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沧浪之水》到《恰同学少年》
我更愿意相信如今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带来相对于比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更多的幸福;同时,肉食者也不比另一些时期更混蛋。一些东西可以作为遥不可及的方向,但不要随便就谈什么信仰——如果仅仅将理想作为追求,而不是生活本身。知识分子们,请脱下外衣,与长眠于地下的历代先贤一道,接点地气。
《沧浪之水》,这是徒弟推荐给我的一本书,推荐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太过理想化,意思就是我不接地气。上文是我推荐给suitcase之后,他写的书评的最后一段。这本书我还没看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原因是现实太残酷了。。。
而最近看的电视剧和小说是《恰同学少年》,和《沧浪之水》基调截然相反,但是都在告诉我们,知识分子是该要接接地气了。现代社会兴起的怀疑之风使一些人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而这里面的一小撮人一直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就是知识分子。
我不敢把自己挂上知识分子的头衔,更没有人给我挂上。可我一直不接地气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一直认为要好好的修身,这是起点。板仓先生说,要修身,当务之急,便是立志。每个人都立过志的,即便天真的不切实际,平凡的不值一提。可是如果要接地气的话。是不是该要立个接地气的志向。
修身齐家也罢,治国平天下也罢,于现世看来,你不提也罢,提出来,便说你目标很远大。其实别人怎么说倒是很无所谓,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实现目标的魄力与胆识,有没有实现目标的执着与毅力。
有一天。我听柱子说他是以人类学为跳板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学。suitcase说他学人类学遇到了瓶颈要从社会学中去找方法。我其实挺理解的。郑也夫的《学社会学用什么用》呵呵,如今。又读了一遍,他说无用之学,才有最大的用处。。无用有用,其实这真得后世说了算。
所以,我们如果觉得正确,如果觉得适合,就去做吧,趁着还年轻,不停的去坚持,不断的超越着自己的认真。马克思说,哲学家是解释世界的,而我们是改造世界的。如果可以,就去把生活中的事情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去解释吧。然后去改造世界。
于是,我还是那个不接地气的我。
《沧浪之水》,这是徒弟推荐给我的一本书,推荐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太过理想化,意思就是我不接地气。上文是我推荐给suitcase之后,他写的书评的最后一段。这本书我还没看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原因是现实太残酷了。。。
而最近看的电视剧和小说是《恰同学少年》,和《沧浪之水》基调截然相反,但是都在告诉我们,知识分子是该要接接地气了。现代社会兴起的怀疑之风使一些人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而这里面的一小撮人一直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就是知识分子。
我不敢把自己挂上知识分子的头衔,更没有人给我挂上。可我一直不接地气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一直认为要好好的修身,这是起点。板仓先生说,要修身,当务之急,便是立志。每个人都立过志的,即便天真的不切实际,平凡的不值一提。可是如果要接地气的话。是不是该要立个接地气的志向。
修身齐家也罢,治国平天下也罢,于现世看来,你不提也罢,提出来,便说你目标很远大。其实别人怎么说倒是很无所谓,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实现目标的魄力与胆识,有没有实现目标的执着与毅力。
有一天。我听柱子说他是以人类学为跳板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学。suitcase说他学人类学遇到了瓶颈要从社会学中去找方法。我其实挺理解的。郑也夫的《学社会学用什么用》呵呵,如今。又读了一遍,他说无用之学,才有最大的用处。。无用有用,其实这真得后世说了算。
所以,我们如果觉得正确,如果觉得适合,就去做吧,趁着还年轻,不停的去坚持,不断的超越着自己的认真。马克思说,哲学家是解释世界的,而我们是改造世界的。如果可以,就去把生活中的事情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去解释吧。然后去改造世界。
于是,我还是那个不接地气的我。