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那朵云(在路上)
行程安排:
D1.2013年2月11日,10:17,T165次火车,自西安出发。(晚点至11点发车)
D2.2013年2月12日,20:15分抵达拉萨,途经停靠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等站,历时约33小时。
D3.2013年2月13日,布达拉宫广场、宗角禄康公园;大昭寺、八廓街及附近小巷。
D4.2013年2月14日,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
D5.2013年2月15日,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公园)、小昭寺。
D6.2013年2月16日,布宫(后因故取消)、药王山观景台、拉萨河。
D7.2013年2月17日,布宫,拉百、八廓街一带。
D8.2013年2月18日,休整,采购纪念品。
D9.2013年2月19日,飞回西安。
=====================================
D1.2013年2月11日
2013年2月11日,周一。大年初二,天气,变幻莫测。
早六点起床,收拾,于7点前赶到铜川车站,9点35分左右到达西安火车站候车室。
T165次车晚点,原本10点17分发车,后晚点至10点40分左右进站上车,约11点终于离开了雾霾重重、冷雪霏霏的西安!
美好的行程由此开始!
下午5点半许,火车在兰州停靠20分钟,继续上路。
说来奇怪,西安近来一直被雾霾笼罩,不见天日,如今大雪,秦地一片苍白,入陇以后,却又别是一番气象,越走天气越好,最终暖阳高照。这是不是预示着此次行程的顺利呢?
离秦以前,虽车窗外一片苍茫,但苍茫之外至少还有绿色、树木;而入陇以后,随着天光大亮,两边的秃灰戈壁更显得清楚,加之不断穿过的、一个又一个的隧道,让人愈觉心烦。
当火车追着夕阳一路西行,车窗两边的荒凉在漫长的黄昏里不断闪过时,我发现自己已不像前几年去新疆时那般激动了。也许是冬日的景致比不得当初夏时,也许这些年生活里多少有了些积淀,也许是别的什么缘由。我只是记录此行、此刻感受,无意深究!
初上火车时,头靠着车窗小睡片刻,醒时似已感冒。还好,现在已好。
快七点时,火车经过一个名字叫海石湾的地方,不久后便听闻已入青海,海东,乐都。隐约看见一片灯火。
晚八点二十几分,车至西宁,停靠二十分钟。曾踏上站台观望、小憩,风很大。
夜色里的西宁,只有稀疏的灯火和无尽的漆黑。
现在时间是八点五十分,刚出西宁不久,火车穿行在黑夜里,两边灯火全无,抬头也看不到天上星光。车窗玻璃倒映着车里的喧杂,虽刚在西宁下了不少人,车里空荡些许,但我所在的这段车厢里依旧热闹。
听说今晚会途经青海湖,会途经德令哈,最后在格尔木停靠,接下来便翻山入藏。可惜整个青海都要在黑暗里擦肩而过了,所有这些无缘一见。也许彼时我已安睡,也许还在慢慢写这篇字,也许会睡不着对着这呼啸而过的夜色发呆吧!甚憾!
D2.2013年2月12日
当前时间:3:18 AM;当前时速:82KM/H;当前海拔:3286M。
火车依旧在黑暗中穿行,下一站将在格尔木停靠,约4点52分将准点到达。格尔木是此次入藏前在青海停靠的最后一站。格尔木也是青海省仅次于西宁的第二大城市。
现在车厢里已开了暖气。
对于此次进藏,我想我的准备工作还是不够充足,我指的是除了行程安排、及食物之外的准备,比如对沿线途经各地基本信息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青海,更是如此。所以听着别人谈论,只能沉默。这使得漫长的旅途上,已然少了许多乐趣。
海拔还在逐渐递增,车厢里总算安静下来。不过有人横躺过道,有人肆无忌惮地在车内抽烟,还有人脱了鞋晾着臭脚,当然也有人在这各种味道中冲着泡面,勾引着人的食欲……想想,这是怎样的凌乱!
