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付费买书想到的碎碎念~关于正版
第一次付费阅读给了豆瓣,买了小云的《7天治愈拖延症》,在微博上看到小云一月份电子书的收入已经过两万大关,很是震惊,也意识到了在豆瓣这个高质量的hobby社区,付费支持正版已是一种习惯和风气。
![]() |
截取自小云的豆瓣广播 |
说来也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正经收入的大学生,也接触了二十几年的盗版,从五元一张的CD到手机里数不胜数的盗版apps,似乎就像是一种墨守成规的习惯。即使电视广播里偶尔能听到一些抵制盗版,支持正版的呼声,也就只当是班主任的敦敦教诲,左耳进右耳出罢了。
直到今天,直到2分钟前看到某地产大亨转发的那条关于小云的微博,我才意识到,虽然只是区区的几块钱,可能只够我们买瓶饮料或是一个煎饼果子,却能够带给作者,甚至带给整个电子书的生态环境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正版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也并非很多人认为的不划算。大陆很多人正是由于耳濡目染,养成了使用盗版天经地义的思维定势。诚然,很多国外的正版软件,CD,电子书的售价对于人均GDP低于海外十倍的国人来说,不菲的价格还不如问下度娘,求个破解版,然后把省下来的钱多买点柴米油盐,或者干脆存起来留给下一代。然而,我们又可曾意识到,正是因为盗版,国内的CD行业已经濒临危机,经纪公司没有稳定的,歌手们没有谱曲的动力,所以中国的歌曲才无法传递给世界,才没有办法在itunes排行榜上寻觅到中国的好声音。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是要靠公众的支持才能得以维持。一本电子书,一张CD,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免费下载到,但你现在可以免费享受这些福利,你能保证再过5年,再过10年你还能享受吗?那时,很可能你喜欢的一位作家,一位歌手因为盗版,走在破产的边缘,而不得不停止他的创作。前段时间百度文库事件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点。请给创作者一点前进动力吧。
也许从一个几块钱的电子书联想了这么多很机车。但我想,如果哪天国内再也没有盗版横行,再也没有人为了占几块钱的便宜去费劲心思下载破解免费版的东西,中国,也许真的就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