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同其他垃圾混淆在一起却有些不妥,假如没有熄灭的烟头被扔进了垃圾桶,极易发生起火事故。为此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规定烟民对烟头的统一安置,不可同生活中的其他垃圾混搅,一面发生起火事故。
最后还要提及的就是花生、瓜子类的果壳以及干果类的果核,这些干果类的食品都是经过食品加工厂的加工处理的,其果壳、果核在大自然的土壤中不易腐烂,而且对于土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以我个人之愚见,果壳、果核可以同烟头一起运往火力发电站或者专门地点进行焚烧(例如在北方,焚烧这些垃圾所产生的大量热能,就可以通过连接着城市四通八达的供暖管道为城市居民供暖。)。
以上所说的就是我对家庭生活中所产生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有些垃圾只是垃圾,需要进行焚烧处理;有些垃圾却可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如果有心之人看到我所写的建议,有什么想法的话,那就请尽情点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