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你想要的生活么
节选自 戴平 《普罗旺斯方式》
普罗旺斯人是休闲的、散淡的,当你深入到各个角落后,这个印象便挥之不去了。在普罗旺斯的乡村和小镇,整个上午和中午都是不工作的,商店(快餐店除外)一般在午后三时开门。这里人们休闲的时间要比工作的时间多得多。那新城堡镇来说,若以中国的习惯,九点钟起床已是很迟了,可走上街头,整个街镇还沉浸在睡乡一样,无声无息。中午,阳光直射下来,才有人出来走动。直到下午,小镇才活动开来,店铺迎客了,家家开门了,有人进进出出了。在夏季,夜色要到九点钟才降临。从傍晚到午夜,是这儿最舒适、也最有精神的时节,重要的事情都在这个时候进行。
-------
听说,普罗旺斯人有这样的生活哲学:即人来到世上是为了享受快乐,而非需“解救”的受苦受难者。他们不愿被生计所累,只希望将生活营造得更加惬意。他们不愿受“物欲”奴役,宁可居住老的、简单的房屋,开着普普通通的车,尽量减少生活压力,努力生活得轻松而愉快。---
---------------------------------------------------------------------------------------------------------------------------------------------
节选自 周国平 《最合宜的位置》
我相信,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
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有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们往往竭尽全力去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自己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我的这个认识,是在许多年里逐渐清晰起来的,现在可以说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如果勉强说,就说它是一种很安静的生活状态吧。现在我的生活基本上由两件事情组成:一件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另一件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顺便说一说,友情的极致也是亲情,我深感最好的朋友都是我的亲人。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在这两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夫复何求,所以我过着很安静的生活。
我当然知道,这种很安静的生活适合我,未必适合于别人。---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快乐。
---------------------------------------------------------------------------------------------------------------------------------------------
节选自 陈丹燕 《童话》
成年之后,每个人都多少有了对自己已经进入的世界的怕,因为经历了磨难,所以也有了对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退缩。成年人的心,在童话面前,显出了它的疲惫和倦怠。
---
一个人要是在老年后还有机会重读童话,本身就是幸福。因为无论境况如何,他都锻炼出了一颗安适的心。简单的故事在丰富的阅历面前,呈现出从前无法想象的寓言性。很难想象,那些简单的句子是如何饱含了人生中无限的感触。那些看上去幼稚的公平世界,是如何翻然新生,散发出历尽磨难却最终不被毁灭的向往的。人的年龄和阅历都是无法夺取的财富,如果这个人没有白白度过自己的一生的话,他终将变得更加智慧和宽容。在这时,他能找到童话中那个清明世界在他心中的共鸣。这时候他真正与童话共鸣,他能与童话的信仰融为一体。只是带着一点点的悲哀,因为他知道许多事,在童话中存在,也在心灵的理想世界中存在,只是自己一生都无法到达。
一个人如果一生都阅读童话,那么,他会渐渐持有对童话的信仰。一个人在童年和老年时容易接近童话的理想,是因为人生的这两个阶段,有更多的心灵生活,而不需要与现实苦苦搏斗。
---------------------------------------------------------------------------------------------------------------------------------------------
节选自 游宇明 《有些事只适合想念》
世界上永远有两种事情,一种是适合去做的,做了之后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灵充实;一种是适合去想的,单纯去想的时候,你会觉得它韵味无比、美不胜收,一旦真的做了,快乐反而会跑得无影无踪。---
一个人搞清楚了哪些事适合自己去做、哪些事适合自己去想,你也就对人生有了某种彻悟,你的生命就会获得一种真正的宁静。
---------------------------------------------------------------------------------------------------------------------------------------------
因为书名很美所以借来读,《有些事只适合想念》2010年版,报纸精华选萃 周国平 吴冠中 毕淑敏 等著 沙丘 宋安娜 选编
因为有所启迪,有所感慨或有所共鸣,所以共享。
