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
2013年寒假,本来说好了要在广州过年,但是最后我还是回家了。
今年的年过的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来最不舒服的。
没有年味,鞭炮太多,住的地方环境小而且乱,父母的唠叨等等。
还有就是看了很久的英语,在家还是要看英语。
当然还有就是心情。我想我还是太脆弱,所以遇到一点点的事情,都觉得很委屈,很糟糕。
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加我QQ。我通过了,但是那人不理我。
我就删了那人。结果那人又不停加我。我想那就说清楚。
结果这个人上来问我:“你们想要什么结果?”
我说你谁啊?
这人不回答,只是再问:“你们想要什么结果?”
后来,我说你认错人了。那人说没错。
后来我说我告诉你我叫XXX。那人说放屁。
我顿时无语了。
我说那你说我是谁吧?那人说是恶心之人。
然后她说这个是WJ的QQ。
我说我不是他啊,我是他的学生啊。
她说那就对了。
这个时候,我知道她是谁了。
她是我一个老师的前女友。
她执着于骚扰我老师很多年,从我没进实验室就开始,直到我离开这个实验室这么久了。
后来我问问以前实验室的人,大家说这个人一整天都在加他们。不过他们都没同意。
另外她不知怎么样,从哪里搞到我一师兄的电话,于是整天骚扰,直到他换了智能手机把她拖进了黑名单。
后来我就拖黑她了,但是觉得很难受,莫名其妙被人骚扰。
我后来还去她QQ空间看看,发现源源不断有人来访问,说明她在不断加人吧,也就是意味着她在不断骚扰别人吧。
后来我刷豆瓣,看各种文字,我突然想明白很多事情。
其实第一件事的那个女人,说她疯了可能疯了,但是我相信她执着于知道做什么。
她甚至知道伪造一个QQ,然后竟然能知道我们的QQ号。
而且当我说出我是他的学生的时候,她说的话 那这就对了。
她就是想通过套话,来找到我老师,或者骚扰我们,来让我老师难过。
所以她并不是针对我,而且针对我老师。
她问我“你们想要什么结果”,其实想问我老师。
所以我就被她当成我老师,骚扰了一番。
后来,我甚至有点可怜这个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执着于这个念想。
2年前,我接到过这个女人打到我们实验室的骚扰电话“让你们W老师跟我立刻去法院,立刻!”,言语中透露出歇斯底里和绝望。
2年后,我再次面对她的疑问:“你们想要什么结果?”
无论是两年前还是两年后,我都想劝她,何必呢,放下他,寻找新的人吧。
但是我的确都没有做过。我不愿意再去跟这个人打交道。
另外我对我老师也是无语,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就不能处理好吗?
让这种事情,骚扰无关的人,甚至他跟现女友的感情都一直没有完全公开。
第二件事是我最近认识一个人。大家聊天什么的,后来就吵起来了。然后那个人说我跟之前那个人很多方面一样,而且还是强迫症。
然后我就想解释,我跟那个谁不一样啊不一样啊,我不强迫别人做事情啊。然后她说我逼迫她解释。然后我想也许是吧,的确我想知道答案吧,但是跟那个人的强迫症不一样啊不一样啊。
但是后来,她说那个人虽然做不成她男友,但是做普通朋友还是可以的。另外强迫症也不是很严重的事情。
我跟flying讨论这个事情。flying说你们两个人都在讨论什么事情啊,太较真。
我想想是啊,我这么较真干嘛?
