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位老师(一)
今天想写我的两位老师的故事。其实,不一定是老师,师长也可以。
第一个姑且称他为Y吧,他可以说是我工作道路上第一个导师,他是我人生第一个实习地方负责带我的大师兄。Y长得很帅,是广东男人里面我认为可以称为“男子气”的帅,他没有惺惺作态,没有娇弱造作,可以说非常会照顾人,却又把尺度拿捏的恰到好处。Y很乐意我叫他师兄,在我第一次实习的地方,他给我了太多的关照,以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我第一次实习的地方是我最怀念的工作地,到最后,就连我们同事大姐都说他是“女人迷”。还记得,当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结婚了,我是有多么的惋惜。后来有机会和Y以及其他同事去爬山,运动完和Y家嫂子一起去喝茶,那是一个恬静温柔的广东本地女人,恩,很替他高兴。
我是09年认识Y的,虽然实习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是能够做到实习结束还保持着不间断联系的人,除了Y这个单位的同事,其他都没有过。这之间我们有的时候在Q上碰上了,就随便聊聊,有的时候春节发个问候的信息,也是在12年,我毕业了,干了一个和Y一样的职业,这才又有了更多好谈的话题,这期间,他突然被单位派到下乡扶贫一年半,回来以后升了级别,转了部门,下周,他就要做父亲了,他33岁了。昨天,Y正好到我单位来办事,碰巧送我回家,一路上聊了许多,让我也对他突然有了更多的想法。
Y告诉我说:他们家有三个孩子,他是最小的,上面有一个哥哥和 一个姐姐,父母都是40年代的人了。他是深圳中学毕业的,那个时候成绩很好,在深中可以排到前20名左右,人很自负。高考的时候没有考好,本想逃离父母的掌控去读浙江大学,没想到落了空,不得已,到了暨南大学,总算是逃离父母的掌控,到广州开拓自己的世界。大学的时候,他是全校音乐协会的会长,在学校的时候组织过杨千嬅的见面会,可谓是锋芒一时。大学毕业06年的时候,得到了香港罗氏集团的OFFER,全广州就他一个。也许写到这里,你们都会说,他太顺利太牛逼了吧,仿佛前景已经写满了:“海归”“高富帅”“外企高管”的标志。
但是生活就是这么峰回转折。
罗氏OFFER的前提就是在香港培训半年,然后送往墨西哥工作五年,负责在当地组建公司。他的父母听到这个话,痛哭失声。他的父母都是40年代生人,经历过大饥荒,也历经了文革,他们对家里这个最小的儿子爱不释手,他们绝对不能允许让自己的小儿子放逐到南美那个地方去,而且一呆就是五年。他们采用种种方式,哭,闹,一脸的憔悴。Y是个孝顺的儿子,他不愿意让已经苍老的父母继续这样下去,他听从父母的话,去考政府的职员,本想着随便试试,然后再以考不上为理由说服父母,谁知一考就考上了,这一做就是三年。
三年期间,他依然在想尽办法的想走出去,走到国外去,他准备好了托福,就连女朋友都已经在加拿大等他了,这时他的父母又出现了,用憔悴的眼神把他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杀死了。他放弃了交往多年女友,放弃了出国,决定安下心来,好好的在政府部门做下去。他再次考试,跳到了更好的职位,转到了更好的单位,在政府机关里找到了自己的婚姻,这个时候,他27岁了。然后是忙碌,不停的忙碌,大运,下乡,被省长接见,准备当父亲。。我赶忙问:你之前哥哥是儿子还是女儿?Y忙笑着说:幸好是个儿子啊,我的压力小很多。
说到这最后,他的眼睛里突然又发出了一点细碎的光芒:也许吧,也许等我能够退休的时候,孩子也大了,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问:师兄,你应该是很需要自由的人吧?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没有说话。
难怪,他会说要骑驴找马,一直鼓励我走出去,寻找更好的机会。
难怪,他总是很有才华,想在这个必须谦逊的体制里,想宣泄一些骨子里骄傲又自负的情绪。
难怪,他总是笑而不语。