5点14分许,车抵格尔木,停靠至6点发车离开。车厢里一下子空荡许多。之所以在此停靠这么久,听说是要换火车头。从这一段开始至终点拉萨,开始车内供氧、全车戒烟。从这一段开始,火车也将正式向高原进发。
快发车时,列车员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健康登记卡让填写,有一女子来到我对面空座上让我帮填,起初还以为要借笔用,最后懂了是要我帮忙填写,她是藏族女子,名叫卓玛曲宗,30岁,不懂汉语。在西藏,叫这个名字的人很多吧。这也算此行小小的插曲吧,后来她过来借我手机充电器用,再后来她又拿着一部白色的4S让我帮忙解锁(注意到设置了藏文,但屏幕密码怎么解?她怎么知道我是做手机的,还是看见火车上大家都用同样的手机?只做记录,不做深究。),再后来听别人聊天时知道,她嫁给了兰州的汉人,此次回老家过春节吧。除此之外,没有多聊过。
当前时速:114KM/H,当前时间:6:13AM,当前海拔:4682M。
天还黑着,火车依旧在黑暗中穿行!
约八点左右,被韩红的歌声吵醒,睁眼一看,天已大亮,阳光明媚。看着高原上朝霞初起,心里激动不已!阳光暖暖照在身上,视野也辽阔了许多。于是兴奋地拿着手机,各种拍照。
火车里偶尔会播放起韩红的歌曲,很适合此时此景。我想,还好播的不是凤凰传奇,或者鸟叔什么的。当然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播过《坐着火车去拉萨》这首歌,真是觉得奇怪,但是为了不让人知道我是初次进藏,就暂且沉默,什么都不说了吧。
火车一直在海拔4700M以上的高原里穿行,我也在大清早的光与影的变幻中感受着高原的奇妙!
看到了牦牛,也就进入了牧区。从车窗向外看去,远远一个黑点,点缀在苍茫的草原深处,宛若一张陈旧的羊皮卷上一颗不起眼的瑕疵。渐渐黑点多了起来,相对也密了许多,但还是离火车很远。我觉得,这比起初进高原时,荒无人烟的单调,总是好了许多,至少亲切了不少。
听说牦牛是不合群的动物,因此即便是有一大群出现,也会因其分散相处的状态,而在广阔的草原上愈显稀疏。
还有一种动物,藏羚羊,通体白色,但非雪白,是土灰色的白。比牦牛出现得少许多。这些都是草原冬日苍黄深色背景里的点缀,另外的点缀是起先时隐时现最后保留下来,并分割出天际线的雪线。
路过一大片不知名的巨大的湖泊,很狭长,水面结满冰快。冰面上一片空旷,在阳光下尤显奇特。
还有就是蓝蓝的天空中,偶尔会突然飞过一只鸟。离火车很近,离地面很低,但不及细看,便已飞过。留下影子晃动人的眼睛,和神经。
我想描述下我所看到的的草原,由近自远是这样的:铁路外首先是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连着草原的是突兀的山峰,截断了人的视野和草原的延伸,山顶是雪线,连着雪线的是云朵,接下来才是天空。这一切似乎浑然一体,又似乎泾渭分明。
有时会有一条河突然靠近铁路,结冰或者不结冰,流动或不流动。靠近河流的是一条公路,很稀奇地会有一辆摩托车或者汽车孤独行驶,然后被火车掠过,留下那条更为孤独的公路,成为一条不起眼的线条不知延伸到何处。
云朵很远,远在天边。
一栋简易房,或者一座帐篷,旁边一人,或还有一狗一摩托车,看到火车过来,便立正举手敬礼,就像是对着五星红旗那样的肃严庄重。你不要笑,我在火车上,看着他(而后不断出现,成为他们),也会回以同样正式的注目礼!
