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绵阳,吃着,爱着
绵阳,也有别称绵州。
到绵阳一定要吃的小吃榜首必然是米粉,所以我特别介绍一些米粉以外的绵州美食。由于成都也是小吃天堂,在这里我会特别与成都的小吃区别开来!
1、油茶
话说我去年十月去过一次潮汕,当地美食除了海鲜,有许多米制品的小吃,但是却没有像油茶这样的。
听到油茶这个名字,也许你会想到藏区牧区的酥油茶,虽然只少了一个字,这里要介绍的油茶与其相差甚远。
那么绵阳的油茶,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除了绵阳,阆中和成都也有油茶,不同的是,阆中成都的油茶均呈现黄色,而绵阳的油茶白如雪。这是因为阆中和成都的油茶,加了糖汁水或者五香粉,而绵阳的油茶不会添加,色泽和口味上就略有不同。
在我小时候,很容易就能吃到一碗油茶,现在卖油茶的地方寥寥无几。
传统来说,一般是冬天能吃到油茶,大碗白糊糊的,吃过后身体很暖。
马家巷比较靠巷口有一家“锅巴凉粉”,他家油茶做了20多年了。
而下图拍摄的,是另一家推着三轮车车,在百盛商场背面卖的油茶,味道确实比马家巷那家好多了~
由于是推着三轮车的小贩,所以没有店名,没有店面,没有固定时间,每天一桶油茶卖完即止。
油茶是用大米磨成粉做的,如果想吃比较稠的,可以掺一点糯米。小时候只需要带着米去菜市场,就会有人专门给磨成粉的。现在连菜市场上都很少有磨粉的了。
最好的,还是石磨磨出来的粉。粉的粗细程度,决定了这碗油茶的粗细,吃不到颗粒感的油茶是最好的,入口即可吞咽。
水稍微加热一点,将粉倒进去煮,用勺搅匀,慢慢的由很稀的质地煮成糊,就可舀到碗里了。通常会放入大头菜沫,油酥花生和馓子,也会适当加葱和盐,搅拌起来吃,有盐有味的。
油茶也分为辣味和不辣的,我一般都吃不辣的口味,辣味的油茶,搅拌出来就是淡粉色,而我的不辣的搅拌出来,仍然雪白。
这就是一碗到手的油茶,馓子都捏成一小段一小段,搅匀之后,由于温度较高,馓子泡软了很好下咽。
过年回家就吃了一次,实在是太不过瘾了。
2、余妈妈锅魁
余妈妈在绵阳已经开了很多家分店了,最早的店是在公园通往百盛商店的小路上。此外,公园口的麦当劳旁边、马家巷巷口都有分店。店铺之间味道差别不大,都可以尝试~白锅魁现装好馅后放入微波炉打热现吃。
如果你运气好遇到他家还有豆浆也可以买一杯,只是我很多年都没喝到他们的豆浆了。
余妈妈锅魁的馅种类比较多,我最爱的是豇豆肉沫,豇豆口感也脆。5元/个
上图左上是什么口味我忘记了,右边是青椒,别看起来是绿色,其实很辣的
上图下两个是土豆和芽菜口味
下图是香菇,豇豆,肺片,耳叶。
肺片和耳叶就是全肉的了,其他的都是肉沫
3、太婆春卷
比较容易吃到春卷的地方,是马家巷中段一个小区门口,几乎一个家族都在那里卖春卷。
今天我介绍的这个太婆春卷,在中心医院卫生巷到市人大这个路口,具体地址是建安路101-4,路口是六月雪干锅。
我第一次到这里吃春卷是09年1月,春卷还是2毛一个,4年时间,现在已经是4毛了~
这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站着的坐着的,你看懂了吗?都是来吃春卷,或者春卷馅夹饼子的。
不管是老的小的,还是女的男的,走着路的,开这车的,都爱到这里来吃。
这个老婆婆,每天早上起来就准备萝卜丝、莴笋丝、海带丝、面皮,所有的油辣椒、芥末、甜醋等等都是自己做的,应该就是《泰囧》的王宝强吧一样吧只有一个秘方——就是婆婆亲自做。呵呵,换一个人一定就变味了。
婆婆每天准备材料到下午5点开门,等到正式开吃,就得差不多五点半。
在这里有多种方法吃:
a、包一个饼子吃
b、让婆婆给你夹一盘子的菜和面皮自己坐在里面的小桌子自己包着吃。
