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染香氲,沁人心脾——看古人用香
(本文由嘉木香坊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人对生活环境十分讲究,他们特别注重自己及周围环境所散发出来的气味。
如屈原就“纫秋兰以为佩”,《金瓶梅》中的孟玉楼常系香囊以便“行时香风细细”,又如宋代贵妇拴在手腕上的香丸——"车行过,香烟不断,香尘数里不绝"。
古人不仅要求自身能散发出香气,在寝室里也要求能散发出怡人的香气,使用的被褥讲究“浓薰绣被”。为了达到使整个寝室香气弥漫的效果,他们在室内熏香,在床帐中熏香,甚至还要在被衾中燃香。
古人讲究“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情怀,在书斋读书时常常燃香一柱,更添幽雅情致。读书讲究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点枝香,在氤氲的香气中营造一个祥和宁静的氛围。
“香”可谓是“静中之友”,焚香能拂去污秽,令人心旷神怡。北宋诗人陈与义的《焚香》一诗写出了焚香读书的美妙意境:
“明窗延静书,
静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柱烟”。
古人对生活环境的讲究及意趣让我们望尘莫及,现在的你,是否也想体会下“暗香袭人”的喜悦呢?
www.jiamux.com 微信号:jiamugz 微博:@嘉木香坊
古人对生活环境十分讲究,他们特别注重自己及周围环境所散发出来的气味。
如屈原就“纫秋兰以为佩”,《金瓶梅》中的孟玉楼常系香囊以便“行时香风细细”,又如宋代贵妇拴在手腕上的香丸——"车行过,香烟不断,香尘数里不绝"。
古人不仅要求自身能散发出香气,在寝室里也要求能散发出怡人的香气,使用的被褥讲究“浓薰绣被”。为了达到使整个寝室香气弥漫的效果,他们在室内熏香,在床帐中熏香,甚至还要在被衾中燃香。
古人讲究“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情怀,在书斋读书时常常燃香一柱,更添幽雅情致。读书讲究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点枝香,在氤氲的香气中营造一个祥和宁静的氛围。
“香”可谓是“静中之友”,焚香能拂去污秽,令人心旷神怡。北宋诗人陈与义的《焚香》一诗写出了焚香读书的美妙意境:
“明窗延静书,
静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柱烟”。
古人对生活环境的讲究及意趣让我们望尘莫及,现在的你,是否也想体会下“暗香袭人”的喜悦呢?
![]() |
www.jiamux.com 微信号:jiamugz 微博:@嘉木香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