这是铁路值班的工作人员,亦或也夹杂着牧民吧。可以想象,在这漫无人烟的地方,对着过往的火车敬礼早已成了单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约下午三点左右,火车停在一个站名叫做岗秀的小站,这一停便是一个小时多,不知何故。总是担心火车会晚点。我注意到站外铁轨边小小的里程碑上刻着“1617”,此时已快接近那曲----入藏停靠第一站,也是抵拉萨前停靠的最后一站。但一直停在此处,总是担心。还好下午的阳光依旧暖和,也照着车窗外这样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世界,牦牛依旧在远处三五成群、连成一片黑点。目光所及依旧温暖。
终于四点多,火车启动,路过了那曲县城,停靠20分钟后,于五点离开,继续向拉萨靠近。此时比正常时刻晚了近一个小时。
那曲是小站,相比之前停靠过的几站,显得简小许多,几乎也没有上下车的人。但在吹风时发觉,那曲的风相对来说还算暖和。
自那曲出发后,似乎车上每个人的心里都舒畅了许多,将近30多个小时的行程,总归快要结束了。拉萨,已经越来越近。当雄、念青唐古拉、羊八井、德庆、还有个班杰羌果的村落,以及最后的堆龙德庆,这些小小的地名都成为让人不由喜悦的理由!
八点十五分左右,火车终于顺利抵达拉萨站,没有晚点。夜幕已降落在这个陌生又倍感亲切的城市。走出火车站,我没有拍照,因为夜色下光线不好,也因为我已踏上这片土地,真实感受比拍照更深刻!
至此,本文结束。接下来的行程,将在下文记叙。
话说,在下车以后,再完整写下此文,实在有些乏味。但是为了一个纪念,加之以上大多文字都是在火车用笔记录下来的,比起火车上的那三十多个小时,不算辛苦!
结束语:
云在天边,我便向天边而去。
风吹向何方,何方便是我的归期!
By,不回家de孩子。
2013年2月16日,深夜。拉萨。
D1.2013年2月11日,10:17,T165次火车,自西安出发。(晚点至11点发车)
D2.2013年2月12日,20:15分抵达拉萨,途经停靠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等站,历时约33小时。
D3.2013年2月13日,布达拉宫广场、宗角禄康公园;大昭寺、八廓街及附近小巷。
D4.2013年2月14日,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
D5.2013年2月15日,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公园)、小昭寺。
D6.2013年2月16日,布宫(后因故取消)、药王山观景台、拉萨河。
D7.2013年2月17日,布宫,拉百、八廓街一带。
D8.2013年2月18日,休整,采购纪念品。
D9.2013年2月19日,飞回西安。
=====================================
D1.2013年2月11日
2013年2月11日,周一。大年初二,天气,变幻莫测。
早六点起床,收拾,于7点前赶到铜川车站,9点35分左右到达西安火车站候车室。
T165次车晚点,原本10点17分发车,后晚点至10点40分左右进站上车,约11点终于离开了雾霾重重、冷雪霏霏的西安!
美好的行程由此开始!
![]() |
我的火车票。 |
下午5点半许,火车在兰州停靠20分钟,继续上路。
说来奇怪,西安近来一直被雾霾笼罩,不见天日,如今大雪,秦地一片苍白,入陇以后,却又别是一番气象,越走天气越好,最终暖阳高照。这是不是预示着此次行程的顺利呢?
离秦以前,虽车窗外一片苍茫,但苍茫之外至少还有绿色、树木;而入陇以后,随着天光大亮,两边的秃灰戈壁更显得清楚,加之不断穿过的、一个又一个的隧道,让人愈觉心烦。
当火车追着夕阳一路西行,车窗两边的荒凉在漫长的黄昏里不断闪过时,我发现自己已不像前几年去新疆时那般激动了。也许是冬日的景致比不得当初夏时,也许这些年生活里多少有了些积淀,也许是别的什么缘由。我只是记录此行、此刻感受,无意深究!
