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西安骑行汉中(二)
被闹钟吵醒,昨天的疲乏,残留在手上脚上腿上,心窝里。沉重的眼皮,眼珠子,没精打采的睁着。外面,天还没一点点的晨曦,太早了。目的就是为了补上昨天浪费掉的时间,今天要进山,争取一早能到马召。这样,咱们整体的时间就基本能赶上计划了。
今天2010年10月2日。
整顿收拾,出发,易龙手电照明,我们后面抹黑上路。还好,天再黑,公路还是可辨识灰白,在前方,远远而去。此路S108,属于省级公路。易龙建议列队骑行,这样大家步调一致,相对轻松省力。猫驴儿在前,我在中,易龙殿后。我的自行车是最差的,在平原上骑行,跟不上他们的速度。就这样,一路前行。
今天的天气肯定不错,昨天的小雨,把乌云消耗了,剩下的就是蓝天白云,从早晨的微露的霞光,可见一二,虽不是本地人,但看天气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今天感觉轻松了不少,可能是昨天刚开始骑,不适应,今天身体咨询自动调整了骑行机能,调节了身体的反应。再就是,戴上了在华山买的破手套,自行车坐凳,用厚衣服垫着。这里要提一下,为了此行,特意买了骑行手套,骑行裤。北京出发的时候,都准备了,结果,都忘了。严重后果,昨一天下来,屁股最受伤。本想厚衣服是为了防御华山上太冷准备的,这时用在屁股下面,舒服了不少。
说了这些,那讲讲,路上的风景吧。怎么说呢?郁郁葱葱的。公路两旁的杨树,笔直挺拔,空气十分的清爽。路上,晨曦在我们背后慢慢展露,霞光浸染着满眼的青绿,金色,是早晨最濡染的诗韵。不知何处的鸟鸣虫叫,复苏着大地的生机,乡村,这就是真实的真正的乡村,甜甜的,蜜蜜的,衬托一派祥和。昨夜的雨,让一切变得通透。道路边的果木,多实而又饱满。第一次见,猕猴桃长在低矮的树上,一片一片的,长见识了。路南面,是低矮绵延的群山,看来,我们快进到秦岭入口了。
骑行大概30里路,过一条田峪河,河面枯水,后来查知,这是秦岭大山穿峪而来形成的。写到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西安属于关中地区,在古代是极其富庶的地方,我们此行的平原,正是渭河平原,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西安到三门峡,这一片大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在古代的关隘口上,东有函谷关,西有崤关,南有大散关、武关,北有金锁关、秦关,有得关中者,得天下。历史上有多少历史大事件不是在这里发生?想当年的战国争霸,秦踞关中,大统天下;楚汉争雄,刘邦,汉中还定三秦,得关中,遂得天下;隋代北周,都定长安,一统三百年分裂;隋失其鹿,豪杰竞逐,唐高宗,西行入关,定天下,开创盛世辉煌……
此次骑行虽不是渭河边上,但我们也能感受着冲击平原的富饶肥沃。极有可能在我们走过的土地上,都有富商豪贾曾经的院落,闺秀碧玉曾经的香卧;有多少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过轰轰烈烈悲欢离合。厚重的历史。
骑行,旅游,居然写这么沉重的历史,太不应该了。PiaPia,两耳光,看你还长不长记性。不过,话说回来,远行他乡,多看看相关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终还是有不少特别收获的。
继续我们的骑行,过了田峪河桥,补充一点,如果当时知道这河上游,有一处中国最大的财神庙,我想是不妨可以骑进去拜拜的。没准儿,我现在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彩票连中两期。可惜,不知道,是运宿,还是命宿,谁知道呢。现在的我,没钱没闲,没时间。
再往前不远就是楼观台,据说是很知名的地方。百度了一下,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3000多年了!古语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佳;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美景。古语经典,一句话空间无限。没去过的看官,你就羡慕吧。脚踏此地的我们(不包括你),呼吸吐纳,何其爽哉!你再想想,秋意不甚浓的秦岭,蔚蓝天空,无云万里,阳光温煦,果木飘香。美死你,不偿命,可我们三也没死在那里,但不是说不够好,而是要说,以后自己的墓地,有地方可选了,比邻老子而居。Just Think It!