但是我较真了这件事了好几天,从过年前到过年后。
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纠结。
然后我看了一篇豆瓣文章《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面镜子》。大意就是如果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大致就对你怎么样。
所以,我想也许双方都是容易发脾气吧,所以容易吵。
但是还有一件事。她说我跟她以前认识的人一样什么的。
我突然意识到她说这话针对的不是我,是以前那个人。那个人对她怎么怎么样,那个人强迫她怎么怎么样,于是她一直记在心里。我想我做了一些类似的事情,让她想起了那些事情。于是她说那个人怎么样,有强迫症。于是她后来说他还可以跟她做普通朋友啊,以及强迫症也不是大问题。
虽然我在那里急着喊我跟他不一样啊,但是没用啊。人家的关注点本身就不在我身上,而是在那个人身上。我说再多没用啊。
但是我一直无法参透,我一直想去解释,有那种钻牛角尖的感觉,觉得我莫名其妙被人委屈了呀。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当然可以这样。遇到这样的人,再多的争辩都没有用。
我在家看着父母总是互相埋怨,总是要说服对方。
我想我有的时候想要说服别人也是从这里来的吧。
但是人是不可以被说服的。人都是自己想了很久,自己想通的。
所以我跟别人哗啦啦说了一大堆,别人关注点根本不在我这里。
所以聊不起来。
现在慢慢明白,每个人从小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生阅历各不相同。
当然就无法跟每个人都成为聊得来的朋友。
我想也只有能够找到有共同感兴趣话题的人才能聊天聊到半夜吧。
当然啦,还忍住困意继续聊的,都是互相都当成很好的朋友了。
我想能够相伴一生的伴侣要求比这个还要高吧。
有的时候有些聊得来的朋友,因为没有生活上的交集,也会慢慢陌生。
之前在豆瓣友邻的日志上明白了,异性的纯友谊并不是很好维持的。
有太多事情导致它不稳定。
当然能维持得了的都是非常不错的了,这个需要双方都很有足够的为人处世之道。
这两件事说完了,我说点以前很想的东西,但是一直没有说的。
2012年的夏天,中国好声音很火。
我后来看了一点,当时听了金志文的《为爱痴狂》,觉得很不错。
尤其是那句“想问问你敢不敢,想你说过的那样爱我。”
当时中国好声音那英组学员一起唱了征服。
我记得小时候,王刚主持的《朋友》栏目,请那英为嘉宾。
那英带了她的很多朋友来节目,其中有她的音乐制作团队。
她的一个音乐制作(大概是吧),说当年他们听那英唱《征服》的母带,觉得还是差一点。
那天他们要赶飞机走,于是他们一大早就找那英,让她再录一次。
他说早起的那英声音非常温柔,但是他们还是坚持她再录一次。
最后,这次他们很满意。
她那个朋友还提到了高峰,说他静静地坐在车里,等着她。
很久之前的冬天的早上,我打过一个电话给一个人。她的声音听起来是那样温柔。
所以我这次看到了那英,就想起那个短暂温柔的声音,以及以前短暂美好的时光。
我想也许那个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吧,虽然我当时跟她说过,但是她当时含糊过去了。
因为中国好声音看到了那英,就去听了《梦一场》。
“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
之前跟人聊天,说道也许感情最美好的时候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朦朦胧胧的,互相都不足够了解,也不敢要求对方做什么,不敢麻烦对方什么的。
但是这个很短暂,而且美好也更加想象化的东西吧。
关于中国好声音,还想说一点,吴莫愁在总决赛唱了一首《流星雨》。当时阿白在微博上说,很感动什么什么的。虽然吴莫愁唱的歌编曲改了,但是的确是我很多年之后看到了《流星雨》。
然后就是江苏卫视春晚请了F4聚首,开场就是《流星雨》。热身的竟然是庾澄庆的《情非得已》。我看了当时的MV片段才知道原来《情非得已》是《流星花园》的插曲啊。
我跟阿白都没有看过一集《流星花园》,但是这首流星雨的确觉得还不错。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电视经常放。
今年我突然再听,从吴莫愁开始,发现流星雨真的还是蛮不错的。
尤其是歌词:
温柔的星空 应该让你感动
我在你身后 为你布置一片天空
不准你难过 替你摆平寂寞
梦想的重量 全部都交给我
牵你手 跟着我走 风再大又怎样
PS:
之前没有想到只会写会写这么一点。也许是因为很多东西,我经常跟朋友们讲,后来觉得意义不大了吧。我想也许讲着讲着我就放下了吧,所以也不写了。
之前,我在豆瓣看了篇文章是《故事讲给懂的人听才精彩》。
我想对于我来说,你们能够理解我在说什么,这个故事讲得才有意义。
今年的年过的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来最不舒服的。
没有年味,鞭炮太多,住的地方环境小而且乱,父母的唠叨等等。
还有就是看了很久的英语,在家还是要看英语。
当然还有就是心情。我想我还是太脆弱,所以遇到一点点的事情,都觉得很委屈,很糟糕。
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加我QQ。我通过了,但是那人不理我。
我就删了那人。结果那人又不停加我。我想那就说清楚。
结果这个人上来问我:“你们想要什么结果?”
