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似箭
觉得自己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差,脑子也越来越懒,无法写成什么像样的文字,反倒是只有跟闺蜜聊天的时候才会逼着自己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形成文字,表达给别人。突然想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想文艺一下,就把聊天记录选择摘了来组合成一个小“文章”就可以了吧。
1. 关于爱情
重温台湾偶像剧,依然为中华含蓄文化而倾心与陶醉,纵然已经看了很久美国的电影电视,以为自己已经开放的接受了那种奔放的文化,可是奔三的人却依然为十多年前的流星花园感动的稀里哗啦,内心温暖得不得了,从来不爱回忆什么的我,居然开始了三天泛滥青春记忆的感觉。一直眼睛看着前方往前奔的自己突然最近觉得好累好懒,只想懒懒躺在床上一整天,一台电脑任我看世界,回忆过去,与朋友聊天,傻笑点点点。
2. 关于吃饭
在美国呆了半年多很少尝试其他国家的美食,反倒是走到哪里都发了疯似的找中餐馆,从来不会做饭的自己瞬间成长为厨房主妇,生过病后连续三天自己坐公交车跑到不同的地方吃一盘炒菜,第一天10刀,第二天20刀,第三天30多刀终于吃的难受,再次回归了厨房。自己真的不是吃货,对吃讲究的并不多,还挑食。但是心里早已经列下了单子,回国之后要去吃哪些家馆子。迫不及待了。
3. 关于读书
好久不看课外书的我,一直也不以自己课外书读的少而羞耻。自认为初中高中读了很多课外书,似乎够了,其实读的并不多,脑子里留下的更少。大学后很仗义的说每天守着北大的图书馆都不好好利用,怎么还好意思花钱买书,另外发现自己看了课外书从来脑子里什么都记不住,再喜欢的故事也只能模糊记个大概,记得的可能都不如百度百科的简介多。结果就在各种完全不是借口的借口下,除了偶尔经过报刊亭会买一本小说月报或者小说选刊读之外,再没了课外营养。前两天教授兼带我工作的律师借给了我三本书,可惜尽管我多么地喜欢用英文上课,学习法律,上班工作,读新闻或是多么喜欢英文的电影与电视剧,我实在是不愿意读英文的小说和课外书,尤其是小说,陌生的词汇只会更多,本来喜欢快速读故事脉络的我,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影响了很多的自然体会与享受。
想着实习结束后送给工作上带我的两位律师两本书。一本已经选好是Philip Pan的Out of Mao's Shadow,送给年轻的指导律师。Pan曾是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记者,想着他写的中国可能更会让不了解中国的人容易接受和感兴趣。另一本给教授的,想起了可以选本莫言的小说,虽然我还都没有读过他的长篇,教授搞不好会喜欢。选书之余,突然想起来曾经自己多么喜欢读小说,貌似读完了一到两年的小说月报,还有一些小说选刊,十月,收获等等。想着现在自己爱看电影电视剧,无非还是喜欢懒懒的看精彩的故事,回忆起自己整天趴在床上读小说的感觉,残酷的发现居然读书也只属于青葱岁月了。于是马上想在网上找了看有没有人想收藏每一年的小说月报,我好想买回深圳的宿舍,每天躲在屋子里读。
4. 关于影视
一到了国外有时候还想念起国内的电影来,尽管国内电影的质量真的还差很多,但有时候觉得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无论多么狗血也都还想去看一看。之前一直在看白宫风云,当然很好看,可是这个周末毅然暂停,突然把时间全部奉献给了从流星花园开始的国语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听着自己的母语,讲述自己熟悉的文化,一边大叫受不了被雷死,一边又跟着剧情或者节目傻哭傻笑。
以前总还想着自己未来自己会不会有移民的可能,可是至少这几天,突然觉得要回家,回到国内那个大家,回到自己爸妈的小家,就是归心似箭,想回家。
1. 关于爱情
重温台湾偶像剧,依然为中华含蓄文化而倾心与陶醉,纵然已经看了很久美国的电影电视,以为自己已经开放的接受了那种奔放的文化,可是奔三的人却依然为十多年前的流星花园感动的稀里哗啦,内心温暖得不得了,从来不爱回忆什么的我,居然开始了三天泛滥青春记忆的感觉。一直眼睛看着前方往前奔的自己突然最近觉得好累好懒,只想懒懒躺在床上一整天,一台电脑任我看世界,回忆过去,与朋友聊天,傻笑点点点。
2. 关于吃饭
在美国呆了半年多很少尝试其他国家的美食,反倒是走到哪里都发了疯似的找中餐馆,从来不会做饭的自己瞬间成长为厨房主妇,生过病后连续三天自己坐公交车跑到不同的地方吃一盘炒菜,第一天10刀,第二天20刀,第三天30多刀终于吃的难受,再次回归了厨房。自己真的不是吃货,对吃讲究的并不多,还挑食。但是心里早已经列下了单子,回国之后要去吃哪些家馆子。迫不及待了。
3. 关于读书
好久不看课外书的我,一直也不以自己课外书读的少而羞耻。自认为初中高中读了很多课外书,似乎够了,其实读的并不多,脑子里留下的更少。大学后很仗义的说每天守着北大的图书馆都不好好利用,怎么还好意思花钱买书,另外发现自己看了课外书从来脑子里什么都记不住,再喜欢的故事也只能模糊记个大概,记得的可能都不如百度百科的简介多。结果就在各种完全不是借口的借口下,除了偶尔经过报刊亭会买一本小说月报或者小说选刊读之外,再没了课外营养。前两天教授兼带我工作的律师借给了我三本书,可惜尽管我多么地喜欢用英文上课,学习法律,上班工作,读新闻或是多么喜欢英文的电影与电视剧,我实在是不愿意读英文的小说和课外书,尤其是小说,陌生的词汇只会更多,本来喜欢快速读故事脉络的我,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影响了很多的自然体会与享受。
想着实习结束后送给工作上带我的两位律师两本书。一本已经选好是Philip Pan的Out of Mao's Shadow,送给年轻的指导律师。Pan曾是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记者,想着他写的中国可能更会让不了解中国的人容易接受和感兴趣。另一本给教授的,想起了可以选本莫言的小说,虽然我还都没有读过他的长篇,教授搞不好会喜欢。选书之余,突然想起来曾经自己多么喜欢读小说,貌似读完了一到两年的小说月报,还有一些小说选刊,十月,收获等等。想着现在自己爱看电影电视剧,无非还是喜欢懒懒的看精彩的故事,回忆起自己整天趴在床上读小说的感觉,残酷的发现居然读书也只属于青葱岁月了。于是马上想在网上找了看有没有人想收藏每一年的小说月报,我好想买回深圳的宿舍,每天躲在屋子里读。
4. 关于影视
一到了国外有时候还想念起国内的电影来,尽管国内电影的质量真的还差很多,但有时候觉得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无论多么狗血也都还想去看一看。之前一直在看白宫风云,当然很好看,可是这个周末毅然暂停,突然把时间全部奉献给了从流星花园开始的国语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听着自己的母语,讲述自己熟悉的文化,一边大叫受不了被雷死,一边又跟着剧情或者节目傻哭傻笑。
以前总还想着自己未来自己会不会有移民的可能,可是至少这几天,突然觉得要回家,回到国内那个大家,回到自己爸妈的小家,就是归心似箭,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