在我们离马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路边有卖水果的,哈哈,猕猴桃,一路馋到现在,终于可以跟猕猴桃嘴对嘴亲密一下了。我要吃了你。现在将近8点,骑行大概3小时,有这样的成果,大家心里高兴,买点儿水果犒劳一下。猫驴儿还真不客气,还没买,问甜不甜,然后直接就啃食了一个。看得我,口水直飙,也跟着过去,先啃一个再说。也就是这会儿,易龙才掏出单反拍照。我那个D90太沉了,不想拿出来。所以一路上就没拍照片,直到佛坪,这是后话。买好水果,继续,过了金盆村,前面就是马召了。
到马召的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再往前就是我们成天里念叨的秦岭了。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也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拉近了说,我生在四川,每每出川进京,秦岭是必经之岭。当然不是公路而是铁路,也不会是这个方向的路,另一条,更秦岭西北的地方,宝鸡入秦岭过略阳到广元入川的铁路。而入秦岭,总的有3条公路线,我们选择马召,是因为由西安行进更近一些,走G108,经过佛坪、洋县、城固,入汉中。另外两条,以后可以考虑,火车先到宝鸡,然后骑行。宝鸡东,陈仓区,走S210线;宝鸡西,渭滨区,走S212线,凤县向东倒G316线,与S210汇集于武关驿镇,然后入汉中。
现在是8:20,早餐时间,正好休整一下,然后向秦岭进发。早餐很简单,小笼包、豆腐脑、油条。吃饭的时候,恰巧有一队娶亲的,16个男女坐在运货卡车上,擂鼓,吹喇叭,撞铜跋,后面跟着两辆黑色轿车,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好不热闹。喜事儿啊!
吃完饭,眼前就是进山路,一路向上,从平原的海拔490米,将爬升海拔900米,看似海拔差距也就400米左右,骑行上去,尽是绕绕绕,上上上。累死Y挺的。一开始还不知道如何调节档位,脚蹬着踏板,动都很难动,即使动了,很快,气力就耗净了,只能下车推着上山。不会整个路上都这样前行吧,如果是这样,那我岂不是要累死在这山里边?后来易龙告知,把档位调到最低,就可以在上山的坡路上,蹬踏着前行了。试一试,还真是,到后来一直都是这个档位骑行。
路上经过仙游寺,上到这个高度,前面就是黑水河水库了,其实从马召镇,上山开始,我们骑行的这段路就伴随着黑水河了。它是多级筑坝,形成的水库,其实是一条河水,蓄水而成。在我们骑行到较高位置的时候,也就是可以鸟瞰远方的时候,这儿海拔700米左右。依路骑行向前,公路下200米处是水库。我一路上左顾右盼,搜寻有没有大美女的眼睛在我的身上旅游,人不一心,自行车车头晃的有些厉害。惊险的一次是,回头,一不小心,自行车直接往水库方向的路边冲,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反应过来——刹车,自行车直接撞上路边护栏石上,鞋子也踢在石头上,直接磨出了一个窟窿。谢天谢地,没出问题,但出了一身冷汗。骑行,也包括开车,务必要专心致志,否则,小命难保啊。
观赏黑水河水库,风景还是很漂亮的,迤逦在山沟里,水色浓,是不是这个原由,所以才得名黑水河,我不知道。这样的水库,里边的鱼,会不会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鱼呢?这水库库底,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有水妖水怪之类的呢?再就是掉进这水库里边,后果会怎样呢?离公路这么深。况且这是G108国道,来来往往的大小车辆得有多少啊,有没有过车祸?
易龙在前面等着我们,正好以水库为背景,骑行为行为方式,一张张照片拍下来,原来帅气逼人到这程度,我都没发现还有这么一面。严肃点,别笑话啊!
