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塔力斯
消息
著名法国精神分析家彭塔力斯Jean-Bertrand Lefèvre-Pontalis(1924年1月15日-2013年1月15日)逝世,享年89岁。
早年受梅洛 庞帝和萨特指导,研习斯宾诺莎哲学,1953年接受拉康的教育分析,后成为著名精神分析家和作家,与Laplanche著有至今仍独一无二的《精神分析词汇》,中文译作《窗》,台版《幻想與無意識》,《精神分析辭彙》。 (感谢友邻@Acephale 提供信息。)
介绍
彭塔力斯(J.-B.Pontalis)是当代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和精神分析者。他曾经是萨特的学生,享有国家学衔的哲学教授,后从师于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
曾与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学者拉普朗什合著了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精神分析词汇》。并在数十年间主编在精神分析学发展中起有积极作用的著作《新精神分析学杂志》。
著作
1967 《精神分析词汇》
1968 《弗洛伊德之后》
1977 《梦与痛苦之间》
1980 《远方》(小说)
1986 《对开始的爱》(小说) 获得当年法国费米纳奖
1988 《人迹不再》
1996 《一个男人的消失》
1997 《这时光总也过不去》及其续集《铁路的包厢》
2000 《窗》 (介绍与著作信息来自孟湄译作《窗》)
作品
大会主义者们
有好几年我不再走进精神分析大会(看一个弗洛伊德失落在成群而来的思想中,去和一个有点儿发疯的弗利斯*[Fliess]相遇,人们管这个叫大会)。如果有一个"同行",只一个,就算十分好。有十个,二十个,随便吧,无非每个人都同意在会上做报告,去讲他们在做什么,去宣布他们脑子里那些最没有什么道理的想法。但是,五百,一千,两千:就得逃跑了。不能在大庭广众面前,在被一致认同为精神分析学家的人面前去露脸--我们,精神分析学家,对无意识做过宣誓的专家--我于是销声匿迹。平时在街上碰到了这些人都要换条路走,何必要跟这样累人的一群去共享?难道去和那个装腔作势大讲"关于女人的性"的悍妇在一起?或者和这对郁闷的夫妇套近乎?他们就是从充满阳光的地方来,也会让人一下掉进不可救药的郁闷。当然有些不幸的人依靠着这等人。但是我,至少不想有心情变坏的感觉,不想去庆祝我对自己小小的与众不同的崇拜--说到底,我属于"这些人",我是这一族的成员--好吧,我于是销声匿迹。
*弗利斯(1858-1928),德国医生。曾与弗洛伊德有大量书信往来。--译注
还有那个大的讲台,居高临下地统治所有排列而坐的"官方人士"。还有要读那些没完没了的报告--当然要好几次引证弗洛伊德,也不能忘记X和Y,否则他们会因此而被掩盖--还有from the floor(从听众席间)来的发言,从下面来的,说是即兴发言,其实是精心准备;还有那些高头讲章的人;那些没能掩饰得很好的争斗;还有对某某人的效忠;还有别在衣服上的胸卡和那个可能很快就会被扔掉的卡上的塑料套;还有邀请"配偶"参加的跳舞晚会,那些五十--六十--七十岁的人们快活地努力摹仿他们已经不再的青春,虽然有些可笑,到底还是大会日程中最让人心软的一段时刻。
明天那里将有一个顺势疗法(homeopathes)的专业大会;下一个星期,法国公证人大会。我好像记得在大厅里还宣布有一个诗人大会……所有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只不过我总是强烈地,甚至很不舒服地看到"大会与精神分析"这两个词黏在一起造成不一致的矛盾。
分析:它是一种体验,最隐私,最奇怪,最难传达甚至最难言说,最犹疑不决;它们与不可言传和含混相对立,与无所不知,与分寸把握到位的演讲大相径庭,甚至对于身在其中的人:精神分析学家和患者,这个经验也经常是模糊的。
大会:往好处讲是专家们聚到一起交流那些所谓客观的、被掌握的、有依有据的信息;往糟糕处讲则是一场展销会,所有人都在那里兜售自己的产品。
最近,我违背了我的一己之见--毋宁说克服了我的恐惧感。因为我想听一个跟我很亲近的人做报告。
*这里指通常开大会时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也可译为"领导者"。--译注
大会主义者们
这是很少见的例外:报告是讲(精神)分析的。即便那个讲话的女性在理论上冒了风险,她想,这样可以使她的特殊的、难以把握的经验具有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但是所有她讲的都来自于她在治疗中所遇到的和所发现的。她其实没有必要去直接地引证,只要那些东西在--那些她所提出的,可能是她正在使之成为理论的--只要它们在它的源泉中那就够了。当我说只要是在她的治疗中发现的,其实也可以说只要是她在自己那里发现的。
那一天的情况怎样呢?掌声是实在的,对于他们称之为演讲人的女士他们的赞赏是有根据的,实际上简单地讲,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讲了些话--讲多讲少何必去管它!之后,所有新的、鲜活的和主观的都被一点一点磨损,被缩减为已经为人所知,被人咀嚼过的东西。大会因此完成了它的工作。
走出会场的时候,我急着重新回到我的(精神分析)沙发椅旁边,我真是想在那里遇到前所未有的一切,听到前所未闻的一切!