我说你谁啊?
这人不回答,只是再问:“你们想要什么结果?”
后来,我说你认错人了。那人说没错。
后来我说我告诉你我叫XXX。那人说放屁。
我顿时无语了。
我说那你说我是谁吧?那人说是恶心之人。
然后她说这个是WJ的QQ。
我说我不是他啊,我是他的学生啊。
她说那就对了。
这个时候,我知道她是谁了。
她是我一个老师的前女友。
她执着于骚扰我老师很多年,从我没进实验室就开始,直到我离开这个实验室这么久了。
后来我问问以前实验室的人,大家说这个人一整天都在加他们。不过他们都没同意。
另外她不知怎么样,从哪里搞到我一师兄的电话,于是整天骚扰,直到他换了智能手机把她拖进了黑名单。
后来我就拖黑她了,但是觉得很难受,莫名其妙被人骚扰。
我后来还去她QQ空间看看,发现源源不断有人来访问,说明她在不断加人吧,也就是意味着她在不断骚扰别人吧。
后来我刷豆瓣,看各种文字,我突然想明白很多事情。
其实第一件事的那个女人,说她疯了可能疯了,但是我相信她执着于知道做什么。
她甚至知道伪造一个QQ,然后竟然能知道我们的QQ号。
而且当我说出我是他的学生的时候,她说的话 那这就对了。
她就是想通过套话,来找到我老师,或者骚扰我们,来让我老师难过。
所以她并不是针对我,而且针对我老师。
她问我“你们想要什么结果”,其实想问我老师。
所以我就被她当成我老师,骚扰了一番。
后来,我甚至有点可怜这个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执着于这个念想。
2年前,我接到过这个女人打到我们实验室的骚扰电话“让你们W老师跟我立刻去法院,立刻!”,言语中透露出歇斯底里和绝望。
2年后,我再次面对她的疑问:“你们想要什么结果?”
无论是两年前还是两年后,我都想劝她,何必呢,放下他,寻找新的人吧。
但是我的确都没有做过。我不愿意再去跟这个人打交道。
另外我对我老师也是无语,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就不能处理好吗?
让这种事情,骚扰无关的人,甚至他跟现女友的感情都一直没有完全公开。
第二件事是我最近认识一个人。大家聊天什么的,后来就吵起来了。然后那个人说我跟之前那个人很多方面一样,而且还是强迫症。
然后我就想解释,我跟那个谁不一样啊不一样啊,我不强迫别人做事情啊。然后她说我逼迫她解释。然后我想也许是吧,的确我想知道答案吧,但是跟那个人的强迫症不一样啊不一样啊。
但是后来,她说那个人虽然做不成她男友,但是做普通朋友还是可以的。另外强迫症也不是很严重的事情。
我跟flying讨论这个事情。flying说你们两个人都在讨论什么事情啊,太较真。
我想想是啊,我这么较真干嘛?