骑行到了一个大拐弯处,这是行进2个多小时以来的第一个小坡,路左边是水库,右边是山坡。路就是这样在山腰切出来的国道。下坡大概有海拔50米左右,继续沿着水库向前,一直延续走40里,才是水库的尽头。整个水库,在绕一座山进一条谷的时候,都会有从山上冲击而下的沟谷小河。
在我们骑行的路程中,行进的车辆较少。国道,怎么会这样冷清?莽莽荒山野地啊!这时候,我一个人在前面骑行着,反正我的自行车不好,我就在前面慢慢的行进吧。易龙和猫驴儿会赶上的。快到水库尽头,没有一户人家,偶尔路过的汽车,也都是载货的。小轿车少之又少。古代有这条路吗?好象是没有,因为你看这山腰上的公路和路下面的水库,在古代根本就没有可步行的路径,更不用说车马了。为此,查询了西行入汉中的秦岭古道,此G108线,距离最近的很有可能就是三国时期就有的骆谷道。历史记载:越骆谷关,逆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再向西南……最终到达汉中,目前从地图看,整个秦岭,在古代乃至现在,走不是国道省道的路,几乎是无法成行的。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当年刘邦入关中的路,子午道,此道开辟于秦代。还有一条也是要说一说的,那就是宝鸡那边的陈仓,陈仓道,也是先秦时期开辟,秦末汉初巴蜀入关中的惯性线路。这些都不是路的路。如果想感受秦岭之险和难,不妨读一读李白的《蜀道难》,再爬一爬太白山。骑一骑秦岭的三条线路,人生至此,有何所憾?太白山,你是我下一个目标,请你等着我。我不死,还是有机会去的。
思想的游神各归其位啦!讲讲骑行的事儿,一路上,一个人在前面骑行,上坡路,你以为骑的是平路,但回过头去看,你发现一直都是在上坡,一直都是在上坡,一直都是在上坡。脑子里没有胡思乱想,就是怪事儿。想得最多的就是古代,这秦岭里的人可以说是最苦的,也可以是最幸福的。人在秦岭中,自由自在,有山有水。路虽荒芜,但,只要有粮食可种,有果木可栽,有猪羊马牛鸡鸭鹅鱼可养,生活岂不乐哉。再有一间图书室,一位贤淑美丽的妻子,人生足矣。有网络更好。不管那关内关外,河东河西,谁称雄谁争霸,更不管那流水的富贵,腐烂的名誉,只求天地,独在我心。
具体我们在哪儿吃了午饭,我是忘记了,有可能午餐就没吃,只是各自吃了点包里的东西。反正骑行在这秦岭里,时间就是自行车轱辘的速度,世间就是这道路两旁上千米的野山荒岭,还有这细细的流水。要是你,也包括我,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后来地图上知道,网络和地图是好东西,安家岐、竹林子、贾家梁沟,经过狐狸沟林场,再向前国道边山分出一条山区公路,有个砖砌门,书: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很明显的分路,就在这里等他们吧。
大路边,有一棵树,树叶浓密,阳光透过密实的树叶,一点点的洒在路上,正好可以庇荫休息。自行车停在路边,等了一会儿,还不见他们的人影。估计是猫驴儿体力不支了,易龙在给她打气加油呢。再继续等,还不见人,索性,躺在路上休息。真舒服!没有任何事儿能如此这般的惬意!大概休息了40分钟,还是不见人。估计还有一会儿吧,算了,我还是继续吧。后来才知道他们3点多一点才到这儿。
一直延续到这里的河沟,在这里分了两条,一条是往森林公园去的黑河,另一条,也就是自黑水河水库到这里的那条。继续沿河而行,缓缓上山路。转过一座山,听见前面有人声。劲头来了,很快就赶上了。原来是几位老头老太太。应该可以这么说吧,他们是退休人员,既然退休了,肯定60左右,因为有的看起来还更年轻一些。交谈之下,原来他们是从广东开始骑行,不禁惊叹,真大爷呀。再看看他们的单车。很普通,很老式的那种,没有变速装置。破破烂烂的,就是那种扔大街上,就不会有人要的那种,收废品的可能会光顾。这样的装备,钦佩之情,更是咂舌不止。你瞧瞧,你瞧瞧,人家这是什么精神?你现在还窝在被窝里,脸红了吧!再就是他们经常这么骑行,骑过新疆的路,还有广东沿海的那些路,资深。这次他们还去了黑河森林公园,上山看了看,还有几个人在后面没赶上他们。计划是在前面20多里地的板房子乡住宿。
为了等易龙和猫驴儿,我只好不跟这些人同步了,慢慢的骑行。优哉游哉的,想不到,在大路上还能见着一条小蛇,准备穿路而过,本想拿出相机拍两张照片的。想了想,单反太重,拿出来不方便,骑行的时候也不方便。路上的风景很多都没有拍,累啊,没办法,重点都不在风景上了,前进前进才是王道。这里 便有了条经验教训。如果你是行行摄摄的一大爱好者,口袋里不能仅仅是单反相机,还得有一个高性能便携的卡片机,或者功能强、拍摄能力强的手机,要不然很多风景都会错过的。要注意哟(日本AV女优的声音嗲一下)!
