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纸张,2022年的面包机
--text by 黎文--
现在是公元2022年。
在5年前,《人民日报》成为地球上最后一张宣布停出纸质印刷版的报纸。没办法,现在的人们都习惯在手机上阅读新闻了,无线高速网络全面覆盖,你只需要每月付出10元的定价,就可以在手机上得到你往常需要起码每月花30元买到的新闻纸。这个行为的差别,无非是以往拿报纸垫中午盒饭,变成了你把某份新闻早报,用手指在你的手机上删除而已。另外,许多报社的发行员工失业了,后来,城市里骑着自行车抢劫路人的案件多发起来,不知道与此有无必然关系。
当然,马路上依然是会有报刊亭的,只不过他们的数量没有21世纪初那么多了。这些报刊亭大都装修雅致,外型简约,大致像是一家咖啡馆。或者,它就是一家咖啡馆,如果你从21世纪初来,绝对不会觉得这是那些像买菜或者像迫不及待地展示这个世界所有不幸一样的“报刊亭”。2022年的读者们走进咖啡馆,里面有一排像是ATM柜员机,或者说,又有点像面包机的玩意。他刷了下信用卡,这时,机器弹出一部iPad(彼时已是10.0版本),他在上面预览了下本周出版的《城市画报》提要和目录,觉得甚是满意,于是他要了一杯咖啡,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对座是一位穿着黑色丝袜,全身黑色套装,内着一件粉红色衬衣的女子。她戴着考究的细框褐色眼镜,单眼皮,不算漂亮,但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就像是某种不会刺伤人的植物。她斜倚着窗边的红色丝绒面单椅,也拿着一部iPad,正用纤细的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似乎只要继续这个行为,大概连失踪的圣杯也会被挖掘出来一样。
他的咖啡喝完了,买单的时候,店员把一本全新的刚装订好的《城市画报》也送了过来。这是刚才他在iPad上下了订单后,直接在咖啡馆里的ATM“杂志机”生产出来的,耗时刚刚是一杯咖啡左右的时间。他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新鲜的油墨味,虽然,他得为此付出98元,但是,在这个楼价昂贵的时代,这是他可以为自己买的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了。
粉红色衬衣稍稍注意了下,然后不无赞赏地说:“买杂志的人还真的难以碰上了呢……”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想了下,说道:“阅读杂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触觉型的体验,杂志即可以是一件设计品。”
是的,在2022年,阅读纸质杂志,已经是一种品味象征。正如在mp3年代,如果你家中有一台顶级的黑胶唱机,用来播放模拟年代的黑胶唱片的话,一定会被列入格调评判的及格线偏中上的位置。在这个数码及虚拟技术大行其道的21世纪20年代,任何不需要的物理形态,已经被悄悄取缔。所以,印制一本纸质的杂志,俨然就像手工订造一件高级时装一样,值得尊重。彼时的杂志,也的确配得上精心制作的赞誉。而能够幸存下来的纸质杂志,大都是一些“无用”的出版物。这个“无用”,指的是它们并非那些靠传递资讯取胜的媒体,它们能够幸存,正是因为它们不那么资讯,它们不会被更快的电子媒体取代。它们还会谈谈精神以及理想,谈谈文艺以及生活,并坚信可以在冷漠的都市发现人性的美好。所以,它们居然幸存下来了,并开始另外的出版道路。
纸张全部是高级的环保再生纸,不会再砍倒一颗树木。使用的印刷油墨也都是由非转基因的大豆提炼而成的无害油墨,所以,真的是可以闻到某种植物性的清新味道。而装订,也取消了过往的化学胶水,而改由真正的人手用最顶级的麻线装订,杂志社并且保证可以5年不会散脱。更令你意外的是,整本杂志完全没有商业广告,因为它们都只能出现在iPad等电子版上,而纸质版本,只有纯粹的内容,保证购买它的读者,可以得到最不被干扰的阅读感受。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例外,比如,某香水品牌,会出大价钱买下几页跟旅行有关的页码。那么,当读者翻阅到旅行的内容时,该品牌本季度的原野风格的香水味,便会随着纸张的流动,轻轻地荡漾开来。
这个,大概就是纸质出版的最后归宿,像动物园里被精心呵护的珍稀生物。虽然有点昂贵和不合时宜,但也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2022年,地球最巨大的传媒集团CEO,苹果环球公司的终身荣誉CEO乔布斯,其实也挺惋惜纸质出版物的淡出。然后,他再度重复了他自己说过的话:“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哼哼,在时光机器还没被这个狂人发明出来的2022年,这句话显得有点矫情。