精神分析学家大会难道不是一个集体郁闷的时刻么?
——分割线——
还是在西安的讨论班上,新雨读了几篇《窗》的片段,(是死孩子?还是抑郁?我已经记不清了),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到彭塔力斯的文字。和以前看过的许多精神分析的文字不同,这里不再有区域分明的概念或强行剖开后指手画脚的案例,这里只有优美的文字和作者的自由联想,不介意说服读者认同自己的逻辑,也不着急解释自己的内在感受。让文字飘一会,让语言飘一会,让意义飘一会。
那时候,我们都太急迫,想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上。心理学爱好者?精神分析者?精神分析家?我们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个他者到另一个他者,我们攻击,我们询问,我们焦虑,我们顿悟,我们怀疑,为什么认同之路走得如此崎岖?
大概很久以后,我才从彭塔力斯的《窗》中读到了释然:遵循精神分析的精神,真理并不在分析家的一侧;也不必为了一个位置而焦虑,分析者会带给你这个位置,而你也会将它带给你的分析家;无需要为一个概念或者症状的固着,去认同或者移情某人乃至某段理论,能指会自行滑动。。。
彭塔力斯在 林中空地 里说“我无所谓:没有人能够把我的林中空地没收。不应该把它关闭在形而上学中。这个词触及到我的所有感官,我不想对它做无穷无尽的思索,我用我的眼睛去品味它,用我的嘴去享受它,我让它轻轻地流进我的耳朵里。它是我的但是我不把它单单留给自己。在我的林中空地,我从不孤单。”
是的,有了彭塔力斯,我也变得不再孤单。
著名法国精神分析家彭塔力斯Jean-Bertrand Lefèvre-Pontalis(1924年1月15日-2013年1月15日)逝世,享年89岁。
早年受梅洛 庞帝和萨特指导,研习斯宾诺莎哲学,1953年接受拉康的教育分析,后成为著名精神分析家和作家,与Laplanche著有至今仍独一无二的《精神分析词汇》,中文译作《窗》,台版《幻想與無意識》,《精神分析辭彙》。 (感谢友邻@Acephale 提供信息。)
介绍
彭塔力斯(J.-B.Pontalis)是当代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和精神分析者。他曾经是萨特的学生,享有国家学衔的哲学教授,后从师于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
曾与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学者拉普朗什合著了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精神分析词汇》。并在数十年间主编在精神分析学发展中起有积极作用的著作《新精神分析学杂志》。
著作
1967 《精神分析词汇》
1968 《弗洛伊德之后》
1977 《梦与痛苦之间》
1980 《远方》(小说)
1986 《对开始的爱》(小说) 获得当年法国费米纳奖
1988 《人迹不再》
1996 《一个男人的消失》
1997 《这时光总也过不去》及其续集《铁路的包厢》
2000 《窗》 (介绍与著作信息来自孟湄译作《窗》)
![]() |
作品
大会主义者们
有好几年我不再走进精神分析大会(看一个弗洛伊德失落在成群而来的思想中,去和一个有点儿发疯的弗利斯*[Fliess]相遇,人们管这个叫大会)。如果有一个"同行",只一个,就算十分好。有十个,二十个,随便吧,无非每个人都同意在会上做报告,去讲他们在做什么,去宣布他们脑子里那些最没有什么道理的想法。但是,五百,一千,两千:就得逃跑了。不能在大庭广众面前,在被一致认同为精神分析学家的人面前去露脸--我们,精神分析学家,对无意识做过宣誓的专家--我于是销声匿迹。平时在街上碰到了这些人都要换条路走,何必要跟这样累人的一群去共享?难道去和那个装腔作势大讲"关于女人的性"的悍妇在一起?或者和这对郁闷的夫妇套近乎?他们就是从充满阳光的地方来,也会让人一下掉进不可救药的郁闷。当然有些不幸的人依靠着这等人。但是我,至少不想有心情变坏的感觉,不想去庆祝我对自己小小的与众不同的崇拜--说到底,我属于"这些人",我是这一族的成员--好吧,我于是销声匿迹。
*弗利斯(1858-1928),德国医生。曾与弗洛伊德有大量书信往来。--译注