在较疲惫的状态下,到了板房子乡,碰到之前的那帮人,他们正在找住宿的地方。询问之下,再往前,很远才可能能有下一个住宿的地方。
就这样吧,在这里找地方,等他们俩到了,正好合适,此时3:40左右。看了一家,这家女孩子挺漂亮的,不过只是太商业了,所有的话语,就是住这儿吧,这住的好吃的好。我进后院看了看住宿的地方,靠近一条小溪,水声哗哗的。整个屋里,不是很向阳,阴冷冷的,感觉很不好,没准睡下了,夜里,心理作用下,噩梦连连就不好了。
在那帮老人的建议下,去一家专门针对过往行客,过往司机的专门旅店,价格便宜。有热水可用,整个院落也非常的宽敞。只是楼后面的厕所,到了晚上,一个人还真不敢去。心里会毛毛的,担心深夜有鬼怪,豺狼野兽什么的出没,鬼怪戳你背脊骨,野兽拖你后脚丫。想到这里都觉得,后脑勺麻麻的。
4:30左右,他们两人也到了,我跟他们说明了一下情况,我们就选择了那家专门住宿的地方。安顿好行李车辆,休息一会,就找吃饭的地方。点了几个菜,全是川味,喝了点酒,价格太贵了些。不知是都疲惫了还是怎么回事儿,今天大家的话都不多。猫驴儿,浑身上下,似乎特别的困乏,可能是今天下午,她的体力过于透支了些。反倒,我适应过来了,整个路段下来,还不怎么困。
吃完饭,回到住地。此时的晚霞,渲染着山边的云彩,晚霞就像是小孩子涂抹的颜色,简单纯洁。
一夜无话,今天就过去了。总行程,大概150里地。好好休息,为明天积蓄力量。
今天2010年10月2日。
整顿收拾,出发,易龙手电照明,我们后面抹黑上路。还好,天再黑,公路还是可辨识灰白,在前方,远远而去。此路S108,属于省级公路。易龙建议列队骑行,这样大家步调一致,相对轻松省力。猫驴儿在前,我在中,易龙殿后。我的自行车是最差的,在平原上骑行,跟不上他们的速度。就这样,一路前行。
今天的天气肯定不错,昨天的小雨,把乌云消耗了,剩下的就是蓝天白云,从早晨的微露的霞光,可见一二,虽不是本地人,但看天气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今天感觉轻松了不少,可能是昨天刚开始骑,不适应,今天身体咨询自动调整了骑行机能,调节了身体的反应。再就是,戴上了在华山买的破手套,自行车坐凳,用厚衣服垫着。这里要提一下,为了此行,特意买了骑行手套,骑行裤。北京出发的时候,都准备了,结果,都忘了。严重后果,昨一天下来,屁股最受伤。本想厚衣服是为了防御华山上太冷准备的,这时用在屁股下面,舒服了不少。
说了这些,那讲讲,路上的风景吧。怎么说呢?郁郁葱葱的。公路两旁的杨树,笔直挺拔,空气十分的清爽。路上,晨曦在我们背后慢慢展露,霞光浸染着满眼的青绿,金色,是早晨最濡染的诗韵。不知何处的鸟鸣虫叫,复苏着大地的生机,乡村,这就是真实的真正的乡村,甜甜的,蜜蜜的,衬托一派祥和。昨夜的雨,让一切变得通透。道路边的果木,多实而又饱满。第一次见,猕猴桃长在低矮的树上,一片一片的,长见识了。路南面,是低矮绵延的群山,看来,我们快进到秦岭入口了。
骑行大概30里路,过一条田峪河,河面枯水,后来查知,这是秦岭大山穿峪而来形成的。写到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西安属于关中地区,在古代是极其富庶的地方,我们此行的平原,正是渭河平原,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西安到三门峡,这一片大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在古代的关隘口上,东有函谷关,西有崤关,南有大散关、武关,北有金锁关、秦关,有得关中者,得天下。历史上有多少历史大事件不是在这里发生?想当年的战国争霸,秦踞关中,大统天下;楚汉争雄,刘邦,汉中还定三秦,得关中,遂得天下;隋代北周,都定长安,一统三百年分裂;隋失其鹿,豪杰竞逐,唐高宗,西行入关,定天下,开创盛世辉煌……