但是我较真了这件事了好几天,从过年前到过年后。
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纠结。
然后我看了一篇豆瓣文章《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面镜子》。大意就是如果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大致就对你怎么样。
所以,我想也许双方都是容易发脾气吧,所以容易吵。
但是还有一件事。她说我跟她以前认识的人一样什么的。
我突然意识到她说这话针对的不是我,是以前那个人。那个人对她怎么怎么样,那个人强迫她怎么怎么样,于是她一直记在心里。我想我做了一些类似的事情,让她想起了那些事情。于是她说那个人怎么样,有强迫症。于是她后来说他还可以跟她做普通朋友啊,以及强迫症也不是大问题。
虽然我在那里急着喊我跟他不一样啊,但是没用啊。人家的关注点本身就不在我身上,而是在那个人身上。我说再多没用啊。
但是我一直无法参透,我一直想去解释,有那种钻牛角尖的感觉,觉得我莫名其妙被人委屈了呀。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当然可以这样。遇到这样的人,再多的争辩都没有用。
我在家看着父母总是互相埋怨,总是要说服对方。
我想我有的时候想要说服别人也是从这里来的吧。
但是人是不可以被说服的。人都是自己想了很久,自己想通的。
所以我跟别人哗啦啦说了一大堆,别人关注点根本不在我这里。
所以聊不起来。
现在慢慢明白,每个人从小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生阅历各不相同。
当然就无法跟每个人都成为聊得来的朋友。
我想也只有能够找到有共同感兴趣话题的人才能聊天聊到半夜吧。
当然啦,还忍住困意继续聊的,都是互相都当成很好的朋友了。
我想能够相伴一生的伴侣要求比这个还要高吧。
有的时候有些聊得来的朋友,因为没有生活上的交集,也会慢慢陌生。
之前在豆瓣友邻的日志上明白了,异性的纯友谊并不是很好维持的。
有太多事情导致它不稳定。
当然能维持得了的都是非常不错的了,这个需要双方都很有足够的为人处世之道。
这两件事说完了,我说点以前很想的东西,但是一直没有说的。
2012年的夏天,中国好声音很火。
我后来看了一点,当时听了金志文的《为爱痴狂》,觉得很不错。
尤其是那句“想问问你敢不敢,想你说过的那样爱我。”
当时中国好声音那英组学员一起唱了征服。
我记得小时候,王刚主持的《朋友》栏目,请那英为嘉宾。
那英带了她的很多朋友来节目,其中有她的音乐制作团队。
她的一个音乐制作(大概是吧),说当年他们听那英唱《征服》的母带,觉得还是差一点。
那天他们要赶飞机走,于是他们一大早就找那英,让她再录一次。
他说早起的那英声音非常温柔,但是他们还是坚持她再录一次。
最后,这次他们很满意。
她那个朋友还提到了高峰,说他静静地坐在车里,等着她。
很久之前的冬天的早上,我打过一个电话给一个人。她的声音听起来是那样温柔。
所以我这次看到了那英,就想起那个短暂温柔的声音,以及以前短暂美好的时光。
我想也许那个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吧,虽然我当时跟她说过,但是她当时含糊过去了。
因为中国好声音看到了那英,就去听了《梦一场》。
“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
之前跟人聊天,说道也许感情最美好的时候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朦朦胧胧的,互相都不足够了解,也不敢要求对方做什么,不敢麻烦对方什么的。
但是这个很短暂,而且美好也更加想象化的东西吧。
关于中国好声音,还想说一点,吴莫愁在总决赛唱了一首《流星雨》。当时阿白在微博上说,很感动什么什么的。虽然吴莫愁唱的歌编曲改了,但是的确是我很多年之后看到了《流星雨》。
然后就是江苏卫视春晚请了F4聚首,开场就是《流星雨》。热身的竟然是庾澄庆的《情非得已》。我看了当时的MV片段才知道原来《情非得已》是《流星花园》的插曲啊。
我跟阿白都没有看过一集《流星花园》,但是这首流星雨的确觉得还不错。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电视经常放。
今年我突然再听,从吴莫愁开始,发现流星雨真的还是蛮不错的。
尤其是歌词:
温柔的星空 应该让你感动
我在你身后 为你布置一片天空
不准你难过 替你摆平寂寞
梦想的重量 全部都交给我
牵你手 跟着我走 风再大又怎样
PS:
之前没有想到只会写会写这么一点。也许是因为很多东西,我经常跟朋友们讲,后来觉得意义不大了吧。我想也许讲着讲着我就放下了吧,所以也不写了。
之前,我在豆瓣看了篇文章是《故事讲给懂的人听才精彩》。
我想对于我来说,你们能够理解我在说什么,这个故事讲得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