c、搬个小板凳坐在婆婆旁边,婆婆一个一个的包给我吃——我最喜欢的方式,一会吃一个,越吃越香,能吃更多。
一般会坐一大圈人,婆婆给每人包一个轮一圈,而且不会记错每个人吃了多少个,一开始我认为这非常神奇。
后来才发现,如果是后坐下来的人,婆婆会特别每圈多给他包一两个,这样他也吃了与其他人尾数相同的春卷,方便计算
一个盆子拌的辣味,一个盆子扮的白味,我最爱婆婆的白味春卷,香油和芝麻都太香啦。
右上角有车停靠在边上,许多人都开着车来吃,也一样跟我们排排坐着等。
饼子卖完之前,都吃不到几个春卷,几乎是饼子卖完后,只剩吃春卷的人,才能安心一直包着吃。
吃20个,加上等待,也许就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但我仍然非常满足~~
婆婆的老伴总会前后帮他递菜,收钱,他不会包,不然可以分担婆婆很多工作~
婆婆看起来身体很好,但每天从早到晚的强度工作,没有节假日周末的这样包春卷,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4、盐亭回族火烧馍——从小就称他为饼子。
盐亭最牛的火烧馍,你给钱给他预定,他也不接受,想吃他的饼子,就一定得在他店门口守着等。
刚好我介绍的又不是最有名的那家,而是自家楼下街对面最近的这家。
火烧馍一定是灰面和出来,炭烤出来的才香,能将淀粉天然的甜味烤出来,尤其是边面看起来略焦的内里更香。不过糖饼子如果是表面不焦的话,撕开里面的糖还是流状的还未完全渗入面皮里我个人最偏爱。
很多地方是天然气烤出来的,或者是用发糕那种面粉,做出来的东西就完全不同啦
上方桌子上的像馒头一样的面捏出来后,把盐或者糖包在里面,碾圆了,变放在炕(?其实我也不只是这个角啥玩意)上,先熟到一定程度,再放到炕里面。
一个饼子做出来差不多就要半个小时了。2块钱一个。吃一个再喝点水暂时可以管饱了
左边没有像蚊香一圈一圈纹路的是糖饼子,右边有的是咸饼子。
正常的饼子图片可以参照上面这个图片炕里的,下图右边的灰面有点多了(这就是超级好评的那家火烧馍的饼子,唉唉,不咋样嘛)
一般吃糖饼子的人比咸饼子的人少,啊啊,这篇博客写出来真是各种小众啊。
5、米粉——洪民食店
米粉与其说是一种绵阳小吃,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习惯——这个春节回家吃米粉的时候,突然对米粉有了这样的理解。曾经每个米粉店,还会配一桶豆浆,自己取小碗接上一碗放在米粉旁边,吃完米粉喝一口。
一般米粉只卖早上和中午,甚至主要是早上,面向赶着上班和读书的人群,很少数的才会晚上开。
对于米粉,绵阳人民似乎并不只是简单的当作一份早餐,他远远有异于稀饭、包子馒头、面包牛奶、豆浆油条这样的普通早餐,更是一种家乡的情愫。这样一想,也就理解了肠粉至于广州人的感情一样。
米粉也是大米做的,与油茶不同的是,他是米打成了浆后做的。
小时候大人会让我们不要太经常吃米粉,因为米粉之所以那么细,是因为里面添加了一种叫明矾的东西,吃多了会越来越傻。
好在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因为吃米粉变傻的新闻,所以我相信中国人是毒大的,吃一点不碍事。
坐落在钟鼓楼天桥下的这家洪民食店,跟一中在同一街边。我没有拍米粉本身,只是想展示下这个店铺的小吃得过的奖励。这家的米粉跟包子都是很有名的。
米粉种类很多:当归炖鸡,杜仲牛肉,肥肠,海带豌豆,笋子。图片上你可以看到,前两项口味是得奖过的哦。
不知道大家在外面吃面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不管你是点了牛肉面还是肥肠面,亦或者是杂酱面,都是同样的汤底,不同的只是上面是另外加了几块牛肉还是几块非常或者一坨杂酱?