此次骑行虽不是渭河边上,但我们也能感受着冲击平原的富饶肥沃。极有可能在我们走过的土地上,都有富商豪贾曾经的院落,闺秀碧玉曾经的香卧;有多少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过轰轰烈烈悲欢离合。厚重的历史。
骑行,旅游,居然写这么沉重的历史,太不应该了。PiaPia,两耳光,看你还长不长记性。不过,话说回来,远行他乡,多看看相关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终还是有不少特别收获的。
继续我们的骑行,过了田峪河桥,补充一点,如果当时知道这河上游,有一处中国最大的财神庙,我想是不妨可以骑进去拜拜的。没准儿,我现在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彩票连中两期。可惜,不知道,是运宿,还是命宿,谁知道呢。现在的我,没钱没闲,没时间。
再往前不远就是楼观台,据说是很知名的地方。百度了一下,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3000多年了!古语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佳;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美景。古语经典,一句话空间无限。没去过的看官,你就羡慕吧。脚踏此地的我们(不包括你),呼吸吐纳,何其爽哉!你再想想,秋意不甚浓的秦岭,蔚蓝天空,无云万里,阳光温煦,果木飘香。美死你,不偿命,可我们三也没死在那里,但不是说不够好,而是要说,以后自己的墓地,有地方可选了,比邻老子而居。Just Think It!
在我们离马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路边有卖水果的,哈哈,猕猴桃,一路馋到现在,终于可以跟猕猴桃嘴对嘴亲密一下了。我要吃了你。现在将近8点,骑行大概3小时,有这样的成果,大家心里高兴,买点儿水果犒劳一下。猫驴儿还真不客气,还没买,问甜不甜,然后直接就啃食了一个。看得我,口水直飙,也跟着过去,先啃一个再说。也就是这会儿,易龙才掏出单反拍照。我那个D90太沉了,不想拿出来。所以一路上就没拍照片,直到佛坪,这是后话。买好水果,继续,过了金盆村,前面就是马召了。
到马召的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再往前就是我们成天里念叨的秦岭了。秦岭-淮河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也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拉近了说,我生在四川,每每出川进京,秦岭是必经之岭。当然不是公路而是铁路,也不会是这个方向的路,另一条,更秦岭西北的地方,宝鸡入秦岭过略阳到广元入川的铁路。而入秦岭,总的有3条公路线,我们选择马召,是因为由西安行进更近一些,走G108,经过佛坪、洋县、城固,入汉中。另外两条,以后可以考虑,火车先到宝鸡,然后骑行。宝鸡东,陈仓区,走S210线;宝鸡西,渭滨区,走S212线,凤县向东倒G316线,与S210汇集于武关驿镇,然后入汉中。
现在是8:20,早餐时间,正好休整一下,然后向秦岭进发。早餐很简单,小笼包、豆腐脑、油条。吃饭的时候,恰巧有一队娶亲的,16个男女坐在运货卡车上,擂鼓,吹喇叭,撞铜跋,后面跟着两辆黑色轿车,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好不热闹。喜事儿啊!
