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读书笔记的读书笔记-《只有医生知道》
儿子不怎么好带,一天里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但还是利用儿子睡觉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买的时候是冲着“妇科”这俩字去的,看完觉得除了妇科还知道的不少。整本书是载在一个又一个案例继续的,很有点像上学时老师给我们讲的案例模式,这也让人更有兴趣读进去,同时对非医学的人来说知道了许多曾自以为的错误的东西。原来真是隔行如隔山。
我读书一直都不喜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一页页读完,总是先读一下开头就迫不及待地去翻尾声,或者往后随便翻一页读一会儿,然后再从前往后按顺序来。因此当无意中看见作者家事描述时我的八卦之心顿起,对这本书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起来,只为了多偷窥人家一点隐私。但是当翻完整本书也没看到自己想看的后续时,却没有一点臆想中的遗憾。毕竟,读书不是看娱乐周刊,不是冲着八卦去的。
我怀孕的时候,因为外地户口,没有工作单位以及建个卡要六百大洋,就没有去办那个本儿。三十二周回家后,家里没有产检的习惯,就每个月去私人诊所听一次胎心再去另一家私人诊所做一次b超。本来对产检这回事没觉得怎么样,也许是因为整个孕期都很顺利,看完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太过极端,把医院整个地放在了对立面,把大部分医生也都订上了无良的标签,医生的冷漠,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人心不古,无形体制的扭曲,至一线医生以不顾,他们出了力却不但落不到好还可能受到伤害,于是在自我保护的驱使下,所谓的冷漠的医生出现了。。。
虽然这不是一本科普读物,读不到很多很专业的医学知识,但对女性尤其是生育期及年龄更大的女性来说,可读性还是很高的。起码对自己的子宫,卵巢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另外读的时候也没有科普的那种相对枯燥。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雷姆特,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观后感。在我,我觉得得到不少益处,包括看问题的视角,理解问题的深浅以及人际的交往。。。
我读书一直都不喜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一页页读完,总是先读一下开头就迫不及待地去翻尾声,或者往后随便翻一页读一会儿,然后再从前往后按顺序来。因此当无意中看见作者家事描述时我的八卦之心顿起,对这本书的热情也更加高涨起来,只为了多偷窥人家一点隐私。但是当翻完整本书也没看到自己想看的后续时,却没有一点臆想中的遗憾。毕竟,读书不是看娱乐周刊,不是冲着八卦去的。
我怀孕的时候,因为外地户口,没有工作单位以及建个卡要六百大洋,就没有去办那个本儿。三十二周回家后,家里没有产检的习惯,就每个月去私人诊所听一次胎心再去另一家私人诊所做一次b超。本来对产检这回事没觉得怎么样,也许是因为整个孕期都很顺利,看完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太过极端,把医院整个地放在了对立面,把大部分医生也都订上了无良的标签,医生的冷漠,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人心不古,无形体制的扭曲,至一线医生以不顾,他们出了力却不但落不到好还可能受到伤害,于是在自我保护的驱使下,所谓的冷漠的医生出现了。。。
虽然这不是一本科普读物,读不到很多很专业的医学知识,但对女性尤其是生育期及年龄更大的女性来说,可读性还是很高的。起码对自己的子宫,卵巢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另外读的时候也没有科普的那种相对枯燥。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雷姆特,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观后感。在我,我觉得得到不少益处,包括看问题的视角,理解问题的深浅以及人际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