还有那个大的讲台,居高临下地统治所有排列而坐的"官方人士"。还有要读那些没完没了的报告--当然要好几次引证弗洛伊德,也不能忘记X和Y,否则他们会因此而被掩盖--还有from the floor(从听众席间)来的发言,从下面来的,说是即兴发言,其实是精心准备;还有那些高头讲章的人;那些没能掩饰得很好的争斗;还有对某某人的效忠;还有别在衣服上的胸卡和那个可能很快就会被扔掉的卡上的塑料套;还有邀请"配偶"参加的跳舞晚会,那些五十--六十--七十岁的人们快活地努力摹仿他们已经不再的青春,虽然有些可笑,到底还是大会日程中最让人心软的一段时刻。
明天那里将有一个顺势疗法(homeopathes)的专业大会;下一个星期,法国公证人大会。我好像记得在大厅里还宣布有一个诗人大会……所有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只不过我总是强烈地,甚至很不舒服地看到"大会与精神分析"这两个词黏在一起造成不一致的矛盾。
分析:它是一种体验,最隐私,最奇怪,最难传达甚至最难言说,最犹疑不决;它们与不可言传和含混相对立,与无所不知,与分寸把握到位的演讲大相径庭,甚至对于身在其中的人:精神分析学家和患者,这个经验也经常是模糊的。
大会:往好处讲是专家们聚到一起交流那些所谓客观的、被掌握的、有依有据的信息;往糟糕处讲则是一场展销会,所有人都在那里兜售自己的产品。
最近,我违背了我的一己之见--毋宁说克服了我的恐惧感。因为我想听一个跟我很亲近的人做报告。
*这里指通常开大会时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也可译为"领导者"。--译注
大会主义者们
这是很少见的例外:报告是讲(精神)分析的。即便那个讲话的女性在理论上冒了风险,她想,这样可以使她的特殊的、难以把握的经验具有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但是所有她讲的都来自于她在治疗中所遇到的和所发现的。她其实没有必要去直接地引证,只要那些东西在--那些她所提出的,可能是她正在使之成为理论的--只要它们在它的源泉中那就够了。当我说只要是在她的治疗中发现的,其实也可以说只要是她在自己那里发现的。
那一天的情况怎样呢?掌声是实在的,对于他们称之为演讲人的女士他们的赞赏是有根据的,实际上简单地讲,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讲了些话--讲多讲少何必去管它!之后,所有新的、鲜活的和主观的都被一点一点磨损,被缩减为已经为人所知,被人咀嚼过的东西。大会因此完成了它的工作。
走出会场的时候,我急着重新回到我的(精神分析)沙发椅旁边,我真是想在那里遇到前所未有的一切,听到前所未闻的一切!
精神分析学家大会难道不是一个集体郁闷的时刻么?
——分割线——
还是在西安的讨论班上,新雨读了几篇《窗》的片段,(是死孩子?还是抑郁?我已经记不清了),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到彭塔力斯的文字。和以前看过的许多精神分析的文字不同,这里不再有区域分明的概念或强行剖开后指手画脚的案例,这里只有优美的文字和作者的自由联想,不介意说服读者认同自己的逻辑,也不着急解释自己的内在感受。让文字飘一会,让语言飘一会,让意义飘一会。
那时候,我们都太急迫,想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上。心理学爱好者?精神分析者?精神分析家?我们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个他者到另一个他者,我们攻击,我们询问,我们焦虑,我们顿悟,我们怀疑,为什么认同之路走得如此崎岖?
大概很久以后,我才从彭塔力斯的《窗》中读到了释然:遵循精神分析的精神,真理并不在分析家的一侧;也不必为了一个位置而焦虑,分析者会带给你这个位置,而你也会将它带给你的分析家;无需要为一个概念或者症状的固着,去认同或者移情某人乃至某段理论,能指会自行滑动。。。
彭塔力斯在 林中空地 里说“我无所谓:没有人能够把我的林中空地没收。不应该把它关闭在形而上学中。这个词触及到我的所有感官,我不想对它做无穷无尽的思索,我用我的眼睛去品味它,用我的嘴去享受它,我让它轻轻地流进我的耳朵里。它是我的但是我不把它单单留给自己。在我的林中空地,我从不孤单。”
是的,有了彭塔力斯,我也变得不再孤单。
老垓蕤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太初有爱(在治疗的开始) (8人喜欢)
- 梅尔曼|为什么没有“母之名”? (3人喜欢)
- 加赞尼|分析家的位置 (4人喜欢)
- 面对即将去世的来访,分析师能做什么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