绵阳的米粉绝对不是这样,每个口味都单独煮了一桶,汤都是各不相同的,并非加了什么肉而变成什么米粉。
同样是清汤的海带豌豆、笋子和当归炖鸡口味各有千秋~~
小学的时候,二两米粉是1.5元,现在一两米粉4元,二两5元,三两6元~
此外,绵阳还有开元米粉遍地开花。
曾经开元场附近有一家米粉,早上排起长队,有座位就坐着吃,没座位站着吃顿这吃的都有,现在米粉店密集了,也就见不着这样的场景了。
6、干锅
如果你百度一下干锅,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是发源于绵阳的,是的,不是成都,不是别的地方,是绵阳。
所有干锅里,我最爱的是干锅兔。
小时候在七星楼靠河堤那条街(通向三汇立交方向),准确的路名叫沿江西街,有一家大胡子炒鸡的干锅很好吃。这是我最早认准的吃干锅兔的店铺。
不过这家地理位置离市中心较远,不利于大批(没私家车)的同学朋友一起前往,所以后来一段时间都在市中心的三只首、六月雪吃,连锁店比较多,更便利。
下面图片便是六月雪的干锅,我相信你一定赞同这看起来就很胃口大开!可惜这一锅是排骨+菌肝,并非我最爱的干锅兔。
今年春节吃到的最好吃的干锅,我反而没有拍,是在新北川,名为“战斗鸡”的店铺,锅最上面铺了一层炸土豆条,而非别家那样压在最锅底沾很多油,而是干的炸土豆条,带点盐味。
等明年我再去新北川席卷一圈再回来重新呈现。
鸡丝凉面+凉拌木耳+菠萝味的甩饼。
在绵竹吃的干锅也来凑数,,,
7、雪宝——本地牛奶品牌
其实这个没多少介绍的,只是因为它是我从小喝的酸奶,绵阳本地品牌,雪宝牛奶。
也有人认为雪宝的酸奶比蒙牛的好喝,这得看个人的口味了。
从小家里订的牛奶就是雪宝的,我最爱的便是鲜奶(下图中间),其次有核桃花生奶。
冬天绵阳只有很少的小卖部会放电饭锅在店铺上热一些饮料、牛奶卖了。
如果你来绵阳了,在路上遇到了雪宝不妨试试。
8、盐亭酸辣粉
酸辣粉这个东西本身当然到处都有,但是我对盐亭的酸辣粉情有独钟,最爱的是建行后面那家(靠近盐中的那家建行)
粉是红苕磨成粉做出来的。酸辣的味道,目前有白家方便粉丝的酸辣味与其比较接近。
在过去,酸辣粉用的盐不是白色的,都是炒过的盐,黄颜色,桌上会放醋,盐,油辣椒让大家根据就自己的口味来调兑酸辣粉的口味。
小时候酸辣粉会加豌豆尖,长大后豌豆尖贵了,标配的菜都成了豆芽。
上面说的酸辣粉,是味道比较好。
如果要尝粉的口感好的,可以选择下面这家绵阳马家巷的手工粉,确实爽口顺滑。不过这里的汤底更适合吃冒菜和钵钵鸡~
9、其他吃的
南河体育中心靠近南桥对面那边的短尾巴兔,是菌汤的,比较鲜美。会还有一盘美味的鱼,我不知道名字,感觉比菌汤兔子还好吃,哈哈,下次一定要单点!
味碟两个碗是连在一起的,左边是跺椒,右边是香辣酱。感觉味道一般,不如一碗汤底原汤鲜美。
俯瞰全桌
玉林串串香,不是绵阳特有的,还是来露个脸吧~~吃完之后计算你吃了多少竹签算钱。
最早绵阳有,03年左右很火,后来落没了,变成成都有。到了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成都没了,又转到绵阳。
锅底会有很多花椒和辣椒,不想吃那么麻辣,就自己打捞一些上来。
吃这样的麻辣味,配上小蝶泡菜是相当清新可口的~
哈哈末了我露个脸
绵阳吃的还有很多,比如整个芙蓉汉城都是吃的,丽景花城河堤沿岸到沿江西路(大胡子炒鸡),南河体育馆侧面一条路,全部都是吃的,还有花园市场附近和南山较小密集的烧烤区。
最后,还有一些糯米排骨这种超级偏门的学校门口小吃,由于南山中学门口道路修建,再也找不到了,老板的甜酱其他人无法复制~如果有人看了这篇帖子,知道这个糯米排骨的下落,请告诉我呀,呵呵。
P.S,我说我不是吃货你信吗。
家乡的美食,怎么也没办法不热爱呢。
到绵阳一定要吃的小吃榜首必然是米粉,所以我特别介绍一些米粉以外的绵州美食。由于成都也是小吃天堂,在这里我会特别与成都的小吃区别开来!