希望我们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普罗旺斯人是休闲的、散淡的,当你深入到各个角落后,这个印象便挥之不去了。在普罗旺斯的乡村和小镇,整个上午和中午都是不工作的,商店(快餐店除外)一般在午后三时开门。这里人们休闲的时间要比工作的时间多得多。那新城堡镇来说,若以中国的习惯,九点钟起床已是很迟了,可走上街头,整个街镇还沉浸在睡乡一样,无声无息。中午,阳光直射下来,才有人出来走动。直到下午,小镇才活动开来,店铺迎客了,家家开门了,有人进进出出了。在夏季,夜色要到九点钟才降临。从傍晚到午夜,是这儿最舒适、也最有精神的时节,重要的事情都在这个时候进行。
-------
听说,普罗旺斯人有这样的生活哲学:即人来到世上是为了享受快乐,而非需“解救”的受苦受难者。他们不愿被生计所累,只希望将生活营造得更加惬意。他们不愿受“物欲”奴役,宁可居住老的、简单的房屋,开着普普通通的车,尽量减少生活压力,努力生活得轻松而愉快。---
---------------------------------------------------------------------------------------------------------------------------------------------
节选自 周国平 《最合宜的位置》
我相信,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
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有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们往往竭尽全力去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自己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我的这个认识,是在许多年里逐渐清晰起来的,现在可以说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如果勉强说,就说它是一种很安静的生活状态吧。现在我的生活基本上由两件事情组成:一件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另一件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顺便说一说,友情的极致也是亲情,我深感最好的朋友都是我的亲人。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在这两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夫复何求,所以我过着很安静的生活。
我当然知道,这种很安静的生活适合我,未必适合于别人。---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快乐。
---------------------------------------------------------------------------------------------------------------------------------------------
节选自 陈丹燕 《童话》
成年之后,每个人都多少有了对自己已经进入的世界的怕,因为经历了磨难,所以也有了对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退缩。成年人的心,在童话面前,显出了它的疲惫和倦怠。
---
一个人要是在老年后还有机会重读童话,本身就是幸福。因为无论境况如何,他都锻炼出了一颗安适的心。简单的故事在丰富的阅历面前,呈现出从前无法想象的寓言性。很难想象,那些简单的句子是如何饱含了人生中无限的感触。那些看上去幼稚的公平世界,是如何翻然新生,散发出历尽磨难却最终不被毁灭的向往的。人的年龄和阅历都是无法夺取的财富,如果这个人没有白白度过自己的一生的话,他终将变得更加智慧和宽容。在这时,他能找到童话中那个清明世界在他心中的共鸣。这时候他真正与童话共鸣,他能与童话的信仰融为一体。只是带着一点点的悲哀,因为他知道许多事,在童话中存在,也在心灵的理想世界中存在,只是自己一生都无法到达。
一个人如果一生都阅读童话,那么,他会渐渐持有对童话的信仰。一个人在童年和老年时容易接近童话的理想,是因为人生的这两个阶段,有更多的心灵生活,而不需要与现实苦苦搏斗。
---------------------------------------------------------------------------------------------------------------------------------------------
节选自 游宇明 《有些事只适合想念》
世界上永远有两种事情,一种是适合去做的,做了之后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灵充实;一种是适合去想的,单纯去想的时候,你会觉得它韵味无比、美不胜收,一旦真的做了,快乐反而会跑得无影无踪。---
一个人搞清楚了哪些事适合自己去做、哪些事适合自己去想,你也就对人生有了某种彻悟,你的生命就会获得一种真正的宁静。
---------------------------------------------------------------------------------------------------------------------------------------------
因为书名很美所以借来读,《有些事只适合想念》2010年版,报纸精华选萃 周国平 吴冠中 毕淑敏 等著 沙丘 宋安娜 选编
因为有所启迪,有所感慨或有所共鸣,所以共享。
希望我们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