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必追
2月19日,这是离家返京的前一天晚上,我依旧窝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聊微信、刷微博,老妈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玩着斗地主,口中念念有词:“你看,你出那张牌弄啥嘞?”“哎,这底儿要是我拾起来不好死了”……玩到高兴处,老妈还会鼓掌叫好,自己做一个“oh,yeah”的动作加表情。我在一旁看着,常常抿着嘴偷偷地笑出声来,这是厉害老妈的可爱一面。而电视上正播着一部电视剧《离婚前规则》,讲述的是三对年轻小夫妻的生活,哭哭笑笑,吵吵闹闹,演员们演得投入,却丝毫引不起我的一点共鸣,因那不是我的生活,他们的痛苦与我无关。
与过往不同的是,已经打包收拾好的行李:一个大箱子,两个背包,正静静地立在客厅一角。这次回北京我买的是机票,老妈得知行李是托运,且不能超过20公斤之后,几乎把家里能带的、能吃的、能用的东西统统塞了进去。原来苗条可爱的行李箱瞬间变成了一个顶着大肚腩、身材笨拙的孕妇。我有些同情地看着它,老妈瞬间从身后拿出来一杆秤和擀面杖,要我跟她一起抬着,“不能超过20公斤”,她边秤边说,老花镜后的眼睛一丝不苟地盯着秤杆看了半天,然后捂着胸口大松一口气:“才35斤,没超没超,来闺女,再装点东西。”我站在原地笑得花枝乱颤。
时间悄悄地走到了零点,我打打哈欠,伸个懒腰,站起身,准备去睡觉。走到老妈身后,低头看着她黑白掺半的头顶,鼻子突然就一阵酸,趴下来,双臂环着她的脖子,脸蹭着她有些粗糙的脸颊,呢喃着说了一句:“妈妈,我不想走哎。”她点着鼠标的手抖了一下,眼睛仍然注视着电脑屏幕,没有说话。我直起身子,道了声“晚安”,便旋即进了房间。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我在床上赖了半天,听着妈妈在厨房里叮叮咣咣地忙碌声,想着一会儿起床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然后捧着一杯水,坐在阳光底下,看书或写东西,那种安静是岁月流逝但不慌乱的满足。嗯,不过我得赶紧起床,再帮妈妈干一会儿活,我走了之后,她要一个人辛苦了。
起床、洗漱、择菜、炒菜,中午要吃长寿面,是为了补我不能在家过生日的缺憾,去年是,今年还是,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准备得差不多了,时间还早,我就洗了头发,找了干毛巾,坐在电脑前边看东西边擦,妈妈在我身后的沙发上整理着什么东西,今天的阳光真好啊,它透过玻璃照进屋内,一束一束洒在沙发的脊背上,微小的尘土在阳光里上上下下,好像合着乐曲在跳舞,好像离别不是一件那么悲伤的事情。妈妈突然在我身后说话了:“三儿,你昨晚说你不想走,妈妈一晚上没睡着。”我举着毛巾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但还是嘻嘻哈哈地问:“嘿嘿,咋了睡不着啊?”
“哎,人没到那种地步,不知道想儿女。现在你们一个个大了,都走了。妈妈天天在家盼着你们回来,想你们啊。”
眼泪突然就涌上来,我眨巴着眼睑,让它不要掉下来。
妈妈又开口道:“还是不要嫁太远了,以后妈想你了,怎么办?”