吃完饭,眼前就是进山路,一路向上,从平原的海拔490米,将爬升海拔900米,看似海拔差距也就400米左右,骑行上去,尽是绕绕绕,上上上。累死Y挺的。一开始还不知道如何调节档位,脚蹬着踏板,动都很难动,即使动了,很快,气力就耗净了,只能下车推着上山。不会整个路上都这样前行吧,如果是这样,那我岂不是要累死在这山里边?后来易龙告知,把档位调到最低,就可以在上山的坡路上,蹬踏着前行了。试一试,还真是,到后来一直都是这个档位骑行。
路上经过仙游寺,上到这个高度,前面就是黑水河水库了,其实从马召镇,上山开始,我们骑行的这段路就伴随着黑水河了。它是多级筑坝,形成的水库,其实是一条河水,蓄水而成。在我们骑行到较高位置的时候,也就是可以鸟瞰远方的时候,这儿海拔700米左右。依路骑行向前,公路下200米处是水库。我一路上左顾右盼,搜寻有没有大美女的眼睛在我的身上旅游,人不一心,自行车车头晃的有些厉害。惊险的一次是,回头,一不小心,自行车直接往水库方向的路边冲,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反应过来——刹车,自行车直接撞上路边护栏石上,鞋子也踢在石头上,直接磨出了一个窟窿。谢天谢地,没出问题,但出了一身冷汗。骑行,也包括开车,务必要专心致志,否则,小命难保啊。
观赏黑水河水库,风景还是很漂亮的,迤逦在山沟里,水色浓,是不是这个原由,所以才得名黑水河,我不知道。这样的水库,里边的鱼,会不会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鱼呢?这水库库底,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有水妖水怪之类的呢?再就是掉进这水库里边,后果会怎样呢?离公路这么深。况且这是G108国道,来来往往的大小车辆得有多少啊,有没有过车祸?
易龙在前面等着我们,正好以水库为背景,骑行为行为方式,一张张照片拍下来,原来帅气逼人到这程度,我都没发现还有这么一面。严肃点,别笑话啊!
骑行到了一个大拐弯处,这是行进2个多小时以来的第一个小坡,路左边是水库,右边是山坡。路就是这样在山腰切出来的国道。下坡大概有海拔50米左右,继续沿着水库向前,一直延续走40里,才是水库的尽头。整个水库,在绕一座山进一条谷的时候,都会有从山上冲击而下的沟谷小河。
在我们骑行的路程中,行进的车辆较少。国道,怎么会这样冷清?莽莽荒山野地啊!这时候,我一个人在前面骑行着,反正我的自行车不好,我就在前面慢慢的行进吧。易龙和猫驴儿会赶上的。快到水库尽头,没有一户人家,偶尔路过的汽车,也都是载货的。小轿车少之又少。古代有这条路吗?好象是没有,因为你看这山腰上的公路和路下面的水库,在古代根本就没有可步行的路径,更不用说车马了。为此,查询了西行入汉中的秦岭古道,此G108线,距离最近的很有可能就是三国时期就有的骆谷道。历史记载:越骆谷关,逆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再向西南……最终到达汉中,目前从地图看,整个秦岭,在古代乃至现在,走不是国道省道的路,几乎是无法成行的。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当年刘邦入关中的路,子午道,此道开辟于秦代。还有一条也是要说一说的,那就是宝鸡那边的陈仓,陈仓道,也是先秦时期开辟,秦末汉初巴蜀入关中的惯性线路。这些都不是路的路。如果想感受秦岭之险和难,不妨读一读李白的《蜀道难》,再爬一爬太白山。骑一骑秦岭的三条线路,人生至此,有何所憾?太白山,你是我下一个目标,请你等着我。我不死,还是有机会去的。
思想的游神各归其位啦!讲讲骑行的事儿,一路上,一个人在前面骑行,上坡路,你以为骑的是平路,但回过头去看,你发现一直都是在上坡,一直都是在上坡,一直都是在上坡。脑子里没有胡思乱想,就是怪事儿。想得最多的就是古代,这秦岭里的人可以说是最苦的,也可以是最幸福的。人在秦岭中,自由自在,有山有水。路虽荒芜,但,只要有粮食可种,有果木可栽,有猪羊马牛鸡鸭鹅鱼可养,生活岂不乐哉。再有一间图书室,一位贤淑美丽的妻子,人生足矣。有网络更好。不管那关内关外,河东河西,谁称雄谁争霸,更不管那流水的富贵,腐烂的名誉,只求天地,独在我心。