初上火车时,头靠着车窗小睡片刻,醒时似已感冒。还好,现在已好。
![]() |
随身物品。 |
快七点时,火车经过一个名字叫海石湾的地方,不久后便听闻已入青海,海东,乐都。隐约看见一片灯火。
晚八点二十几分,车至西宁,停靠二十分钟。曾踏上站台观望、小憩,风很大。
夜色里的西宁,只有稀疏的灯火和无尽的漆黑。
现在时间是八点五十分,刚出西宁不久,火车穿行在黑夜里,两边灯火全无,抬头也看不到天上星光。车窗玻璃倒映着车里的喧杂,虽刚在西宁下了不少人,车里空荡些许,但我所在的这段车厢里依旧热闹。
![]() |
夜过西宁,一片灯火。 |
听说今晚会途经青海湖,会途经德令哈,最后在格尔木停靠,接下来便翻山入藏。可惜整个青海都要在黑暗里擦肩而过了,所有这些无缘一见。也许彼时我已安睡,也许还在慢慢写这篇字,也许会睡不着对着这呼啸而过的夜色发呆吧!甚憾!
D2.2013年2月12日
当前时间:3:18 AM;当前时速:82KM/H;当前海拔:3286M。
火车依旧在黑暗中穿行,下一站将在格尔木停靠,约4点52分将准点到达。格尔木是此次入藏前在青海停靠的最后一站。格尔木也是青海省仅次于西宁的第二大城市。
现在车厢里已开了暖气。
对于此次进藏,我想我的准备工作还是不够充足,我指的是除了行程安排、及食物之外的准备,比如对沿线途经各地基本信息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青海,更是如此。所以听着别人谈论,只能沉默。这使得漫长的旅途上,已然少了许多乐趣。
海拔还在逐渐递增,车厢里总算安静下来。不过有人横躺过道,有人肆无忌惮地在车内抽烟,还有人脱了鞋晾着臭脚,当然也有人在这各种味道中冲着泡面,勾引着人的食欲……想想,这是怎样的凌乱!
5点14分许,车抵格尔木,停靠至6点发车离开。车厢里一下子空荡许多。之所以在此停靠这么久,听说是要换火车头。从这一段开始至终点拉萨,开始车内供氧、全车戒烟。从这一段开始,火车也将正式向高原进发。
快发车时,列车员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健康登记卡让填写,有一女子来到我对面空座上让我帮填,起初还以为要借笔用,最后懂了是要我帮忙填写,她是藏族女子,名叫卓玛曲宗,30岁,不懂汉语。在西藏,叫这个名字的人很多吧。这也算此行小小的插曲吧,后来她过来借我手机充电器用,再后来她又拿着一部白色的4S让我帮忙解锁(注意到设置了藏文,但屏幕密码怎么解?她怎么知道我是做手机的,还是看见火车上大家都用同样的手机?只做记录,不做深究。),再后来听别人聊天时知道,她嫁给了兰州的汉人,此次回老家过春节吧。除此之外,没有多聊过。
当前时速:114KM/H,当前时间:6:13AM,当前海拔:4682M。
天还黑着,火车依旧在黑暗中穿行!
![]() |
列车员让填写的健康登记卡。 |
约八点左右,被韩红的歌声吵醒,睁眼一看,天已大亮,阳光明媚。看着高原上朝霞初起,心里激动不已!阳光暖暖照在身上,视野也辽阔了许多。于是兴奋地拿着手机,各种拍照。
![]() |
朝霞初起的高原,或者是我第一眼看到的高原。进藏后的第一缕阳光。 |
![]() |
无聊自拍。 |
![]() |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
火车里偶尔会播放起韩红的歌曲,很适合此时此景。我想,还好播的不是凤凰传奇,或者鸟叔什么的。当然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播过《坐着火车去拉萨》这首歌,真是觉得奇怪,但是为了不让人知道我是初次进藏,就暂且沉默,什么都不说了吧。
火车一直在海拔4700M以上的高原里穿行,我也在大清早的光与影的变幻中感受着高原的奇妙!