我强忍着泪水,嬉笑着说:“想我了,我就回来看您呗。”
“唉,那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妈妈的叹息,那么重。
“你大姐当初结婚的时候也有媒人给介绍条件很不错的,人家对你大姐也很好,但就是离咱家太远。你姐当时说,妈,我嫁那么远,弟妹都还小,将来家里万一有点什么事情,我帮不忙怎么行?听你姐这么一说,我心里一下就敞亮了,对,不能嫁那么远。”
“妞,咱将来不嫁那么远,中不中?妈妈会很想俺的好闺女的。”她突然变成了恳求的语气,我心里像被什么戳了一下,钻心地疼。
也许真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同学一个个都结婚生子,女生远嫁,男生养家,但爸妈从来不问我这些事情,也不问我有没有男朋友,准备什么时候结婚。这个话题好像成了一种禁忌,每次有人提起,爸妈便默不作声,那个人的话就像漩涡里的一片叶子,打了一个圈就不见了踪影。也有人到家里说媒,因为两个姐姐都是相亲结婚,媒人还惦记着我这个三姑娘,妈妈都是一句话回她:俺妞还在读书,不考虑结婚的事儿。去年同学聚会上,偶然听一个女同学说起,她婆婆起先相中的是我,但我妈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人家,她婆婆这才又托媒人去她家。女同学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心里不知怎么五味杂陈,我当时囧得要命,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但这些,妈妈从来不会跟我提及。
只一次,临近过年的一天,我跟妈妈在家里准备过年的食材,她洗萝卜,我弄带鱼,坐在院子里,手上干着活,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她像是思量了好久说出来一句:“景,我觉着你将来肯定会嫁到一个比较远的地方。”我心里一惊,歪着嘴笑了笑说:“为什么这么觉得呀?”“你在学校认识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咱这边的,家里认识的又不一定能跟你说的着。”“哦。那我嫁远点,省得在家惹你烦呗。”回家的三天蜜月期一过,每天被妈妈嫌弃、怒目相向的场面,简直惨不忍睹。妈妈叹了口气,没说话,我低着头也没再吱声,只听到锅里的开水咕嘟嘟地响着,响得人心慌。
今天,她突然叫我不要远嫁,妈妈不是自私的人,她的心里从来只有我们家的其他人,唯独没有她自己。她突然的自私让我心里特别难受,我绷着眼泪,坐了良久,才乐呵呵地回一句:“妈,这都还没影的事儿,你现在就别操心了。”妈妈叹了口气,站起来,进了厨房。只留我在明晃晃的日头下,安静地坐着。
午饭过后,老爸开车送我去机场。一路上,我坐在后排,看着爸妈从座椅上漏出来的后脑勺,偶尔妈妈会回头看我一眼,嘴角一咧,像个孩子一样笑着,三个人都不怎么说话,空气凝固着,好想把时间也凝固着。机场很快到了,手续办好,行李托运,很快到了上机时间,爸妈都没坐过飞机,一直把我送到安检口,说想看着我“飞起来”。但洛阳机场的设置好不合理,安检在二楼,登机口在三楼,他们什么也看不到。我知道他们一直在背后注视着我,心里一紧,始终不敢回头看他们不舍的目光。到了三楼,我站在楼梯上往下看,俩人正往门口走。我叫着“爸爸”,冲他们挥挥手,一转身,已经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真想冲下楼去,跟着他们回家,哪里也不去,就在这座小城市里,找一份安稳妥帖的工作,找一个好人嫁了,一辈子,也挺好。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妈妈,不必追,你的孩子会回到你身边
妈妈,不必追,岁月已让你承受太多,剩下的交给我
妈妈,不必追,生活难免艰难,但为了你们,我会坚持到底
妈妈,不必追,人生必然苦痛,但因为有你们,我会乐观面对
妈妈,不必追,现在的分离,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在一起
妈妈,不必追,一家人,永远不会分离…………
与过往不同的是,已经打包收拾好的行李:一个大箱子,两个背包,正静静地立在客厅一角。这次回北京我买的是机票,老妈得知行李是托运,且不能超过20公斤之后,几乎把家里能带的、能吃的、能用的东西统统塞了进去。原来苗条可爱的行李箱瞬间变成了一个顶着大肚腩、身材笨拙的孕妇。我有些同情地看着它,老妈瞬间从身后拿出来一杆秤和擀面杖,要我跟她一起抬着,“不能超过20公斤”,她边秤边说,老花镜后的眼睛一丝不苟地盯着秤杆看了半天,然后捂着胸口大松一口气:“才35斤,没超没超,来闺女,再装点东西。”我站在原地笑得花枝乱颤。
时间悄悄地走到了零点,我打打哈欠,伸个懒腰,站起身,准备去睡觉。走到老妈身后,低头看着她黑白掺半的头顶,鼻子突然就一阵酸,趴下来,双臂环着她的脖子,脸蹭着她有些粗糙的脸颊,呢喃着说了一句:“妈妈,我不想走哎。”她点着鼠标的手抖了一下,眼睛仍然注视着电脑屏幕,没有说话。我直起身子,道了声“晚安”,便旋即进了房间。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我在床上赖了半天,听着妈妈在厨房里叮叮咣咣地忙碌声,想着一会儿起床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然后捧着一杯水,坐在阳光底下,看书或写东西,那种安静是岁月流逝但不慌乱的满足。嗯,不过我得赶紧起床,再帮妈妈干一会儿活,我走了之后,她要一个人辛苦了。
起床、洗漱、择菜、炒菜,中午要吃长寿面,是为了补我不能在家过生日的缺憾,去年是,今年还是,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准备得差不多了,时间还早,我就洗了头发,找了干毛巾,坐在电脑前边看东西边擦,妈妈在我身后的沙发上整理着什么东西,今天的阳光真好啊,它透过玻璃照进屋内,一束一束洒在沙发的脊背上,微小的尘土在阳光里上上下下,好像合着乐曲在跳舞,好像离别不是一件那么悲伤的事情。妈妈突然在我身后说话了:“三儿,你昨晚说你不想走,妈妈一晚上没睡着。”我举着毛巾的手停在了半空中,但还是嘻嘻哈哈地问:“嘿嘿,咋了睡不着啊?”