现在是公元2022年。
在5年前,《人民日报》成为地球上最后一张宣布停出纸质印刷版的报纸。没办法,现在的人们都习惯在手机上阅读新闻了,无线高速网络全面覆盖,你只需要每月付出10元的定价,就可以在手机上得到你往常需要起码每月花30元买到的新闻纸。这个行为的差别,无非是以往拿报纸垫中午盒饭,变成了你把某份新闻早报,用手指在你的手机上删除而已。另外,许多报社的发行员工失业了,后来,城市里骑着自行车抢劫路人的案件多发起来,不知道与此有无必然关系。
当然,马路上依然是会有报刊亭的,只不过他们的数量没有21世纪初那么多了。这些报刊亭大都装修雅致,外型简约,大致像是一家咖啡馆。或者,它就是一家咖啡馆,如果你从21世纪初来,绝对不会觉得这是那些像买菜或者像迫不及待地展示这个世界所有不幸一样的“报刊亭”。2022年的读者们走进咖啡馆,里面有一排像是ATM柜员机,或者说,又有点像面包机的玩意。他刷了下信用卡,这时,机器弹出一部iPad(彼时已是10.0版本),他在上面预览了下本周出版的《城市画报》提要和目录,觉得甚是满意,于是他要了一杯咖啡,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对座是一位穿着黑色丝袜,全身黑色套装,内着一件粉红色衬衣的女子。她戴着考究的细框褐色眼镜,单眼皮,不算漂亮,但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就像是某种不会刺伤人的植物。她斜倚着窗边的红色丝绒面单椅,也拿着一部iPad,正用纤细的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似乎只要继续这个行为,大概连失踪的圣杯也会被挖掘出来一样。
他的咖啡喝完了,买单的时候,店员把一本全新的刚装订好的《城市画报》也送了过来。这是刚才他在iPad上下了订单后,直接在咖啡馆里的ATM“杂志机”生产出来的,耗时刚刚是一杯咖啡左右的时间。他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新鲜的油墨味,虽然,他得为此付出98元,但是,在这个楼价昂贵的时代,这是他可以为自己买的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了。
粉红色衬衣稍稍注意了下,然后不无赞赏地说:“买杂志的人还真的难以碰上了呢……”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想了下,说道:“阅读杂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触觉型的体验,杂志即可以是一件设计品。”
是的,在2022年,阅读纸质杂志,已经是一种品味象征。正如在mp3年代,如果你家中有一台顶级的黑胶唱机,用来播放模拟年代的黑胶唱片的话,一定会被列入格调评判的及格线偏中上的位置。在这个数码及虚拟技术大行其道的21世纪20年代,任何不需要的物理形态,已经被悄悄取缔。所以,印制一本纸质的杂志,俨然就像手工订造一件高级时装一样,值得尊重。彼时的杂志,也的确配得上精心制作的赞誉。而能够幸存下来的纸质杂志,大都是一些“无用”的出版物。这个“无用”,指的是它们并非那些靠传递资讯取胜的媒体,它们能够幸存,正是因为它们不那么资讯,它们不会被更快的电子媒体取代。它们还会谈谈精神以及理想,谈谈文艺以及生活,并坚信可以在冷漠的都市发现人性的美好。所以,它们居然幸存下来了,并开始另外的出版道路。
纸张全部是高级的环保再生纸,不会再砍倒一颗树木。使用的印刷油墨也都是由非转基因的大豆提炼而成的无害油墨,所以,真的是可以闻到某种植物性的清新味道。而装订,也取消了过往的化学胶水,而改由真正的人手用最顶级的麻线装订,杂志社并且保证可以5年不会散脱。更令你意外的是,整本杂志完全没有商业广告,因为它们都只能出现在iPad等电子版上,而纸质版本,只有纯粹的内容,保证购买它的读者,可以得到最不被干扰的阅读感受。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例外,比如,某香水品牌,会出大价钱买下几页跟旅行有关的页码。那么,当读者翻阅到旅行的内容时,该品牌本季度的原野风格的香水味,便会随着纸张的流动,轻轻地荡漾开来。
这个,大概就是纸质出版的最后归宿,像动物园里被精心呵护的珍稀生物。虽然有点昂贵和不合时宜,但也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2022年,地球最巨大的传媒集团CEO,苹果环球公司的终身荣誉CEO乔布斯,其实也挺惋惜纸质出版物的淡出。然后,他再度重复了他自己说过的话:“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哼哼,在时光机器还没被这个狂人发明出来的2022年,这句话显得有点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