1、油茶
话说我去年十月去过一次潮汕,当地美食除了海鲜,有许多米制品的小吃,但是却没有像油茶这样的。
听到油茶这个名字,也许你会想到藏区牧区的酥油茶,虽然只少了一个字,这里要介绍的油茶与其相差甚远。
那么绵阳的油茶,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除了绵阳,阆中和成都也有油茶,不同的是,阆中成都的油茶均呈现黄色,而绵阳的油茶白如雪。这是因为阆中和成都的油茶,加了糖汁水或者五香粉,而绵阳的油茶不会添加,色泽和口味上就略有不同。
在我小时候,很容易就能吃到一碗油茶,现在卖油茶的地方寥寥无几。
传统来说,一般是冬天能吃到油茶,大碗白糊糊的,吃过后身体很暖。
马家巷比较靠巷口有一家“锅巴凉粉”,他家油茶做了20多年了。
而下图拍摄的,是另一家推着三轮车车,在百盛商场背面卖的油茶,味道确实比马家巷那家好多了~
由于是推着三轮车的小贩,所以没有店名,没有店面,没有固定时间,每天一桶油茶卖完即止。
![]() |
油茶是用大米磨成粉做的,如果想吃比较稠的,可以掺一点糯米。小时候只需要带着米去菜市场,就会有人专门给磨成粉的。现在连菜市场上都很少有磨粉的了。
最好的,还是石磨磨出来的粉。粉的粗细程度,决定了这碗油茶的粗细,吃不到颗粒感的油茶是最好的,入口即可吞咽。
水稍微加热一点,将粉倒进去煮,用勺搅匀,慢慢的由很稀的质地煮成糊,就可舀到碗里了。通常会放入大头菜沫,油酥花生和馓子,也会适当加葱和盐,搅拌起来吃,有盐有味的。
油茶也分为辣味和不辣的,我一般都吃不辣的口味,辣味的油茶,搅拌出来就是淡粉色,而我的不辣的搅拌出来,仍然雪白。
![]() |
这就是一碗到手的油茶,馓子都捏成一小段一小段,搅匀之后,由于温度较高,馓子泡软了很好下咽。
过年回家就吃了一次,实在是太不过瘾了。
![]() |
![]() |
2、余妈妈锅魁
余妈妈在绵阳已经开了很多家分店了,最早的店是在公园通往百盛商店的小路上。此外,公园口的麦当劳旁边、马家巷巷口都有分店。店铺之间味道差别不大,都可以尝试~白锅魁现装好馅后放入微波炉打热现吃。
如果你运气好遇到他家还有豆浆也可以买一杯,只是我很多年都没喝到他们的豆浆了。
余妈妈锅魁的馅种类比较多,我最爱的是豇豆肉沫,豇豆口感也脆。5元/个
![]() |
![]() |
上图左上是什么口味我忘记了,右边是青椒,别看起来是绿色,其实很辣的
上图下两个是土豆和芽菜口味
下图是香菇,豇豆,肺片,耳叶。
肺片和耳叶就是全肉的了,其他的都是肉沫
![]() |
3、太婆春卷
比较容易吃到春卷的地方,是马家巷中段一个小区门口,几乎一个家族都在那里卖春卷。
今天我介绍的这个太婆春卷,在中心医院卫生巷到市人大这个路口,具体地址是建安路101-4,路口是六月雪干锅。
我第一次到这里吃春卷是09年1月,春卷还是2毛一个,4年时间,现在已经是4毛了~
这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站着的坐着的,你看懂了吗?都是来吃春卷,或者春卷馅夹饼子的。
不管是老的小的,还是女的男的,走着路的,开这车的,都爱到这里来吃。
这个老婆婆,每天早上起来就准备萝卜丝、莴笋丝、海带丝、面皮,所有的油辣椒、芥末、甜醋等等都是自己做的,应该就是《泰囧》的王宝强吧一样吧只有一个秘方——就是婆婆亲自做。呵呵,换一个人一定就变味了。
婆婆每天准备材料到下午5点开门,等到正式开吃,就得差不多五点半。
在这里有多种方法吃:
a、包一个饼子吃
b、让婆婆给你夹一盘子的菜和面皮自己坐在里面的小桌子自己包着吃。
c、搬个小板凳坐在婆婆旁边,婆婆一个一个的包给我吃——我最喜欢的方式,一会吃一个,越吃越香,能吃更多。