“哎,人没到那种地步,不知道想儿女。现在你们一个个大了,都走了。妈妈天天在家盼着你们回来,想你们啊。”
眼泪突然就涌上来,我眨巴着眼睑,让它不要掉下来。
妈妈又开口道:“还是不要嫁太远了,以后妈想你了,怎么办?”
我强忍着泪水,嬉笑着说:“想我了,我就回来看您呗。”
“唉,那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妈妈的叹息,那么重。
“你大姐当初结婚的时候也有媒人给介绍条件很不错的,人家对你大姐也很好,但就是离咱家太远。你姐当时说,妈,我嫁那么远,弟妹都还小,将来家里万一有点什么事情,我帮不忙怎么行?听你姐这么一说,我心里一下就敞亮了,对,不能嫁那么远。”
“妞,咱将来不嫁那么远,中不中?妈妈会很想俺的好闺女的。”她突然变成了恳求的语气,我心里像被什么戳了一下,钻心地疼。
也许真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同学一个个都结婚生子,女生远嫁,男生养家,但爸妈从来不问我这些事情,也不问我有没有男朋友,准备什么时候结婚。这个话题好像成了一种禁忌,每次有人提起,爸妈便默不作声,那个人的话就像漩涡里的一片叶子,打了一个圈就不见了踪影。也有人到家里说媒,因为两个姐姐都是相亲结婚,媒人还惦记着我这个三姑娘,妈妈都是一句话回她:俺妞还在读书,不考虑结婚的事儿。去年同学聚会上,偶然听一个女同学说起,她婆婆起先相中的是我,但我妈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人家,她婆婆这才又托媒人去她家。女同学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心里不知怎么五味杂陈,我当时囧得要命,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但这些,妈妈从来不会跟我提及。
只一次,临近过年的一天,我跟妈妈在家里准备过年的食材,她洗萝卜,我弄带鱼,坐在院子里,手上干着活,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她像是思量了好久说出来一句:“景,我觉着你将来肯定会嫁到一个比较远的地方。”我心里一惊,歪着嘴笑了笑说:“为什么这么觉得呀?”“你在学校认识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咱这边的,家里认识的又不一定能跟你说的着。”“哦。那我嫁远点,省得在家惹你烦呗。”回家的三天蜜月期一过,每天被妈妈嫌弃、怒目相向的场面,简直惨不忍睹。妈妈叹了口气,没说话,我低着头也没再吱声,只听到锅里的开水咕嘟嘟地响着,响得人心慌。
今天,她突然叫我不要远嫁,妈妈不是自私的人,她的心里从来只有我们家的其他人,唯独没有她自己。她突然的自私让我心里特别难受,我绷着眼泪,坐了良久,才乐呵呵地回一句:“妈,这都还没影的事儿,你现在就别操心了。”妈妈叹了口气,站起来,进了厨房。只留我在明晃晃的日头下,安静地坐着。
午饭过后,老爸开车送我去机场。一路上,我坐在后排,看着爸妈从座椅上漏出来的后脑勺,偶尔妈妈会回头看我一眼,嘴角一咧,像个孩子一样笑着,三个人都不怎么说话,空气凝固着,好想把时间也凝固着。机场很快到了,手续办好,行李托运,很快到了上机时间,爸妈都没坐过飞机,一直把我送到安检口,说想看着我“飞起来”。但洛阳机场的设置好不合理,安检在二楼,登机口在三楼,他们什么也看不到。我知道他们一直在背后注视着我,心里一紧,始终不敢回头看他们不舍的目光。到了三楼,我站在楼梯上往下看,俩人正往门口走。我叫着“爸爸”,冲他们挥挥手,一转身,已经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真想冲下楼去,跟着他们回家,哪里也不去,就在这座小城市里,找一份安稳妥帖的工作,找一个好人嫁了,一辈子,也挺好。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妈妈,不必追,你的孩子会回到你身边
妈妈,不必追,岁月已让你承受太多,剩下的交给我
妈妈,不必追,生活难免艰难,但为了你们,我会坚持到底
妈妈,不必追,人生必然苦痛,但因为有你们,我会乐观面对
妈妈,不必追,现在的分离,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在一起
妈妈,不必追,一家人,永远不会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