具体我们在哪儿吃了午饭,我是忘记了,有可能午餐就没吃,只是各自吃了点包里的东西。反正骑行在这秦岭里,时间就是自行车轱辘的速度,世间就是这道路两旁上千米的野山荒岭,还有这细细的流水。要是你,也包括我,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后来地图上知道,网络和地图是好东西,安家岐、竹林子、贾家梁沟,经过狐狸沟林场,再向前国道边山分出一条山区公路,有个砖砌门,书: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很明显的分路,就在这里等他们吧。
大路边,有一棵树,树叶浓密,阳光透过密实的树叶,一点点的洒在路上,正好可以庇荫休息。自行车停在路边,等了一会儿,还不见他们的人影。估计是猫驴儿体力不支了,易龙在给她打气加油呢。再继续等,还不见人,索性,躺在路上休息。真舒服!没有任何事儿能如此这般的惬意!大概休息了40分钟,还是不见人。估计还有一会儿吧,算了,我还是继续吧。后来才知道他们3点多一点才到这儿。
一直延续到这里的河沟,在这里分了两条,一条是往森林公园去的黑河,另一条,也就是自黑水河水库到这里的那条。继续沿河而行,缓缓上山路。转过一座山,听见前面有人声。劲头来了,很快就赶上了。原来是几位老头老太太。应该可以这么说吧,他们是退休人员,既然退休了,肯定60左右,因为有的看起来还更年轻一些。交谈之下,原来他们是从广东开始骑行,不禁惊叹,真大爷呀。再看看他们的单车。很普通,很老式的那种,没有变速装置。破破烂烂的,就是那种扔大街上,就不会有人要的那种,收废品的可能会光顾。这样的装备,钦佩之情,更是咂舌不止。你瞧瞧,你瞧瞧,人家这是什么精神?你现在还窝在被窝里,脸红了吧!再就是他们经常这么骑行,骑过新疆的路,还有广东沿海的那些路,资深。这次他们还去了黑河森林公园,上山看了看,还有几个人在后面没赶上他们。计划是在前面20多里地的板房子乡住宿。
为了等易龙和猫驴儿,我只好不跟这些人同步了,慢慢的骑行。优哉游哉的,想不到,在大路上还能见着一条小蛇,准备穿路而过,本想拿出相机拍两张照片的。想了想,单反太重,拿出来不方便,骑行的时候也不方便。路上的风景很多都没有拍,累啊,没办法,重点都不在风景上了,前进前进才是王道。这里 便有了条经验教训。如果你是行行摄摄的一大爱好者,口袋里不能仅仅是单反相机,还得有一个高性能便携的卡片机,或者功能强、拍摄能力强的手机,要不然很多风景都会错过的。要注意哟(日本AV女优的声音嗲一下)!
在较疲惫的状态下,到了板房子乡,碰到之前的那帮人,他们正在找住宿的地方。询问之下,再往前,很远才可能能有下一个住宿的地方。
就这样吧,在这里找地方,等他们俩到了,正好合适,此时3:40左右。看了一家,这家女孩子挺漂亮的,不过只是太商业了,所有的话语,就是住这儿吧,这住的好吃的好。我进后院看了看住宿的地方,靠近一条小溪,水声哗哗的。整个屋里,不是很向阳,阴冷冷的,感觉很不好,没准睡下了,夜里,心理作用下,噩梦连连就不好了。
在那帮老人的建议下,去一家专门针对过往行客,过往司机的专门旅店,价格便宜。有热水可用,整个院落也非常的宽敞。只是楼后面的厕所,到了晚上,一个人还真不敢去。心里会毛毛的,担心深夜有鬼怪,豺狼野兽什么的出没,鬼怪戳你背脊骨,野兽拖你后脚丫。想到这里都觉得,后脑勺麻麻的。
4:30左右,他们两人也到了,我跟他们说明了一下情况,我们就选择了那家专门住宿的地方。安顿好行李车辆,休息一会,就找吃饭的地方。点了几个菜,全是川味,喝了点酒,价格太贵了些。不知是都疲惫了还是怎么回事儿,今天大家的话都不多。猫驴儿,浑身上下,似乎特别的困乏,可能是今天下午,她的体力过于透支了些。反倒,我适应过来了,整个路段下来,还不怎么困。
吃完饭,回到住地。此时的晚霞,渲染着山边的云彩,晚霞就像是小孩子涂抹的颜色,简单纯洁。
一夜无话,今天就过去了。总行程,大概150里地。好好休息,为明天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