一般会坐一大圈人,婆婆给每人包一个轮一圈,而且不会记错每个人吃了多少个,一开始我认为这非常神奇。
后来才发现,如果是后坐下来的人,婆婆会特别每圈多给他包一两个,这样他也吃了与其他人尾数相同的春卷,方便计算
![]() |
一个盆子拌的辣味,一个盆子扮的白味,我最爱婆婆的白味春卷,香油和芝麻都太香啦。
右上角有车停靠在边上,许多人都开着车来吃,也一样跟我们排排坐着等。
饼子卖完之前,都吃不到几个春卷,几乎是饼子卖完后,只剩吃春卷的人,才能安心一直包着吃。
吃20个,加上等待,也许就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但我仍然非常满足~~
婆婆的老伴总会前后帮他递菜,收钱,他不会包,不然可以分担婆婆很多工作~
婆婆看起来身体很好,但每天从早到晚的强度工作,没有节假日周末的这样包春卷,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 |
4、盐亭回族火烧馍——从小就称他为饼子。
盐亭最牛的火烧馍,你给钱给他预定,他也不接受,想吃他的饼子,就一定得在他店门口守着等。
刚好我介绍的又不是最有名的那家,而是自家楼下街对面最近的这家。
火烧馍一定是灰面和出来,炭烤出来的才香,能将淀粉天然的甜味烤出来,尤其是边面看起来略焦的内里更香。不过糖饼子如果是表面不焦的话,撕开里面的糖还是流状的还未完全渗入面皮里我个人最偏爱。
很多地方是天然气烤出来的,或者是用发糕那种面粉,做出来的东西就完全不同啦
![]() |
上方桌子上的像馒头一样的面捏出来后,把盐或者糖包在里面,碾圆了,变放在炕(?其实我也不只是这个角啥玩意)上,先熟到一定程度,再放到炕里面。
一个饼子做出来差不多就要半个小时了。2块钱一个。吃一个再喝点水暂时可以管饱了
![]() |
左边没有像蚊香一圈一圈纹路的是糖饼子,右边有的是咸饼子。
正常的饼子图片可以参照上面这个图片炕里的,下图右边的灰面有点多了(这就是超级好评的那家火烧馍的饼子,唉唉,不咋样嘛)
一般吃糖饼子的人比咸饼子的人少,啊啊,这篇博客写出来真是各种小众啊。
![]() |
5、米粉——洪民食店
米粉与其说是一种绵阳小吃,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习惯——这个春节回家吃米粉的时候,突然对米粉有了这样的理解。曾经每个米粉店,还会配一桶豆浆,自己取小碗接上一碗放在米粉旁边,吃完米粉喝一口。
一般米粉只卖早上和中午,甚至主要是早上,面向赶着上班和读书的人群,很少数的才会晚上开。
对于米粉,绵阳人民似乎并不只是简单的当作一份早餐,他远远有异于稀饭、包子馒头、面包牛奶、豆浆油条这样的普通早餐,更是一种家乡的情愫。这样一想,也就理解了肠粉至于广州人的感情一样。
米粉也是大米做的,与油茶不同的是,他是米打成了浆后做的。
小时候大人会让我们不要太经常吃米粉,因为米粉之所以那么细,是因为里面添加了一种叫明矾的东西,吃多了会越来越傻。
好在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因为吃米粉变傻的新闻,所以我相信中国人是毒大的,吃一点不碍事。
坐落在钟鼓楼天桥下的这家洪民食店,跟一中在同一街边。我没有拍米粉本身,只是想展示下这个店铺的小吃得过的奖励。这家的米粉跟包子都是很有名的。
米粉种类很多:当归炖鸡,杜仲牛肉,肥肠,海带豌豆,笋子。图片上你可以看到,前两项口味是得奖过的哦。
不知道大家在外面吃面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不管你是点了牛肉面还是肥肠面,亦或者是杂酱面,都是同样的汤底,不同的只是上面是另外加了几块牛肉还是几块非常或者一坨杂酱?