我很庆幸,在生命中,能够与这样的人相遇。
第一个姑且称他为Y吧,他可以说是我工作道路上第一个导师,他是我人生第一个实习地方负责带我的大师兄。Y长得很帅,是广东男人里面我认为可以称为“男子气”的帅,他没有惺惺作态,没有娇弱造作,可以说非常会照顾人,却又把尺度拿捏的恰到好处。Y很乐意我叫他师兄,在我第一次实习的地方,他给我了太多的关照,以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我第一次实习的地方是我最怀念的工作地,到最后,就连我们同事大姐都说他是“女人迷”。还记得,当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结婚了,我是有多么的惋惜。后来有机会和Y以及其他同事去爬山,运动完和Y家嫂子一起去喝茶,那是一个恬静温柔的广东本地女人,恩,很替他高兴。
我是09年认识Y的,虽然实习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是能够做到实习结束还保持着不间断联系的人,除了Y这个单位的同事,其他都没有过。这之间我们有的时候在Q上碰上了,就随便聊聊,有的时候春节发个问候的信息,也是在12年,我毕业了,干了一个和Y一样的职业,这才又有了更多好谈的话题,这期间,他突然被单位派到下乡扶贫一年半,回来以后升了级别,转了部门,下周,他就要做父亲了,他33岁了。昨天,Y正好到我单位来办事,碰巧送我回家,一路上聊了许多,让我也对他突然有了更多的想法。
Y告诉我说:他们家有三个孩子,他是最小的,上面有一个哥哥和 一个姐姐,父母都是40年代的人了。他是深圳中学毕业的,那个时候成绩很好,在深中可以排到前20名左右,人很自负。高考的时候没有考好,本想逃离父母的掌控去读浙江大学,没想到落了空,不得已,到了暨南大学,总算是逃离父母的掌控,到广州开拓自己的世界。大学的时候,他是全校音乐协会的会长,在学校的时候组织过杨千嬅的见面会,可谓是锋芒一时。大学毕业06年的时候,得到了香港罗氏集团的OFFER,全广州就他一个。也许写到这里,你们都会说,他太顺利太牛逼了吧,仿佛前景已经写满了:“海归”“高富帅”“外企高管”的标志。
但是生活就是这么峰回转折。
罗氏OFFER的前提就是在香港培训半年,然后送往墨西哥工作五年,负责在当地组建公司。他的父母听到这个话,痛哭失声。他的父母都是40年代生人,经历过大饥荒,也历经了文革,他们对家里这个最小的儿子爱不释手,他们绝对不能允许让自己的小儿子放逐到南美那个地方去,而且一呆就是五年。他们采用种种方式,哭,闹,一脸的憔悴。Y是个孝顺的儿子,他不愿意让已经苍老的父母继续这样下去,他听从父母的话,去考政府的职员,本想着随便试试,然后再以考不上为理由说服父母,谁知一考就考上了,这一做就是三年。
三年期间,他依然在想尽办法的想走出去,走到国外去,他准备好了托福,就连女朋友都已经在加拿大等他了,这时他的父母又出现了,用憔悴的眼神把他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杀死了。他放弃了交往多年女友,放弃了出国,决定安下心来,好好的在政府部门做下去。他再次考试,跳到了更好的职位,转到了更好的单位,在政府机关里找到了自己的婚姻,这个时候,他27岁了。然后是忙碌,不停的忙碌,大运,下乡,被省长接见,准备当父亲。。我赶忙问:你之前哥哥是儿子还是女儿?Y忙笑着说:幸好是个儿子啊,我的压力小很多。
说到这最后,他的眼睛里突然又发出了一点细碎的光芒:也许吧,也许等我能够退休的时候,孩子也大了,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问:师兄,你应该是很需要自由的人吧?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没有说话。
难怪,他会说要骑驴找马,一直鼓励我走出去,寻找更好的机会。
难怪,他总是很有才华,想在这个必须谦逊的体制里,想宣泄一些骨子里骄傲又自负的情绪。
难怪,他总是笑而不语。
我很庆幸,在生命中,能够与这样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