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的故事
今天在Asia Society参加了一系列有意思的活动,主题是ChinaFile(http://www.chinafile.com/)的正式上线宣传,有一系列的讨论会,重头戏是晚上的对谈:ChinaFile的总策划Orville Schell和六位不同时代在中国的纽约时报记者,共同探讨西方媒体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的故事。
记者们提到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故事是最独家的新闻,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如果一个记者在世界其他地方报道六年,可能他早已厌倦每天写同样的故事,但在中国,总有新鲜的素材,一年前和一年后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提到微博的巨大影响力,要知道微博是2009年才出现在中国的,三年前和三年后,因为微博,大家对待很多公众事件的态度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他们还提到报道中国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试图对某个事件做最深入的报道,将各个视角一一呈现,但他们都看到的是一种中国的故事,是大象的一部分,至于是哪一部分,可能他们也说不清楚。如何理解各种故事的联系,如何看到各个事件背后的线索,这是个问题。
Schell要大家预测未来中国故事会怎么书写,大家沉默,一个人说,哈哈,不管我们现在预测未来是什么,未来都会证明我们的预测是错误的。
不管记者们会怎么写中国的故事,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时代,有越来越多喜欢折腾的年轻人,从此岸飞到彼岸,中国到美国,或者美国到中国,我们每个人都在试图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看到的理解的,同与不同,未必有那么重要,如果我们可以慢慢学会讨论,能更有效地交流,分享,一个个的问题背后是千万种不同的故事。
记者们提到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故事是最独家的新闻,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如果一个记者在世界其他地方报道六年,可能他早已厌倦每天写同样的故事,但在中国,总有新鲜的素材,一年前和一年后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提到微博的巨大影响力,要知道微博是2009年才出现在中国的,三年前和三年后,因为微博,大家对待很多公众事件的态度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他们还提到报道中国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试图对某个事件做最深入的报道,将各个视角一一呈现,但他们都看到的是一种中国的故事,是大象的一部分,至于是哪一部分,可能他们也说不清楚。如何理解各种故事的联系,如何看到各个事件背后的线索,这是个问题。
Schell要大家预测未来中国故事会怎么书写,大家沉默,一个人说,哈哈,不管我们现在预测未来是什么,未来都会证明我们的预测是错误的。
不管记者们会怎么写中国的故事,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时代,有越来越多喜欢折腾的年轻人,从此岸飞到彼岸,中国到美国,或者美国到中国,我们每个人都在试图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看到的理解的,同与不同,未必有那么重要,如果我们可以慢慢学会讨论,能更有效地交流,分享,一个个的问题背后是千万种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