绵阳的米粉绝对不是这样,每个口味都单独煮了一桶,汤都是各不相同的,并非加了什么肉而变成什么米粉。
同样是清汤的海带豌豆、笋子和当归炖鸡口味各有千秋~~
小学的时候,二两米粉是1.5元,现在一两米粉4元,二两5元,三两6元~
此外,绵阳还有开元米粉遍地开花。
曾经开元场附近有一家米粉,早上排起长队,有座位就坐着吃,没座位站着吃顿这吃的都有,现在米粉店密集了,也就见不着这样的场景了。
![]() |
6、干锅
如果你百度一下干锅,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是发源于绵阳的,是的,不是成都,不是别的地方,是绵阳。
所有干锅里,我最爱的是干锅兔。
小时候在七星楼靠河堤那条街(通向三汇立交方向),准确的路名叫沿江西街,有一家大胡子炒鸡的干锅很好吃。这是我最早认准的吃干锅兔的店铺。
不过这家地理位置离市中心较远,不利于大批(没私家车)的同学朋友一起前往,所以后来一段时间都在市中心的三只首、六月雪吃,连锁店比较多,更便利。
下面图片便是六月雪的干锅,我相信你一定赞同这看起来就很胃口大开!可惜这一锅是排骨+菌肝,并非我最爱的干锅兔。
今年春节吃到的最好吃的干锅,我反而没有拍,是在新北川,名为“战斗鸡”的店铺,锅最上面铺了一层炸土豆条,而非别家那样压在最锅底沾很多油,而是干的炸土豆条,带点盐味。
等明年我再去新北川席卷一圈再回来重新呈现。
![]() |
鸡丝凉面+凉拌木耳+菠萝味的甩饼。
![]() |
在绵竹吃的干锅也来凑数,,,
![]() |
7、雪宝——本地牛奶品牌
其实这个没多少介绍的,只是因为它是我从小喝的酸奶,绵阳本地品牌,雪宝牛奶。
也有人认为雪宝的酸奶比蒙牛的好喝,这得看个人的口味了。
从小家里订的牛奶就是雪宝的,我最爱的便是鲜奶(下图中间),其次有核桃花生奶。
冬天绵阳只有很少的小卖部会放电饭锅在店铺上热一些饮料、牛奶卖了。
如果你来绵阳了,在路上遇到了雪宝不妨试试。
![]() |
8、盐亭酸辣粉
酸辣粉这个东西本身当然到处都有,但是我对盐亭的酸辣粉情有独钟,最爱的是建行后面那家(靠近盐中的那家建行)
粉是红苕磨成粉做出来的。酸辣的味道,目前有白家方便粉丝的酸辣味与其比较接近。
在过去,酸辣粉用的盐不是白色的,都是炒过的盐,黄颜色,桌上会放醋,盐,油辣椒让大家根据就自己的口味来调兑酸辣粉的口味。
小时候酸辣粉会加豌豆尖,长大后豌豆尖贵了,标配的菜都成了豆芽。
![]() |
上面说的酸辣粉,是味道比较好。
如果要尝粉的口感好的,可以选择下面这家绵阳马家巷的手工粉,确实爽口顺滑。不过这里的汤底更适合吃冒菜和钵钵鸡~
![]() |
9、其他吃的
南河体育中心靠近南桥对面那边的短尾巴兔,是菌汤的,比较鲜美。会还有一盘美味的鱼,我不知道名字,感觉比菌汤兔子还好吃,哈哈,下次一定要单点!
![]() |
味碟两个碗是连在一起的,左边是跺椒,右边是香辣酱。感觉味道一般,不如一碗汤底原汤鲜美。
![]() |
俯瞰全桌
![]() |
玉林串串香,不是绵阳特有的,还是来露个脸吧~~吃完之后计算你吃了多少竹签算钱。
最早绵阳有,03年左右很火,后来落没了,变成成都有。到了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成都没了,又转到绵阳。
锅底会有很多花椒和辣椒,不想吃那么麻辣,就自己打捞一些上来。
吃这样的麻辣味,配上小蝶泡菜是相当清新可口的~
![]() |
![]() |
![]() |
哈哈末了我露个脸
![]() |
绵阳吃的还有很多,比如整个芙蓉汉城都是吃的,丽景花城河堤沿岸到沿江西路(大胡子炒鸡),南河体育馆侧面一条路,全部都是吃的,还有花园市场附近和南山较小密集的烧烤区。
最后,还有一些糯米排骨这种超级偏门的学校门口小吃,由于南山中学门口道路修建,再也找不到了,老板的甜酱其他人无法复制~如果有人看了这篇帖子,知道这个糯米排骨的下落,请告诉我呀,呵呵。
P.S,我说我不是吃货你信吗。
家乡的美食,怎么也没办法不热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