![]() |
光影变幻、车行不止。 |
看到了牦牛,也就进入了牧区。从车窗向外看去,远远一个黑点,点缀在苍茫的草原深处,宛若一张陈旧的羊皮卷上一颗不起眼的瑕疵。渐渐黑点多了起来,相对也密了许多,但还是离火车很远。我觉得,这比起初进高原时,荒无人烟的单调,总是好了许多,至少亲切了不少。
听说牦牛是不合群的动物,因此即便是有一大群出现,也会因其分散相处的状态,而在广阔的草原上愈显稀疏。
![]() |
牦牛,远远的“黑点” |
![]() |
我想描述的、我所看到的高原。 |
![]() |
近拍牦牛。 |
还有一种动物,藏羚羊,通体白色,但非雪白,是土灰色的白。比牦牛出现得少许多。这些都是草原冬日苍黄深色背景里的点缀,另外的点缀是起先时隐时现最后保留下来,并分割出天际线的雪线。
路过一大片不知名的巨大的湖泊,很狭长,水面结满冰快。冰面上一片空旷,在阳光下尤显奇特。
还有就是蓝蓝的天空中,偶尔会突然飞过一只鸟。离火车很近,离地面很低,但不及细看,便已飞过。留下影子晃动人的眼睛,和神经。
我想描述下我所看到的的草原,由近自远是这样的:铁路外首先是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连着草原的是突兀的山峰,截断了人的视野和草原的延伸,山顶是雪线,连着雪线的是云朵,接下来才是天空。这一切似乎浑然一体,又似乎泾渭分明。
![]() |
高原,草原。 |
有时会有一条河突然靠近铁路,结冰或者不结冰,流动或不流动。靠近河流的是一条公路,很稀奇地会有一辆摩托车或者汽车孤独行驶,然后被火车掠过,留下那条更为孤独的公路,成为一条不起眼的线条不知延伸到何处。
云朵很远,远在天边。
一栋简易房,或者一座帐篷,旁边一人,或还有一狗一摩托车,看到火车过来,便立正举手敬礼,就像是对着五星红旗那样的肃严庄重。你不要笑,我在火车上,看着他(而后不断出现,成为他们),也会回以同样正式的注目礼!
这是铁路值班的工作人员,亦或也夹杂着牧民吧。可以想象,在这漫无人烟的地方,对着过往的火车敬礼早已成了单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约下午三点左右,火车停在一个站名叫做岗秀的小站,这一停便是一个小时多,不知何故。总是担心火车会晚点。我注意到站外铁轨边小小的里程碑上刻着“1617”,此时已快接近那曲----入藏停靠第一站,也是抵拉萨前停靠的最后一站。但一直停在此处,总是担心。还好下午的阳光依旧暖和,也照着车窗外这样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世界,牦牛依旧在远处三五成群、连成一片黑点。目光所及依旧温暖。
![]() |
岗秀。快接近那曲了,却停了一个小时。 |
![]() |
岗秀站外,车窗正对的位置,“1617”。 |
终于四点多,火车启动,路过了那曲县城,停靠20分钟后,于五点离开,继续向拉萨靠近。此时比正常时刻晚了近一个小时。
那曲是小站,相比之前停靠过的几站,显得简小许多,几乎也没有上下车的人。但在吹风时发觉,那曲的风相对来说还算暖和。
自那曲出发后,似乎车上每个人的心里都舒畅了许多,将近30多个小时的行程,总归快要结束了。拉萨,已经越来越近。当雄、念青唐古拉、羊八井、德庆、还有个班杰羌果的村落,以及最后的堆龙德庆,这些小小的地名都成为让人不由喜悦的理由!
![]() |
那曲站。 |
八点十五分左右,火车终于顺利抵达拉萨站,没有晚点。夜幕已降落在这个陌生又倍感亲切的城市。走出火车站,我没有拍照,因为夜色下光线不好,也因为我已踏上这片土地,真实感受比拍照更深刻!
至此,本文结束。接下来的行程,将在下文记叙。
话说,在下车以后,再完整写下此文,实在有些乏味。但是为了一个纪念,加之以上大多文字都是在火车用笔记录下来的,比起火车上的那三十多个小时,不算辛苦!
结束语:
云在天边,我便向天边而去。
风吹向何方,何方便是我的归期!
By,不回家de孩子。
2013年2月16日,深夜。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